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二 (1160年)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海内文章说大门,故宜生长此儿孙。
玉昆金友总秀出,历块过都不足论。
其三 (1160年)
七言绝句
人言此邦公所私,教我子弟等父师。
大书深刻岂足纪,愿奏宣布中和诗。
其四 (1160年)
七言绝句
振廪已责功及物,辅藩千里实分忧。
尔身在外心王室,咫尺应须入告猷。
其五 (1160年)
七言绝句
老奸屏气不敢出,雅俗雍容歌乐康。
五日京兆何足数,三年子产转难忘。
其六 (1160年)
七言绝句
元丰应制规模在,奕奕风流自一家。
词剧清新过小庾,情多儿女笑张华。
其七 (1160年)
七言绝句
燕寝风清昼漏长,愧公延我读书堂。
此日偶同元凯癖,他年倘忆郑公乡。
其八 (1160年)
七言绝句
垂老何堪此别离,感公情义独心知。
故应他日汀洲泪,独立难忘捩棹时。
其九 (1160年)
七言绝句
鸡皮鹤发病龙钟,误入林宗裁鉴中。
平生气概今如此,自对青铜惜此侬。
其十 (1160年)
七言绝句
且尽离筵酒一杯,贵臣宁许我重陪。
他时翊赞升平事,赋与林下歌康哉。
太简斋即事二首 其一 (1160年)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太简老人家似客,室中犹恨未空虚。
筋挛步涩常须酒,日入中昏始废书。
其二 (1160年)
七言绝句
晓来人报雪遮门,委巷萧条郭似村。
自酌瓮醅能软饱,借人布被得奇温。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一 风月堂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
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⑴ 自注:白间,窗也。窗间连远岫,盖谢宣城诗。
其二 秀野堂
七言绝句
(四库本作性)在东风浩荡边,故将诗酒作春妍。
渊明好客妨何事,卿去教知我欲眠。
和何山总老一击轩二首 其一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扫洒闲庭无个事,林间一击是何声。
自从当日知音后,本地风光见太平。
其二
七言绝句
此地丹青画不成,本无圣解及凡情。
道人来往风烟外,不是如来行处行。
题杨吉老知军玉辉亭二首 其一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向来风月雄清地,今日升平将相家。
自启窗扉放山入,使君聊欲傲云霞。
其二
七言绝句
世间宁有清如许,买断岚烟入樽俎。
我来乘(四库本作愁)此玉辉寒,要上峰头呵佛祖。
送报宁昙老二绝句 其一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白云到处有光辉,江北江南一杖携。
妙喜风烟曾断取,羊仙今日合全提。
其二
七言绝句
王家宅似江家宅,草木风烟各不知。
王谢争墩公案在,问师一笔判归谁
按:以上《苕溪集》卷七
⑴ 自注:报宁昙老受请将入院,作两绝句送之。报宁在半山,盖王荆公旧宅。“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此墩当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此荆公诗也。公初罢相归金陵,有问公动静于过客者,客戏答云“余不知其详,但闻方与谢公争墩耳。
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 其一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当年公主嫁毡裘,自撷芳兰制此油。
燕代古来多绝艳,涂妆今有汉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