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径山照堂一公塔铭 宋 · 孙觌
径山有大比丘号照堂者,讳了一,姓徐氏,明州奉化县人。
方童幼时,遇群儿嬉戏,隅坐旁观,似不言者。
忽闻梵呗之音,则跃而起立。
其父曰:「必法器也,当令事佛」。
生十年,大云寺祝发受具。
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
读经数万言,穷日夜不息。
已乃悟,叹曰:「如来最上乘,无挟而径造者也。
吾所读者,古人之糟粕而已矣」。
当是时,诏住相国寺智海院妙湛师思慧者,具正法眼,为世导师,道俗宗向,如佛出世,一时丛林之盛,听法坐下常数百人。
师从之数年,独能尽其学,为高第。
于是下汴绝淮,径吴中,浮浙江,上天台,入雪峰,遍见耆年老宿,表里洞然,中无疑者。
会妙湛来莅黄檗,师亦自雪峰至,学成行尊,众推为上首。
居无几,亦坐黄檗道场,领众说法,继妙湛后而学者倍其故。
师姿相奇庞,寡言笑,危坐一榻,湛然如方井水。
有来扣者,云涌泉落,愈出而愈亡穷。
性介特,务自阔远,不交人事。
将诣雪峰,朝议大夫曾恬与师厚善,属师致书抵福帅大资张公守。
师意其为己,纳笥中勿出。
久之,石泉虚席,公曰:「黄檗上首故是」。
强将之下,即日移书遣骑迎师,师谢不愿,使者至五反而后受。
他日,公过师,师出恬书,且致不即遣之意,公喜韫椟之珍,深藏而不市,吾与师宾主无愧矣。
居三岁,改莅圣泉。
会左丞叶公梦得来守福,曰:「黄檗古佛道场,今世名缁,孰逾一公者」?
饬使者具书币以逆。
师至,而阖境缁素奔走出迎,欢呼踊跃,声振山谷。
盖师自石泉出世,更三大刹,积十五年,演唱真乘,启悟后觉,人人向道,以佛为归。
已而后将至,稍通饷谢,易置诸禅,师一夕舍去,归卧雪峰故庐。
泉南叶守庭圭,尊德乐道之士也,延之云门,再迁法石。
庭圭代还,师亦反西湖云峰庵,即妙湛所栖,闭户终日,人莫见其面,若将终焉。
俄被旨住径山能仁院,是岁绍兴二十四年也。
径山无一垄之地可耕,而学徒数千指。
师入据方丈,檀施大集,不求而办。
山有芝岩方丈遗址,师尝指其处,顾谓其徒曰:「吾将筑石室居焉」。
其徒不省所谓。
明年三月,示微疾,退处明月堂,唱箧中衣,供佛饭僧。
翌日丁卯黎明,索笔书四句偈,投笔而逝,趺坐如生。
俗寿六十四,僧腊五十,度弟子四十人,得法者七人。
乃即芝岩建窣堵波,举全躯其中。
门人正文等,因妙空佛海师讷老请余志其塔,余思之而未暇,文三过余而请益勤,乃投以铭,俾刻之。
铭曰:
径山之阳,龙公所家。
听说师法,诸天雨花。
相彼幻身,如空中云。
脱骨芝岩,夫岂其真?
道处现前,而作佛事。
与龙为友,历千万祀。
义国夫人虞氏志(德祐元年正月) 南宋 · 赵孟㮤
先妣虞氏,讳与恭,世居越之山阴。
曾大父讳宾,朝散大夫、比部郎中、知饶州;
妣桂氏,封宜人。
大父讳明夫,朝散大夫;
妣□氏,封恭人。
父讳乡,儒林郎、池州录事参军;
妣杜氏,正献祁公五世孙也。
先妣生于开禧丁卯五月二日
及笄,归于先君保信军节度使与华,为楚孝节王伯旿之曾孙妇,吴宣献王师意之孙妇,咸宁郡王希丞之冢妇。
淳祐七年,以荣文恭王妷妇,特封宜人。
景定三年,进封硕人。
咸淳六年,以孟㮤该皇后款谒恩特转和州防禦使,进封咸宁郡夫人。
七年,该明禋恩,封和政郡夫人。
先妣禀性温柔,律己勤俭,事上以孝,待下以宽,接姻族以和,处闺门以肃。
不幸先君蚤世,嫠居谨守柏操甚坚,惟延师教子,期绍家声。
孟㮤侍母游宦,入缀宗班,未尝不以承顺为先。
咸淳壬申冬,得旨特转福州观察使、充荣王园令,奉侍归里,以便亲养。
暮景优游,自谓可登上寿。
忽一夕,呼孟㮤来前,曰:「吾衰矣,势必不久」。
复戒之曰:「忠孝勤俭,尔家相传之道,尔宜遵守」。
言未竟,翛然而逝。
人皆谓此生平好善之应。
母子相依,俄顷永诀,呜呼痛哉!
