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明堂大礼御札 南宋 · 崔敦诗
敕内外文武臣寮等:朕参稽礼文,铺究古制。
圆坛八陛,虽茂展于钦柴;
明堂九筵,亦间行于嘉飨。
重循寡德,祗荷慈谋,属兹三岁之期,当举一纯之祀。
夜观房宿之象,旦阅奉高之图,愧于菲躬,旷是懿典。
况今景纬循轨,嘉生遂宜,幽明统和,中外宁谧,宜乘亨美之会,庶答神灵之休,是用远稽皇祐之书,近述绍兴之制。
因秋成物,聿严天地之禋;
遵国彝章。
并陟祖宗之配。
诞敷大号,明戒先期。
朕以今年九月有事于明堂。
咨尔攸司,各扬其职,相予祀事,罔或不恭。
故兹札示,想宜知悉。
王希吕知绍兴府制 南宋 · 崔敦诗
稽山奥壤,浙水名邦。
地接浩繁,夙倚藩维之重;
民罹菑害,今勤忧顾之怀。
具官王希吕识虑疏通,器资强毅。
纯诚天至,独开忠义之图;
俊辩风驰,自诡功名之会。
寖发舒于素蕴,遂登冠于近联,久历岁阴,益承恩遇。
爰念近畿之地,方深艰食之虞。
展阁贷捐,悉无遗力;
矜存惠养,正在得人。
宜深体于焦劳,尚恪勤于绥抚。
惟详密可以究民隐,惟宽和可以尽下情。
伫辑显庸,即图懋赏。
可。
赐钱端礼陈乞奉祠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朕敷求前古致理之原,深戒刺史数易之弊。
□□□吏,咸勉奋于民庸;
虽尔大臣,亦徐观于治效。
卿宏才经世,令德宪邦,夙怀康济之能,益稔耆明之誉。
尝弼予治,参周官小宰之联;
往抚乃封,即禹穴神皋之地。
教条孚洽,闾里乂宁。
方倚伫于报成,奚遽形于引退?
望之尊者,岂出处之当易,政之优者,尚始卒之是图。
祇若朕怀,亟安尔位。
赐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两浙东路安抚使钱端礼辞免除观文殿学士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朕观古者君臣交通,中外均壹。
有若姬旦,实勤西人之思;
乃如毕公,卒成东郊之治。
朕甚嘉之。
卿秉谊纯明,受材宏达。
曩在政路,邦其安荣;
肆典辅藩,民以绥靖。
观文旧紫宸殿也,禁庐邃严,儒职隆重,近时唯前宰得除。
今举为尔宠,表善政而崇旧德,庶几致其优异者焉。
宜略谦辞,亟图祗服。
赐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钱端礼再辞免除观文殿学士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崔敦诗
朕独观化原,详覈吏治。
宅乃牧而敷政,维以乂民;
选所表而懋功,庶其自近。
卿蕴高明之学,禀方重之□,久典辅藩,式崇贤望。
诞布中和之化,肆宣宽大之□。
爰嘉美庸,用锡殊宠。
旧臣作镇,众所具瞻,信赏时□,馀将交劝。
未体褒康之意,尚勤谦避之辞。
成命已孚,多言奚益。
赐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充两浙东路安抚使李彦颖乞畀一宫观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会稽,吾股肱郡也,朕选辅臣临之,亦惟知予德意志虑之深,藉其推行,表倡庶国,进退之际,讵可轻诸?
卿秉心安常,蹈道醇直,自释政路,即宣外庸,仁声日闻,政绩时乂。
兹览需奏,愿辞郡章。
朕惟卿精明方昌,才力逾劭,年谷登稔,封圻乐康,奚庸告归,卿可坐镇。
赐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两浙东路安抚使李彦颖乞检会累奏差宫观一次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卿亮直醇明,旧维共政,朕所嘉尚,为时老成。
曩辞柄途,遂付阃寄,夙夜匪懈,惠康小民。
前闻告归,固尝遣诏谕眷留之意,谓已深识予衷,今何嫌而上章又欲去郡?
《诗》不云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况卿乐易之政甚宜其民,克成厥终,要以无倦。
晦明小疹,随当自康,真祠燕间,奚必屡请。
赐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钱端礼乞仍旧外祠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朕观自昔大臣,乃心王家,中外合体而靡不□其勤,始终壹节而固将忘其老。
卿秉谊忠正,受材通明,□予近藩,倚乃崇望。
朕方图尔庸,以风四方之诸侯,乃欲引寒暑之小愆,慕林泉之真适,则岂曰达朕志□?
威德既洽,施为不劳,怡精啬神,宁处厥位。
赐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知绍兴军府事两浙东路安抚使李彦颖乞除一在外宫观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朕惟为政之道,譬诸农功,致力专则事乃精,用功多则利自见。
日者朕考察材能,风厉郡国,专用久任之法。
卿亮节冲规,惇德敏行,曩预政论,具闻德言。
今会稽之治,上下和乐,就使闳久,犹当勉留。
而况惠方洽而中休,政甫成而遽辍,则岂朕之望哉!
所宜少安,毋复重请。
赐敷文阁直学士太中大夫知隆兴军府事充江南西路安抚使张子颜辞免差知绍兴府不允诏 南宋 · 崔敦诗
稽山胜地,夙推禹会之朝;
浙水名藩,今列汉都之辅。
简求治最,畀付帅权。
卿器度端纯,风猷和雅。
才能之茂,禀于天资;
忠义之传,济厥世美。
曩倚蕃宣之重,尤高牧御之良,爰省乃成,宜易之镇。
帝城可望,遂宽存魏阙之心;
民瘼是除,当有及京师之福。
已孚宠命,难徇谦章。
赐两浙东路安抚使李彦颖银合腊药敕书 南宋 · 崔敦诗
望高旧弼,任重名藩,适涉序于隆寒,宜辅和于冲履。
爰颁良剂,式表深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