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庞籍北宋 988 — 10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63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醇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仁宗明道间为殿中侍御史,谏请焚垂帘仪制,又请仁宗用人博采公论,勿出执政意。西夏攻宋,数任边帅,历知延州兼鄜延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用部将狄青、周美等击败西夏兵,收复失地,并筹划议和。和议成,任枢密副使,旋擢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专任狄青击侬智高。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谥庄敏。
全宋诗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徙福建转运使。景祐三年(一○三六),入为三司户部判官。西夏事起,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历知汝、同二州,陕西都转运使。庆历元年(一○四一)知延州。二年,兼陕西四路缘边都总管、经略招讨使。西夏事定,入为枢密副使。八年,改参知政事。皇祐元年(一○四九)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后历知郓、并、青、定等州。嘉祐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四八《庞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三六五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登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预修《天圣编敕》,为刑部详覆官,擢群牧判官,殿中侍御史。历知临江军、汝州、同州,为广东、福建、陕西转运使。庆历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俄兼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累拜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罢知郓州,加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并州、青州。嘉祐中,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所著文五十卷。见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司马文正集》卷七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主要活动
  • 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
  • 1029年-1031年,两浙路润州(镇江),润州知州
  • 1029年-103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判官
  • 1032年-1033年,两浙路秀州(嘉兴),秀州知州
  • 1033年-103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1034年3月为广南路转运使
  • 1034年-1035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市),广南东路转运使
  • 1035年,江南西路临江军(清江),临江军知军,6月为祠部员外郎、福建转运使
  • 1035年-1036年,福建路建州(建瓯市),福建路转运使
  • 103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36年-103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
  • 1036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37年-1038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37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大理寺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39年-1040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 1040年,永兴军路同州(大荔),同州知州
  • 1040年-1041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041年-1045年,永兴军路延州(延安),延州知州,1045年1月转任枢密副使
  • 1045年-104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048年5月除参知政事
  • 1048年-104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49年8月加检校太傅
  • 1049年-105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使,1051年10月加同平章事
  • 1051年-105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1053年7月以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
  • 1053年-1055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5年-1057年,河东路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并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7年-1058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8年-1060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