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49c 页
卷三 第 54c 页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
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入定不定印经云。佛言。妙吉祥。假使有人于
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悉挑其目至满一
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彼如上诸有情所
起慈悯心。悉使其目平复如故。至满一劫。妙
吉祥。若复有人。于信解大乘菩萨所发清净
心。暂一观视者。如是福蕴倍胜于前阿僧祇
数。假使有人遍往十方一切有情诸牢狱中。
悉为解除牢狱系缚。而复令得转轮圣王或
帝释天主上妙快乐。妙吉祥。若复有人。于信
解大乘菩萨所发清净心瞻仰赞叹。如是福
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信力入印法门经云。
佛言。妙吉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切世
界极微尘等诸有情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饮
食及天妙衣。于殑伽沙数等劫中普行布施。
若复有人。于一优婆塞无异师尊具修十善
业者。当起是念。此是学佛戒行人。于一日中
以一食施。如是福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如
是次第。若一苾刍。若随信行人。若随法行人。
乃至若缘觉。倍倍供施。若复有人但见一画
佛形像或经夹中画如来像者。如是福蕴倍
胜于前阿僧祇数。何况合掌尊重。或以华
香涂香灯明净心供养。如是福蕴倍胜于前
阿僧祇数。复次若有于殑伽沙数等诸佛世
卷三 第 55a 页 T32-0055.png

衣。于殑伽沙数等劫中布施供养。若复有人。
于一羊车行菩萨人所。随于何佛种植善根。
净心具足者摄取是人。于一日中以一食施。
如是福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若有人于一
切世界极微尘等诸羊车行菩萨人所。日日
常以天百味饮食及天妙衣。于殑伽沙数等
劫中布施供养。若复有人。于一象车行菩萨
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蕴倍胜于
前阿僧祇数。若有人于一切世界极微尘等
诸象车行菩萨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饮食
及天妙衣。于殑伽沙数等劫中布施供养。若
复有人。于一日月神通行菩萨人所。一日之
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
若有人于一切世界极微尘等诸日月神通行
菩萨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饮食及天妙衣。
于殑伽沙数等劫中布施供养。若复有人。于
一声闻神通行菩萨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
施。如是福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若有人于
一切世界极微尘等诸声闻神通行菩萨人所。
日日常以天百味饮食及天妙衣。于殑伽沙
数等劫中布施供养。若复有人。于一如来神
通行菩萨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
蕴倍胜于前阿僧祇数。
此中应问。何名羊车行菩萨人乃至如来神
通行菩萨人邪。答如入定不定印经云。佛
言。妙吉祥。菩萨有五种行。所谓羊车行。象车
行。日月神通行。声闻神通行。如来神通行。
此中羊车行象车行二菩萨人。于阿耨多罗
卷三 第 55b 页 T32-0055.png

神通行如来神通行三菩萨人。于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彼羊车行菩萨人。其
复云何。譬如有人欲过五佛刹微尘数世界。
乃自思念我当乘其羊车。念已即乘随路而
去。时极长久历受勤苦行百由旬。忽为大风
所吹退八十由旬。妙吉祥。于汝意云何。是人
乘彼羊车。若经一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
能过尔所世界或一世界不。妙吉祥言。不也
世尊。若能过者无有是处。佛言。妙吉祥。如
是如是。或有菩萨先发大菩提心已。后于大
乘法中不持不诵。返于声闻法中爱乐修习
同其称赞。受持读诵解释其义。复令他人持
习解了。由是缘故智慧钝劣。于无上智道有
所退转。是菩萨虽先修习大菩提心慧根慧
眼。以其智慧成钝劣故有所坏失。此名羊车
行菩萨人。
何名象车行菩萨人。譬如有人欲过如前佛
刹微尘数世界。乃自思念。我当乘其八支具
足妙好象车。念已即乘随路而去。经于百年
行二千由旬。忽为大风所吹退千由旬。妙吉
祥。于汝意云何。乃至是人能过一世界不。妙
吉祥言。不也世尊。若能过者无有是处。佛言。
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萨先发大菩提心
已。后于大乘法中不持不诵。返于声闻法中
爱乐修习乃至持读解了。此名象车行菩萨
人。何名日月神通行菩萨人。譬如有人欲过
如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其人作日月神
通行随路而去。妙吉祥。于汝意云何。是人能
卷三 第 55c 页 T32-0055.png

