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 49c 页
卷九 第 70c 页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九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
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
奉 诏译
如入楞伽经中。大慧菩萨问如来藏。佛言。大
慧。何故汝今问于如来自性明亮清净本来
清净如是之说。如来具三十二相。在一切有
情身中。如无价宝为弊垢衣之所缠覆。蕴处
界衣缠覆亦然。彼贪瞋痴不实计执。此之垢
染是无常法。是不坚牢。是不究竟。大慧白佛
言。世尊。外道所说神我之语。何故不能等比
如来藏语。以外道说神我是常。我能造作。离
系自在而永不灭。彼说如是神我之语。佛言。
大慧外道我语不可等比如来藏语。大慧。然
我所说实际涅槃无生空无相无愿等诸句义。
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诸愚者令离无我惊怖
之法。故以方便说无分别无所对碍如来藏
门。此中亦非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著我
所作。大慧。譬如窑师取土成泥用水及绳并
其工具勤力所作成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
住法无我离分别相。故以种种胜慧方便善
巧相应。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法。以多妙巧
文句言词譬喻而说。以是缘故外道我语不
可等比如来藏语。大慧。又我所说如来藏语。
卷九 第 71a 页 T32-0071.png

如来藏。如是等辈何故意乐堕在无实主宰
计执见中。若于三解脱门意乐具足。即能速
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以是义故如来
应供正等正觉所说如来藏法与外道我语不
可等比。是故大慧。为令外道离诸见执。使其
当得随顺如来无我藏法。此所宣说。是谓无
上成就究竟之法。是谓诸菩萨空无生无二
无自性法。是谓甚深之法。若有宣说及受持
者。即能普摄一切大乘经中甚深之义。何以
故。此甚深法于一切法一切经中摄故。此经
又云。大慧。此空无生无二无自性相。普摄一
切诸佛及一切经典故。月灯三昧经中。如来
说偈云。
「 三千大千世界中
我所宣说诸经典
种种文句皆一义
故复不能周遍说
乃至一切诸如来
及广宣说多种法
于一句中修学已
一切修习得成就
一切诸法皆空性
若人于义明解了
此句义中学所成
而诸佛法不难得
于甚深法能信解
获得一切胜福生
诸有世间出世间
办所作事至成佛」
宝授经云。复次妙吉祥。若菩萨经百千劫善
修六波罗蜜多具善巧方便。若有人于此正
法勤求听受者。比前福蕴此复倍多。何况以
无所求心听受书写为他广说。金刚般若波
罗蜜多经云。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殑伽
河中所有沙数。彼一一沙为殑伽河。是诸河
中所有沙数宁为多不。须菩提。言诸殑伽河
卷九 第 71b 页 T32-0071.png

告汝。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殑伽河中所有
沙数如是沙等世界。以七宝满尔所世界。持
用布施诸佛如来。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缘
故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须菩提。若有人于此正法乃至受持一
四句偈为他说者。其福胜彼。梵王问经云。仁
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所乐修福事者。
应当于此正法听闻信解及受持等即能获得
色相富盛广多眷属于法自在。人天之中受
诸快乐。舍利子说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舍利
子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得闻说此般若波
罗蜜多。闻已信解者。是人即于菩提得不退
转。慈氏菩萨言。世尊。若有闻说此般若波罗
蜜多闻已信解者。是菩萨即得近佛果位。妙
吉祥菩萨言。世尊若有闻说此般若波罗蜜
多。闻已信解者。见是菩萨当如佛想一切罪
染恶作而悉解除。一切业障皆得清净。于甚
深法能生胜解。如来藏经云。佛言。迦叶。最极
十不善业者。所谓一者假使有人缘觉为父而
兴杀害。是为最极杀生之罪。二者侵夺三宝
财物。是为最极不与取罪。三者假使有人阿
罗汉为母而生染著。是为最极邪染之罪。四
者或有说言我是如来等。是为最极妄语之
罪。五者于圣众所而作离间。是为最极两舌
之罪。六者毁呰圣众。是为最极恶口之罪。七
者于正法欲杂饰为障。是为最极绮语之罪。
八者于其正趣正道所有利养起侵夺心。是
为最极贪欲之罪。九者称赞五无间业。是为
卷九 第 71c 页 T32-0071.png

见之罪。迦叶。此等是为十不善业。皆极大罪。
迦叶若一有情有如是罪具行十不善业者。
如来即为宣说因缘和合之法使令解入。尔
时亦无我人有情寿者之想。若能解了此法
无作无为如幻之法。离染清净自性明亮。解
一切法本来清净。于一切法净信胜解者。我
不说彼有情堕于恶趣。何以故。无诸烦恼聚
性可得。生已即时一切破散。故知诸烦恼一
聚因缘和合所生。生已即灭。若起心遣除。而
诸烦恼随即有生。若如是信解者。彼复何有
罪之分位。无处容受故若言有诸罪障而可
住者。无有是处。持律优波离尊者问降魔品
云。汝诸恶魔云何是苾刍真持律行。魔言。尊
者。若苾刍了知一切法毕竟调伏。诸罪本来
无前后际。离边际故。若犯堕罪及馀恶作。
而悉解除勿生坚著。以如是法为他开示。彼
之所有五无间罪。尚悉蠲除。况复少略破戒
垢染。解是法律者。不为客尘烦恼所染。生出
离想。知诸烦恼非内非外亦非中间。非离染
智能除烦恼。离染之性亦不可遣。智者如实
观诸烦恼。犹如浮云风飘流散。随所向方何
适何住又诸烦恼如水中月。遍计影像对现
其前。又诸烦恼是黑暗境界慧灯光明而能
照破。又烦恼贼窃害色相如夜叉罗刹。若深
固作意如实观察。即无所住。又诸烦恼常伺
其便。若不深固作意。即烦恼增长于空无相
无愿智慧法中即不违害。又于如是诸烦恼
中。智者以智于彼染著烦恼诸有情所对住
卷九 第 72a 页 T32-0072.png

