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大雪不出 宋 · 吕本中
五言律诗
晶晶日欲出,翻翻风自横。
近阶三尺雪,附火一杯羹。
老树春难别,深檐乌或(四库本作鸟欲)鸣。
新春第三日,坚坐若为情。
秋日呈颜夷仲 宋 · 吕本中
老去身已衰,事过意愈懒。
斯人未寂寞,吾此归亦晚。
疏篱带落叶,秋色忽已满。
南窗可炙背,唤妇同茗碗。
旧读无新功,亦复费编纂。
凝尘乱朱墨,妙句折编简。
往者荷蓧翁,实具世外眼。
不能与之游,只有兴尽返。
曹南二三老,夙昔荷推挽。
平生万卷书,未尽一日款。
微词绝端兆,自怪识者罕。
愿闻片言佳,庶用收褊短。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 宋 · 吕本中
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
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
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
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
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
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
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
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
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
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
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
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
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雪夜(政和六年 黄汝嘉《东莱先生诗集》外集卷二题作丙申正月四日大雪简府中诸公) 宋 · 吕本中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黄本作觉)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黄本作虽)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黄本作岂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黄本作从)一笑又艰阻,所向端(黄本作坚)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⑴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黄本作挂西看明)月。
一杯冻酒君莫(黄本作勿)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⑴ 黄本作轴,四库本作辖
大雪不出寄阳翟宁陵 宋 · 吕本中
簿书终岁忙,风雪一日静。
闭门近残火,稍觉诸事胜。
平生汗漫游,已负麋鹿性。
微官不能归,但见日月竞。
老人去已远,我行复未定。
训言实在耳,无因问温凊。
归心止阳翟,悲梦识新郑。
大女痴无比,有语多未听。
小女索乳啼,不与穷屋称。
想唤添丁来,与汝相和应。
低头坐儿曹,气血安得盛。
非无车马心,未忍求捷径。
顾自阻饥寒,畴能免讥评。
诸郎何时逢,相作玉树映。
文章有活法,得与前古并。
默念智与成,犹能愈吾病。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 其一 宋 · 程俱
儿童逐遨戏,先春祷春晴。
心如飘风快,目若冰壶明。
宁为惜日计(原作许,据四库本改),所愿佳节并。
老来见纷丽,如乾闼婆城。
流光不可挽,譬彼空中声。
那知节物佳,翛然谢将迎。
幽灯对简编,历历记所更。
斯须闭关卧,鼻息惊雷鸣。
寤念(四库本作言)北山北,田家已催耕。
胡为异乡久,空寒猿鹤盟。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 其二 宋 · 程俱
