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上巳请人启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光景长虚掷,上巳甫临;
人生能几何,良辰难再。
敢屈群贤之云集,共娱三月之春和。
鸟羽飞觞,犹纪兰亭之旧;
金环压辔,愿为蓬舍之光。
答赴启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三月三日,清明天气之新;
一咏一觞,少长风流之旧。
极知厚意,以及陈人。
兰亭贤咸集之时,宾酬主唱;
金谷诗不成之罚,吾戴头来。
题韦苏州集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
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
德祐初,须溪记。
吉州龙泉县新学记(1285年3月)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天下未尝一日废学。
自孝弟日用、君臣上下、历象祭祀、官寺曲直、使客应对、军师名义、市井然信、器服度数,事事物物皆道,事事物物皆学。
道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夫妇之愚由之而不知,学者习焉察焉。
是故以校庠序学,不以无校庠序而不学,而校庠序亦不绝于世者,则长育人才之事,自不得不由此其选耳。
混一以来,文献次第举,或者遂谓儒生出吏胥、异教下,俎豆不复设,设亦戏。
会二三廉吏典型相望,闵焉于礼乐之缺失,布德音,厉名教,于是收绮席于园蔬,扶坏壁于马厩。
然周爰所不及者其县,县远也,龙泉又远也。
乃五星聚南斗之明年乙酉三月,龙泉改夫子庙,庙新,学遂滨之,诵曰:「我有夫子,鲁人祀之。
我有弦歌,嘉宾启之。
谁能纪成,千载俟之」。
则相率具吉水朱簿《请孙氏没官宅为夫子庙状》伻来,愿记其始。
簿名宪,东平人也,以檄至龙泉,谒殿,圜视门扉斋庐无一有,负城濠,迫江岸,水岁至岁陷,慨然曰:「吾鲁人也,吾不可以不力于夫子」。
吾尝制诸暨,事夫子如鲁,属邑簿亦有意素定。
是日相攸,得孙氏故居金山之麓,夷旷高敞,极四面中,佥曰:「邑何不燬,存是如有待」。
朱簿以是驰白郡,如邑请。
邑令佐、学官、多士兴起如涌,奉城外迁城中,庚寅舍菜。
予披图志状,为诸生叹曰:学官废学有矣,有以遂事兴者乎?
何所为而为之,不可当吾世而废吾邑学。
吾邑也,吾兴之可也,异邑之大夫何所为而为之?
二三子亦知之乎?
此夫子所不能得于晚周者也。
今人惟见衮衣赤舄,万世通祀,以为贤于尧舜之世,不知从其祀者非畏匡之士,则陈蔡之役也,盖圣人之业勤矣。
今吾兵革之后,得与周馀幸民閒居无事,咏歌先王之道,又邂逅往来贤人君子拾遗补阙,不惟有绵蕝之观,而又有爽鸠之乐。
大哉居乎!
此一邑之士所不能得于其盛时也。
帘垂白日,世短年长,岂无老洫伤坏而抱不用之恨者乎?
毋亦惟是,圣人复起,斯文未丧,身为颜闵,抑何为于此道,未尝不见用也。
以吾道为不用,则佛氏独得而用之乎,彼无君臣上下者也;
以吾道为无用,则老氏独得而用之乎,彼重以身为天下者也。
今夫敬忠以临其民,孰非夫子之教,是吾道夐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万法之表。
道用于时,岂必其我?
四时行矣,百物生矣,复欲为于四时百物之外,天厌之矣。
人亦有言,用舍行藏,在舍能藏,惟有道者能之,故曰:「惟我与尔有是」。
伤夫吾党之无人也。
是乡俗厚气淳,前修未远,忠信多而甚好学。
为士此时,惟当灌园以急公上,谨身以训闾巷。
他年过是邑者,闻有处士之庐,能却城围于三十里,幽居谷口者又隐然名重于京师,素位而行,其必自平时不由径始。
不然,道未尝废也,人废之,人未尝废之,士废之。
学固未尝不盛也,呜呼,吾于父兄师友至卷卷也。
江村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胡端叔风雨步相过,语余者曰:「余友过相厚,曰端斋。
端斋云者,余不乐也,世乱得江村寓焉,因自号江村。
余非号江村也,昔者余居俯是江也,今如得吾江焉。
盖吾祖靖康之来安成北门也,于是百馀年而余去之,去之而江村,江在是而吾居亡矣,此吾桑梓缠绵之感也。
愿一言以慰吾思,何如」?
