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赐刘光世韩世忠张浚诏(1135年1月17日) 宋 · 沈与求
朕自渡江以来,志在恢复,深惟足食足兵之计,夙夜疚怀。
凡财赋所入,未尝一毫妄费,悉用养兵而已。
故比年训练,士卒精强,而器械亦皆犀利,比之曩昔,实不相侔。
是以去冬敌人之来,卒赖卿等极力捍禦,致彼遁归,盖前此所未有也,朕甚嘉之。
然中原之未复,二圣未还,而僭伪之徒,方挟强国之援,狡谋日急。
顾我所以胜之者,惟是上下内外合为一家,如报私仇,乃克有济。
傥或各以其职,自分彼此,日复一日,成功实难。
卿为国重臣,安危所系,谅必察此,不待朕言。
今国用空殚,民力耗竭,虽有司锱铢积累,而费出之数,日以寖广。
苟无以继,何以聚人?
每一念之,心常怵惕,想卿亦为朕虑及于此也。
至于差辟官属,保明功赏,军须用度之类,更在精覈,勿至泛滥。
使赏当而爵禄不私,用足而资给不匮,则存养事力,渐图进取,朕与卿等同享无穷之利,顾不美哉!
布朕此意,卿宜悉之。
赐李纲诏 宋 · 沈与求
朕昨总戎车,前临敌垒。
洎潜师之引遁,劳戍役以言还。
惕若眇躬,惧兹多难。
幸求善后之计,敢蹈护前之非。
博访旧臣,屡形深诏。
卿首陈三策,适投却敌之机;
继上六条,大阐兴邦之略。
意拳拳而曲折,言懔懔而高明。
有发予衷,如对卿语。
此乃卿精忠许国,诚节表时。
虽在燕閒之中,不忘开济之事。
肆披夙蕴,因致良规。
省阅再三,嘉叹不已。
至若议和避地之失,练兵积粟之方,将议改图,共期底绩。
临朝愿治,顾策虑之是资;
当馈思贤,念话言之可想。
宜从疾置,时告嘉猷。
终藉经纶之才,助成戡定之烈。
故兹亲笔,以示至怀。
赐岳飞诏(绍兴五年六月)(1135年6月) 宋 · 沈与求
比得张浚奏,知湖湘之寇悉已肃清。
纾朕顾忧,良用欣惬。
非卿威名冠世,忠略济时,先声所临,人自信服,则何以平积年啸聚之党于旬朝指顾之间?
不烦诛夷,坐获嘉靖,使朕恩威兼畅,厥功茂焉。
腹心之患既除,进取之图可议。
缅思规画,嘉叹不忘。
然恐招抚之初,人怀反侧,更宜绥辑,以安众情。
措置得宜,彼自驯扰,必与卿计之熟矣。
或有陈请,可具奏来。
车驾进发赐临安府诏谕 宋 · 沈与求
朕以诸将之兵分屯江上,捍禦敌人,暴露劳苦,今将幸其营垒,亲抚劳之,庶几戮力一心,以安宗社。
疆事稍定,即议回銮。
咨尔此邦之人,当体朕意。
赐刘光世张俊诏 宋 · 沈与求
得张浚奏,比至太平建康阅视,卿所部军马武艺精强,士气振发,他时却敌,决取成功。
至于纪律严明,秋毫无扰,民旅和会,上下安定,繇卿训督所致,良用叹嘉。
故兹亲笔奖谕,想宜知悉。
赐李纲诏(绍兴五年十月) 宋 · 沈与求
朕以大江之西俗轻,而悍兵之寇无岁无之。
师旅荐兴,民益凋瘵,肆图旧弼,往填临之。
卿威名德望,耸动一时,风采想闻,人自慑服。
起于閒馆,作我价藩。
匪惟指顾之间,一变潢地之习,先声所暨,谅折遐冲。
