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夫用熹定王台韵赋诗因复次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新诗通造化,催出火轮来。
云物低南极,江山接汉台。
心期千古迥,怀抱一生开。
回首狂驰子,纷纷政可哀。
后洞山口晚赋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日落千林外,烟飞紫翠深。
寒泉添壑底,积雪尚崖阴。
景要吾人共,诗留永夜吟。
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自方广过高台次敬夫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素雪留清(原校:疑当作青)壁,苍霞对赤城。
我来阴壑晚,人说夜灯明。
贝叶无新得,蒲人有旧盟。
咄哉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至上封用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畴昔朱陵洞,如今白帝城。
天高云共色,夜永月同明。
万象争回巧,千峰尽乞盟。
登临须我辈,更约羡门生。
登祝融峰用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今年缘底事,浪走太无端。
直以心期远,非贪眼界宽。
云山于此尽,风袂不胜寒。
孤鸟知人意,茫茫去不还。
赠上封诸老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夜宿上封寺,翛然尘虑清。
月明残雪里,泉溜隔窗声。
楮衲今如许,绨袍那复情。
炉红虚室暖,聊得话平生。
十五日再登祝融用台字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江流围玉界⑴,天影抱琼台。
拄杖烟霄外,中岩日月回。
箕山藏遁许,吴市隐仙梅。
一笑今何在,相期再举杯。
⑴ 原作带,据宋本、成化本、朝鲜本改
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岳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我已中峰住,君从何处来。
莫留岩底寺,径上月边台。
浊酒团栾坐,高谈次第开。
前贤渺安在,清酹寄馀哀。
十六日下山各赋一篇仍迭和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绝顶来还晚,寒窗睡达明。
连床眇归思,三宿怅馀情。
云合山无路,风回雪有声。
岳祇珍重意,只此是将迎。
和择之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仰止平生旧,今年得得来。
举头天一握,倚杖雪千堆。
讲道心如渴,哦诗思涌雷。
出山遗语在,归骑莫徘徊。
十一月二十六日宿萍乡西三十馀里黄花渡口客舍稍明洁有宋亨伯题诗亦颇不俗因录而和之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
清江道中见梅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今日清江路,寒梅第一枝。
不愁风袅袅,正奈雪垂垂。
煖热惟须酒,平章却要诗。
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
舟中晚赋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长风一万里,披豁暮云空。
极浦三年梦,扁舟二子同。
离离浮远树,杳杳没孤鸿。
若问明朝事,西山晻霭中。
过丰城作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渺渺丰城县,回头忆旧游。
晴江罗远树,宿莽乱中洲。
宝剑今鳞甲,神光尚斗牛。
他年还记得,此夜一扁舟。
舟中见新月伯崇择之二友皆已醉卧以此戏之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舟中见新月,烟浪不胜寒。
与问醉眠客,岂知行路难。
残阳犹水面,孤雁更云端。
篷底今宵意,天边芳岁阑。
观西山怀岳麓以为莫能相上下也聊赋此云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
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
进贤道中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往辞湘水曲,今过豫章城。
改岁无多日,到家才几程。
昼怜春意迫,夜喜月华清。
此去无淹轨,前涂似掌平。
安仁晓行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夙驾安仁道,行行得自娱。
荒山围野阔,远树出林孤。
景晦长烟合,天寒碧草枯。
归心怀往路,极目向⑴平芜。
⑴ 宋本、成化本、朝鲜本作尚
十七日早霜晴观日出雾中喜而成诗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斜月夜窗白,肃霜朝气清。
长涂披素锦,寒雾涌金钲。
已作三冬雨,何妨十日晴。
天公且相念,莫遣暮云生。
再用前韵 南宋 · 朱熹
五言律诗
久阴冬竟暖,欲霁气先清。
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钲。
风霜千里肃,天地一朝晴。
明日知何日,阳春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