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杨侃北宋 964 — 10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32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本名侃,避真宗旧名改,字子正。杨覃从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好学自信,文风质朴。真宗咸平中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因无所阿附,为权臣丁谓、王钦若所不悦,二十余年不升迁。晚年因朝廷欲矫士大夫文章雕靡之弊,始与陈从易并为知制诰。官终集贤院学士、知亳州。有《大隐集》、《西垣集》、《职林》、《两汉博闻》。
全宋诗
杨侃(九六四~一○三二),避真宗藩邸讳改名大雅,字子正(《隆平集》卷一四作子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屡迁知浔州。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由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出知筠、袁二州(《袁州府志》卷六)。后知越、常二州及应天府,以兵部郎中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有《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等,已佚。《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一有墓志铭,《宋史》卷三○○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一一
杨大雅,原名侃,避真宗讳改,字子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俶归朝,挈族寓宋州。进士及第,历新息、鄢陵县主簿,改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徙知浔州。监在京商税,迁秘书丞、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知筠、袁、越、常等州及应天府,纠察在京刑狱。天圣六年九月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好学笃古,著述颇富,有《原治》十七篇、《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二十卷、《家谱》一卷。《宋史》卷三○○有传,又参《宋史》卷二○三、二○四《艺文志》二、三。
主要活动
  • 989年,进士
  • 1006年,江南西路筠州(高安),筠州知州
  • 1012年-1013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
  • 101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1015年-1017年,两浙路越州(绍兴),越州知州
  • 10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判官
  • 1019年-1020年,两浙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026年,京东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