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黄熟转一官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日者盗犯南安,有婴城固守之劳,第赏进阶,往其祗服。
可。
李弥逊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制 宋 · 刘一止
敕:瓯闽一方,被山带海,其地狭隘险阻,其俗趋利剽轻,其人多文学艺能之士。
朕选择贤能为之师帅,庶几风化之美不易其宜,而阴有革焉。
具官某气邃识明,行义甚修,被遇先朝,践更试用。
朕召从外服,置在近班。
西掖代言,多润色论思之益;
地官分职,有阜财足国之方。
引疾执章,遽求补郡,辞情恳到,挽留莫获。
眷是漳浦,有鱼盐之饶,民裕而安,于今为烈。
爰锡左符之命,仍升延阁之华。
朕辍侍从之良,俾之均佚,其自为计若疏,而于远民则厚矣。
体兹至训,益懋尔猷。
可。
袁楠除大理评事填见阙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廷尉设属,责任惟均,尔以才称,参与谳决,惟明克允,古有成言,往究厥心,以佐而长。
可。
左从政郎李棠充东京留守司干办官先次循两资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朕眷中都,久更戎垒,留钥之重,属于近臣,惟时乃僚,序进官秩,以宠其行。
尔其勉哉!
可。
莫渊等军中过犯降官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尔等服在戎行,自贻厥咎,姑从薄罚,以戒弗虔,其自今勉之。
可。
曾统殿中侍御史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朕于远近之臣,不能周知其才,问其所主与为所主而已。
主于风宪之地,实寄耳目,义均一体,必出自择,不以迁次高下为重轻焉。
尔行师古人,学有家法,顷由简拔,更践华要,谋猷之益,亦既稔闻。
朕思见老成,召从外服,俾再居言路,益广聪明。
惟吏之无良,政之多颣,纪纲未尽振举,仁贤不肖未尽袭情,此耳目之臣当任其责,而朕之所图于尔者也,可不勉哉!
可。
谢祖信改除殿中侍御史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尔学慕古人,识通今事,顷由简拔,更践华要,亦既稔闻,生之奇论。
召从外服,俾列旧班;
辍自曲台,再居言路。
益观蕴藉,广朕聪明。
按:上下词同殿中侍御史曾统。
周聿权刑部侍郎制 宋 · 刘一止
敕:《书》曰:「伯夷降典,折民惟刑。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
盖礼刑之官,相为后先,刑辟之说,匪用为威,用以弼教,是亦教焉而已。
呜呼,使四方司政典狱之吏,皆知此道,其庶几不失忠厚,以称朕心。
具官某端亮有守,忠实不浮,钩贯六经,兼通三史。
官在廷尉,颇阅岁时,平恕之称,孚于朕听。
是用擢尔摄司寇贰卿,接武法从,有荣耀焉。
惟尔念死者不得复生,益究乃心,省阅成牍,无爽古义,可为汝嘉。
可。
曾统改除左谏议大夫制 宋 · 刘一止
敕。
汉谏大夫秩八百石,与掌论议,至国朝始制从班,居内禁朕心之地,上广聪明,俾补遗阙,于人主莫亲焉,非但肃正官邪、执持风裁而已。
畴咨列位,我得其人。
具官某行义之修,不越坛宇;
忠节之励,凛如冰霜。
多见异书,明习故事,是其能任献替之责,引君于当道者也。
虽然朕之望尔若是其至,尔将何以增其所未能,救其所既先,使朕日闻其过,劘切浸润,知自求之益而不得已焉,岂不休哉!
