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回镇江刘都统贺正启(九) 宋 · 孙觌
玉历颁正,象魏布法。
千岁之日,于此永端;
一旦之逢,自今作始。
恭惟某官盛德介百神之祉,劳谦忘千乘之尊。
悼故老之遗,已迫桑榆之晚暮;
纳履新之庆,宜同草木之欣荣。
跽诵拜嘉,占词叙感。
明月空尘于大贶,阳春莫俪于好音。
欣颂之私,占言难尽。
回无锡冯宰贺正启 宋 · 孙觌
鲁经表首事之年,汉仪蕝朝正之月。
木行履运,金奏宣和。
恭惟某官德齿为老成人,岂弟为风化首。
亲逢熙旦,坐拥庞禧。
更桃符于两户之间,所阅固多矣;
饮屠酥于众稚之后,而寿莫量焉。
重勤一骑之临,亟拜朋纤之辱。
嘉言慰藉,温然如宿酒之醺;
老语谆谆,蕞尔真祭鱼之献。
回莫守贺正启 宋 · 孙觌
考音声而太簇鸣,候昏旦而中星见。
群刚浸长,诸福朋来。
恭惟某官道大而时升,德成而日进。
耆艾省台之望,风流藩翰之良。
桃梗效灵,蔼千门之佳气;
土牛占岁,喧四野之春声。
凡附托于一廛,举涵濡于九里,远驰缇骑,辱贶函书。
椒盘颂花,虽莫预阿戎之集;
屠酥送暖,岂复忧范叔之寒?
欣颂之私,占言难尽。
回宜兴陈宰贺正启 宋 · 孙觌
北斗回杓,岁星始见;
东郊载耒,农扈将兴。
恭惟某官岂弟宜民,忠嘉许国。
未展云霄之步,尚安枳棘之栖。
进服迩僚,师言惟允;
亲逢熙旦,贤路方开。
盍纡昼绣,以疏三接之荣;
更为春酒,以介千龄之寿。
其为欣颂,莫喻名言。
与莫守贺正启 宋 · 孙觌
桃符逐厉,俄惊一岁之除;
椒颂荐馨,共庆三朝之会。
恭惟某官佐王之学,当陪国论;
承流之寄,尚布藩条。
寅奉夏时,肆颁尧历。
进牛鞭而占岁,凭熊轼以班春。
咸欣欣闻鼓乐之音,举熙熙有登台之乐。
东阁之梅,纪瑞已开故岁之花;
南国之棠,交阴留诵他年之爱。
与镇江刘都统贺正启 宋 · 孙觌
一气不顿,进念交泰之难逢;
四序本平,分庆履端之有俶。
恭惟某官战勋出诸将帅之右,将略得古兵家之流。
空万灶之烟,已撤秋防之警;
按诸营之柳,伫瞻春事之新。
迨兹谷旦之临,宜奉椒觞之荐。
柴门寂寂,正服老农夫抱瓮之劳;
幕府潭潭,但想贤宾客盍簪之盛。
回叶守贺正启 宋 · 孙觌
舜玑占七政之齐,繄上圣抚辰之盛;
汉仪讲三朝之会,实群公受祉之初。
恭惟某官式古训以禔身,奉天时而布法。
束缚群奸如束湿,恢恢无漏网者;
养护小民如养雏,洋洋得其所哉。
迨兹三阳交泰之初,举有一视同仁之喜。
斗回寅柄,方行太守之春;
椒颂辛盘,聊效野人之献。
其为欣颂,莫罄名言。
回郭守贺正启(一) 宋 · 孙觌
天王居正,建大号以表年;
方伯承流,履春元而受祉。
群阴消伏,万宝欣荣。
恭惟某官钟五百年间气之英,分二千石名城之寄。
舆情乐只,谣颂蔼然。
属刚德之浸亨,宜春祺之攸介。
锋车追召,已涂芝检之书;
荷橐联荣,行奉纶闱之直。
回郭守贺正启(二) 宋 · 孙觌
盘颂椒花,门书桃梗。
排群阴于九地,集大庆于三朝。
恭惟某官冯熊轼而应木行之辰,进牛鞭以验金穰之庆,埽遗蝗于积雪之下,散惊鸟于列炬之中。
万室安眠,不闻夜吠;
千门喜笑,已作春声。
布宽大之条以广上恩,发中和之政以遵时令。
纡丈二之组,已载观嗣岁之兴;
奉尺一之书,行见履赞元之任。
复官谢沈相启(绍兴二十六年)(1127年11月) 宋 · 孙觌
上书北阙,俯输蝼蚁之微情;
出綍西垣,仰玷乾坤之大造。
繄昊昊垂精之感,实惓惓造膝之陈。
伏念某谋身惷而愚,受性拙而褊。
自知寡与,见谓畸人;
卒陷危机,为世大僇。
强弩射市,非我独也,而薄命安所逃?
