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三首 其一 (1175年3月)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几日春阴锁翠岩,忽惊飞盖度晴岚。
身轻似起烟霞痼,意适宁论禄位贪。
句法旧超常语六,年华今富达尊三。
从容笑语无馀事,兴在南山更向南。
⑴ 朝鲜本考异:当作赋
其二 (1175年3月)
七言律诗
几杖归来觅故岩,眼中犹记旧烟岚。
诗情自昔元无敌,世味而今更不贪。
默数流年欣望八,闲寻隐诀话存三。
小生自愧衰颓早,个里凭公(考异:一作君)为指南。
其三 (1175年3月)
七言律诗
曈曈朝日出高岩,簌簌征衣曳晓岚。
□□向来孤旧意,林泉老去觉真贪。
凄凉烟火一百五,零落交游十二三。
叹□□□□世事,卧吹横笛过溪南。
次秀野泛沧波馆至赤石观刈早稻韵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绿云黄半武夷乡,碧水萦纡一带长。
闻道放船飞皂盖,定知行酒载红裳。
棹讴如贺丰年信(自注:农家以早稻为晚禾信。),乐饮闲酬此日凉。
禾忝谁言不阳艳,晚炊流咏有馀香。
次秀野韵题卧云庵(1175年3月)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君家丘壑本圆成,何意寻荒入翠屏。
为爱晴云荐孤枕,故将闲日付新亭。
梦魂寂寂衣裳冷,心事悠悠简策青。
更把枯桐写奇趣,鹍弦寒夜独泠泠
奉和秀野见留之句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闲卧秋山尘事稀,西风催唤出岩扉。
来看甲第清泉好,更喜仙翁丹颊肥。
扪虱坐谈端未厌,连环入梦却思归。
明朝振策千峰顶,满袖琼琚背夕晖。
次秀野种粟韵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和秀野蕲簟之句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史君两鬓尚青青,学道仍抛后院笙。
溽暑快眠知簟好,晚凉徐觉喜诗成。
人从蕲水当年寄,诗比韩公此日清。
坐对更深谁是伴,唯应阙月共长庚。
次韵寄题芙蕖馆三首 其一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乱山丛里有江乡,华馆清波引兴长。
正喜白鸥轻易狎,忽惊红妓俨分行。
临流更好挥椽笔,俯槛何妨接羽觞。
共说仙翁闲日月,不因春草梦池塘。
其二
七言律诗
幻成飞阁笑谈馀,便有新荷水面铺。
指点清波浮菡萏,惊呼红影碎陬隅。
且将伴侣同杯酒,不用君王予镜湖。
多少故交台阁上,问渠落拓更能无。
其三
七言律诗
不须艇子棹歌来,且看芙蓉面面开。
卷里有诗都锦绣,席间无地可尘埃。
风清月白琴三弄,绿暗红深酒一杯。
明日仲宣楼上去,越吟应是首频回。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其二
七言律诗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论文把酒话偏长。
次秀野杂诗韵 其一 葺居二首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
重喜青山还绕屋,却嫌黄叶渐平沟。
开轩且放浮岚入,决水徐通废圃流。
便觉园林顿萧爽,不妨随境味玄幽。
其二 葺居二首
七言律诗
向来鞅掌元非病,此日徜徉讵有妨。
自喜登台闲瘦竹,人惊步屧响空廊。
高斋雨过新山色,曲沼风来旧水光。
千里壮心殊未已,不应疏懒兴能长。
次秀野杂诗韵 刻漏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
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
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次秀野杂诗韵 栗熟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教林下长蒿蓬(自注:种树法,栗下不得有草木。)
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
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
樱桃浪得银丝荐,一笑才堪发面红
⑴ 自注:《本草》云:人有脚弱,往栗树下啖及数升,遂能起行。
⑵ 自注:苏黄门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⑶ 自注:银丝,见杜诗。《本草》云:樱桃,服之令人美颜色。
次秀野杂诗韵 山药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怪来朽壤耀琼英,小斸倾筐可代耕。
豢豹于人尽无分,蹲鸱从此不须生。
雪镵但使身长健,石鼎何妨手自烹。
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
⑴ 自注:陈阑斋《玉延赋》有蜂蜜羊羹之句。
次秀野杂诗韵 食梨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珍实浑疑露结成,香葩况是雪储精。
乍惊磊落堆盘出,旋剖轻盈照骨明。
卢橘谩劳誇夏熟,柘浆未许析朝酲。
啖馀更检桐君录,快果知非浪得名(自注:《本草》谓梨为快果。)
次秀野杂诗韵 导引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闻说牛刀久不更,闲中应接羡门生。
向来已悟藏千界,今日何劳倒五行
按蹻有时聊戏剧,居心无物转虚明。
举觞试问同亭侣,九转工夫早晚成。
⑴ 自注:吕公诗云:一粒粟中藏世界。
⑵ 自注:《道书》云: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