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元兴元年 105年乙巳”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徐孺子祠堂记(1076年) 北宋 · 曾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
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馀。
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
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
百馀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
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
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
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
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皇宁处」?
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
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
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
又北历南塘,其东为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
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
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
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
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
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
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
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
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
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
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按:《元丰类稿》卷一九。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九,《曾子固集》卷二五,《南丰曾先生文粹》卷六,《圣宋文选》卷一四,《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刻本卷九六、四库本卷一○六、清抄本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