过。时极长久历受勤苦。佛言。妙吉祥。如是
如是。或有菩萨先发大菩提心已。不于声闻
法中爱乐修习。乃至一四句偈亦不持读。唯
于大乘法中爱乐读诵解释解了。此名日月
神通行菩萨人。何名声闻神通行菩萨人。譬
如有人欲过如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其
人作声闻神通行随路而去。妙吉祥。于汝意
云何。是人能过尔所世界不。妙吉祥白佛言。
世尊。是人能过。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
有菩萨发大菩提心已。于大乘法中爱乐修
习。而复于他修大乘者信解大乘者持诵大
乘者摄受大乘者诸菩萨所。信奉归向亲近
于彼。希求大乘受持读诵。乃至值遇失命因
缘。亦不暂时舍离大乘。而复于他修大乘者。
以香华等尊重供养。于未学菩萨亦不起慢
心。此名声闻神通行菩萨人。
何名如来神通行菩萨人。譬如有人欲过如
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其人求佛神通行
随路而去。妙吉祥。于汝意云何。是人速能过
尔所世界不。妙吉祥白佛言。世尊是人一刹
那间发是心时。即能速过尔所世界。佛言。妙
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萨发大菩提心已。乃
至善解大乘最上甚深广大义理。常为救度
一切有情。发大菩提心慈悲摄受。于六波罗
蜜多四摄法等发勤勇心已。复令他人亦如
是安住。此名如来神通行菩萨人。
此中应言。若有毁谤正法者。是即于法作其
障难。斯极大罪。如般若波罗蜜多经云。或有
卷三 第 56a 页 T32-0056.png

佛如来。于诸佛所广行布施。乃至修习智慧。
而起有所得心。虽往诸佛会中听受宣说般。
若波罗蜜多不生尊重。若身若心悉不清净
起染污慧成大罪业。即于甚深般若波罗蜜
多而生毁谤。由谤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故。
是即毁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及佛一切
智。以是缘故是谓于法作大障难。此业相续
堕大地狱。经俱胝那庾多百千岁。从一地狱
出复入一地狱。如是展转数数成坏。地狱出
已复堕饿鬼及畜生趣。舍利子白佛言。世尊。
此障正法罪业相续当堕五无间地狱。今可
说是校量罪业为不可说邪。佛言。止舍利
子。汝不应说。
复次诸修菩萨行者有多种魔事。如般若波
罗蜜多经云。复次须菩提。若有建立诸名字
者。菩萨当知。是为魔事。若有魔来诣菩萨所
作如是说。汝此菩萨现成正觉建立是名。菩
萨尔时随起伺察。若住不退转相。即彼魔异
不得其便。若起解心谓我得记。即生慢意。于
馀菩萨所乃起欺慢。此是恶魔巧以方便欲
令菩萨远离般若。善友不摄恶友随逐。或堕
声闻地。或堕缘觉地。起欺慢相应心者。获罪
甚重过四根本。菩萨当知。此为魔事。妙吉祥
神通游戏经云。妙吉祥言。天子。随有事业成
此。皆是魔事。若其所求若有所取若有所舍。
皆是魔事。若有所欲若有想像若有领纳若
有计度。皆是魔事。又复天子。若于菩提心有
所取著。皆是魔事。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
卷三 第 56b 页 T32-0056.png

心戒住分别忍生忿恚精进戏论禅定取相
智慧作意。此等皆是魔事。若起厌舍心乐居
寂静。此是魔事。若于少欲知足头陀功德起
领解意。此是魔事。若行于空若行无相若行
无愿若行无戏论若行远离。于如来言教所
行起我慢意有所分别。皆是魔事。天子。乃至
若有分别若无分别见闻觉知想念生时。皆
是魔事。天子问言。妙吉祥。是诸魔事何因所
起。妙吉祥言。天子。诸魔事者。皆从增上相
应所起。何以故。而诸魔事于增上相应法中
伺求其便。若非相应胜法魔何所作。天子言。
妙吉祥。何等是菩萨增上相应。何等是不相
应。妙吉祥言。天子。若二法相应是即增上相
应。何以故。以二法相应是为世间和合依止。
此增上相应即是正相应增语。此正相应即
是不相应增语。此不相应即是无戏论增语。
此无戏论即是正相应增语。若相应若不相
应。是中建立。是故天子。无眼相应无色相应。
乃至无意相应无法相应。此说名为菩萨正
相应。
复次天子。当知诸菩萨有二十种法随起魔
事令魔勇悍。何等二十。一者于修解脱事业
者。于怖畏生死者。于修相应胜行者。方便亲
近承事供养。此等皆是菩萨魔事。二者若但
观空弃舍有情。是菩萨魔事。三者但观无为
于有为善根而生懈倦。是菩萨魔事。四者虽
起定意而不修定行。是菩萨魔事。五者说法
者乐说听者不起大悲。是菩萨魔事。六者于
卷三 第 56c 页 T32-0056.png

