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代谢茶漕司启 南宋 · 李刘
需次糟丘,敢图内举;
赘员油幕,使效里言。
昉兹服役之初,敢废修辞之敬?
窃惟中兴重藩宣之寄,故于机事置书局之官。
当建炎羽檄之交,实许陪于赞画;
迨绍兴鞬橐而后,始无预于文移。
虽曰闲曹,然亦异数。
如某者志虽自好,学未知方。
为箕为裘,亦自勉家传之业;
不狩不猎,居然承世禄之恩。
未敢荒笔砚之耕,然已负怀绷之愧。
一行作吏,甚安筦库之卑;
万里侍亲,忽有从军之命。
猥容浮食,使典内筹。
幸虽出于天然,恐有为之地者。
恭惟某官气资凝远,风调浚明。
黄钟为宫,散作人间之和气;
大玉不琢,中藏天下之至文。
肯为入蜀之星,实卜擒胡之月。
周爰咨度,暂烦四牡之驰;
薄言旋归,即护六飞之驭。
凡叨气类,例沐吹嘘。
致令疵贱之踪,获隶走趍之数。
某敢不靖共尔位,洗濯其心?
诗礼闻于过庭,敬修可愿;
孝友施于有政,增益未能。
代虞制参谢刘阁学光祖举科目启 南宋 · 李刘
梧幕缀员,曾微寸善;
荷囊荐士,猥玷异科。
予之岂以为私,受者未能无愧。
盖知祢而称献纳,尝闻摩诘之诗;
若依刘而增感伤,已发仲宣之赋。
殆主择客则客亦择主,使官求人则人不求官。
自甘桃李之不言,谁识蘋蘩之可荐?
矧如刚简,藉是迂疏。
山东山西,不能世将相之业;
水南水北,居然仕宾客之联。
虽学问粗知德性之尊,然英华恐非和顺之发。
蛙拘墟而局促,何所见闻;
燕巢幕以徘徊,若为材识?
徒以固穷之力,颇知尚志之功。
反观寸心,粗识无边之风月;
洞视万古,略知不废之江河。
所愿就有道而正焉,未得事大夫之贤者。
曾抠衣之不敏,已推毂以见收。
元祐宗臣之立十科,本为何事;
绍兴宰相之计群吏,尚出此途。
今徒有存羊之名,或者发画饼之叹。
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拜赐,柳子厚固已言之;
既有知兮又欲识路而疾驱,韩退之亦安取此!
所感大矣,无谢得乎?
此盖伏遇某官道纯粹精,德直方大。
羽翼孔、孟,学传先圣之不传;
黼黻卿、云,文到古人之未到。
硕果何嫌于不食,匏瓜自得于含章。
人之为言何得焉,特祝承明庐之三入;
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应灵光殿之独存。
时来为之,民生幸甚。
岂谓诚心之倾倒,肯收孤迹之沈冥。
得于不求,亦可自贺。
某敢不佩所品题,铭之衷曲?
岁月坐成晚,且熏坡老之香;
江湖永相忘,更勉后山之报。
通善化卢县丞补之启 南宋 · 李刘
请邻祭灶,不知枳棘之栖;
越俎代庖,定匪竹松之对。
怀哉解去,贤者鼎来。
请从臭味之同,试论践更之代。
恭惟某官胸蟠万卷,学综九流。
人见千佛之名经,有垂涎者;
渠知一第之溷子,真摘颔然。
惟其具大受之规模,故不辞小官于州县。
九年考绩,再转为丞,亟辞禹穴之云烟,来慰湘江之草木。
守经据古,宁肯破崖岸而为文;
腾实飞声,会即登瀛洲而入直。
某非据而据,时行则行。
颠倒衣裳,公岂嫌于李下;
簸扬糠秕,我真愧于卢前。
幸叱驭而疾驱,即裹章而送上。
子生孙,孙生子,且强负于交承;
余负丞丞,负余,姑别容于商榷。
除架阁谢五府台谏侍从启 南宋 · 李刘
宾冰漕之筵,正虞谪满;
主地官之庋,猥玷恩除。
有怜鞅掌之劳,少佚筋骸之束。
此大钧(侍从「大造」)妙播物之巧,然小人有乘器之惭。
切惟周设司书,既任版图之职;
汉立掌故,实崇文学之流。
驯至皇朝,率储清望。
元丰设库,已重此官;
绍兴正名,益艰其选。
况三司并归民曹之后,以独员专庀金耀之藏。
英俊聚于阙庭,多由此出;
文书盈于几阁,初不尔烦。
士当利吾器以俟时,上亦溉其根而食实。
讵容瓠落,获预茹连!
