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试贤良方正制策(咸平四年四月十三日) 北宋 · 宋真宗
汉诏贤良,垂三百馀载;
唐策俊造,悬四十馀科。
得士者昌,于斯为盛,用能佐佑帝业,焜耀儒风。
历代已来,其道中废,皇朝开国,复举而行。
朕奉祖宗,不敢失坠,思得天下方闻之士,习先王之法,明当世之务者,以辅朕之不逮。
《传》曰:「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五霸骛」。
斯则皇、帝、王、霸之异世,其号奚分?
步、骤、驰、骛之殊途,其义安在?
称诏之旨,临御之方,必有始终,存诸典故。
加以姬周始之三十六王,刘氏承之二十五帝,受授之端,治理之要,咸当铨次,务究本原。
而又周有乱臣,孰为等级?
秦非正统,奚所发明?
勒燕然之石者,属于何官?
剪阴山之虏者,指于何帅?
十代之兴亡足数,九州之风俗宜陈。
辨六相之后先,论三杰之优劣。
渊、骞事业,何以首于四科?
卫、霍功名,何以显于诸将?
究元凯之本系,叙周召之世家,述九流之指归,议五礼之沿革。
六经为教,何者急于时?
百氏为书,何者合于道?
汉朝丞相,孰为社稷之臣?
晋室公卿,孰是廊庙之器?
天策府之学士,升辅弼者谓谁?
凌云阁之功臣,保富贵者有几?
顷自李唐既往,朱梁已还,经五代之乱离,见历朝之陵替,岂以时运之所系,教化之未孚耶?
或者为皇家之驱除,开我朝之基祚耶?
是宜考载籍之旧说,稽前史之遗文,务释群疑,咸以书对。
定躬谢太庙礼仪诏(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十日) 北宋 · 宋真宗
朕以亲祀后祇,昭告祖考。
缅怀徽烈,既追远以因心;
俯念其寮,亦在三而罔极。
顷者详观定议,有所未安。
入庙则步武正门,至庭则回班东向。
属以天封蒇事,时迈戒期,未暇改更,靡皇宁处。
且躬伸祗见,礼取尊严,是宜避中道以不行,奉至神而如在。
庶由诚悫,用罄寅恭。
谒庙日朕于南东偏门入至殿庭,不得令百官回班。
仍付所司,著为定式。
谒庙至殿廷不得令百官回班诏(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甲寅) 北宋 · 宋真宗
朕亲祀后祇,昭告祖考,详观定议,有所未安。
入庙则步武王门,至庭则回班东向,属以天封蒇事,时迈戒期,未暇改更,靡遑宁处。
且躬伸祗见,礼尚尊严,当罄寅恭,庶申诚悫。
谒庙日,朕当自南东偏门入至殿廷,不得令百官回班,仍付所司。
按:《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八。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一四(第一册第五九三页)、礼一七之一(第一册第六八七页)。
天庆节增置圣祖殿诏(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近者告期中夕,降圣皇闱,昭示诲言,备闻帝胄。
尊考聿隆于显号,奉先式焕于丕图。
鸿绪发源,既彰于累积;
绵区式教,用表于钦崇。
天下州、府、军、监并于天庆观置圣祖殿,其殿内尊像及侍从,并令玉清昭应宫降样。
按:《嘉泰会稽志》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八(第一册第四七四页)、同书礼五一之七(第二册第一五四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