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试院中秋 北宋 · 晁补之
七言绝句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
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中秋山间观月 宋 · 王铚
七言律诗
月出云开天宇閒,幽居真赏异尘寰。
冰轮孤挂夜千丈,玉露密零秋一山。
莫望乡关起愁色,胜居沙漠惨离颜。
桂娥应恨无佳句,不识幽人到老閒。
中秋招叶子谦 宋 · 王铚
堂上月已满,樽中酒更空。
故人眇何许,出门惟清风。
不如一夕饮(原缺,据小集本补),所至皆能同。
悄然望玉杵,无声桂影中。
好事近 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北宋 · 晁补之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
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万年欢 寄韵次膺叔 北宋 · 晁补之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
䌽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
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
蘋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正愁凝。
中秋醉魂未醒。
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
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
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
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十六夜再登月台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再上高台。
强延风月虽聊尔,一对江山亦快哉。
小子仍携竹叶至,同僚还折桂枝来。
老夫为尔牵诗兴,笑向花前覆一杯。
古阳关/阳关引 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北宋 · 晁补之
暮草蛩吟噎。
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此绝笔之词也 北宋 ·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上林春/一络索 韩相生日 北宋 · 晁补之
天惜中秋,三夜淡云,占得今宵明月。
孟陬岁好,金风气爽,清时挺生贤哲。
相门出相,算钟庆、自应累叶。
乍归来,暂燕处,共仰赤松高辙。
想人生、会须自悦。
浮云事,笑里尊前休说。
旧有衮衣,公归未晚,千岁盛明时节。
命圭相印,看重赏、晋公勋业。
济生灵,共富寿,海山天阔。
再和天予二首 其二 宋 · 吴芾
七言绝句
中秋花月共徘徊,正喜相逢笑口开。
君既不留吾亦去,何时又向此间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其一 南宋 · 曾协
七言绝句
露华先遣曲尘收,要产英豪奠九州。
织女槎回逢八月,老人星见恰中秋。
代答 宋 · 吴芾
七言绝句
人生何用苦多忧,无日无时可宴游。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天佳月即中秋。
和胡经仲中秋 宋 · 吴芾
平生恶晻昧,虚空光陆离。
心与此月同,不容一毫疵。
恨月有圆缺,不得常清奇。
每欲语天公,仍斫此桂枝。
青冥去无路,思虑空劳疲。
明知此意苦,殷勤长我随。
去年西湖上,烂醉吟悲辞。
今年巧相觅,似欲叙离思。
西风为披拂,浮云无蔽亏。
坐开百壶酒,与月论襟期。
永结无情欢,谢此世上儿。
吾友胡夫子,豪荡笑墨釐。
拟借月颜色,为君鉴薄帷。
告之且痛饮,行乐当及时。
和闾丘莘叟中秋玩月 宋 · 吴芾
平生爱明月,夜坐长忘眠。
每见冰轮上,两足先跰跹。
