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仁宗乞详定常平制度 北宋 · 杜衍
臣闻农者国之本,不可不劝其业;谷者民之命,不可不为之储。盖岁有丰凶,谷有贵贱,计本量委,欲及其时,散滞取赢,宜究其术。前志曰:「欲人务农,人有所利,粟有所归」。谓官以法收之也。今豪民富家,乘时贱收,拙业之人,旋致罄竭。及穑事不兴,小有水旱,则稽货不出,须其翔踊,以谋厚利。农民贵籴,才充口腹,往复受弊,无复穷已。虽劝课之官,家至日见,亦奚益于事哉!《管子》曰:「令有缓急,物有轻重,人君不治,则蓄贾游市,乘人不给,百倍其利矣」。又曰:「万室之邑,必有万钟之藏,藏镪千万;千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藏,藏镪百万」。由此言之,则平籴、常平之制,其来久矣,非始于汉宣之世也。国家列郡置常平仓,所以利农民、备饥岁也,然而有名无实者,制度不立耳。臣以谓立制度在乎量州郡之远迩,计户口之众寡。取贱出贵,差别其饥熟;信赏必罚,责课于官吏。出纳无壅,增减有制。本息之数,勿假以供军;歛导之时,禁其争利⑴。至于蜀汉狭境,交广宽乡,或通川易地之殊,或边郡岩邑之异,各立条教,以节盈虚。限回易之岁时,虞其损败;制主典之侵刻,督以严科。则瘠瘦可充,饥馑有备也。今则不然,九谷散于穰岁而不能储峙,兆民困于凶年而无以振业。饶赡之道,固若斯乎?诚严敕州郡,据本处有无见管常平仓钱斛,今后渐令随户口趁额收籴,转运司等不得以运军需为名奏乞假借。其逐处合备贯石数目若有缺少,令多方计度供给。傥有全然少本、无可圆融之处,伏乞霈然下诏,出府库乳香、犀象、真珠之类,相度随处减价出卖,添备仓本⑵。上以章去奢崇俭之仁,下以成敦本惠民之道。俟州郡有本息增羡之处,令外计远近均融,各足其额。除边远之郡及山险之地籴贮不得过定额外,沿路州府亦许就贱多籴。仍先乞指挥有司,将见行常平仓条贯并臣此劄子重别详定,具为条件,务令精密,经久为例。并立定逐州军合籴额数,画一开坐,奏闻朝廷,更为裁酌颁行。此法之设,盖以抑兼并、惠贫弱,茍行之必信,守之必坚,本息渐增,则公私获利矣。比夫义社之制,别生赋歛,官吏侵削,急速假借,害大利小。创于隋时,而唐戴胄者犹请复之,颇得其利,矧兼惠农末,振塞利孔之术,可忽其名而不务乎!议者若云,圣朝不当以出息为名,此又不稽其实者也。周公制民贷者以国服为之息,又贷万泉者入息五百,亦取之以其道耳。必也仓储充羡,国用富强,虽有凶荒,不至捐瘠,则仁圣育民之道莫大于此也。臣以狂瞽,辄效涓埃,冒渎威颜,伏深殒越。
⑴ 六斛四斗曰钟,万室之邑万钟,则今万户郡常平仓可收六万四千斛已上也。俟本息增赢,即加其元额。岁有大中小饥,亦有大中小熟,常谨察以出入之节。今欲立制度而无赏罚,则法不得行。以其外计诸州县官吏,宜立功过之差,以示必行。每趋时收籴,应急出粜,无令所司壅遏,则利可及人也。岁丰则增市价而籴,所增钱每斗不得过一十文;饥则减市价而粜。到数三分支一分与告首人,籴毕则不禁。
⑵ 凡此珍异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常时则旷日,可以渐次出卖,速卖则虽减价数倍,人亦不取也。宜及平岁鬻之,以为丰国惠下之本。
上仁宗乞迭召中书枢密院臣僚坐论治道 北宋 · 杜衍
臣伏见中书、枢密院之官,是皆选自宸衷,委之柄用,领三事之职,佐万几之剧,古所谓坐而论道者也。今乃每遇刚辰,得亲丹扆,外朝始罢,延英次对,中覆奉行,祗循常务。以天下之大,民事之艰,恐非数刻之中可尽研几之理。欲望圣慈当清閒之燕,迭召中书、枢密院两府臣僚赐坐便殿(一月之中只乞三两次召对。),俾其极献替之说,酌古今之宜,究治乱之源,达幽隐之意。上以成好问之裕,下以申纳忠之诚,庶「明良」之歌,上下同体。是故平时而论,可明其体要之变;临事而辨,或近乎游说之嫌。以虞舜之明,而云「好察迩言」,以汉文之达,亦曰「无甚高论」,此实通国体、用众智之大端也。至于米盐之细务,丛脞之末节⑴,此特有司之职事耳,不当取决于宸断。宜诏所司科简之,庶其正小大之分,适权义之中,延纳吁谟,开益圣智。提纲总要,叶大德之不官;造膝虚怀,明为善之最乐。臣猥以庸望,辄罄愚衷,干冒威严,陨越无地。
⑴ 如呈米麦布帛样,及呈押点马、诸宫扶车子、百姓司库子、补试人吏之类。
荐田朏郝质奏(庆历二年七月) 北宋 · 杜衍
朏、质等材勇可任,请分精锐士兵数千授此两人,使屯险要,万一有警,必能保其成功。若各处一郡,上为庸将所制,不复能施摧坚陷阵之力。
求免预明堂大享表 北宋 · 杜衍
臣衍向者甫及年期,还上印绂,天慈极深,曲徇私欲。今犬马之齿七十有三,外虽支持,中实衰弊。且明堂大享,千载难逢,臣子岂不以捧璋侍祭为荣遇?臣但恐颠倒失容,取戾非浅。伏望陛下察臣非矫,免预大礼,无任屏营。
