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刘光祖南宋 1142年1月10日 — 12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22 【介绍】: 宋简州阳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提刑,改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以谏罢朱熹事,被劾去。庆元党禁间,撰《涪州学记》,被再劾夺职,谪居房州。党禁解,起知眉州,累迁知潼州府,升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有《后溪集》。后人辑有《鹤林词》。
全宋诗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任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辟为潼川提刑司检法。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为太学正,累迁右正言,出知果州。光宗即位,除军器少监,为殿中侍御史,出知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韩侂胄擅朝禁伪学,刘撰《涪州学记》,被指为谤讪,夺职,谪居房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有《后溪集》十卷,已佚。后人辑有《鹤林词》一卷。事见《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刘阁学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七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三一三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北)人。乾道五年进士及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中累迁校书郎,知果州。光宗立,除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为殿中侍御史。出为潼川运判,江西、夔州提刑。宁宗即位,除侍御史,改司农少卿,进起居舍人、起居郎。为韩侂胄党所排,奉祠,后又谪居房州。久之,起知眉州,除潼川提刑、权知泸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升显谟阁直学士,提举宫观。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谥文节。光祖为当世名臣,赵汝愚称其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为文浑厚正大似其人,诗尤清婉。著有《后溪集》百馀卷,《岘山》、《鹤林》、《金泉》、《眉山》等集合若干卷,《诸经讲义》若干卷,惜皆佚。见真德秀《刘阁学墓志铭》(《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181年-118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182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郎
  • 1186年-118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
  • 118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军器少监,1190年5月徙太府少卿。
  • 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郎中
  • 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殿中侍御史
  • 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190年-1193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市),潼川府路转运判官,1191年4月放罢
  • 1192年-1193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市),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93年-1194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舍人,10月除起居郎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侍御史
  • 1207年,潼川府路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08年,潼川府路泸州(泸州),泸州知州兼安抚使
  • 1209年-1211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1211年2月仍在任
  • 1210年-1214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11年-1212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遂宁府知府
  • 1214年-1216年,潼川府路潼川府(三台),潼川府知府,1216年11月2日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