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三赋序 南宋 · 史铸
会稽之山川风物载于图经地志者,固不少也。然人一一泛观则兴易尽,屑屑遍读则神且疲。傥非有所去取,纂次成文,焉能资于玩绎?绍兴閒,詹事王公以射策魁多士,入官越幕。赞治之暇,乃于图志掇其赫奕之事迹⑴,加以旧传新睹可纪之事,从类铺张,著为《风俗赋》,以抑扬品藻寓于答问,其事实,其辞赡,旨趣明畅,字字渊源,诚为杰作。公之究心,可谓平章风物之宗主,其有光于吾邦者大矣!及赋《民事堂》、《蓬莱阁》,文皆醇正,语亦高妙,其有见于奉君命、纪胜槩者备矣。吁,昔人所言掷地作金声者,岂得专其美哉?窃惟《风俗》一赋,虽有剡溪周君之注,惟以表出山川事物为意。而公之文章,以经史百家之言盘屈于笔下者,殊未究其根柢。暨《民事》、《蓬莱》之作,其注又阙然无闻,遂使览者惜其未备。铸平日嗜公之文至于成癖,由是不揆芜浅,辄皆为之注。虽未必一一尽得公本意,且以补周君遗阙。至其閒固有阙略详备之不齐者,然而意各有所谓⑵,大率事涉于隐者则从详备,目熟乎见者则从阙略,盖非徒事夫繁文,而贵夫有以證明也⑶。若夫士大夫居是邦,游是境,则是赋也不可以不知。其或外此者,苟能一目,则不必上会稽,探禹穴,不必投剡中,登天姥,其若耶、云门,又不必青鞋布袜也。或从官于此,则镜湖、秦望之游,亦不必月三四焉。况人材风俗与夫登览之胜,班班靡不具在,俾盛传于世,岂曰小补哉?凡读之者,尝患乎奇字之为梗,从而为释音,区布于句读之下⑷,庶几不俟讨论,可以助眼过电而口倾河也。区区注释之意,于是乎并书。时嘉定岁在丁丑,日长至,愚斋史铸序。
按:《会稽三赋》卷首,湖海楼刻本。
⑴ 志谓舆地志之类,今赋注所引惟「会稽志」一书,非先生作赋之前所有者。
⑵ 阙谓故阙不注者,如西子、王室、风骚、遗迹、德教、民事、啜茗之类是也。略谓出处非一,而只取一二书为注者,如话言、处子、多士、舞干戚、一统、甄陶、九重之类是也。
⑶ 李善注《文选》云:「诸引文證,皆举先以明后,以示有所祖述。」愚今注赋亦本此意,然閒有于事不切者,恐其繁冗,不敢悉取,如黄冠不引《礼记》之文而引《唐书》是也。
⑷ 凡检《类篇》、《集韵》无见者,则据夏英公《古文四声韵》为音,故其中有特该出处者也。
百菊集谱序 南宋 · 史铸
万卉蕃庑于大地,惟菊杰立于风霜中,敷华吐芬,出乎其类,所以人皆贵之,至于名公佳士作为谱者凡数家,可谓讨论多矣。铸晚年亦爱此成癖,且欲多识其品目,未免周询博采。有如元丰中鄞江周公师厚所记洛阳之菊二十有六品(即《洛阳花木记》。),崇宁中彭城刘公蒙所谱虢地之菊三十有五品,淳熙乙未省郎史公正志所谱吴门之菊二十有八品,淳熙丙午大参范公成大所谱石湖之菊三十有六品,近而嘉定癸酉吴中沈公□乃摭取诸州之菊及上至于禁苑所有者总九十馀品,以著于篇(《菊名篇》第四。),亦一谱也。凡此一记四谱,俱行于世(此外又有文保雍谱,求之未见。)。铸自端平至于淳祐,凡七年间,始得诸本。且每得一本,快睹谛玩,窃有疑焉。如九华一品,此正供渊明所赏者也,在昔先生所植甚多,尝以是形于《九日》诗序,今也几历千载,其名犹闻于杭越间,流芳不绝。然愚求于记谱中,奈何皆阙之,岂彼四方之广土,此品未尝有邪?岂道里限隔,此名或呼之异邪?岂群贤作谱,采访有所未至邪?胡为品目之未备?吁,可怪也!于是就吾乡遍涉秋园,搜拾所有,悉市种而植之,俟其花盛开,乃备述诸形色而纪之。有疑而未辨,则问于好事而质之。夫如是,则古称九华者,于斯复见矣。且至于四十品(若滥号假名者不与其数。),是为《越谱》。至此一记五谱,班班品列,名曰《百菊集谱》⑴今则特加种艺与夫故事诗赋之类,毕萃于此,庶几可以并广所闻云。时淳祐壬寅夏五既望,愚斋史铸序。
按:《百菊集谱》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⑴ 今去其重复,凡有百六十三名。
百菊集谱续添卷五序 南宋 · 史铸
淳祐丙午中夏,愚始饬工为此锓梓,越旬馀,又得同志陆景昭特携赤城胡融尝于绍熙辛亥岁撰图形《菊谱》二卷以示,所恨得见之晚,不及寘于其前,今姑摭其要并序,续为第五卷云。
百菊集谱跋 南宋 · 史铸
愚自丙申迄于甲辰,每得菊之一品一目,必稽于众,其言同者然后笔而记之。今谱内有六品尚阙其说,缘愚曩尝一见,今畦丁罕种,未获再覈,以取其的故也。凡九年间,于吾乡得正品与滥号假名者总四十五种,以次诸谱之后。予昨当花时,每岁须苦吟体题诗与集句诗一二十篇,以揄扬众品之清致,积稔弥久,几至二百篇。今选百篇滥赘卷尾,至此兴尽而绝笔矣。尔后虽间有黄蔷薇、金万铃之类始出⑴,然愚年将耋景,则缬眼倦于辨视,未容苟简增入也。如有与我同志者,幸为续谱云。
⑴ 此二品首见于虢地品类,近时吾乡亦有之。
百菊集谱补遗序 南宋 · 史铸
前编始成,愚乃标之为《百菊集谱》。因同里判簿兆伟伯见之,乃裒以佳名,曰《菊史续》。又见古人江奎诗有「他年□若脩花史」之句,高疏寮有《竹史》之作,但铸才疏识浅,所愧不足联芳于前贤,乃者叨府察卢舜举讳选录示《黄华传》,近又蒙同志陆景昭假及《鞠先生传》,今故并行校正,列于补遗卷端,戏表此编滥有称史之名耳。时淳祐庚戌岁季春吉旦,愚斋史铸颜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