腐鼠中人,了无预焉,而奇祸乃如此。
举有窃鈇之态,动成投杼之疑。
固已不胜众楚之咻,岂料又生一秦之患。
遽兴大狱,首寘赃科。
输之鬼薪,论为城旦。
致之必死,示以无还。
自惟十九岁而羝之乳无期,岂谓一千年而河之清可俟。
晋马已老矣,空怀伏枥之思;
吴牛尚喘焉,曲轸驻车之问。
兹盖伏遇仆射相公堂堂社稷之镇,英英人物之宗,开阐大公,主张善类。
凡预平反之笔,皆为全人;
一归造化之炉,举无弃物。
出馀烬于溺灰之后,援穷囚于挤壑之中。
鸾胶续弦,可补黥劓;
金篦刮膜,复睹清明。
所以示丞相宰天下之平,于以佐王者居域中之大。
涤除宿负,申救沈冤。
收兹不齿之身,寘诸无过之地。
载更生之大赐,亦何殊食马之恩;
顾垂尽之馀龄,犹欲效搏獒之力。
谢万俟相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梦得之谪,九年尝赋大钧之问;
屈平之放,三载尚从太卜之占。
况兹三纪流落之馀,而有一旦遭逢之异。
伏念某顷繇学者进贰宪台,五疏请和戎,可纾一时仓卒非常之变,以安国步;
一章论伏阙,必启异日群小不肖之心,以召乱阶。
岂固为譊譊异论以冒刑诛,姑欲效惓惓愚忠以裨庙算。
大臣按剑而怒,彼游魂之聚,小丑何为?
诸生举幡而来,谓中兴之佐,一夔已足。
既大违于国是,旋黜守于方州。
未几胡尘,再犯京阙,生民罹涂炭之害,中都萃蛇豕之妖。
靖康龙沙万里之迁,明受钱唐二凶之叛。
谁为事首,端坐自如?
独有言狅,众愠犹在。
皇天悔祸,圣主厌兵,始画地寻和戎之盟,亦制辟徵伏阙之士。
不辨履霜之早,固知图蔓之难。
某之不才,过乃由此。
兹盖伏遇仆射相公三朝隽老,一代名臣。
历睹群公朋党雠复之私,驯致四郊戎马长驱之祸。
馀风未殄,巨蠹相乘。
践覆车之辙而弗疑,抱救火之薪而益肆。
面谩君父,蔑视同寮。
方造膝论事而猜忌忽生,又反眼为仇而凶怒不测。
况于草芥,践蹋何嫌?
重以雷霆,糜沈可待;
侧闻爰立,实慰具瞻。
始以尊君、亲上、仁民、爱物之心,尽革妒贤、嫉能、恶直、丑正之弊。
兴哀故物,加惠穷途。
收之纳沟必死之中,被以骨肉更生之造。
馀年索矣,称效茫然。
班荆履椒举之亡,固不渝于一诺;
结草亢杜回之后,尚图报于九原。
谢汤枢密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受一廛之地,正穷阎待尽之时;
赐十行之书,有贤路联华之宠。
大钧坱圠,皆被陶镕;
莫境衰残,足为荣耀。
窃以孙叔敖去楚令尹而无忧色;
齐管仲夺伯氏邑而无怨言。
孰知古人喜惧哀乐之情,岂谓得丧穷通之故?
某又罹谗黜,辱在泥涂;
尽褫官资,降为皂隶。
偶不至弭耳,作累累之状;
亦未尝变色,愠戚戚之穷。
公伯寮之愬季孙,其如命何?
臧氏子之沮鲁侯,不遇天也。
数周必复,事有好还。
治道勃兴,群贤汇进。
欣逢一旦,感会千龄。
当轴处中,改弦更化。
上稽公论,下合师言。
正路宏开,群情胥说。
若梅林之望,已慰渴心;
如屠门之过,固自快意。
更遇执角分珍之赐,重叨投醪共饮之仁。
凡今日之所蒙,在孤生为最幸。
兹盖伏遇知院枢密文章华国,道德佐王。
思天下饥溺而同其忧,得英材教育而共其乐。
谓居上系民之休戚,当挺身为国之安危,故能简上帝之心,出而任大臣之事。
永惟许国之义,莫如得士之昌。
追录故臣,半为异物。
禄介子弗及矣,宁无恨焉?
