卷六 第 49c 页
卷六 第 63a 页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六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
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宝积经云。假使满三界中一切有情。是诸
有情各各造立如来塔庙。如是色相一一高
显。犹如须弥山王。而诸有情经于殑伽沙数
劫中。各各尊重供养是塔。若有不离一切智
心菩萨。但置一华而为供养。此获福蕴胜前
卷六 第 63b 页 T32-0063.png

界。一切有情悉住大乘。而复皆成转轮圣王。
设以香油如大海水。积燃灯草等须弥量。各
各燃是广大灯明。供养如来所有塔庙。若有
出家菩萨取燃灯草投少分油。于佛塔前燃
灯供养。此获福蕴倍胜于前灯明布施。百分
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又若
彼诸转轮圣王。各于佛及苾刍众所。普施一
切受用乐具。若有出家菩萨。以自持钵所乞
之食。先减施人然后自食。此获福蕴胜前福
蕴最上广大。又若彼诸转轮圣王。积以妙衣
如须弥量。普施佛及诸苾刍众。若有出家菩
萨。但以三衣。或施十信心菩萨。或施佛及诸
苾刍众。或施如来塔庙之中。此获福蕴比前
所施。极为殊胜。又若彼诸转轮圣王。一一皆
以满阎浮提布设妙华。广为供养如来塔庙。
若有出家菩萨。下至但取一华供养如来塔
庙者。此获福蕴比前所施。百分不及一。乃至
乌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次第出生经云。当
观菩萨有其四种贤善称赞。应于如来策勤
供养。何等为四。一者自作最上布施供养。令
他有情亦如是作供养胜行。二者勤诚供养
诸如来已。转复坚固大菩提心。三者现前瞻
睹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四者种植善根而得
增胜。此等四法。是为最上承事供养诸佛如
来。海慧问经云。佛言。海慧。有三种最上承
事供养如来之法。何等为三。一者发生大菩
提心。二者摄受如来正法。三者广为有情起
大悲心。此等是为胜义供养之行。慈氏师子
卷六 第 63c 页 T32-0063.png

养邪。有所得者无有是处。此中何等是供养
佛。所谓真供养者。应起无想无相之心。若无
心心所作意。无佛想无法想无众想。无补特
伽罗想。无自他想。如是供养者。是真供养诸
佛如来。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佛言。天主。假
使殑伽沙数世界之中积满如来舍利置于刹
幢之上。若有人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经。俱为
献施。汝于二分之中当取何分。帝释白佛言。
世尊。我于此二分中。当取般若波罗蜜多分。
何以故。般若能生如来舍利故。若有供养修
习般若波罗蜜多者。是即供养如来舍利。佛
言。帝释。若诸有情信解如来如实涅盘者。
极为难得。此中何等是诸如来如实涅槃。无
数经中作如是说。如来兴显经云。佛言。佛子。
若诸菩萨乐欲了知诸佛如来大涅槃者。以
慧观察。先当了知法自性性。法自性者。谓即
真如实际。法界虚空界。自性清净际。无相际
我自性际。一切法自性如如涅槃。应如是了
知如来如实涅槃。何以故。佛子。诸法本来如
是无生无所生。若法本来如是无生无所生。
是故无有少法可得。然佛如来有所生者。但
为有情喜乐相续乃有生故。如来入涅槃者。
亦为有情厌倦生故。而实如来本无所生亦
无涅槃。是诸如来常住法界。佛子。譬如日轮
光明出现。普遍照耀一切世界。各于清净水
器之中见日光影。亦非日轮遍一切处。随入
器中乃有所现。若复彼彼清净水器。或破坏
时。或浑浊时。或减少时。彼日光明而悉不见。
卷六 第 64a 页 T32-0064.png