时咸淳癸酉十月一日也,享年六十有七。
讣闻,度宗悯悼,特辍视朝,锡脑汞秘器以敛,颁内帑金以赙,恩隆世母。
追封义国夫人,纶诰有「柔嘉有仪,慈俭为宝」之褒。
其为哀荣,可谓至矣。
男一人孟㮤。
孙男二:长由烈,承节郎;
次道真,尚幼。
女四。
俱忍死以德祐乙亥正月一日奉柩葬于会稽五云□□乡□□之原,从先志也。
葬日薄,未暇乞铭于当世钜笔,姑识岁月纳诸幽。
孤哀子赵孟㮤泣血谨志。
眷末中大夫、直秘阁、会稽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赵时弥填讳。
按:《梦碧簃石言》卷二,清刻本。
五月雨(1207年5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空濛五月雨,景气一番新。
换尽园林叶,洗空衢路尘。
山邮恼行客,野渡滞归人。
独有龟堂叟,凉风吹角巾。
立春后作(1207年1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
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
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道室秋夜二首 其一 (1207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江上穷秋日,庵中独夜时。
丹灵驱竖子,神定出婴儿。
粱熟犹馀梦,柯摧未毕棋。
神仙元可学,往矣不须疑。
残春无几述意二首 其二 (1207年3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衰疾来无已,流年过若驰。
家贫食易美,身老梦常悲。
草长增蛙怒,花空失蝶期
不堪多难日,更赋送春诗。
晚雨(1207年6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万里双芒屩,终年一布裘。
病侵消壮志,醉著失闲愁。
琴料凭僧问,巢居与鹤谋。
晚来疏雨过,探借北窗
生涯四首 其四 (1207年8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残年端有几,寂寞寄沧洲。
鸟宿千林暮,虫鸣四壁
风廊动砧杵,月垄把锄耰。
衣食随宜具,何心复浪求。
出近村晚归二首 其二 (1207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苦雨将晚,羁愁酒易醺。
百年终腐骨,万事尽浮云。
果熟多猿嗛,林疏过鹿群。
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
秋夜二首 其二 (1207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落叶鸣遥夜,啼螀送暮秋
不知何许笛,故作此时愁。
青海三年戍,黄旗万里侯。
何如石帆下,烟雨钓沧洲(以上《剑南诗稿》卷七二)
梦中作二首 其一 (1207年7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试说山翁事,诸君且勿哗。
百年看似梦,万里不思家。
夜艾犹添酒,春残更觅花。
却嗤勾漏令,辛苦学丹砂。
秋近颇有凉意(1207年7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平旦面数箸,晡时饭一杯。
枝梧长日过,怅望早秋来。
团扇寻诗写,缁巾借样裁。
惟应水边坐,待得市船回。
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为逃暑之地戏作五字(1207年7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肃肃檐阴转,泠泠笕水鸣。
高墉日气远,方簟午风清。
渴爱餐浆美,慵便葛屦轻。
新秋忽在眼,结束问山程。
幽居即事二首 其二 (1207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晚日照茅茨,西风吹接䍦。
贫思止酒易,老悔养丹迟。
斸地畦药,焚香夜揲蓍。
呼儿具舟楫,吾欲上湘漓。
醉歌(1207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却日莫挥戈,君当听我歌。
花残狂有限,酒熟闷无多。
生理凭长镵,幽情寄短蓑。
江湖万里,未死且婆娑。
腊月(1207年12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杂赋六首 其三 (1207年10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家业贫原宪,年龄老伏生。
但悲鸾独舞,那羡雁能鸣。
酿酒常醉,驱牛夜亦耕。
此身当自贵,勿用作投琼。
天童无用净全禅师塔铭 宋 · 钱象祖
越之暨阳有大比丘,名净全,翁氏子。
无用,其自号。
朴野无仪饰,风神秀异,面目奕奕有光。
幼失所恃,长与父兄躬耕,凡至林壑泉石间,必宴坐忘归,人已异之。
甫冠,从大悲山神辨禅师出家,复以典略无所解,乃幡然入径山,投大慧杲公。
公问曰:「汝有何能」?