封雍齿而先之,固有喜者。
谢程参政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囊封奏御,方虞冒犯之诛;
诏绂疏恩,更滥褒升之典。
擢从罪籍,加贲朝绅;
叨拜恩荣,恍如梦寐。
伏念某有至愚极陋之累,无周身虑患之明。
名浮而挻灾,言狂而造怨。
一夫诳楚,才挟谤书;
众鬼谋曹,遂成奇祸。
身名破灭,仅齿平民;
骨肉丧亡,惟残一老。
每追维合浦牛衣之泣,空怅望华亭鹤唳之闻。
偶馀息之尚存,信此生之有待。
上圣抚域中之大,群公宰天下之平。
鲁一真儒,览煇而独下;
卫多君子,拔茹以同升。
坏植散群,除苛解娆。
尽蠲密网,稍出羁囚。
夫何二纪禁锢之馀,亦预一时甄收之数!
兹盖伏遇参政气充刚大,性极高明。
辟正路而有疾邪拒诐之功,镇颓波而厉激浊扬清之志。
谓柳士师之黜,岂一身宠辱之足云;
而阿大夫之烹,实公道废兴之所系。
出沈冤于无所告,摅孤愤于不获申。
盖将使多士皆归心焉,岂但令小夫独受赐耳。
洪钧所播,纤芥无遗。
不疑偿同舍之金,彼诚误矣;
晏子解左骖之赎,幸孰甚焉?
大惠不赀,空言难叙。
谢张参政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伏审崇奖耆明,进陪国论。
宠数绝廷臣之右,欢言溢海宇之间。
恭惟参政学邃六经之淳,名冠万夫之表。
文章隽老,道德宗师。
太公遇西伯而来归,谢傅卧东山而强起。
天下之义理,所阅多矣;
民间之疾苦,皆亲见之。
以兹开物成务之姿,方当经体赞元之任。
得时则驾,莫如今日;
当仁不让,岂在他人。
四方耸岩石之瞻,群生伫大钧之播。
何必埋轮道上,奋一怒之快于豺狼;
自可借箸食前,折千里之冲于尊俎。
某漂流弃物,衰槁馀生。
侧聆置辅之求,倍切依仁之愿。
爰念囚山林之久,固已蒙解纵之恩;
尚未填沟壑之时,犹及见经纶之盛。
谢陈枢密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身老百罹,久安穷陋;
恩推三宥,俾解拘维。
骤起民阎,载通吏籍。
伏念某漂流岭峤,归宿田庐。
乞火于南邻北里之中,拾穗于东阡西陌之上。
醉尉诃怒,穷鬼揶揄。
卧听扊扅桑妇之歌,起和欸乃渔翁之唱。
年开八秩,星度两周。
馀息犹存,荣望已绝。
肆覃茂渥,加贲馀黎。
访千树桃而苔生,种一顷豆而萁落。
五鸡二母,彘已编渤海之氓;
三钟十束,薪尚赋支篱之禄。
恭惟枢密文高和寡,材大用难。
雁塔书名,极天下伦魁之选;
鳌扉视草,冠内朝供奉之班。
首膺梦卜之求,分总枢机之要。
巍乎社稷之卫,烨然邦家之光。
将相安危之寄方隆,朝廷人物之评所系。
一言印可,众论景从。
致兹衰屏之踪,遂玷明扬之列。
虽大人行大公之道,固不以为恩;
而小人怀小己之私,讵敢忘其报?
谢韩尚书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先哲王之制刑,垂万世不刊之典;
大司寇之议法,哀一夫无告之辜。
仰繄善贷之仁,兹谓难逢之会。
伏念某许身甚拙,涉世尤疏。
自任一介不移之愚,久处众人必争之地。
以和戎缓兵为是,以伏阙首祸为非。
狂疏不切于事情,迂阔动乖于时变。
滑稽玩世,但思碌碌以全生;
肮脏倚门,岂免栖栖而为佞?
卒罹大谤,自抵严诛。
怅来日之无多,悼孤生之永已。
谁复怜者,被以三薰三沐之慈?
