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张岷
游玉华山记(治平三年五月) 宋 · 张岷
繇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者,玉华也。
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然,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
野火之西曰凤皇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
盖其初有九殿五门,而可记其名与处者六:其正殿为玉华,其上为排云,又其上为庆云,其正门为南风,南风之东为太子之居,其殿曰耀和,门曰嘉礼。
知其名而失其处者一,曰金飙门也。
今其尺垣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
其西曰珊瑚谷,盖尝有别殿在焉。
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
中有石岩,崭然有成。
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
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
其西且南,有崖曰驻銮。
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
既至其处,若视瓮侧。
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
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
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方嚣然不欲归。
而余与六人者或有官守,或有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
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独有力,而危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
夫以有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入,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形于歌诗。
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
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
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
又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
斯可为之叹息也!
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留为恨哉!
然荒崖穷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未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
六人者,余兄子坚、弟𡷨,与太原石继和公美、河东郎几康伯、温陵陈说君豫、西河冀上之冠卿也。
壬申荥阳张岷子望记,上之书,李玉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