伏念某意广才疏,名浮味薄。
韩子四十八以后,转负初心;
柳侯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
矧可憎之面目,仍不利于走趋。
从军无分寸之功,失势几千丈之落。
燕巢于幕,固非丹穴之羽毛;
蛙拘于墟,亦岂青冥之脚手。
孰为之地,有陨自天。
拔之輶轩咨度之馀,付以桉牍文书之寄。
开门罗雀,得鼷鼠不食之仓;
充栋汗牛,皆雁鹜所钳之纸。
或容暇日,稍理陈编。
此流俗所谓寂寞之滨,而愚儒则为藏修之计。
伏遇枢密弼谐兵柄,参辅政机。
强本朝以折千里之冲,举明主以建万世之策。
绸缪牖户,收叉负偃植之材;
絺绣衣裳,辨藻火黼黻之色。
肆令謏闻之士,亦入旁招之储。
某敢不跧伏宽闲,温寻废忘?
欧永叔之辨曲直,或得于陈桉之观;
魏弱翁之条便宜,亦愿助故事之奏。
代卫机宜朴谢史丞相启 南宋 · 李刘
偕计吏于外台,未能拾紫;
司闲曹于内幕,乃使奉亲。
拔之墨水之馀,付以青毡之旧。
请裁小牍,少谢大钧。
惟国家重谋帅之权,故子弟许主书之辟。
岂惟机事,宜有司存,亦将培德以蓄材,欲使象贤而趾美。
当建炎多垒之日,实等咨谋;
洎绍兴偃革以来,始逃佥拟。
似若取禾于不稼,然当肯播于厥菑。
如某者百拙无堪,一愚自信,耻袭怀绷之簪笏,妄希弓冶之箕裘。
岂知下俚之音,不中仪曹之度。
能门有矜式也,独无公贶之科;
有司岂枉我哉,姑利齐生之器。
欲返邯郸之步,更为湘水之行。
适是亲闱,既移他镇,姑求筦库之节,以慰倚门之思。
敢意甄收,曲加器使,猥从新府,复得旧除。
画栋朝云,此非吾事;
短檠夜雨,姑与心谋。
不劳奔走于颜行,剩可周旋于膝下。
碧幢整暇,更无可奉之文书;
䌽服雍容,此外何求于造化。
兹盖伏遇某官道先民觉,忠结主知。
岳立八年,渊澄百揆。
收公道于庙堂之上,用必惟人;
散泰和于宇宙之间,动无弃物。
遂令太史牛马之走,来观旌阳鸡犬之飞。
某敢不增所未能,求为可贵?
孝友施政,当思令德之君陈;
法令为师,肯作无能之薛惠。
谢会稽赵宰善韫启 南宋 · 李刘
委刺见临,袖书为贽,惟是事契之有素,岂假文字而后明。
恭惟某官仕有长材,政多善状。
制剑池,酿丹井,久乐林居;
探禹穴,上会稽,犹须瓜戍。
虽渊明不辞五斗之屈,然士元岂是百里之材!
兆足以行,改之为贵。
某缅怀先契,幸及英游。
主司疑则辨之,此情可亮;
相国知之至矣,何说之云。
上湖南曾运使槃启 南宋 · 李刘
主俗吏之簿书,灶方夜祭;
瞻华使之礼乐,槎自天来。
半生忍渴于见贤,一旦奉身而受察。
喜而不寐,文以足言。
恭惟某官得春委和,与秋争洁。
接江西之正派,克肖茶山;
抱河南之遗书,久窥禹穴。
根柢学问,绪馀功名。
平生恶巧宦之图,握兰属耳;
所至成循吏之传,骑竹驩然。
荐蔽芾于甘棠,始逶迤于苞栩。
谓予环而趣侍,又濡辔以载驰。
去江入湖彼善此,盖有之矣;
转仓将漕唯与阿,相去几何。
人疑王事之独贤,公未帝城之愿入。
洞庭九州之大,近困转输;
衡山千里而遥,正须廉访。
掸王志虑,摩俗痛愁。
续荆潭唱和之诗,不妨幽眇;
对宣室鬼神之问,会即超迁。
某承学诸生,就官一列。
寒窗事业,私知对白以抽黄;
矮屋官曹,今使出朱而入墨。
怀哉君子之易事,乐只小官而不辞。
向来一瓣香之诗,南丰固在;
下有千岁苓之句,东坡谓何。
代回浙东孟提举植启 南宋 · 李刘
肃将星驾,分察日畿。
远而光华,况去天之尺五;
近在旦夕,伫击水之三千。
曾旅进之末由,何谦撝之先辱!