答曰:「能打坐」。
曰:「打坐何为」?
师曰:「若问何为,直是无下口处」。
大慧已知为法器。
时有王族以一度僧牒施,杲命其给侍者十辈各探筹以卜其分缘,师信手拈出而首得之。
师时韬光不耀,人以为椎鲁,故列下陈。
九人者意皆不能平,谓师非其伦,不应倖而有之,更相评语。
杲复命探之如初,师再获,若是者三探三得之,众始骇服。
遂师杲公,祝发具足戒。
尝请益,杲曰:「但起灭不停处看」。
师夙夜参究,曾不少懈。
一夕,闻山门宵逻者传呼照管火烛,忽有所警省,乃疾趋方丈。
杲喝云:「去,得之本有,失之本无,宜息狂躁」。
师不觉泪下,寝食俱忘,若有所负。
因入室,杲举「灵云见桃花,那里是他不疑处」,师拟开口,杲遽批颊一击,豁然顿有契悟,即说偈曰:「灵云一见两眉横,引得渔郎良计生。
白浪起时抛一钓,任教鱼鳖并头争」。
杲复哂曰:「汝既知老僧不瞒尔,宜自善护」。
因顾侍者曰:「这拙汉披剃未几,便能性躁如许,三十年后,人望其风不及」。
在杲公既未寂时,瞎堂远、无庵全、水庵一门庭角立,师咸往扣焉。
入闽见木庵,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师云:「燋砖打著连底冻,忽遇树倒藤枯时」。
「如何」?
师云:「正在半涂」。
「因甚沩山呵呵大笑」?
师云:「忍俊不禁」。
水深相契重,以大法炬许之。
自是问答勘辨,与师无不机投道合,多所发明,因留数载。
后出岭峤,游吴中,拙庵光公居灵隐,延师典宾。
混源密公主净慈,命分半座,为众入室。
师志在晦藏,无应世念,然天禀夙成,不假师授。
虽不识一丁字,而吐词发语,形为偈颂,老师宿学所不能及,斯亦奇矣!
尚书尤公袖褒、宝文王公厚之过门神出,部使者相与劝请主狼山,师勉为一出,淳熙十六年开法。
师嗣大慧,移锡苏之承天、宣城之广教、建业之宝宁。
师之住宝宁也,余时守籥,病在丐閒,得请将归,师退院事,许以相从,为天台游。
病中日得晤师,闻法音如药石。
天童适虚席四明,首闻师道价,亟驰书逆师,自是法道逾行,衲子风趋座下。
余假守会稽,时复杖锡相过。
公退之暇,犹得共说无生,多至夜分。
远还山未几,已报示疾,说偈而寂。
开禧三年六月廿九日也。
其徒用师治命,远持其坏衲袈裟以见遗意,且侍奉师躯于寺之西麓,应庵华禅师香火同龛,对峙浮图以瘗之,号双塔。
盖应庵与师为伯仲,亦法门殊胜事也。
行春秋七十一,腊四十五,度弟子五十,从师入道者骎骎见于湖海矣。
师机锋峭峻,惟以单提直截锻鍊学者,住持未尝泛应同众,清风凛然,其法行未尽遍录,而已流传大千。
其门人思卓以余有旧且厚善,远来需余铭。
铭曰:
师振宗风,作狮子吼。
妙法无边,空诸所有。
优钵罗花,开扬启后。
为世导师,禅林日茂。
太白峰前,双窣堵波。
亘千万年,高风不磨。
故知和州陆秘书墓志铭(嘉定九年九月) 南宋 · 刘宰
维陆氏妫姓之别,以邑命氏,唐有为扬州长史者。
高邮于扬为支邑,因家焉。
至君曾祖远有干方之才,终武略大夫。
祖植、父光弼,再世不仕。
父以君游太学遇寿典,封迪功郎致仕,后以君升朝再赠承议郎。
承议当建炎间避乱,奉父叔徙杭,自杭徙秀,今为崇德人。
君讳埈,字子高,少颖悟,以学问自力,入学升内舍。
绍熙庚戌,天子龙飞,礼部奏名第九,廷对擢居第四,授文林郎、绍兴府观察推官,以忧不赴。
再调滁州州学教授。
滁居山谷间,士习固陋,君至慨然曰:「教授吾职也,职可旷乎」!