请豫建太子疏 北宋 · 杜衍
太子天下本。今陛下春秋固方盛,然太子不豫建,使四方无所系心。愿择宗室之宜为嗣者早决之,群情既安,则灾异可塞矣。
按:《言行龟鉴》卷六,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乞罢武臣带军职奏 北宋 · 杜衍
武臣带军职若四厢都虞候等出领藩郡,不惟遣使额重,而又供给优厚。在祖宗时,盖边臣俸给不足用,故以此优之,俾集边事。今四鄙宁肃,带此职者皆近戚纨绮,欲乞并罢。
与欧阳修书(一) 北宋 · 杜衍
衍启:此月初上记,为兵驺辈愆期,直至中旬始行,果尘左右否?方倾想次,忽捧真笔,且审服舍间平常,差慰万一。衍辱知之深,非有寸长,盖明主怜其孤直耳。礼遇隆厚,虽则知感,或因染削,曾为语及。及沐诲谕,莫匪假借,捧玩研味,不觉惴慄。顾自效之不暇,徒且缄秘而已,佩服佩服!衍夏秋而来,支体罢惰,益不如昔,亦年齿使然也。后会无期,可胜悽恻!渐冷,动息适变,无至过哀为祝。谨奉手启布谢,兼问起居,不宣。衍顿首永叔龙图执事。八月二十四日。
与欧阳修书(二) 北宋 · 杜衍
衍再拜龙图执事:违间半年馀,以真切钦慕之心,则靡日不思矣。弟罢苶,不时寓书尺为问耳。执丧又经冬,奉几筵外,伏计顺变少安,祝史昆仲道长。衍比别时又衰,自馀不欲缕述,委顺而已。凝寒,惟保护是祝。不宣。衍手启再拜。十一月九日。
与欧阳修书(三) 北宋 · 杜衍
衍顿首永叔龙图公:卓还出书,伏审执丧尽礼外,体候如常,颇慰经年之别思也。衍老态病容,日有加矣,未知为会之计。岁晏,惟若时适变为祷。谨奉手启起居,不宣。衍顿首。蜡前一日。
与欧阳修书(四) 北宋 · 杜衍
衍再拜。昨日蒙枉高轩,久陪清论,莫匪庇民之画,罔知更仆之劳,叹服弥多,感愧兼至!比期谒谢,寻辱诲言,猥念衰羸,不校往复,虽认厚意,可喻腼颜。谨奉手启,以代面述。不宣。衍悚息上留守学士钤下。十三日。
与欧阳修书(五) 北宋 · 杜衍
衍启:浃日之间,旌骑再至,谕以诞节燕设,俾预坐末。虽名交游,语乎分义,则天伦无异。止为衰罢,不应来教,然承见谅,终负惕息,须当翌日前诣访也。谨奉手启代意,不宣。衍悚感顿首留守龙图阁下。申刻。
与欧阳修书(六) 北宋 · 杜衍
衍拜手。衍前日上记,以拜赐,感惧间殆不成文。方悚息未已,猥贻真笔褒假,非汪汪之量,何以少安?佩纫佩纫!连日宾榻骈集匪易,尤喜寝餗弥裕,差慰倾想。俟暇谒候次,谨奉手启述谢,不宣。衍顿首留守龙图钤下。二十五日。
与欧阳修书(七) 北宋 · 杜衍
希文犹在彭门,或闻疾势未解,深可忧也。彼中必得的信,早晚到任。希文英奇挺特,百身莫赎,非鸿笔丽藻,何以旌其封树?明公卓然高识,许即为之铭,亦亡者积德之有感召也,闻之使人感慨何已!衍再拜。
与欧阳修书(八) 北宋 · 杜衍
苏集编次,审已毕事,非大君子藻尚素异,何以及是,存没增感矣。行状乡亦封纳,未知此家子孙胡以为报也。同感同感!襄事实日,早希密示,千万。颙俟颙俟,思渴思渴!衍上。
与留守龙图帖 北宋 · 杜衍
衍再拜,昨日蒙枉高盖,方卜谒见,遽贻手敖存抚,可胜愧感矣!仍以衍屡投菲薄,过形谦抑,窥捧益俾惭惴,旦夕当面叙。谨奉手启上闻,少通万一。衍顿首留守龙图阁下,十八日。
按:《宋名人书》卷五,国家图书馆藏。
责弟书 北宋 · 杜衍
比人从到,便嫌我家贫,云汝左右皆金钏钗钿,每婢榻上各有四五张绫被。然则汝性侈,料得亦未有许多物色,始则不信;洎闻蒋姑东下,屡出告随舟归汝家去,洎不从之,由是病日增矣,以此参验,即慕汝家富无差矣。二哥不肯尽述,恐汝不悉,故报之。
按:《戒子通录》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微子庙颂 北宋 · 杜衍
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并禹汤之圣贤兮,实为桓拨之王。历妫姒之世数兮,道日跻于我汤。始伐罪于仇饷兮,人嗟怨而傒来。顾宽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赖燕翼于孙谋兮,治克举于三宗。克成不怨于不以兮,隐处不伤于厄穷。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岂天命之将隳。寔遭家之不嗣兮,顾丽色之惟微。念社稷之颠倾兮,七庙无所凭依。帝眷在于有周兮,抱祭器而焉归?虽白马之见庙兮,聊血食于商丘。伟夫子一言兮,诚有取于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