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荐田朏郝质奏庆历二年七月 北宋 · 杜衍
朏、质等材勇可任,请分精锐士兵数千授此两人,使屯险要,万一有警,必能保其成功。
若各处一郡,上为庸将所制,不复能施摧坚陷阵之力。
再议攻守疏庆历二年正月(1042年) 北宋 · 范仲淹
臣窃惟国家太平日久,而一旦西戎背德,陵犯边鄙,公卿大夫争进计策,而未能副陛下忧边之心。
且议攻者谓守则示弱,议守者谓攻必速祸,是二议卒不能合也。
臣前至延安,初请复诸寨为守禦之备,次则幸其休兵,辄遣一介,示招纳之意。
朝廷以群言之异,未垂采纳。
今臣领庆州,日夜思之,乃知攻有利害,守有安危。
何则?
盖攻其远者则害必至,攻其近者则利必随;
守以土兵则安,守以东兵则危。
臣谓攻远而害者,如诸路深入,则将无素谋,士无素勇,或风沙失道,或雨雪弥旬,进则困大河绝漠之限,退则有乘危扼险之忧。
臣谓攻近而利者,在延安、庆阳之间,有金汤、白豹之阻,本皆汉寨,陷为贼境,隔延、庆兵马之援,为蕃汉交易之市,奸商往来,物货丛聚,此诚要害之地。
如别路入寇,数百里外应接不及,则当远为牵制,金汤、白豹等寨可乘虚取之,因险设阵,布车横堑,不与驰突,择其要地,作为城垒,则我无不利之虞。
至于合水、华池、凤川、平戎、柔远、德靖六寨兵甲粮斛,可就屯泊,固非守备之烦也。
环州定边寨、镇戎军乾兴寨相望八十馀里,二寨之间有胡芦泉,今属贼界,为义渠、朝那二郡之交。
其南有明珠、灭臧之族,若进兵据胡芦泉为军壁,北断贼路,则二族自安,宜无异志。
又朝那之西,秦亭之东,有水洛城,亦为之限。
今策应之兵由仪、陇二州,十驿始至,如进修水洛,断贼入秦亭之路,其利甚大,非徒通四路之势,因以张三军之威也。
臣谓守以土兵则安者,以其习山川道路之利,怀父母妻子之恋,无久戍之苦,无数易之弊。
臣谓守以东兵则危者,盖费厚则困于财,戍久则聚其怨。
财困则难用,怨聚则难保。
民力日穷,士心日离,他变之生,出于不测。
臣所谓攻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守宜图其久而民力不匮,招纳之策,可行于其间。
今奉诏,宜令严加捍禦,观衅而动,与邻道协心而共图之。
又睹赦文,谓彼无骄动,则我不侵掠。
臣恐贼寇一隅,远在数百里外,应援不及,须为牵制之策,以沮贼气,至时诸路重兵岂能安坐?
如无素定之画,又无行营之备,恐当牵制之时茫然无措,虽见利而莫敢进,观衅而莫敢动,寇至愈盛,边患愈深,叛亡之人日助贼算,不可不大为之谋也。
愿朝廷于守策之外,更备攻术。
彼寇其西,我图其东;
彼寇其东,我图其西。
宁有备而不行,岂当行而无备也。
所谓备者,必先得密旨,许抽将帅便宜从事,并先降空名宣头之类,恐可行之日奏请不及。
臣前曾遣人入界通往来之问,或更有人至,不可不答。
如朝廷先降密旨,令往复议论,岁年之间,当有成事。
若谓边将之耻未雪,而不欲俯就,臣恐诸路更有不支,其耻益大。
贼或潜结诸蕃,并势合谋,则禦之必难。
且兵马精劲,西戎之所长也;
金帛丰富,中国之所有也。
礼义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则当任其所有,胜其所长,此霸王之道也。
臣前知越州,每岁纳税绢十二万,和买绢二十万,一郡之入凡三十万,傥以啖戎,是费一郡之入,而息天下之弊也。
答诏谕以文彦博泾原对徙奏庆历二年(1042年) 北宋 · 范仲淹
泾原地重,第恐臣不足当此路。
与韩琦同经略泾原,并驻泾州,琦兼秦凤,臣兼环庆。
泾原有警,臣与韩琦合秦凤环庆之兵犄角而进;
若秦凤环庆有警,亦可率泾原之师为援。
臣当与琦练兵选将,渐复横山,以断贼臂,不数年间,可期平定矣。
愿诏庞籍兼领环庆,以成首尾之势;
秦州委文彦博,庆州用滕宗谅总之,孙沔亦可办集;
渭州一武臣足矣。
差弓箭手防边利害奏庆历二年二月(1042年2月) 北宋 · 范仲淹
相度所差弓手,并是人户三丁内破一丁充役。
若是拨于极边州军屯戍,缘边上食物踊贵,亦少营舍。