乃尊礼老成以示之本,激昂俊秀以发其文。
又辟武斋以收勇果,兴小学以养童稚。
由是士皆趋学,是举始有以进士起家者。
继是入太学、登名科者相望,皆及门之士。
秩满赴阙,近比多由掌故升馆学。
君安于平进,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
浙漕事丛,入幕多贵游子,懵不更事;
间以才选,复视富贵可攫取,顾望畏缩不任事。
惟君明敏而彊毅,使者所敬,事无巨细,悉以委之。
积数月,彊者抑,冤者得直,台府为清,中外翕然归重。
会诏荐士,一时禁路上君名者七人。
丙寅八月,除国子录。
丁卯二月,迁武学博士。
八月,召试馆职。
时用事者方肆其淫心以规恢复,君谓必先尽去中世浮淫靡烂之弊,而后可议此,末篇复请清贿遗以肃官邪,皆人所难言。
奏篇既上,除秘书省校书郎。
戊辰七月,兼吴益王府教授,寻迁秘书郎。
先是,嘉兴以孝宗毓圣升府,士未沾恩,至是有请,参政卫公泾主之,君亦相左右。
或言其私,罢归。
明年七月,主管台州崇道观。
庚午六月,通判和州。
制置使黄公度以军赋不赡,议散武定军,议者惩榷淮之变,无敢任责。
黄以属君,君谓事固有名同而实异者,力田之民迫于饥寒,俯就行伍,则去而缘南亩固其本心。
但顷当荐饥之馀,则散之非其时,所给不赢数日之粮,则去而无其资,故不免为盗。
今小稔,朝廷复厚遗使之,退而有以自谋,何不可?
议以是决。
自庐而和,次第纵遣,皆按堵如君言。
濠梁阙守,制置使被命选才,以君摄事。
方和好未定,敌据濠以求成,继以叛卒猖獗,至是甫定。
或劝宜以亲信自卫,君谓乱离之后,当开示大公以收人心,若藉左右以免,末矣。
入境荆榛蔽野,行数十里无人烟。
武定卒既散,曰惟陆君能拊我,从而受廛者七千人。
君亦安集有方,振赡不遗力,田莱以之日辟。
又以守备单弱,乃援旧比请于朝,俾三衙及江上诸军画地分戍。
既得请,君谓客主之势宜有以相权,郡有使校军,名籍贸乱,至胥吏窜名民兵冒请,乃亲料简,皆为劲兵。
总所转饟水陆劳费,君请计费就籴,费省而力不劳。
故事,士卒曾经借请,名曰破券,尅纳无已时,君命人置一籍,计实以除,士乐用命。
辛未长至,敌猎对境,人情惊疑,邻郡至传遽以闻者。
惟君谍知无他,畅饮自若,人恃以安。
更弊之初,君料旧券折阅且不售,即下令计元直,官仍出铁钱及交子广行兑便,其兑便所不及即给之据,且上其数于朝,俾就易左帑。
时诸郡处置失宜,或至罢市,惟濠晏然如平时。
南渡优并边之郡,不起二税,州郡为量收课子。
开禧俶扰,并课子罢输,而郡计赤立,故诸郡皆以为言,惟濠屡乞展免。
其他如修学以养士,表孝以厉俗,增吏俸以革贪,优县用以宽征,皆于事变胶轕之时,而为根本无穷之计。
越明年十一月,改知和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
初君去和,吏民相率祭祷以祈君之还,及是,欢迎如归慈母。
君亦熟其利病,所罢行悉契其心。
所以养士厉俗,宽属邑,恤寮吏,视濠有加。
郡困于兵,井邑萧条,君至未几,军民之居毕葺。
又以其馀力修囷仓、浚河湟,积贮有所,城守有恃。
事或近名而无实,宁忤众弗为。
郡有昭关千秋涧,地非要害,昔人一时据以拒敌,或摭以为说,遽议兴复,君持不可。