清赏意未足,常恐云油然。
老来有馀兴,犹不减少年。
今岁值秋半,一醉拟流连。
无何山雨来,不见觚棱圆。
尚意闰馀夕,百分棹觥船。
居然遂此愿,使我喜欲颠。
引满对清影,席地仍幕天。
岂知贤伯仲,亦爱此婵娟。
与我嗜好同,清夜耸诗肩。
此景已买断,初不用一钱。
况复有佳句,还与月争妍。
愧我无好语,滥继联珠篇。
和陈平仲中秋怀旧游 宋 · 吴芾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
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
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
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
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
明月自团团,幽⑴忧空烈烈。
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
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
何处复相从,酒壶行自揭。
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
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
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⑴ 原作忧,据宜秋本改
中秋会于照水堂竟不见月和刘判官 宋 · 吴芾
又是人间八月秋,西风万里残暑收。
簿书汩没日复日,忽逢佳节聊举头。
开樽喜有宾僚共,准拟延月归城楼。
姮娥何事苦相恼,使我珠帘空上钩。
百年乐事能有几,兴来不惮秉烛游。
虽无月华助吟赏,须知节物不可留。
樽前莫问漏声促,且对溪山倒玉舟。
醒心亭记(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 北宋 ·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祭西山玉隆观许真君文 北宋 · 曾巩
阴功及物,灵德在天。缅惟真驭之升,实以中秋之序。人思馀烈,岁即遗祠。故兹守土之微,敢体爱民之素。俾往羞于薄具,尚永庇于群生。
李艮翁礼部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余儿时闻乡先生李公伯可主课槐轩,席下传业者常数百人。时先君官京师,余有子职,不得受箓牒,然先生得余少作,惊异曰:「后必名家」。常参选入都,贺先君曰:「公儿真英物也」。先君每举其言以厉余。后十馀年,余自江淮阃幕还里,先生方需次樵倅,与里中诸老寻真率之盟,猥自降屈,扳余入社。余以名微齿幼固辞,诸老不相舍,由此日侍杖履。俄而先生微恙仙去,余与诸老哭之恸。先生名宗之,伯可字也。昔尝语余:「某有子少君七岁,其才思亦君流亚,但幼多病,赖药碗扶持之尔」。因呼君出,俾与余定交,礼部公也。初名钢,字汝砺。其神气若王弼、何晏之清,而骨体甚于彦辅、叔宝之羸。及听其绪言,宫动商应,若张乐于洞庭也;出其论著,玉白花红,如濯锦于蜀江也。每叹曰:「他日相遇中原,吾当避君三舍乎」!常相视一笑。后余为枢掾、省郎,立集英殿下,君始改名丑父,字艮翁,由乡赋擢乙未第。余每为安晚、果山两丞相言公才学非余敢望,君虽由此开朝迹,然除目屡下,不过留滞学官、馆职;他人往往捷出腾上。君力请外补,再入未几复引去。晚值今太师平章公爰立,素奇君才,稍迁擢。及兼礼部郎官,人皆曰大典册必属君手,君请麾不已,出使衡湘。全、邵两守贪虐,公方劾治,未报,以风闻免官,君处之夷然。归葺故居,前辟荷荡为水榭钓川,花朝月夕与亲朋乐饮,若未尝显融者,意其寿祉朱艾也。君临发湘中时,微感末疾,既愈矣,俄复作,易医不能疗,遂卒,丁卯夏五戊子日也,年七十四。所居北亭山,号亭山翁,有文集若干卷。君历官内为刑工架阁、太学正、博士、诸王宫教授、太府丞、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尝兼沂景献府教授;外樵川户曹、临安府节制司准遣、淮浙发运干官、添倅福州、建宁府,淮阃参议、湖南提举。积阶至朝请大夫。上登宝位,当转元士而不及拜。余尝病世之文人才士浮华有馀而节守不足。