恭惟某官器资凝重,德宇浚明。
方公少年,尝栖棘于独秀之下;
维时老子,偶泛莲于郁孤之傍。
屡获过从,不胜倾倒。
凄其三纪,存者几人。
细思一梦之回,何翅千帆之过。
天子有诏,选公卿于西汉之循;
太守谓谁,疑姓名必东家之故。
顾取斜飞之势,又为直指之行。
登蓬莱宫,问百万苍生之辛苦;
探会稽穴,添一部《史记》之雄深。
举头即在于长安,濯足会登于云汉。
某鸡豚共社,虎鼠同宫,方欲写赞喜之情,乃先沐过情之谢。
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无以公归;
为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岂惟我贺
为:原无,据四库本补。
⑴ 《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六。又见《八代四六全书》卷一三。
代回新南剑朱守启 南宋 · 李刘
畴庸监郡,疏宠专城。
别驾之功,泽既潴于彭蠡;
三刀之梦,剑终合于延平。
铜鱼初分,竹马交庆。
恭惟某官世科舄奕,政学练详。
属尔立朝,名实既孚于上下;
翩然引外,动静不失其光明。
久题湓浦之舆,遂拥演山之戟。
伫由明试,亟用遄归。
某辱托同寅,良深赞喜。
引会稽之绶,足绍光荣;
听临淮之歌,更观强直。
代回婺州高倅禾启 南宋 · 李刘
凤凰下千仞,颇疑遥增击而去之;
鲤鱼中尺书,乃有长相忆而遗我。
形骸更远,臭味已同。
恭惟某官赋料凌云,文成翻水。
排空直上,合盛之白玉之堂;
取势斜飞,亦宜在青藜之馆。
居然鸡肋,屈此牛刀。
宜未折彭泽之腰,已先尽剡溪之兴。
空愿一廛于仁政,竟违十乘于他邦。
何许飞凫,乃今展骥。
闻及瓜之不远,知行李之鼎来。
某已薄暮龄,宜收朝迹。
闻有长麈尾,固愿再款于名谈;
何当大刀头,却恐寖疏于良觌。
代回绍兴史倅启 南宋 · 李刘
策骥足于治中,方开轨辙;
栖燕巢于幕下,正托帡幪。
曾望履之未皇,乃鸣谦之先辱。
藏固深于十袭,报敢废于七襄?
恭惟某官天分素高,人门具美。
焜煌相业,接王家三树之槐;
烂熳世科,掩窦氏五枝之桂。
宜自庭阶之秀,径跻台阁之崇。
要津顾厌于立登,佳境不辞于渐入。
鸣琴单父,已昭利器之功;
别驾海沂,更养佩刀之望。
有来易地,益近去天。
万壑千岩,暂烦应接;
清风明月,真足平分。
长史有宰相之材,宁无识者;
群从继叔父之烈,行即见之。
某一拙百罹,十趋九蹶。
未了痴儿之事,复蒙华使之咨。
一水相望,怅有同于蓬弱;
五云借润,幸不弃于菅茅。
代回新昌詹宰继启 南宋 · 李刘
孤鹤重来,恍难寻于旧侣;
双凫西望,犹未废于故情。
相赠以言,足华其老。
恭惟某官早持隽望,见谓通材。
学道爱人,固自不妨割鸡之用;
治中别驾,亦何足为展骥之谋。
种桃李于春风,接蓬莱之云气。
去天尺五,孰云多而不扬;
击水三千,愿少安之无躁。
某崦嵫日薄,嶰谷地寒。
簪笔甘泉,聊为覆蕉而寻梦;
挂冠神武,岂须丛桂之移文。
代回绍兴黄尚书由正启(《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九。) 南宋 · 李刘
条风应节,和生元帅之幢;
桦烛朝天,光映尚书之履。
恭惟某官德仪震动,道协泰亨。
与物为春,久腾歌于襦裤;
履端于始,行促觐于冕旒。
某拟学桃符,阻称椒斝。
杓携龙角,已旋北斗之魁;
身到凤池,即解东风之冻。
代回绍兴黄尚书由冬启 南宋 · 李刘
阳生于子,历严伯赵之司;
星拱乎辰,光粲文昌之座。
宜从亚岁,茂介新祺。
恭惟某官德禀中和,气全刚大。
给符鸣履,早仪喉舌之司;
均佚偃藩,暂镇股肱之郡。
南至既书于鲁史,东归宜咏于周诗。
某才无线长,心亦灰冷。
紫宸朝散,空惊独老之形容;
画戟昼森,愿谨凝香之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