朕之用卿审矣,卿宜以安社稷为己任,勿间中外,勉为朕行,不必数有请也。
故兹亲笔诏谕,卿其悉之。
赐吕颐浩诏(绍兴五年十月)(1135年10月) 宋 · 沈与求
朕以湖湘八州之地西通巴蜀,为国上游,往连盗区,一方骚动。
比者招辑虽已略平,而民俗剽轻,或易生变,允藉耆德往填抚之,乃起卿燕閒之中,而属以方面之事。
庶期谈笑坐以销萌,慰彼黎元,增重形势。
而抗章固避,殊咈于怀。
惟卿社稷元老,身任安危,必不以内外为间,谅应闻命,慨然引途。
故兹亲笔诏谕,卿宜悉之。
赐刘光世诏 宋 · 沈与求
览奏,欲赴行在奏事,必有为国经理之谋,归以告朕,良用叹嘉。
朕意亦欲卿一来,缘遣相臣浚往江上视师,行日甚近,又恐缘此滞留。
俟浚至彼,卿可一面商量,或更有所见,具奏以闻,固所望也。
卿宜悉之。
赐交趾郡王李阳焕历日敕书 宋 · 沈与求
朕正位凝命,纂圣绪于累朝;
治历明时,加王正于率土。
眷尔藩服,为予世臣,适临改岁之端,宜膺颁朔之庆。
占耕期于农扈,克谨民功;
奉贡职于象胥,必遵侯度。
今赐卿绍兴三年日历一卷,至可领也。
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秋冷,卿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赐武泰军官吏僧道耆寿等示谕敕书 宋 · 沈与求
朕以郭仲荀将门华胄,帅阃劲臣。
出则总护于戎行,屡任爪牙之重;
入则典司于禁卫,见谓腹心之良。
再扈岩廊之居,弥肃缀衣之列。
嘉乃忠节,推其勇功,肆开屏翰之雄,尽复节旄之旧。
逖惟雅俗,素服能名,及闻廷号之朌,必尽舆情之望。
今特授郭仲荀武泰军节度使,依前云云。
赐吴玠王彦关师古奖谕敕书(绍兴元年二月十二日)(1136年2月12日) 宋 · 沈与求
朕乘历运之中微,属方隅之多故。
兵尘数起,边候屡惊。
永怀秦雍之区,久罹夷狄之祸,暴骨满野,连城为墟。
兴言霣心,引望流涕。
式资骁锐之将,屏此腥膻;
庶使创残之民,脱于涂炭。
卿世家陇右,气禀山西。
摅忠愤于胸中,燀威棱于塞外。
运奇合变,并施九拒之谋;
鼓勇争先,悉用万全之略。
潜军一举,迸骑四驰。
折虏势于方骄,激士心而复振。
兹为社稷之卫,良慰鼓鼙之思。
然念岁月倭迟,风霜匽薄。
勤勚虽由于尔力,咎责实归于朕躬。
更奋鹰扬之师,益歼蚁附之众。
剋复疆土,抚定黎氓。
赤囊之捷系传,功既存于庙祏;
丹书之誓永固,福自及于子孙。
各坚乃诚,勿忘朕训。
赐朱胜非辞免右仆射恩命不允口宣 宋 · 沈与求
卿功存应变,德协镇浮。
廷号肆朌,朝佥允穆。
宜膺眷意,往柄宰司。
赐郭仲荀辞免特授武泰军节度使恩命不允口宣 宋 · 沈与求
卿家传韬略,世载勋庸。
忠谨自将,简注惟旧。
复朌节钺,仍侍殿岩。
往服异恩,益图休烈。
今赐卿告,想宜知悉。
赐孟庾辞免进通议大夫不允口宣 宋 · 沈与求
卿总护戎行,扫平寇虐,褒功未称,避宠奚为?