彼净器自破坏故。佛子。如来亦复如是。法界
日轮广大光明。从法界中常所出现。普遍照
耀随顺一切世间。若诸有情清净心相续。如
来即为出现影像。一切有情虽常睹见如来
日轮影像。亦非如来遍一切处随为出现。若
复有情如彼坏器。不清净心相续业烦恼覆
故。不见如来日光影像。彼诸有情即起如来
入涅槃想。然以如来入涅槃者。非如来咎。但
为有情相续善根有破坏故。又复应以大涅
槃法所可化度诸有情故。是故如来现入涅
槃。而实如来无来无去亦无所住。佛子。譬如
一切世间悉作火事。或复后时别异聚落国
土城邑火事息灭。且非普尽一切世间火事
皆息。佛子。如来亦复如是。普尽一切世界。随
顺施作一切佛事。若馀佛刹中作佛事已现
入涅槃。亦非一切世界诸佛悉入涅槃。如巧
幻师善学幻法。诸明咒力而悉洞晓。于一切
三千大千世界中。普现其身作诸幻事。一切
聚落国土城邑。悉遍显示。随其幻力。若住一
劫若过一劫。若馀聚落或城邑中。作幻事已
隐自身相。亦非一切世间幻事皆隐。佛子。如
来亦复如是。以无量如幻之智。善学方便胜
慧智明。示现一切法界幻事。如来随现。然如
来身毕竟安住。法界及虚空界一切有情。平
等事业。别别刹土随顺作已示现涅槃。亦非
一佛刹中入涅槃故。一切法界如来悉入涅
槃。佛子。诸有菩萨应如是知。诸佛如来大涅
槃故。所知无量毕竟无著。法界无边亦复无
卷六 第 64b 页 T32-0064.png

安住实际。然以方便随时示现。是故当知。一
切世间勿生疲厌。随先行愿而自安住。一切
世间一切刹土。成办所有诸胜法行。般若波
罗蜜多经云。大涅槃者。所谓自性空。妙法莲
华经云。佛言。迦叶。若能觉了彼一切法平等
之性。是大涅槃。彼经又云。佛言。善男子。如
来诸所作事而皆作已。成佛已来极甚久远
寿命无量。如来常住不入涅槃。为度有情故
示现涅槃。何以故。应以如是缘成熟有情故。
大悲经云。佛言。大梵。如是此世业尽烦恼尽
苦尽。苦缘息灭寂然出离。此说是为涅槃。大
梵。此中无复有人了是涅槃。谓业烦恼尽自
性清净。出世品云。诸佛方便开示无边涅槃
之法。梵王问经云。梵王白佛言。世尊。诸出家
者。于随所乐一切相中若能止息。此说是为
涅槃。佛言。大梵。此互为缘所成立故。觉智方
广经云。佛言。大目乾连。过去有佛号名称高
显。彼佛刹中唯声闻众。是时有一苾刍名等。
观诸所缘住大乘行。是人曾于无量俱胝那
庾多佛所种植善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心曾无退转。安住无上大乘法中。欲令严
净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其佛刹中无别有情
发菩提心。是时彼苾刍虽广植善根。然于甚
深法中生轻慢心。以是缘故当生长寿天。时
名称高显如来如其所应作佛事已。即时普
观一切佛刹。何等刹中有情不作佛事。还自
观见我刹土中。有一苾刍住大乘行。是菩提
器。然彼苾刍有障难事。以生长寿天故。彼之
卷六 第 64c 页 T32-0064.png

