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李觏北宋 1009 — 1059
怡山长庆寺(1050年) 北宋 · 李觏
五言律诗
行行金碧里,气象恍如春。
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
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
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申。
和育王十二题 其五 明月台 北宋 · 李觏
① 筠州杨屯田以僧常坦诗俾予和之题之义坦自有解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
嗟哉玩月人,古来谁更在。
麻姑山赋(1042年) 北宋 · 李觏
巍乎高哉!
兹山之为异也,吾不知夫几百千里之广。
但见土老而石顽,顶天而直上。
验地势之所极,固亦东南之藩障者乎。
路蹊蟠郁,前后相失。
冈峦崒嵂,左右驰突。
鸣泉百雷,跃下云窟。
乔杉万矛,舞破烟骨。
灵奇恍惚,变见出没。
匮耳目之观听,曾不究夫万一。
其间则有名天之洞,礼神之堂。
高台层瑶,吸日月之光;
缭垣筑粉,孕芝兰之香。
偏门曲廊,入迷其方。
斜轩乱窗,或温而凉。
况乎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一饮一石,一醉千日。
安知亿万人,尘衣飞蚤虱。
其或黯然而雾,飘然而雨,跬步之内,则朦无所睹。
夜长漫漫,山空月寒。
鹤群戏风,舞羽跚跚。
老猿抱子,吟声欲乾。
怪物参差,松柯水湄。
或步或驰,或啸而悲。
仙乎鬼乎?
千态万状而使人心疑。
别有涧石之迤逦,圜潭之无底,是曰蛟龙之所止。
懒而为旱,怒而为水。
嗟我力耕之民,辍衣食之资,而为祷祠之费。
岩岫冥冥,古无人行。
百兽饥死,虎狼夜鸣。
是何假上真之名,而神奸之所凭也?
悲夫!
以地之奇,以物之灵,而逋客之经营。
全形养气,采术茹菁,未尝有笳箫之声,鸾凤之迎。
谢人品而凌太清者,徒见山寒兮青青,水秋兮泠泠,云路咫尺,而不能以升。
岂非仙可得而不可求,道可悟而不可学?
彼其叛稼穑之功,遗室家之乐,越天常而慕冥寞,宜乎白首于丹灶之下,幽死而无所托也。
上杨屯田书(1042年) 北宋 · 李觏
知郡屯田执事:窃以唐有天下垂二十世,明皇文治之盛也,而燕公佐之;
宋有天下今数十年,真宗文治之盛也,而文公佐之。
二公之才相似,其遇时得君,树功立业,亦复不异。
然燕公既没,而均、垍从伪,陨其家世;
文公既没,而执事之名,籍甚当代,其故何哉?
愚以为至忠大节,抑奸与正,王家所赖,天鬼所信,惟文公有焉。
《传》曰:「君子善善也长,恶恶也短。
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
以文公之贤,其后世固当得志矣。
况执事聪明多识,刚中能断,为儒有学术,历官有政绩。
盖如孔子之后而生伋,文中之后而生勃,宜夫士大夫服膺之弗暇也。
觏草野之人,未得仕进。
顷因薄游,每听高义。
前年冬,龙图高平公在会稽,尝以尺书来召,且言执事监郡,留意讲学,促令见之。
属以穷愁多故,办装不早,及其至彼,则执事西行且数日矣。
高平公一见,深以小人不得侍坐于长者为叹。
羁旅之心,悔恨多矣。
昨者还乡,窃闻车骑布惠兹土,且以水陆之远,才数百里,敢求宁居,以咈所愿,谨正衣缨,来伏宾位。
恭惟执事之明,必有所以待之之道矣。
生平志业,未敢自陈,茍赐从容,当稍布于左右。
轻犯明哲,伏深愧畏。
不宣。
觏再拜。
强兵策十首 其四 强兵策第四 北宋 · 李觏
或曰:地势西北高,东南下。
地高而寒,其民体厚而力强,气刚而志果。
地下而温,其民体薄而力弱,气柔而志回。
故西北之兵能辛苦,有成功,而东南之士少所立。
此士大夫咸知之也,而子谓郡国屯军,可以征伐,意者非东南之谓欤?
曰:是老生之论也。
夫民之情性有地气矣,是之谓风也;
教而使之在君长矣,是之谓俗也。
圣王不择民而教,贤将不择士而使。
择民而教,是国无颜、冉,未可学也;
择士而使,是世无贲、育,未可战也。
水至柔也,扬之以风则可使覆舟;
金至刚也,冶之以火则可使成器;
顾所用之方略何如耳。
江南有卑薄之称,荆楚有剽轻之议,其传非一世矣。
然楚若敖筚路篮缕,而其后世常与晋争诸侯;
吴太伯断发文身,而其后世亦先晋歃;
项籍以八千人起会稽而杀秦降王,迁汉王于蜀,分裂天下,号称为霸;
宋武帝以百馀人起丹徒而诛桓正晋,遂平齐地,长驱关洛。
是则东南之士亦尝与西北校矣,惟其将之才不才也。
然以今日之士言之,则习有所多,技有所长,亦不可不察也。
若夫沙平草浅,千里在目,土不成丘,水不成谷,马肥人轻,来往电骇,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此非南军之所长也。
山陵险阨,草木蓊蔚,江流吞天,巨浪时起,行人疑惑,飞鸟不度,徒步相搏,短兵相击,此亦非北军之所长也。
北征而用南军,众则笑之矣;
南征而用北军,未有言其不可者,窃所未谕也。
江海之滨,或一盗肆虐,一邦被扰,则命王人帅王卒以捕之,以多击少,以短击长,费或甚厚,而功或不立,此亦一失也。
向者征南蛮溪洞,则可监矣。
去平地而即险阻,出中国而入瘴疠,狡穴未堙而吾军殆矣。
窃惟庙算之深,未必不及此也,盖郡国无精兵,不可不内发故也。
载使置军屯田,随便兴发,则何征而不服?
何讨而不诛哉?
至若以古名将将之,以骑战之法教之,舍此所短,从彼所长,则运之天下亦犹衽席间也。
南城县署记(庆历五年正月)(1045年) 北宋 · 李觏
庆历二年,会稽钱得臣仲基以大理丞为南城宰,西安周梦臣旻、临川滕平叔夷甫佐之。
于是改作主簿尉署及县厅之两翼。
既讫功,得臣受命刺白州,梦臣监雩都银冶,而平叔考且满,使觏记其事。
觏曰:古者诸侯、卿、大夫、士,其宫室以命数为之等,示民有尊也。
今之郡县,有社有民,虽九品僚属,皆命于天子,其势固不得居陋室如闾阎氓。
然世以土木为难事者,财民之财,力民之力也。
是以廉吏善人或惮而不为,乃至隘不可容,坏不可支。
卷席避雨,露坐迎凉者有之矣。
吾邑三君子,以居之所不安,为人之所难,为捃官之馀用,假吏之馀力。
木材如涌,而民不出一簪,筑作再期,而民未尝举趾。
非奢非俭,可次可舍。
事成而去,岂曰自为,盖将壮官府、利来者,是可记也。
若夫舞智恃巧,陵民匮财,己欲佚而忘人之劳,己欲乐而遗人以忧,则有识者当伐鼓于其门,岂吾之所得记哉?
谨用斯言,谂于好事。
时则五年春正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