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郧口(昔与宜兴君同过此)(1075年) 北宋 · 曾巩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腾骞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促促为物役(1076年) 北宋 · 曾巩
促促为物役,区区迫世情。
但嗟束缚急,未觉章绶荣。
奈此两鬓白,顾无一廛耕。
所求亦云几,脱粟与藜羹。
鸿雁(1076年) 北宋 · 曾巩
江南岸边江水平,水荇青青渚蒲绿。
鸿雁此时俦侣多,乱下沙汀恣栖宿。
群依青荇唼且鸣,煖浴蒲根戏相逐。
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岂同白鹭空洁白,俯啄腥污期满腹。
喜晴(1075年) 北宋 · 曾巩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操舟众工立噤㾕,湿橹钻火磨星红。
荒蹊成潴尺寸碍,永日四望无人踪。
一时得意数蛙黾,鸣跃振踞泥涂中。
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含冲融。
今晨霾曀一扫荡,羲和徐行驱六龙。
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1077年) 北宋 · 曾巩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
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
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
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
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
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
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
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访石仙岩杜法师(1077年) 北宋 · 曾巩
杜君袖衔丹砂书,一顾诃斥百怪除。
声如翻河落天衢,四方争迎走高车。
方瞳秀貌白须垂,买船东南寻旧居。
石岩天开立精庐,四山波澜势争趋。
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乐有馀。
我今归来尚踟蹰,羡君决发真丈夫。
晓出(1077年) 北宋 · 曾巩
晓出城南罗卒乘,皂纛朱旗密相映。
貔貅距跃良家子,鹅鹳弥缝司马令。
夺标一一飞步疾,盘槊两两翻身劲。
霸上今朝且儿戏,卫青异日须天幸。
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1074年) 北宋 · 曾巩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京师观音院新堂(1068年) 北宋 · 曾巩
九衢言语乱人耳,三市尘沙眯人目。
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
恨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
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云蒸雨泄被岩壑,海倒河垂动林麓。
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
解衣坚坐暝忘返,饮水清谈心亦足。
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
青鞋赤舄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
北渚亭雨中(1072年) 北宋 · 曾巩
振衣已出尘土外,卷箔更当风雨间。
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
寒沙漠漠鸟飞去,野路悠悠人自还。
耕桑千里正无事,况有樽酒聊开颜。
赏南枝(1054年) 北宋 · 曾巩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
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缀枝。
又岂是、一阳有私。
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
霜威莫苦凌持。
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
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
攀赏处、宜酒卮。
醉捻嗅、幽香更奇。
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
其一 北宋 · 曾巩
濯残暑气朝来雨,助作秋声夜半风(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
其三
兴亡两丘土(同上书卷一○)
其四
吟笑还孤永(同上书卷一二)
其五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同上书卷一九)
其六
割蚌珠的皪(同上书卷二○)
其七
固知臭味非相类,其奈萦缠不自由(《山堂肆考》卷二○一)
试中书舍人制诏三道 其一 特进观文殿大学士除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 北宋 · 曾巩
门下:锡之列壤,颛师宠于藩维;
申以荣名,视官仪于宰路。
所以褒隆旧哲,优异宗工。
维今古之通规,实邦家之盛典。
宜兼礼秩,属在耆英。
播告治朝,用扬孚号。
具官某,庄毅足以任重,肃括足以禔身。
有能断大事之明,有克勤小物之慎。
以察微之智,练达人情;
以经远之谋,弥纶国体。
中外宣力,左右纳忠。
今方内靖嘉,百揆攸叙,助朕致此,时乃之庸。
位特次于上公,职仍通于秘殿。
阅时已久,加命宜殊。
是用处以名城,分建旄之寄属;
均于台衮,极备物之恩荣。
于戏!
显有功,尊有德,朕于崇奖近辅之心,可谓至矣!
亲百姓,抚四夷,尔于将顺朕志之义,可不懋哉!
尚体眷怀,往祗厥服。
其二 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制
左右侍从之官,皆朕所访问,以献纳为职者也。
惟禁林任亲地密,于夫经营庶务,进退大臣,未尝不预咨询,非独治翰墨、典训辞而已。
故待遇之宠,不与他学士比。
其重如此,非智能材谞拔出一时,岂称公选
某纯明修洁,秉谊不回。
学有本原,可以图治体;
文有师法,可以代予言。
是用擢于右垣,使就兹位。
今宇内嘉靖,朝廷燕閒。
朕方明纪纲,考制度,以行之当世,传之将来。
夫能协尔衷以辅朕志,论思政理,以著之谋猷;
润色斯文,以见于号令。
待尔有当官之效,以副予吁俊之心。
其往懋哉,以承厥叙。
其三 敕监司考核州县治迹诏
朕惟天之所以视听者在民,故朕之所以承天者,以吾民事为尤重。
夫能使吾民足于衣食,安于作息,无愁怨叹苦之声,有廉耻自重之谊者,在夫州县之吏而已。
朕既择人,付以兹任,而尚忧夫方域之广,生齿之众,吏或不明不良,不能究宣恩德使达于下,开导群情使通于上。
是以置使分部,属之刺督。
而考核幽明,甄别淑慝,罕能务称其职。
朕方宪于先王,以正百官之任,使处其名者必效其实。
夫比群吏之治,而谨其劝创,固朕之所孜孜而不敢怠也。
廉按之臣,其体朕意,于夫治人之官,审加察焉。
使纯明修洁、慈祥仁笃之吏,无壅于上闻;
而昏庸污慢、苛薄媮伪之人,不能自匿。
庶夫事举刑清,和乐交于内外;
风移俗易,忠厚格于神明。
方虚朕心,以观汝效。
赏罚有典,谊无敢私。
其尚钦承,朕言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