遂一洗之,出于大谴大何之域。
兹盖伏遇详定刑部尚书以儒雅饰吏事,以忠义结主知。
德大而矜愚,器博而容众。
威名煊赫,京兆之智发伏如神;
议论详明,尚书之心持平似水。
革去析言破律之弊,辅成救焚拯溺之功。
岂图二纪禁锢之馀,首玷一言平反之重。
自今知免矣,已逃溺箦之诛;
抑过所望焉,俄见坏陂之复。
穷途易感,没齿难忘。
谢汤中丞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削丹书于秋官之籍,繄圣天子独断之明;
齿清议于月旦之评,实卿大夫游谈之重。
伏念某藐然一介,蕞尔馀生。
三虫作心腹莫大之忧,二竖为膏肓不治之疾。
固尝求福于木居士,亦复祈巧于天女孙。
鬼神恶而天高不闻,蛟龙怒而淮深莫测。
欻如过隙,星纪之换两周;
恍若披云,天日之光一睹。
仁言博矣,王路坦然。
一灯借明,九里蒙润。
补坏墙而翁怒,自干非意之诬;
束缊火而妇还,更冒曲成之造。
兹盖伏遇中丞刚大之气充塞堪舆,蹇谔之声动摇山岳。
靖共好直,忠愤疾邪。
哀此穷途,已同弃物。
掀于淖而濯西江之水,傅之羽而培北海之风。
骨鲠在咽,久从喑哑;
脑脂去眼,复见高明。
铭佩之私,占言难尽。
谢周殿院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蚤罹谗慝,俾从四罪之诛;
卒赐辨明,复序两甄之列。
伏念某自惟孤拙,屡致怨憎。
一哆南箕之威,莫障西风之汗。
穷途栖屑,何止百罹;
莫齿侵寻,惟欠一死。
属君相明良之合,会圣贤驰骛之初。
抗议堲谗,疏恩起废。
晋屈产之乘已老,复何为哉?
鲁灵光之殿独存,殆非偶尔。
兹盖伏遇殿院忠愤慷慨,刚德沈潜。
公论倚平,国势增重。
善救无弃,曲成不遗。
致兹流离放逐之馀,亦被收拾哀怜之数。
轮囷老干,虽无意于云霄;
呃喔长鸣,尚不渝于风雨。
谢中书王舍人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众毁盈庭,陷以人臣之大慝;
一言投匦,概之天下之至公。
伏念某与人无茹肝涉血之仇,而所遇有笞地射天之恶。
欺君指鹿,怙众嗾獒。
合为一朋,兴其凶怒。
彼越俎者,弹文本自于借秦;
遂下石焉,制狱暴兴而助桀。
钻皮出羽,洗垢索瘢。
虽云极锻鍊之工,终莫得毫毛之罪。
微笑忽生乎偃月,疾威不掩于迅霆。
固自不知其所以然,曷为至于若是极也。
忽三州之檄同日俱下,合诸戎之卒持挺促行。
幼女牵衣,老妻裹饭。
旁观尚为之出涕,在某固难以为心。
流落三年,阻绝万里。
旋蒙恩贷,归首故丘。
一室萧然,物故几尽。
老妻忧死,幼女病亡。
稿葬空山,但馀两冢。
寸心破碎,老泪纵横。
惘惘可怜,奄奄欲尽。
方群小快一时之怒,顾一夫之休戚何足言;
以四海望中兴之心,而大臣之举措乃如此。
第莫追于既往,岂有俟于将来。
不图馀生,复见今日。
大明博照,众正上行。
嘘枯吹生,朽株蒙润。
起幽矜慝,蔀室垂光。
虽周黎民固已无遗,而绛老人于今独在。
悉除过故,复冒官荣。
兹盖伏遇侍讲中书舍人岩廊柱石之姿,宗庙盘彝之器。
学通圣域,文擅词宗。
首膺仄席之思,入奉受釐之对。
论经秘殿,舌有风雷;
视草西垣,笔参造化。
属令小子叫阍之日,骤蒙明公援壑之仁。
自惟无褚公半面之新,何以得季子一诺之重?
庙堂之上,缓颊游扬;
缙绅之间,发愤慷慨。
谓两禁旧臣而降为皂隶,以百年遗老而辱在泥涂。
掖起民编,还畀吏籍。
凡此遭逢之异,岂非宿昔之因?
大惠不赀,空言莫叙。
昔也龟證为鳖,固知寡不胜众之难;
今而马反为驹,亦有老而复壮之理。
穷途易感,没齿难忘。
谢凌正言启(绍兴二十六年) 宋 · 孙觌
谤焰有爇天之势,何负而独遭?
漏泉无择地之偏,卒归于一洗。
繄卿大夫悼屈哀穷之助,为愚不肖残年投老之光。
伏念某蚤触祸机,久婴罪罟。
两怒益恶,更谓盗丘;
三尺深文,论为黥布。
固已悟昨非而自屏,岂应讼故怨以求申。
会上圣之作兴,当大贤之特起。
有骓有駓,有骐有骆,一空冀野之群;
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出应渭滨之卜。
拔茅汇进,推毂相先。
善类攸归,国人所慕。
兹盖伏遇正言矜愚容众,汎爱亲仁。
哀此陈人,未编于鬼录;
借之馀论,俾复于官联。
未知论报之方,但有循涯之愧。
破甑固已归于瓦砾,何所用之?
故车犹可备于薪蒸,未忍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