其服恩章,勿形逊牍。
赐邢焕除庆远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辞免恩命不允口宣(1132年9月30日) 宋 · 沈与求
卿系出儒家,恩联戚里。
谦恭有守,静慎无哗。
斋钺既朌,廷绅允穆。
往承茂渥,勿复牢辞。
拟御试策题(1135年) 宋 · 沈与求
朕德菲陋,绍承大统。
遭家多难,求济未获。
是以博延豪俊,咸造在庭,觊闻治道之要。
子大夫其必尽精极虑,乐为朕言之。
盖闻在昔圣王之治天下,正心诚意躬行乎上者,固自有道。
而措诸事业之间,则或宽或猛,或质或文,变通随时,不胶于迹。
故其成效布在方册,昭昭乎其可观也,朕甚慕之。
越自即位,九年于此矣,愚欲雪父兄之耻,而复祖宗之烈,夙夜祗惧,罔敢荒宁。
而施为缪盭,治效缺然。
深惟其故,不惮改作。
间者乃下铨量之令以择吏,而真才犹未显也;
严科歛之禁以恤民,而实惠犹未孚也;
谨简练之法以治兵,而冗食犹未革也。
夫吏道未肃,民力未苏,兵势未强,朕之治所以未效也,顾何以辑事功、弭祸乱哉?
而建议之臣并欲考课以核殿最,省官以抑奉稍。
力役不足以供饷馈也,为之屯戍营田以宽之;
赋入不足以给调度也,为之平准均输以佐之;
爵赏未艾也,为之定武功之等;
纪律未明也,为之参府卫之制。
凡若此者,其合于古、便于今乎?
其或有不然者邪?
虽然,此治之迹也。
上之欲三辰明,四时序,灾沴不生而动植遂性;
下之欲风化行,习俗厚,奸宄不作而中外协心。
兹可以占天人之助矣,夫何敌不克,何难不济?
兴复大业,其庶几乎!
子大夫以为何修何营而可以臻此?
其条列而茂明之,务适于用,朕将有稽焉。
上太上皇帝表 宋 · 沈与求
臣构言:吁天迫切,久期銮辂之还;
阅岁推迁,犹阙寝门之问。
想百灵之奔卫,致万福之来宜(中谢。)
恭惟太上道君皇帝陛下道格神明,仁沾动植。
释位退托,虽殊南内之居;
履时艰危,未返北征之驭。
臣尚迟虞侍,每积忧思。
民心徯于归君,弥极天旋之望;
帝命从于与子,必谐晨省之祈。
臣无任。
上太上皇后表 宋 · 沈与求
臣构言:慈闱犹阻,屡惊岁月之移;
寿斝莫陈,每积晨昏之恋。
阴知天意,密护圣躬(中谢。)
恭惟太上皇后殿下德庇六宫,恩涵万宇。
练衣出笥,素存椒掖之规;
翟驭旋途,应罢瑶池之集。
臣思深语咽,望极涕零。
富贵不足解忧,致孝当严于大养;
疾痛则必反本,祈恩式伫于遄归。
臣无任。
代高丽国王王楷表(一) 宋 · 沈与求
臣某言:仲秋渐凉,恭惟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臣某诚瞻诚祝,顿首顿首。
窃念臣叨司蕃寄,袭箕子之馀风;
瞻望宸居,效封人之善祝。
臣无任。
代高丽国王王楷表(二) 宋 · 沈与求
臣某言:今年六月十七日,迪功郎吴敦礼至,奉诏书一道者。
使指遄臻,训词俯逮。
岂图疏逖,敢冒宠灵(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出震以应期,乘乾而御变。
非后何戴,民咸怀于有仁;
其命维新,天亦佑于一德。
时虽属于多故,日可期于太平。
言念下蕃,素陶圣化。
之屏之翰,曾莫效于微劳;
为龙为光,乃屡叨于异数。
顷驰贱介,祗述贡仪。
可嗟一苇之航,未能汔济;
致使小邦之信,不获升闻。
深自凌兢,莫遑启处。
适以遭家之多难,又稽继岁以入朝。
敢期睿明,灼见诚悃。
特讲省存之典,俾知眷遇之丰。
恩实非常,报将安所?
复禹之绩,愿克绍于先王;
曰商是常,期不隳于旧职。
臣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