终之后。当堕阿鼻大地狱中。亦复不能堪任
种植菩提善根。地狱出已生于人中而复聋
哑。诸有所作举手示物。或假他缘方晓其事。
是时名称高显如来为欲化度彼苾刍故。以
善方便。于六十俱胝那庾多生中。捍劳忍苦
作诸化事。使令成熟。佛言。大目乾连。汝且观
彼如来大悲心故。为一有情经如是时受其
劳苦。乃至彼苾刍机缘成熟安住不退转地。
大目乾连。于汝意云何。彼时名称高显如来
者。岂异人乎。即现一切义如来是。彼等观诸
所缘苾刍者。即无量光如来是。父子合集经
先行品云。佛言。妙吉祥。彼过去世轮回之中。
无量阿僧祇不思议无等比无初际。时有如
来名曰帝幢。经于殑伽沙数等世界佛刹。是
诸佛刹中诸有情类。皆悉得其五种乐事。或
有有情得其欲乐。或得出离乐。或得禅定乐。
或得三摩地乐。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乐。而彼有情虽受诸乐然无系著。譬如飞鸟
腾翔空中而得自在。彼诸有情受乐亦然。悉
无所著。妙吉祥白佛言。世尊。彼时帝幢如
来者。即我世尊释迦牟尼佛是。入楞伽经颂
云。
「 我不观寂静
亦不起行相
复无分别心
故我證涅槃」
此中当知。于一乘信解极为难得。此一乘者。
而诸经中皆作是说。妙法莲华经云。我发起
一乘为有情说法。所谓佛乘无二无三。十方
一切世界法尔如是。何以故。若过去世十方
卷六 第 65a 页 T32-0065.png

法。若未来世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亦发
起一乘为有情说法。若今现在十方一切世
界诸佛如来。复发起一乘为有情说法。所谓
佛乘。以是缘故十方世界尚无二乘而可建
立。何况有三。真实品云。佛言。妙吉祥。由昔
因中一乘境界能具足故。今佛刹中唯一乘
法而为出离。而无声闻缘觉二乘建立。何以
故。如来已离种种想故。若有人言。如来或说
大乘之法。或说缘觉乘。或说声闻乘者。是人
于如来所起不清净心不平等心取著之心。
大悲经云。佛言。我若说有种种想者。即于法
中自生谄曲。然我为诸有情所说诸法。皆悉
令于菩提乐欲得大乘法一切智摄。使诸有情
同到一切智智之地。是故无彼诸乘分位而
可建立。亦无诸地我所建立。亦不建立补特
伽罗事。亦无少行及无量行之所建立。复无
三乘而可分别。彼无分别性入法界门。但为
世俗谛故开示引导方便宣说。胜义谛中唯
一乘法。而无有二。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佛言。
天主。若诸天子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者。我当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
复不能决定发菩提心者。我亦当令随喜发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彼于生
死流中相续不断故。我意不欲令彼诸善根
分有所隐没。当令于彼最胜法中而有所得。
大集会品云。一乘普摄彼一切乘。以其一乘
摄诸乘故。同归一理。普入法界无分别性。总
持自在王问经云。佛不说有种种之想。然佛
卷六 第 65b 页 T32-0065.png

受一切有情。自成正觉已。复令诸有情而亦
觉了。然后转妙法轮。所谓不退转轮。譬如治
宝之师。于其宝所但取假色琉璃。先以灰水
磨淬令洁。次用黑腻之发而复治之。然其宝
师会无疲倦。后以肉汁及以缯帛。重复磨
治。又用大药汁及细妙衣。次第精治。然后莹
洁去其假色同真琉璃。如来亦复如是。知有
情界本不清净。乃为宣说无常苦无我不净
之法。令于轮回起厌离想。后以圣法调伏方
便开导。如来亦不暂生疲倦。后为宣说空无
相无愿之法。令其开觉如来之眼。如来亦不
暂生疲倦。后为宣说不退转轮。及说三轮清
净。引导有情令入如来境界之中。平等超越
种种因性。咸證如来清净法性。此说是为世
间究竟得无上果。阿惟越致经云。不退转轮
平等故。诸佛说法亦平等。是故如来为下劣
信解诸有情类不能解了一乘法故。乃出娑
婆世界五浊时中。以善方便为彼有情。建立
佛事使成佛果。胜鬘师子吼经云。诸佛如来
方便宣说此涅槃法。从三乘中出生诸乘。然
由一乘之法取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
楞伽经云。诸烦恼种子入三摩地三摩钵底。
如实觉了住无漏界。复入声闻缘觉无漏界
中。出世胜行圆满成办。得不思议法身自在
如来。为所化有情成诸善行故。以善方便说
种种乘。是故诸如来于种种界中非但说三
乘。亦说馀乘法。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六
卷六 第 65c 页 T32-0065.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