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四弟韵 南宋 · 方岳
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
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
渔篷半篙绿,烟雨涵幽清。
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
空馀数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
宇宙曾几何,一笑吾诗成。
次韵范侍郎寄赵校正 南宋 · 方岳
呜呼小雅废,边角摇军声。
采芹旧青衿,亦须事力征。
朱轓挟武将,白眼轻儒生。
区区众浊间,嗟子难为清。
向来意何如,岂惟以文鸣。
乃今事大谬,老气犹峥嵘。
论事抉石猊,摛辞吸川鲸。
久抱一束书,空山卧月明。
窃忧蠢诐胡,鳞介腥神京。
幸存三寸舌,宁守二尺檠。
有愚欲献璞,无意望报琼。
云何山阴兴,莫写塞下情。
竹床撼夜柝,茅屋荒秋城。
回首阊阖门,何啻九万程。
愿言大白低,滁山足春耕。
堂皇坐醉翁,开閤延群英。
又和诸公作雪月歌 南宋 · 方岳
月观夜午雪观早,酒兴崔嵬诗潦草。
梅花在傍具知状,唤渠收拾秋崖藁。
月边雪边同一寒,诗成不许凡人看。
年年月寒雪寒处,老骨槎牙倚枯树。
不知天下人,面有三寸尘。
政使书痴传癖犹可憎,而况无风无味之钱神。
麾之门外,问诸水滨。
非我不与相比邻,渠自胸次不我亲。
千古万古赤壁月,千古万古剡溪雪。
天荒地老方可人,当日人曾笑渠拙。
有梅不可无吾诗,无月无雪无人知。
梅花亦不用收拾,付与万窍更相呼。
雪如琼瑶月如水,青山白发时乎时。
有薇可羹螯可嚼,此味勿令儿辈觉。
四海诸公共往来,雪中与渠无适莫。
三次韵答惠兰亭纸翠毫笔 南宋 · 方岳
半生书痴虫蠹木,不管瓶无旧储粟。
青灯竹屋雪村寒,声鸣益悲梦难续。
晚菘早韭有书味,诗腹冰清鄙粱肉。
迩来毛颖会稽楮,乃欺余贫共羞缩。
夜深磨墨诉石平,五色荣光随下烛。
窗间错落惊暴富,每见儿曹辄相祝。
奇笺勿污寒具油,玩弄其毋当肴蔌。
觚棱古瓦亦欢喜,春浪生池含雪瀑。
霜毫世辈何多耶,向者心期一夔足。
吾生但识鼠须健,未省禽鱼堪汗牍。
重绨十袭不敢吮,谁作猗那颂于穆。
最怜长安骄騃儿,翠毫入手春山蹙。
平时作叶供媚妩,拔羽诗书岂吾恧。
何知梳洗晓鬟绿,解出文章排五鹿。
策勋翰墨玉床籍,未羡香车驾金犊。
如闻六宫今弋绨,钗梁不饰黄花菊。
细钿高朵花为笔,创巧宁知谁缚束。
吁嗟文采信为累,莫拯多生羽毛秃(以上《秋崖先生小稿》卷三三)。
合纸屏为小阁画卧袁访戴其上名之曰听雪各与长句 其二 南宋 · 方岳
飕飕飗飗风落木,淅淅沥沥声撼竹。
乾坤不夜起开关,一港玻璃四山玉。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怀欲写谁与酬。
世间馀子不足语,乘兴径上渔翁舟。
未到山阴竟回棹,歘去骤来何草草。
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韵高情一如扫。
宁可一生无此人,不可一日无此君。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题董一之花木抄 南宋 · 方岳
君不见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
君不见陶渊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东篱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图传至今。
吾何曾识董一之,于此略已心相知。
事治好春绕庵屋,岂有俗子能尔为。
江风山月无尽藏,时一吐出胸中奇。
与茶作经花作谱,铨次蘅若兰荪蓠。
秦碑晋帖了真赝,砚石错落书参差。
迩来抄注到侪友,唾视钱癖何人斯。
长卿但有四立壁,无一持赠长嗟咨。
烦为传声语花草,倘可千里同襟期。
吾闻奇章公石李成画,在庐九老湘九疑。
烟云渺绵不可状,世乏佳士当归谁。
君其持以问太空,所不与者如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