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
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
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
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
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
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送赵子昼奉议归睢阳用熊倅韵(四库本题下有丙申二字) 宋 · 程俱
纷华眩人剧朱碧,子独好书如好色。
王孙被服甚寒生,射策君门先破的。
荣州书窟三万卷,锦囊付此庞眉客。
南游句吴北大魏,亦复徒劳问刀笔。
不唯唇齿腐经史,正自云山锁胸臆。
老来息交思简事,为子忘劬废晨昔。
春风满帆送归舸,回首清游如昨日。
知君名骏定千里,不待朝庭访幽侧。
有书时寄雁南飞,顾我渔樵正争席。
嘉兴周君墓志铭(代江仲嘉作 政和六年九月) 宋 · 程俱
乌程丞纲以父丧去职,郡从事与其僚咸会吊,又旬一再至其舍问所须,则相与谋曰:「吾闻丞家固贫,为吏之日浅,禄无馀赀,恐不能归葬其乡。党遂客吴兴,且图葬,同官力能济其事,必相与留其行」。丞号陨久,乃能言曰:「乃者侍亲庭养官下,先人始至吴兴,四顾佳山水,意颇乐之。今诸公为纲计如此,庶其有协」。则又恸。已乃从葬师走郊,遂得地乌程县永新乡菁村之原,卜以九月丙午葬,食墨。于是请于余曰:「先人晦迹,无所见于世,今不肖纲罪衅不天,日与死迫,恐遂无以显其亲。今且葬,傥得士君子铭之,宜不朽,敢以是托」。余辞不获。丞以状来,其凡曰:君姓周氏,讳抃,字熙父,秀州嘉兴人。曾祖晏然,祖仁惠,父从之,皆不仕。君少谨饬,重然诺,善与人交。遇亲疏长幼下至仆属一以信,绝口不及人之非短,鞭朴未尝用于家中。年口益众,生理不支,君不以为子孙忧,方纵之学,且戒之曰:「汝曹能从贤师友力问学,使乡里称良士,吾之志也。若外物得失则有命,吾无容心焉」。已而纲以行艺贡辟雍,遂登止舍第,闾巷以为荣,而君不色喜。疾病,家人泣请治命,君笑且麾之去曰:「物之去来,数耳,又何怛焉。吾不复言矣」。盖反席奄然而殁,实政和六年五月壬子,享年七十一。君娶同郡沈氏,生四男,曰絪,曰纲,曰经,其一从浮屠法。一女,嫁里人胡昌。孙男二人,女三人。余闻君尝学养生于方外士,是以行年七十而无黧悴之色,起居饮食常如四五十人。彼诚不以外物婴其心,使中扃泊然,神气内守,则不蕲乎寿而生且养矣。其于死生之际,如去传舍、适故乡,亦因是已,君岂有闻于此乎。今夷考其素,盖不忮不欺,与物无忤,抑天资近道然邪。铭曰:
霅之濒,卞之趾,青乌协图龟见喜,归藏永新生槜李。蜕形九区同一寄,子而能贤君不死。
通直郎湖州司刑曹事顾君墓志铭(代江仲嘉作 政和六年二月) 宋 · 程俱
故翰林学士会稽顾公之仲子曰复几,字弥先,以通直郎为湖州司刑曹事,卒官下,实政和四年四月八日,享年五十有四。其孤奉丧归会稽,卜以六年二月八日葬君五云乡化鹿山之原。君少专笃,翰林教之学。元祐四年,以宗祀恩授承务郎。时诸弟皆幼,君不忍去亲侧,又五年,始集吏部选,得监保州酒税、虔州都盐仓。丁外艰,丧除,监温州比较务、兖州东岳庙、明州酒务。秩满,得官湖州。盖为吏二十馀年,常以廉白自持,所历筦库曹幕,不以官小事微骪靡丧其职。在家厚友爱。翰林平生清约,及弃养,家赀益微。君衣食间有馀,辄以分姻族之贫者。亲党宴集,则置大觥其前曰:「朝廷事公事,与人之私勿道,违者浮之」。方待次闾里,及为祠吏,三年不入公门,不以一介干人。平居不汲汲产业,为子孙顾计。有谏之者,君辄曰:「子孙能自立与否,初不在是,顾所遗何如耳」。与人语,其人识致优远,终身诵服;有不当意,则怫然去。其天性如此。余与君为僚且一年,幕府僚吏常十数人,君于其间无所亲疏也。然观其发言临事,胸中要无毫发留隐,有所欲发,必尽吐乃已。言必称道翰林之德曰「恐负先训,恐负先训」云云。余以是独知君。其卒也,同寮皆一再会哭其舍,余哭之出涕焉。君之曾大父讳晃,大父讳言,赠正议大夫。翰林讳临,恢廓有大志,以信厚端靖闻一时。以而通朝籍,赠通议大夫。母郑氏,封荥阳郡太君,新制行,改封淑人。君娶盛氏,尝封广陵,改封孺人。男三人,大隆,大升,大埅,皆为士。女二人,长适宣教郎郁藻,次适开封王琛。铭曰:
马不必善走,要之不蹶。器不必瑰异,要之无缺。有如弥先,知足以效官,廉足以自卫,言无匿情,志不逾器,守常尽年,以从其先于九原,亦足以无愧矣。视夫画虎而犬成,贾石而玉衒,颠冥畏途,心迹万变,其得丧短长,必有能辨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