染。此即是为真实持律。阿阇世王经云。佛言。
阿难。我今实言告汝。若有造五无间罪者。得
闻如是正法已能生胜解。我不说彼人有业
及业障。阿难。以要言之。此所宣说甚深正法。
应生胜解广大称赞。数于彼彼经中专勤听
受不离善巧方便菩萨应当如是勤行说甚深
法。是故慧及方便二法不离。是为菩萨相应
正法。维摩诘经云。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
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若菩萨于空无相无愿
法中调伏其心。不以相好庄严佛土成熟有
情。此即是为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
若菩萨能以相好庄严佛土成熟有情。于空
无相无愿法中调伏其心。习力勤行而不疲
懈。此即是为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
若菩萨于诸见烦恼生起随逐有所住著。然
复发起一切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此即是为
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若菩萨于诸
见烦恼生起随逐断诸有著。而发起一切善根
回向无上菩提悉无所取。此即是为有慧方
便解。此等慧及方便二法和合。当知皆是菩
萨之行。云何是菩萨行。所谓非凡夫行。非贤
圣行。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染污。在于涅
槃不永寂灭。是菩萨行。虽求四谛智亦不非
时取證涅槃。是菩萨行。虽观内空而常思念
于三有中示现受生。是菩萨行。虽观无生而
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摄一切有情而不染
著。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常勤求诸相功德。
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勤修一切善行获得
卷九 第 72b 页 T32-0072.png

于寂灭。是菩萨行。虽转法轮示现大般涅槃
而不舍菩萨所行之行。是菩萨行。凡如是等
皆是菩萨所行之行。降魔经云。复次所有诸
菩萨摩诃萨最上正行。谓即胜慧智增上相
应。若方便智即普摄一切善法之行。胜慧智
者即无我无人无有情无寿者无儒童等。方
便智者即成熟一切有情之行。胜慧智者即
遍摄诸法之行。方便智者即正法摄受之行。
胜慧智者即一切佛法界无分别行。方便智
者即一切佛法尊重供养承事之行。胜慧智
者即一切佛刹如虚空行。方便智者即一切
佛刹功德庄严之具作清净庄严之行。胜慧
智者即一切贤圣修无为行。方便智者即于
一切师尊所起尊重心。施作种种作用之行。
胜慧智者即观察佛身无漏之行。方便智者
即修佛相好之行。胜慧智者即观察一切行
无生无起之行。方便智者即常思惟于三有
中示现受生之行。无尽意经云。何等是为菩
萨方便。复何等是菩萨胜慧。所谓若入定时
起大悲所缘深固之心观察有情。此即方便
若于定中住寂遍寂。此即胜慧。若入定时起
大悲心随顺佛道。此即方便。若无所有依止
观察。此即胜慧。若入定时观察普摄彼一切
法。此即方便。若观法界无所分别。此即胜慧。
若入定时佛身庄严所作现前。此即方便。若
观察法身分位。此即胜慧。维摩诘经云。佛言。
慈氏。菩萨有二相。一者信乐杂句文饰。二者
不畏甚深之法。如实解入是为二相。若菩萨
卷九 第 72c 页 T32-0072.png

若复于此清净甚深经典。普摄种种文义差
别之门。听受宣说生胜解者。当知是菩萨久
修梵行。复有二法。是即初学菩萨为自毁伤。
不于甚深法中调伏其心。一者于昔未闻甚
深经典。闻已惊怖生疑亦不随顺。返生轻谤
作如是言。我昔未闻此法从何所来。二者于
大法器宣说甚深法者。善男子所不乐亲近
亦不尊重。或时于中密说其过。是为二法。复
有二法。菩萨虽信解甚深之法亦自毁伤。不
能速證无生法忍。一者轻毁初学菩萨不为
摄受。不为决择复不教诲。二者虽信解甚深
之法。而不习学亦不尊重。不行财施法施摄
受有情。是为二法。此中应知。若诸有情解入
诸佛菩萨大威德力。斯极难得。何等是为菩
萨大威德力。维摩诘经云。维摩诘言。大迦
叶。所有十方世界现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
思议解脱菩萨。以善方便成熟有情故现魔
相。又十方世界或有菩萨从其求乞手足耳
鼻血肉筋骨头目身分妻子奴婢人民国邑象
马车乘。凡如是等或来求者。皆悉给施。菩萨
以如是相故行逼迫。此等皆是住不可思议
解脱菩萨。迦叶。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凡
夫亦复如是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而菩萨者
乃能如是逼迫菩萨。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九
卷九 第 73a 页 T32-0073.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