南渡初,籍丁壮最多之户为万弩手,人许占田三百亩以备器械,岁久丁口散亡,田亦他属。
中更兵火,益复离散,而议者欲严教阅。
君谓非休养士卒数年之后,阅实丁壮,更定名籍不可,不然徒扰奚益,议以是格。
令附邑者适君里中人,介不受私,寓公有不乐者,与剽轻士比而攻之,因以及君,坐罢。
明年五月,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是岁饥,崇德为甚,君与同志为食以食饿者,日数千人。
自十月以达于来年正月,穷日之力,不避风雨,以是得疾,终于正寝,实嘉定丙子二月壬辰,享年六十有二。
自道不明,士不务内,往往行不顾言,或操持小异,卓然不为俗染,复过于自守,才不适用。
若君者表里一致,言不浮于行,中外践扬,用不称其才,所谓古之君子,才全而德备者欤!
始余与君为同年生,余生晚,弗敢以辈行见君,君常以知友遇我。
尝为余言礼始于谨夫妇,故其生平虽妾媵未尝近,与兄埙友爱尤笃。
入君之家,见君事兄如父,拊侄如子,子侄化之,皆秩秩有礼法,下至僮隶熏其德,亦无傲偃气。
游其门者常若春风和气中,所谓身修而家齐者欤!
平居淡然无欲,惟课子侄以学,掇古人切于立身行己之大者书而揭之,殆遍屋壁,故虽未尝厉声色以临子侄,而子侄亹亹奉教。
丁卯,二侄镳、钥同请监举,镳登戊辰第,今主临安府富阳县簿。
君娶钱氏,封安人。
子一人镇,甫冠,亦以进士贡漕台。
初,承议君之去杭也,叔父忠训独留,皆笃于教子,故君与从叔唐老俱名于上庠。
唐老以两优释褐,明年君登甲科,陆氏之盛闻天下。
唐老早世,母赵氏茕然无依,君兄弟迎养二十年犹一日,仕宦所至,必奉以行。
当君立朝时,镇已屹然成立,同列多愿缔姻,君以女娣适赵氏,多女而贫,即聘赵氏,其义概有不可及者。
遇乡曲无少长,必有以为之谋,过于自谋。
其立朝而出,为郡而免,咸以乡人故,君无所惩艾。
自其未赴滁阳,时值甲寅之旱,部刺史、郡太守委以荒政,已既厥心,至是复以拯饥得疾而死,盖其此心纯乎为义,俛焉孳孳,不知年岁之不足。
至其讲论天下事成败得丧,如数一二,则其所以试特其绪馀耳。
余尚忍重言之!
若夫莅官之廉,不徇例以苟取,不贱市以求赢,不以公帑为私惠,不以公馈为私有,虽于今为难,而于君为细,故不书。
初,承议葬县之西北崇德乡之雁塔。
君亡恙时,从伯氏展省,指其旁小丘曰,吾将从先君于此,故葬如其志,实其年九月丙午。
前葬,富阳簿奉其父命以书来言曰:「吾弟实知君,非君无以铭吾弟」。
铭曰:
操行之纯,一家以仁,汉万石君。
表俗厉贤,为政之先,汉韩颍川。
臧仓非沮,武叔非毁,废兴天只。
雁塔之原,于千万年,君子之阡。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1207年1月16日)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策府还山白尽头,一廛随分葺菟裘。
看灯虽幸新春健,无食犹怀卒岁忧。
稚子与翁俱袯襫,大儿出塞习兜鍪。
它时别作谋生计,卖药惟当学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