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尤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尤袤南宋 1127 — 11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194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泰兴令、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著作郎、给事中、礼部尚书。立朝敢言,守法不阿。工诗文,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取孙绰《遂初赋》意,作“遂初堂”于九龙山下,藏书三万余卷。作《遂初堂书目》,为我国最早版本目录著作之一。卒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内外制》,皆亡佚。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全宋诗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三十一年,知泰兴县(《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孝宗隆兴间注江阴军教授,需次七年。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将作监丞。七年,迁秘书丞兼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七)。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五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诚斋集》卷七八《益斋藏书目序》),改江南东路。八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迁转运使兼知隆兴府。十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十四年,迁太子左谕德,除太常少卿(《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因论姜特立罢。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兼侍讲。四年,除礼部尚书兼侍读(《止斋集》卷一二《正议大夫守给事中兼侍讲尤袤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制》),五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六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梁溪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事见《梁溪遗稿》卷首《家谱本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尤袤诗,据《嘉定赤城志》、《咸淳毗陵志》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尤袤(1127-1194) 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谥文简。《宋史》有传。有《遂初小稿》60卷,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
全宋文·卷四九九九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号梁溪居士,又号遂初居士,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历官泰兴令、江阴教授,召为将作监簿,除秘书丞,迁著作郎。淳熙初出知台州,提举淮东、江东,迁江西漕兼知隆兴府,除吏部郎官,迁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直舍人院,奉祠。绍熙元年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擢礼部尚书,以疾乞致仕。绍熙五年卒,年六十八。有《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均佚。今存《梁溪遗稿》二卷、《遂初堂书目》一卷。见《宋史》卷三八九本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主要活动
  • 1148年,进士
  • 1160年-1162年,淮南东路扬州(江苏泰州),知县,任泰兴知县,问民疾苦,力除二弊,修筑外城,政绩显著
  • 1162年-1168年,两浙西路江阴军江阴军(江苏江阴),教授,注江阴军学教授,需次七年;作诗论及饥民与边兵
  • 1169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将作监簿,以汪应辰荐召,在京任将作监簿;与朱熹书函往来,致祭其母孺人祝氏
  • 1170年-117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大宗正丞,在京任大宗正丞
  • 117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秘书丞,在京,五月,虞允文荐为秘书丞;始为杨万里所知
  • 1171年-117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秘书丞;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在京,十二月,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 117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著作郎;实录院检讨,五月,在京任著作郎兼实录院检讨官
  • 117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著作郎;太子侍读,六月十四日,在京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读
  • 117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知州,十月,在京,除知吉州
  • 1173年-1175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太子侍读,未到吉州任,即中途折返。十一月,回京,因太子庶子、谕德阙官,专差讲《礼记》
  • 1175年-1178年,两浙东路台州台州(浙江临海),知州,十月三日,以承议郎知台州,重修郡城,建节孝巷
  • 1178年,淮南东路泰州海陵(江苏泰州),提举常平茶盐,在泰州任提举常平
  • 1178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青山(安徽当涂),知县,三月十八日,降一官,知当涂,拜谒青山李白墓,有诗
  • 1178年-1181年,两浙西路常州无锡张公洞(江苏无锡),提举常平茶盐,任提举常平,归休无锡,秋日游历张公洞,拜访杨万里,请其为《益斋藏书目》作序
  • 1181年-1182年,江南西路隆兴府隆兴府(江西南昌),转运判官,除江西路转运判官,重建转运司养济院
  • 1182年-1183年,江南西路隆兴府隆兴府(江西南昌),转运使;知府,迁江西漕兼知隆兴府;秋日,与赵蕃会,论及诗学
  • 1183年,江南东路饶州(江西波阳),提刑,屡请祠,进直敷文阁,改江东提刑
  • 118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吏部员外郎,以梁克家荐,召对,除吏部员外郎;七月初,与周必大书函往来,问其病情
  • 1183年-118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吏部员外郎;太子侍讲,十月三日,以吏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
  • 118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枢密院检详文字;太子侍讲,八月,除枢密院检详文字兼太子侍讲
  • 118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枢密院检详文字;国史院编修,十一月,兼国史院编修官
  • 118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枢密院检详文字,冬日,于紫宸殿有贺雪之作
  • 1185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右司郎中;太子侍讲,正月二十日,除右司郎中兼太子侍讲
  • 1185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右司郎中;太子侍讲;国史院编修,二月六日,兼国史院编修官
  • 1185年-118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检正;太子侍讲,八月,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仍兼侍讲
  • 118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左司郎中;国史院编修,八月,除左司郎中,兼国史院编修
  • 1186年-1187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检正;太子侍讲;国史院编修,在京,九月,与杨万里、京镗论王淮为嫡子报服事
  • 1187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检正;太子左谕德;国史院编修,五月二十五日,升兼太子左谕德,申言民贫兵怨
  • 1187年-118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太常少卿;太子左谕德,十月七日,因周必大荐,除太常少卿,兼太子左谕德
  • 118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权礼部侍郎,四月二十六日,权礼部侍郎
  • 118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权礼部侍郎;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六月,以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撰
  • 118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权礼部侍郎;实录院同修撰,在京,因忙于撰写《高宗皇帝实录》,请权罢国史院同修撰
  • 1189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权礼部侍郎;权中书舍人,正月,以权礼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
  • 1189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权礼部侍郎;权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正月十五日,以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 1190年-1191年,两浙东路婺州婺州(浙江金华),知州,起知婺州;七月,同年友人王师愈卒,为其撰诔辞
  • 119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给事中,召为给事中;既就职,即昌言
  • 1193年-119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礼部尚书,正月十一日,除礼部尚书,楼钥撰制词;仍兼实录院同修撰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