官中请受至薄,难裹缠,必于本家骨肉处频有呼索,动是数百里。
本家更破一名往来供送,即是一户三丁之内,二丁防边,徒使破坏家产。
伏乞朝廷更请相度。
乞照管刘平奏庆历二年二月(1042年2月) 北宋 · 范仲淹
前年西贼围闭之时,山城未曾修筑,微有墙垒,未能禦捍,惟刘平星夜前来救济,得延州不至陷破,此实刘平忠勇之力。
今来子弟复在边任,其迹孤危,未能雪耻。
窃闻刘平尚在,恐边臣有所憎爱,别造飞语。
乞朝廷倍赐照管。
论枢密院指挥诸砦出击未可施行奏庆历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042年2月25日) 北宋 · 范仲淹
自古用兵本无常势,非可画一而制也。
相度本路诸砦之兵,多者千人,少者五七百人,或三二百人,只令防守城池,尚虑不足。
若有蕃贼入寇,其寨主、监押等纵有勇敢,往往见小利便出兵与之追逐。
如西贼以羸兵诱致,离砦稍远,别出精兵断其归路,砦中无兵,即见危陷。
假有一将在外,去州或远,应援未至,如遇贼众大至,多选精锐并攻一处,谓之夺险,非有骁将血战,势不能支。
若外兵先败,则州城之兵望风挫气,必难为用。
臣谓应变之机,拘以条贯,非其利也。
其所降指挥不敢行下。
使用负犯人奏庆历二年(1042年) 北宋 · 范仲淹
怀才抱艺之人,一落散地,终身不齿。
兽穷则变,人穷则诈,古人之所慎也。
况今边事未宁,尤宜使过。
欲乞朝廷催促逐处,依赦文分析闻奏。
乞差近上臣寮就中书定夺元犯情理,分作等第。
又委长吏密切体量上件人,或有材质,或有节行,亦具申奏。
所贵负犯之人各期自新,不怀幽愤。
唐张说荐负犯之人充将帅之用,其表云:「活人于死者,必舍生而报恩;
荣人于辱者,必尽节而雪耻」。
古犹今也,乞朝廷留意。
论熟户不可倚为正兵奏庆历二年三月(1042年3月) 北宋 · 范仲淹
熟户恋土田,护老弱、牛羊,遇贼力斗,可以藩蔽汉户,而不可倚为正兵。
大率蕃情黠诈,畏强凌弱,常有以制之,则服从可用,如去正兵,必至骄蹇。
又今蕃部都虞候至副兵马使奉钱止七百、三百,悉无衣廪。
若长行遽得禁军奉给,则蕃兵必生邀望。
况岁罕见敌,何用长与廪给?
且钱入熟户,部族资市牛马、青盐,转入河西,亦非策也。
以臣所见,不若遇有警,旋以金帛募令禦贼为便。
宁州草场失火乞释免有关官吏奏庆历二年五月(1042年5月) 北宋 · 范仲淹
逐处异物蛰藏之处,多致雷火,合依边敕指挥,只令陪纳入官。
若更须令根勘官吏不切防慎罪状,却虑今后沿边仓场作过,要得负累官员,为害转大。
愿乞朝廷特赐释免。
论明珠灭臧二族不可攻奏庆历二年十月己巳(1042年10月29日) 北宋 · 范仲淹
二族道险,不可攻,前日高继嵩尝已丧师。
平时犹怀反侧,今讨之,必与贼为表里,南入原州,西扰镇戎,东侵环州,边患未艾也。
宜因昊贼别路大入之际,即并兵北取细腰、芦泉为堡鄣,以断贼路,则二族自安,而环州、镇戎径道通彻,则可亡忧矣。
牒宁州通判张玄惑庆历二年闰九月(1042年9月9日) 北宋 · 范仲淹
暂往邠州计会点检城上防城战具,家事安排整齐。
如闻西贼大入汉界,即起遣乡村人户入州。
其人户多是少得柴草,不愿入城,即官中擘画,拣损秆草支借。
牒知原州景泰等庆历二年十二月(1042年12月) 北宋 · 范仲淹
令六头项下军马会合相度,拣选精兵三二千人,夜击蕃砦。
探候山外贼马回时,即多出奇兵,夜间或侵晓伏截冲击,收救人民。
仍戒约不得脱剥被虏人户人物。
再牒知原州景泰等庆历二年十二月(1042年) 北宋 · 范仲淹
火急多差人搜山探候,如探得西贼先有伏兵,即便就高驻劄。
别选敢死之士多作头项,先去掩击。
只以收救人民,不得贪小功小利,再有疏虞,以副朝廷之意。
跋晏元献公帖(晏丈正自跋以文定致仕为康定二年,康定无二年也。以公检傅、枢使为庆历初,亦差。) 南宋 · 魏了翁
案公康定元年三月自三司使除刑书知密院,厥九月以检校太傅、刑书充使,庆历二年七月加检尉、平章,三年三月以行刑书为集贤相,而李文定公由彰信之节除宫傅致仕,则庆历二年七月也。
然而前二帖其康定之元与庆历之年乎?