(《苕溪集》卷三七。)
朕:疑当作「腹」。
周葵太常少卿制(1139年2月9日)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朕念边境肃清,民物绥靖,宜公朝典礼之事,增重于观瞻,顾曲台论议之臣,不轻于付畀。
尔文备体要,学通天人,顿被简知,荐居华要。
召从外服,命典奉常,益观博物之能,垂训责成之意。
制度多缺,冀贾谊之有陈;
仪注复尊,赖叔孙之知变。
尚思称职,无愧前闻。
可。
朱胜非知湖州制 宋 · 刘一止
敕:朕增隆辅郡,任不敢轻,眷怀弼臣,起以自近,庶得股肱之托,有同心膂之亲。
具官某道际圣贤,学通今古,体方重而任大事,抱纯诚而经远图。
方时多虞,惟尔一德,才干十枢之运,力扶天步之艰。
入告谋猷,有舟楫济川之利;
不动声气,措宗社覆盂之安。
辞功名而弗居,寄山林而均佚。
粤从得请,亦既淹时,爰锡命于家庭,俾就临于方面。
眷惟苕霅,望最江吴。
鲁公之名节尚存,谢傅之风流未泯。
矧孝思不远,时得觐于松楸;
而仁政所加,爱不殊于桑梓。
苟愁叹消于田里,则润泽及于京师。
其服训辞,勉思报塞。
可。
吴革除直龙图阁京畿都转运使兼开封少尹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朕慨念中都,久更戎垒,王畿千里,行旅萧然,遗黎凋残,今其馀几。
比遣忠信之常,往任保釐之托,宣道至意,摩手拊之。
至于观风问俗之使,寄朕耳目,岂可缓哉?
尔以通才敏识,扬历中外,所临有声,是用付以输将之职,并贰尹事。
河图之峻,庸示宠私,尚须尔成,嗣有褒典。
可。
张柄除授直秘阁京畿提刑兼提举大内不去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上同词。):尔以通才敏识,所临有称,辍自望郎,俾持外宪,并省视宫闱之事,寓直中秘,以宠其行。
尚须尔成,嗣有褒典。
可。
赵开复右文殿修撰除都大主管成都府利州熙河兰廓秦凤等路茶事兼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填见阙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摘山市骏,通番汉之利,肇自元丰,置司设监,总领之任,其选甚高。
军兴以来,秦蜀道阻,懋迁之政,无复存焉。
尔才术之优,见于已试,心计之妙,不减古人,肆命尔复领是事。
尔惟整肃纲条,时其出纳,与夫除蓐置厩,絜泉美荐,勿替于昔,则以谷量马,将在于中国。
论撰之职,用劝尔功,尚其勉之。
可。
郑刚中秘书少监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中秘图书之藏,其属皆一时人物之英,朕所乐育以待用者也。
平居商确古今,考稽得失,论议切磨,参错后先,非文行兼优,过人数等,朕不使为之长也。
尔志节端亮,见于践更,强识博闻,足以华国。
兹用命尔领袖众俊,优游书史之间,其自今益观其所学焉。
(《苕溪集》卷三八。)
「益观其所学」五字原缺,据清抄本补。
王次翁起居舍人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柱史之任,其选甚高,进直殿坳,职书言动,缀两禁近臣之列,为一时儒者之荣,匪曰能贤,将焉称此。
尔学通以博,气粹而刚,蓄养亭涵,不求近用。
天官之属,册府之贰,践更未几,誉望已孚,载锡命书,俾司记注。
往其祗服,益励尔修。
可。
方庭实宗正少卿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自昔帝王,施德于宗族厚矣,抑有政焉,在尧称敦叙之仁,于周有辨亲疏之义。
政在司宗,理当遴选。
以尔文行之懿,咸有古风,气识之高,不求近用。
辍从六察,擢贰列卿。
尔其广朕亲睦之恩,而谨其序录之事,则为称职。
尚勉之哉!
可。
右宣义郎丘奂等充二京淮北宣谕司属官各先转一资制 宋 · 刘一止
敕具官某:朕惟二京生灵,久隔讴吟之俗,思见汉官,爰授使指,宣道至怀。
尔等从行,皆以才选,稍进官秩,以示宠光。
尚其勉之。
可。
郑谌差从郭仲荀前去东京特与横行上转行一官制 宋 · 刘一止
敕:朕惟王略,治及旧都,委任近臣,往司管籥,惟时僚属,悉听选抡。
具官某有位于军,见推忠孝,肃持军律,式位其行。
序进横阶,是为异数,服我休命,益励尔修。
可。
李谊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侍讲制(1139年) 宋 · 刘一止
敕。
唐虞之制,莫尚于坦明;
商周之书,独称于灏噩。
盖斯文之兴替,关治道之污隆。
惟兹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则若卜筮之事,罔不是孚。
代言之难,于斯为重。
具官某学探圣域,文有古风。
顷以时髦,荐更亲擢,肃宪纲于台察,尽规益于棘垣。
拳拳致主之忠,表表济时之略,载稽公议,益简朕心。
用锡赞书,就升辞掖,兼禁林之典册,侍经帏之深严。
非尔之能,其谁有此。
尚思称塞,以对宠休。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