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华胜寺记(嘉定四年十二月) 南宋 · 陈振孙
嘉定初,余为吏溧水,南出县门三里,有寺曰华胜,閒送迎宾客至其所。
寺据南亭冈,右临官道,为旁出其南,则㔶船、马鞍诸山环列如屏障。
北眺县郭,市井屋木,历历可数。
丈室后稚松成林,葱翠茂悦。
由左而下,隙地十馀亩,井泉冽甘,仲竹半圃。
其前稍空旷,诛茅为亭,与向之诸山相宾揖。
余乐其境幽胜,每至辄裴回不能去。
顾寺犹草创,殊弗称其境,仅有讲堂、寝室及左庑数十楹而已。
主僧宗应方聚材于庭,为兴造计。
余因叩以建置本末,应言:「寺本在邑西佛子墩,久废。
当绍兴十七年,吴兴僧如日驻锡此地,得古井焉,浚之以饮行旅。
县民倪实为卓庵其傍,至乾道五年,始请于郡,得寺之故名揭之。
日年九十馀死,其徒嗣之者志常,常老以属宗应。
由绍兴迄今六十馀年矣,邑无富商大贾,其民力农而啬施,无深林寿木,作室者常取材他郡。
寺无常产,丐食足日,敛其馀铢铢积之,绵岁月乃能集一事。
故祖孙三世,所就仅若此。
今将为门、为右庑,即庑为输藏。
所未暇者,佛庐钟阁役最大,度未易彊勉。
以吾三世六十馀年所不能为之事,而欲以一身数年之力为之哉?
姑尽吾力以为前所欲为者。
幸而有成,则与求文刻石为记。
其已成者,以期其未成者,方将有请于君而未敢也」。
会岁荐饥,弗果役。
三年,余去官归,其冬应以书来曰:「役且毕矣,向所言者今无不酬,石具而未有文,敢以请」。
书再至,请益勤,余不获辞。
释氏行乎中土千馀岁,余生长浙右,见其徒皆赤手兴大役,捐金殆尽,闻者争劝。
其规制奢广,飞檐杰栋,金碧晃耀,往往谈笑而成之,视应所为,若不足乎纪。
顾民俗有富贫,缘法有深浅,以彼其易,以此其难,所遭者固殊焉。
要之释氏之教以空摄有,所谓华严楼阁,克遍十方,毗耶室中,容纳广坐,回观世閒诸所有相,皆是虚妄,尚复区区较计于规摹之广狭,功力之难易哉!
均之以有为法作佛事,而其艰勤积累,苦行劳力,视夫因顺乘便,持福祸之说以耸动世俗,而为媮食安座之资者,犹愈也,故乐为之书。
按:光绪《溧水县志》卷二二,光绪九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