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沈与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沈与求宋 1086 — 11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37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号龟溪。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明州通判。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无不言,前后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高宗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寻任参知政事。与张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迁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有《龟溪集》。
全宋诗
沈与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德清(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补归安尉,累迁通判明州。高宗召对,除监察御史。历兵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以议迁都事,出知台州。召还,再除侍御史,迁御史中丞,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未几奉祠。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召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七年,随高宗至建康,迁知枢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谥忠敏。著有《龟溪集》十二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沈与求诗,以《四部丛刊续编》明刊《沈忠敏公龟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五
沈与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累迁至明州通判。建炎三年除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知无不言,前后几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复以吏部尚书召,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与张浚有隙,出知明州。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迁知枢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谥忠敏。著有《龟溪集》十二卷。见刘一止《知枢密院事沈公行状》(《苕溪集》卷三○),《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主要活动
  • 1115年,进士
  • 1129年,江南东路建康府(江苏南京),监察御史,六月二十七日,在建康。以张守荐,除监察御史。
  • 1129年-1130年,殿中侍御史,十月二十九日,更除殿中侍御史。离越州,被旨鞠狱江外。
  • 1130年-1132年,两浙东路绍兴府(浙江绍兴),侍御史,五月十七日,在越州,试侍御史。
  • 113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御史中丞,正月二十日,在临安。迁御史中丞。
  • 1132年-113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吏部尚书,七月二十八日,在临安。试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
  • 1134年,两浙西路镇江府(江苏镇江),知镇江府兼浙西路安抚使,二月初九,出知镇江府,兼浙西路安抚使。
  • 1134年,两浙西路镇江府(江苏镇江),吏部尚书,七月初二,在镇江。以赵鼎荐,复除吏部尚书。
  • 1134年-113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参知政事,九月二十八日,在临安。以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迁中大夫,除参知政事。上辞免表。
  • 1137年,两浙西路平江府(江苏苏州),同知枢密院事,正月二十一日,除同知枢密院事。上辞免表。
  • 1137年,江南东路建康府(江苏南京),知枢密院事,三月十六日,在建康。迁知枢密院事。上辞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