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陆佃北宋 1042 — 11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1102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农师,号陶山。神宗熙宁三年进士。曾受经于王安石。授蔡州推官,召补国子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初,迁吏部侍郎,预修《神宗实录》。屡更外任,治狱有声。徽宗立,召为礼部侍郎,预修《哲宗实录》。迁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以主张参用元祐人材,反对穷治元祐余党,遭谗,罢知亳州而卒。有《埤雅》、《礼象》、《春秋后传》、《陶山集》等。
全宋诗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祐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并有《尔雅新义》、《埤雅》传世。《宋史》卷三四三有传。陆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三卷)为底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〇二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圭子。居贫苦学,受经于王安石,而不以新法为是。熙宁三年,擢进士甲科,授蔡州推官。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同修起居注。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迁吏部侍郎,以修《神宗实录》,徙礼部,进权礼部尚书。出知颍、江宁、泰、海、蔡等州府。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崇宁元年,以名在党籍,罢知亳州,数月卒,年六十一。精于礼家名数之说,有《埤雅》(存)、《尔雅新义》(存)、《鹖冠子注》(存)、《陶山集》(残)、《春秋后传》、《礼象》等。《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宋登科记考
陆游祖父。字农师。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第三。礼部试第一,殿试中进士第三人,初授蔡州推官。历中书舍人、给事中、权礼部尚书。徽宗朝,拜尚书左承 (副丞相)。终知亳州。
主要活动
  • 1070年,探花
  • 1081年-108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1082年4月并试中书舍人
  • 1082年-108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082年-10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085年-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侍郎
  • 1086年-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087年-1089年,两浙路睦州(建德),睦州知州
  • 10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尚书,权
  • 1090年-1091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91年-1092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092年-1093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10月5日知府事1093年2月丁母忧
  • 1095年-1097年,淮南东路泰州(泰州市),泰州知州
  • 1097年-1099年,淮南东路海州(连云港市),海州知州,1099年1月知蔡州
  • 1099年-1101年,京西北路蔡州(河南上蔡县),蔡州知州
  • 1100年-110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尚书
  • 1101年-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1月除尚书左丞1102年6月出知亳州
  • 1102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