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姑溪集序(1168年) 宋 · 吴芾
李公端叔以词翰著名元祐间。
余始得其尺牍,颇爱其言思清婉,有晋宋人风味,恨未睹他制也。
乾道丁亥,假守当涂,因访古来文士居此邦而卓然有声于世者,惟李太白、郭功父与端叔三人。
郡旧有太白、功父集而端叔独缺然。
求于其家,而子孙往往散落,无复遗稿。
间得之邦人,类而聚之,命郡士戴翚订正,釐为五十卷,锓板于学。
昔二苏于文章少许可,尤称重端叔,殆与黄鲁直、晁无咎、张文潜、秦少游辈颉颃于时。
今观其文,信可知已。
或谓端叔晚节锐于进取,有所附丽,虽若可疑,然范忠宣公遗奏极于鲠切,诋斥不顾,一时用事者欲置忠宣之子于理,端叔慨然自列,谓实出其手。
既而公所为忠宣行状复出,由是得罪南迁,废锢终身,曾不少悔。
其勇于义若此,讵可以微瑕掩之哉?
余固爱其文,又表其行谊之可嘉者,并以诏于后云。
端叔名之仪,其先景城人,既谪而南,始居姑溪,自号姑溪居士,今以名其集。
天台吴芾序。
卧龙山草木记(隆兴二年) 宋 · 吴芾
卧龙山之阳,州宅据其下,是宜林木丛茂,乃大不然。
驱钤下卒辇粪壤,除椔翳,种竹万竿,桃李千本,方将艺茶于秋,栽松于冬,植花卉于春,以尽复旧观,而予还朝矣。
饬吏枚数竹之数,今所植外凡得七百馀根,并列于碑阴。
按: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续题名记(乾道四年十月) 宋 · 吴芾
郡廨旧阙题名,绍兴二十二年,炜公直阁来守是邦,始命立石。
仅记建炎以后守臣名氏,其登载为未详。
余以乾道三年至此,更加采访,得诸父老,谓绍圣以来,自吕希哲、黄庭坚、梅灏、王景修、王资、韩宗直、霍汉英、徐绩、何昌言、乐昭厚、唐秷、陆蕴、刘会元、单炜、徐禋、周需、范洎、臧祐之接于沈思者凡十有八,正兵火之馀,其爵序岁月漫不可考。
惟张伯玉嘉祐四年以侍御史来,独见于所刻《祭李翰林》之文,其词致清逸,犹可想其为人。
其馀以图籍不存,莫可概见。
余惜其无传,因刻诸副石之首,以昭于后云。
乾道四年十月记。
按:乾隆《(安徽)太平府志》卷三四,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朱氏旌表门闾碑(1175年12月) 宋 · 吴芾
淳熙二年,今皇帝以太上皇帝寿登七秩,亘古无有,思鸿厥庆,施于臣庶。
乃十有二月赦文:孝行节义著于乡闾者,长吏以闻,当议旌录。
先是元年正月,台州守臣詹仪之奏,州之仕者暨士民凡百一十有七人,合词言临海县贡士朱伯履妻陈氏有节行。
伯履早世,年盛子幼,媒氏请复有行,陈氏抚膺恸绝。
既苏,叹曰:「吾宁速死,忍闻此言」?
引刀欲自剪,侍婢亟持之,乃免。
事父母、舅姑至孝。
姑宜人林氏年高齿豁,陈氏手调旨甘,动能顺适其意。
姑垂绝,执其手曰:「愿妇子孙寿数如我」。
训二子希尹、希牧有法,以文行、孝友称。
陈氏年九十有三,齿发不衰,姆则壸彝,州里所矜式。
天产祥嘏,厥有桃实、萱颖之异,请以其事列诸朝,特加褒表,以为节孝劝。
州遣吏按验如状,谨以闻。
十月,守臣赵汝愚继剡上,皆未报。
会庆礼行,耆年高节悉加崇奖,邦人援以为请,守臣尤袤申前奏。
上嘉其节,明年三月壬戌,有旨特封安人,旌表门闾,仍宣付史馆。
诏书至,阖郡欢迎,耋稚竦观,植门建台,诹协令式。
台成,有白雀翔于上,见者异之。
一日希尹、希牧踵门曰:「母氏之节亦既列于赞书,诏于太史矣,愿公勒诸石,益为不朽传」。
芾辞不获命,则进二君而言曰:予昔与君之诸父游,习闻君家事。
君之祖母林宜人治家以礼法,教子以义方,聚族千指,内外无间言。
宜人年百有一岁,时郡守宗公颖欲请表其门,会颖去,弗果。
善积益丰,委址厥后。
安人实太子詹事陈公良翰之姊,风节义概,濡染素熟,承姑慈训,厥德惟肖,庸能身享上寿,保有全节。
方圣上以孝理天下,湛恩下逮,首承天宠,为世世万子孙光耀,且俾乡之为妇为母者以安人为法。
今君又克顺承侈大之,是皆可书也已。
予既纪其略,而又系之以诗。
诗曰:
妇德之修,至隐而昭。
行成于家,而列于朝。
国有劝惩,赏罚而止。
孰观而化,表厥宅里。
淑哉若人,识明志坚。
之死靡它,不贰所天。
节则高矣,报亦云侈。
既畀以年,庸介尔祉。
嶪嶪崇台,左右其门。
匪台之崇,维德之尊。
诏而子孙,勿替勿懈。
永言保之,毋俾台坏。
告而里闾,而妇而母。
惟节惟孝,惟台之视。
圣孝不匮,善推所为。
我诗于石,垂世作规。
自祭文(1178年) 宋 · 吴芾
岁在戊戌,律应黄钟。
寒云翳目,古木号风。
疏棂霜透,虚室尘蒙。
湖山居士,乃于是月,舍其旧宅,归于幽宫。
亲戚伤其永诀,而相送于山中。
酒在斝而虽旨,肴在俎而虽丰,但闻笳鼓,莫睹音容,于乎哀哉!
我自幼为田舍儿,偶因把卷,遂免扶犁。
既参末宦,四十七期,入陪两禁,出把六麾。
虽无玷缺,为人所嗤,第念报国,曾乏毫釐,不应叨冒,度越等夷。
复虑狷介,不能脂韦,久而不退,必触祸机。
旁无寸援,救之者谁?
赖我此心,不昧神祇,迨至晚节,乃得放归。
既归林下,获脱絷羁。
终日笑傲,饮酒赋诗。
山湖照映,妻子追随。
时拿小艇,游于涟漪。
临风对月,其乐无涯。
自顾何德,福至于斯?
亦有何功,可以当之?
又念一世,日月如驰。
人生浮脆,未老先衰。
如我长命,在世亦稀。
若不知足,将欲何为!
若更不死,又待何时!
况营坟圹,有年于兹。
复与二亲,邱陇相依。
今得归往,以慰孝思。
且有精舍,在旁护持。
花竹竞秀,泉石争辉。
魂魄时游,亦足自怡。
昔白乐天,千载所推,年龄至此,亦与世违。
白之旷达,素为吾师。
得与同寿,喜又可知。
寄语亲旧,不须涕洟。
如我存没,皆过所期。
我既无憾,尔又何悲?
已戒儿曹,莫求挽词,亦莫称述,辄立墓碑。
按:光绪《仙居县志》仙居集一三,光绪二十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