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周敦颐北宋 1017 — 10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7—1073 【介绍】: 本名敦实。宋道州营道人,字茂叔,号濂溪。周辅成子。以荫为分宁县主簿,历南安军司理参军、虔州通判等,有治绩。神宗熙宁初,知郴州,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移提点刑狱。后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精于《》学,喜谈名理,提出无极、太极、理、气、心、性、命等哲学范畴,以及立诚、主静学说,为道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皆从其受业。卒谥元。有《太极图说》、《通书》及文集,后人合编为《周子全书》。
全宋诗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历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三
周惇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惇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少孤,养于外家。仁宗景祐中,以舅父郑向荫补试将作监主簿,授洪州分宁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郴州郴、桂阳二县令。知洪州南昌县,签署合州判官事,通判虔州、永州,摄邵州事。熙宁中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移知南康军,自请分司南京而归。六年六月卒,年五十七。嘉定中赐谥曰「元」。喜谈名理,精于《》学,程颢、程颐从之学,为宋代理学开山之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见朱熹《濂溪先生事实记》,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宋刻《濂溪集》附)。
主要活动
  • 1040年-1043年,江西分宁,主簿,先生服除,从吏部调洪州分宁县主簿
  • 1044年-1046年,江西大余,司理参军,先生以部使者奏举为南安军司理参军
  • 1046年-1054年,湖南郴州,县令,是年冬,先生以转运使王逵荐为郴州郴县令
  • 1055年-1060年,江西南昌,判官,先生改太子中舍、佥书署合州判官事。先生离南昌时,任大中有《送周茂叔赴合州佥判》诗
  • 1061年-1067年,庐山(江西九江),通判,先生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有溪发源莲华峰下,洁清绀寒,先生乐之,筑室溪上,名之曰濂溪书堂。
  • 1067年-1068年,九龙岩(湖南邵阳),太守,先生自永倅往权邵守,同家属游九龙岩
  • 1068年-1069年,广东连州,转运判官,吕公著在侍从,闻先生名,力荐之。奏上,会赵抃在中书,遂擢授先生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 1070年-1071年,广东肇庆,提点刑狱,先生转虞部郎中,擢提点广南东路刑狱
  • 1071年,江西星子,知军,移知南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