余曰:「噫!
旧国旧都,望之慨然。
昔有弱丧而归而为人所谬者,远故也。
今君之寓所距故居五里,而临流太息,眷焉出涕。
夫余亦屡迁者,为君感发。
迁有几,有暂而归者,有久而不归者,有又远而后归者,有不得归者。
是江远矣,其出于泸水不能百里,而至于君之乡,跂予望之,在此犹彼。
『何所无芳草兮,窃独怀此故宇』,则夫凭河而思禹绩,有不忍言者矣。
念哉尔祖,其自清江以来,自以为不幸弃其田庐,佣隙而处,孰知三世长子又孙,大其门闳,而乡人望焉,学子塾焉。
则其徙也乃其所以兴也,夫又安知江村之琐尾不为北门之名居乎?
则虽谓今日如靖康可也,谓今日胜靖康亦可也。
凡迁之为道,江为近。
譬彼茫茫,未知所届,则后之托吾居者不有远于今之望故居乎?
未可知也」。
于是君重伤而不能语,曰:「余蕲君自解,曷至此」?
余谢曰:「余以身譬耳。
行吟泽畔,忽自感其志也。
若待清之日,则蹲会稽者犹磻石也,夫又安往而不自得也?
惠山之泉,凿地而得之,未必真是,犹居然谬以自诳。
况乎溯江而饮,厥既得本而甘,其尚何求」!
君来,会余戒归,匆匆烛尽而语。
君问余归志,余笑曰:「亦君志也」。
遂解手而别。
凤鸣山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通城汤侯谓予:所居乡梓里隽溪之上有妙因寺焉,其侧有山曰鸡鸣,如翔如翥,诸山莫高焉,隐然四面而望,德人君子之容也,是宜为凤鸣。
倘以是闻于图志可乎?
愿记之。
余曰:山,素封者也,孰非人之所命?
一匡庐也,匡去而庐存。
曰庐政亦何谓之有?
今之鸡鸣者本蜀之群羊山也。
金陵牛头,王茂弘目之曰天阙,则天阙矣。
况有道之世,四灵畜于郊薮,则丹穴之雍雍者,安在其非尸乡之祝祝者邪?
事固有可疑而人不疑者。
且以为箫韶之音,揖逊之舞,初作于朝廷之上,而翩翩者闻声而感,自天而下,不惮万里而来仪于顷刻者乎?
其或者此凤之在人间,览德辉如虞宾者非一日矣。
故后世之所以为祥者,乃当日之所以为常者也。
是闻凤犹闻鸡也。
闻凤犹闻鸡也,虽谓兹山为凤鸣可也。
山之形也,形非声也,孰能闻无声之声?
故坡公谓世未尝一日无《韶》,吾以世外之耳闻《韶》,虽谓兹山凤鸣可也。
夫山则何择于斯?
在钟犹蒋,在结为峿。
属有名人生之,隐者居之,是代未尝无凤也。
昌黎以一何坚为凤鸣之国,兹山宇宙人物如林,复有遇昌黎公而为凤者焉,未可知也;
复有为凤而不止于为坚者焉,未可知也。
地灵献兆,嗜欲有开。
前乎千载者非恶声也,而昂昂,而藏藏,尚未得为嵇中散耳;
后乎千载,名声变化,其独无与卧龙同称,并起共事业者乎?
则跂而待之矣。
君侯身行南北史所不到处,意象伟然能为太平者,而卷卷后进,为山川改观,如闻鸣声,盛心复不可多得,而望当世抑又至矣。
欧公喜梅圣俞、苏老泉客我,为之赋云:「二物非能致太平,须时太平然后生」。
夫凤必待太平而后出者也。
豪杰驱驰于横奔,而使后来者为凤,吾党之愿也,兹山之望也。
复有狂歌而过者,必后世之如予者乎?
而予亦从是远矣。
作《凤鸣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