时鹤相谋躁进,以君为安晚上客,又与台端林公彬之同里,介君游扬于二公间。君恶其人,显绝之。丁客沈翥欲自结于君,诵君私闱发策,云愿北面。君曰:「吾文岂愿此曹称佳」!翥怒,丁已蓄憾。千峰陈公去国,朝无饯者,君留江浒,越宿而归,丁喻沈嗾言者逐君去。南宫对劄首言:「郡坏于献羡,邑坏于贪污。乾、淳之际无贫州,法守明而贪吏少,今州之贫者什六七,县视州又加倍。昔人云欲备契丹、西夏,当宽河北、关中,愿陛下惜襄蜀、淮汉、广西民力」。又言:「琐琐膴仕,先朝所无。陛下于所厚者不容薄,于至公者不容私,穹班峻职,名藩要郡,姻戚皆得以才自见,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所至以贪暴称。《大学》一书,深言聚敛之失,力陈义利之辨,陛下之所欲闻。奸贪窜殛,此事扫除,御庄拨赐,民力宽裕,臣之所愿盖不止此」。末言:「愿陛下以此授之皇太子,以身教之,以心教之。臣闻古无教太子之官,惟师氏居虎门,王世子学焉」。第二劄言:「士习趍于竞,民习踰于侈。今游士竞于边功,借补竞于权摄,添教、正教竞于郡,土著、游学竞于京。竞之效也。景祐之诏,自品官第宅器用莫不有制。今倡优后饰,舆皂玉食。董贤之第,绨柱锦槛,原氏之阡,重门周阁,侈之极也。竞心生则寡廉鲜耻,侈心益则踰礼越义。愿陛下明法制,移风俗,自京邑始」。其立朝言议风旨如此。初,庸斋赵公茂实高自标致,尤靳许可,惟于君曰:「斯人纯粹笃实,君子人也」。东涧汤公伯纪有重名,每叹君清修雅澹可敬,不独文字。君先世会稽人,六世祖思同秦隐君□避地温陵,徙居莆。曾祖德晖,阳江令。祖永年,赠承事郎。父,昭武通守也。君前配林氏,贤而蚤世,以其女弟续弦,皆封恭人。今恭人尤贤而高才,拊育儿女如己出。君读书外家事不挂口,一付中馈,曰吾有贤配。始,君无卓锥,恭人勤生葺家,厚伦睦族,内外肃然。君郭外之田虽薄,铢累俸馀,夫妇合谋,置膏腴若干斛以赡其宗。又轻赀葬君及前恭人于待贤里迎仙炉峰之原,腊月庚申日也。子济孙,登壬戌第,迪功郎、六安簿;次勤孙,父任迪功郎、安丰尉。孙一人,将以遗泽奏。女四人,进士方之巽、林公晋、柯应采、太学生吴澧,其婿也。恭人奉君柩出里门,礼文奢俭得中,颜色哭泣尽哀,故奉常陈卿炜观而叹曰:「烈丈夫之才有不及也」。余行天下取友多矣,或前密后疏,或始合终离,非直交游之难,殆亦有数存焉。若夫自童至耋,和如埙篪,合如符节,中更艰难险阻,生死不相背负,若余与亭山、竹溪三人者,指不多屈。余与肃翁先归,君至自湘,尝会于海月堂,剧谈数夕,又会于余之樗庵,亦数夕。其至言精论有可以使石点头、龙出听者,未知鹅湖会散之后,人间更几百年有此乐否。呜呼悲夫!竹溪既状君之行,余掇取其大者刻之宰上。铭曰:
天生才之甚艰兮,士或以才而为累。纷瑕瑜之相掩兮,羌纯粹之难值。博者玩物以丧志兮,狷者露才而扬己。余谓天下之论兮至圣门而止,使周公之吝骄兮不足观矣。昔者吾友兮尝从事于是,外灰寒而木槁兮内黄中而通理。发其毫芒兮皆伏光怪而藏组丽,有《骚》之洁兮无《骚》之怨,有《雅》之思兮无《雅》之刺,温温之和兮谦谦之志。客谈彼短兮君掩其耳,士有才善兮叩之不置。使若人兮早居讨论润色之地,中朝典册兮视先汉夫何愧,奈何使之校亥豕之讹兮饱齑盐之味。或道以终南之径兮大风之坠,君义不食舒亶之唾兮耻污刘舆之腻,常跋前而疐后兮连蹇于外。逮景定之再造兮览辉而至,犹忽而来兮倏而逝。及太史氏表郎之拜兮,若淳熙之待吕氏,士林方拭目兮,观三麻与九制。甫襆被而直入兮,忽览镜而自喟。谓拔淹君相之仁兮,知足士子之义。矧吾友之皆去兮,吾何为乎留滞。虽万牛而莫挽兮,求一麾而自试,众皆剖符兮君独揽辔。夫何晨歌《皇华》之诗兮,暮入耆英之会。君已忘鹍鹏变化之大兮,宁校夫鸡虫得失之细!厌醯瓮之蚋袭兮,若仙家之蝉蜕。昔三友之鼎峙兮,今两翁之相对。悲夫!吾铭悽怆,殆有情之痴兮非无从之涕(《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
又言:原无,据清抄本补。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①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律诗
① 《瀛奎律髓》卷二二:窃恐是王逢原诗,误刊荆公集。
海雾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莹欲无坤。
扫掠风前坐,留连露下尊。
苦吟应到晓,况有我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