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章衡北宋 1025 — 10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5—1099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平。章惇族侄。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第一。通判湖州,召试除校书郎,迁太常寺丞,改盐铁判官,同修起居注,出知汝州、颍州。神宗熙宁初,还判太常寺,知审官西院。使辽,燕射连发破的,辽人以为文武兼备,待以殊礼。编纂历代帝系,名为《编年通载》,神宗览而称善。判吏部流内铨,寻知通进银台司、直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徙成德军。元丰四年,坐事落职,提举洞霄宫。哲宗元祐中历知秀、襄等州府,终知颍州。
全宋诗
章衡(一○二五~一○九九),字子平,浦城(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通判湖州。六年,直集贤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五)。历知汝州、颍州。神宗熙宁初,还判太常寺,出知郑州。复判太常、直舍人院,以宝文阁待制知澶州。徙知成德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事免(同上书卷三一六)。哲宗元祐五年(一○九○)始,历知秀、襄、河阳、曹、苏、扬、庐、宣等州府。元符二年,卒于知颍州任(同上书卷五一四),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章衡(一○二五——一○九九),字子平,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通判湖州,直集贤院,改盐铁判官,出知汝州、颍州。熙宁初,判太常寺,历知审官西院,判吏部流内铨,知通进银台司,直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成德军。哲宗时,历秀、苏、扬、庐、宣、颍等州。元符二年八月卒,年七十五。尝纂历代帝系为《编年通载》十五卷(今存四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七。
主要活动
  • 1057年,状元
  • 106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1065年-106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1066年10月知汝州
  • 1066年-1067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 1067年-1099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69年-107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寺
  • 1070年-1071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7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西院
  • 107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通进银台司
  • 107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8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80年-1081年,河北路澶州(濮阳),澶州知州
  • 1081年,河北路真定府(石家庄正定县),成德军知军兼安抚使
  • 1084年-1086年,淮南东路滁州(滁州市),滁州知州
  • 1089年-1090年,两浙路秀州(嘉兴),秀州知州
  • 1090年-1092年,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市),襄州知州,1092年8月知河阳
  • 1092年-1093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河阳知州
  • 1093年-1094年,京东西路曹州(曹县),曹州知州
  • 1094年-1095年,两浙路越州(绍兴),越州知州
  • 1094年-1095年,两浙路苏州(苏州),苏州知州
  • 1095年-1097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97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元符二年6月卒
  • 1098年,江南东路宣州(宣城),宣州知州,8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