后帖半幅所谓「五十年作官苦学,犹自步步事事共人商量」,此语尤可玩。
昔人谓「至微勋业有难立,尽大功名或易为」,元献公流闻光显,吾尝以其行于家人父子间者观之。
高斋记庆历二年四月 北宋 · 胡宿
南中江山,类多托赏之美。
金陵故都,绪馀六代,华人夏士,盛栖此土。
虽一丘一壑之细,皆经高贤名辈,尝所留连。
茅、许世外之风,王、谢江表之德,山林皋壤,号为名胜。
子城东北,趋钟山为近,南唐李氏尝因城作台。
台上望月,人相呼为月台。
下临浚濠,正面覆舟,南对长干,西望冶城。
榛烟渔火,泉华谷气,川禽山鸟,翔嬉其间,林木嘘唫之声,云霞起灭之状,须臾眺听,万态递出。
此名胜之内,特又名胜者也。
台倾地荒,介在人外,一境之秀,未有眄者。
康定辛巳之夏,龙阁南阳公自三司拜符,安辑江介,政尚凝简,日多休暇,寄意琴酒之适,留好风泉之赏。
他日因行后圃,遂登故城,适废台,留坏趾,踌躇四眄,爱叹形胜。
指言佳丽之观,此最妙处。
因裒材瓦之羡,调兵干之使,搴芜秽,养华薄,开径自下,立斋其上。
环植百柱,通敞四轩。
高侔谯楼,广容宴豆。
檐宇飞竦,势将干云。
旁瞩郊坰,俯见庐井。
句曲之地肺,华阳之洞墟,三峰参差,彷佛在目。
虽进躁之士,怵迫之人,暂游其藩,一践兹境,其心翛然,犹以为已登昆崙,涉阆风,澹乎忘归,有超离昏俗之意。
又况真粹之流,平日隐几,反照正性,保御太和,人境相得,其乐如何哉!
公既用钟鼓落其成,复须金石记其始。
比辱来教,见命记事,曰:「我作是斋,姑欲榜之佳名,而绝境难摹,了不可得。
今采谢宣城宴坐之意,直题曰『高斋」』。
夫斋,戒洁之称,休舍之所。
君子根本于道德,拯垫于性命,利用于安身,有馀于治人,不役志以营己,常虚心以待物。
其有为也,精义致用,以经世务之韫;
及其无事也,恬熙相养,以济天均之和。
故道不用勤,而气守自若。
庖丁之奏刀,老扁之斲轮,颜生之坐忘,伊公之强德,神机之王,繇此物也。
公抱道混成,栖神高映。
初总机剧,未尝荣华;
比辞禁奥,亦忘欣戚。
方舍山水之所,以穆仁智之性,高情远尚,焉可跂耶?
人之登是斋者,当领会公意,不止邀乐壶觞,取悦于林岫而已。
足使轧者忘其名,夸者辞其权,长留清风,以遗永年。
庆历二年四月十九日记。
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1042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
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春日舟中对雪寄刁经臣(1042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谁道江南暖,新春见雪飞。
鸥来亲客艇,花乱上人衣。
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
戴家人不远,欲去未能归。
⑴ 正统本、宋荦本作仍
依韵和达观禅师春日雪中见寄(1042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密霰来新岁,春阳气渐微。
侵庭草芽冻,纷杂雁行飞。
江寺谁开径,湖山我欲归。
雨花无六出,休怪著人衣。
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寻有诗见贶依韵和答(1042年) 北宋 · 梅尧臣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冬日陪胡武平游西余精舍(1042年) 北宋 · 梅尧臣
侵晨霜气严,溪口冰已合。
乌榜将进迟,寒篙旋摧拉
遥看松竹深,雪屋山衲
登临兴都尽,薄暮沿清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