毁谤。是菩萨魔事。七者乐说声闻缘觉言论
隐覆大乘言论。是菩萨魔事。八者隐覆甚深
言论乐说种类言论。是菩萨魔事。九者虽知
菩萨道。而不求修波罗蜜多道。是菩萨魔事。
十者以称赞增上相应语言。与不相应诸有
情类而为教示。是菩萨魔事。十一者虽种植
善根而背菩提心。是菩萨魔事。十二者虽于
相应观行相续所行。而不为诸有情如应教
示。是菩萨魔事。十三者虽求尽彼无馀烦恼。
于生死相续烦恼厌弃。是菩萨魔事。十四者
虽复伺察胜慧。而不取大悲所缘之境。是菩
萨魔事。十五者于一切善行若不具方便。是
菩萨魔事。十六者虽复希求菩萨藏法。而乐
受持路伽邪陀外道典籍。是菩萨魔事。十七
者虽复多闻于所闻法。而常秘惜不令他知。
是菩萨魔事。十八者虽复多闻以世间缘为
他说授。贸取其财为无义利。是菩萨魔事。十
九者于住大乘诸法师所而不亲近尊重承
事。返于住彼声闻缘觉乘人非同分者同其
称赞。是菩萨魔事。二十者若时菩萨恃有财
宝威德富盛。若天帝释。若梵王。若护世。若王
及长者。皆不亲近尊重承事。以威德富盛故。
是菩萨魔事。此等是为菩萨二十种法随起
魔事令魔勇悍。海意经云。若有菩萨具大名
称。富盛自在种族高胜。眷属广多具有福行。
由如是故而生懈怠。不以智求相应胜行。骄
倨放逸。或见菩萨出家圆满常以智行求相
应法。悍劳忍苦大风大热。悉能甘受。血肉
卷三 第 57a 页 T32-0057.png

已生欺慢意。彼有善说而不听受。而复增起
骄倨痴慢。此为菩萨魔力钩制。
又云。有四种法能于大乘而为障难。一者显
露己德。二者隐覆他德。三者我慢炽盛。四者
忿恚坚固。又诸菩萨勿应以发菩提心便为
喜足。然当广修相应胜行。
此中应问。在家菩萨云何所行。答如勇授长
者问经云。佛言。长者。在家菩萨虽处其家。常
修正士所行诸业。非正士所行而实不作。依
法受用不以非法。艰苦希求正命自资。不以
邪命而活。不恼他人。自所得利虽常受用起
无常观。广以实法而行布施大舍无吝。尊事
父母。于妻子奴婢及作事人乃至朋友知识。
常以正法而相教示。又复何等是在家菩萨
不正所行。如出家障难经云。佛告尊者大名
言。汝今当知。诸生盲者。聋者哑者。及旋陀
罗不知乐者。多毁谤者。谄曲者。不男者。常为
仆使者。转女人身者。驼驴猪狗乃至毒蛇。如
是等类。世世生生于佛教中不生爱乐。又复
大名。在家菩萨若有四种法者。是为难事。一
者于先佛所曾种善根诸有情类。及求出离
心者。乐圣道心者。于彼若作障难。此为在家
菩萨第一难事。二者贪著财宝子息眷属不信
业报。若男若女若妻子等诸亲眷属。于富贵
中舍欲出家者。若于彼等作障难者。此为在
家菩萨第二难事。三者在家菩萨毁谤正法。
未闻之法虽复听受。闻已不信返生毁谤。此
为在家菩萨第三难事。四者于具戒德沙门
卷三 第 57b 页 T32-0057.png

家菩萨第四难事。如是四种及别别起诸障
难法。皆是在家菩萨乃至世世所生而为难
事。如有一人堕秽污井。乃谓馀人言。快哉此
井。有清洁水。馀人闻已于秽水中起清水想。
不以秽污为不清净。诸染欲有情亦复如是。
自染欲泥。而复教令他人亦染。自嗅恶香教
他亦然。自堕贪瞋痴等诸险难处。而复教令
他人亦堕。又如有人获其怨对弃掷火坑。是
火猛焰高七人量无薪无烟。诸染欲者亦复如
是。亲近女人赞说欲事堕欲火坑。而复教令
他人亦堕。使彼堕已病苦忧恼常所侵逼。又
如一人教令馀人登刀锋山受其快乐。而复谓
言。是山平坦无复巇险。可登其山受于快乐。
世间父母爱恋子息亦复如是。以爱子故于
欲染事随生取著。而欲染法其实大恶。犹如
毒蛇。是人染心。于彼妻前。返以美言赞说欲
事。彼三恶趣极大险怖。亦以美言返为善说。
作是说者。当堕地狱饿鬼畜生道中。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