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代谢转官启 宋 · 沈与求
入告元勋,已诞扬于显册;
遍行殊赏,乃横及于微躯。
亟被恩言,徒怀感臆。
伏念某起从疏逖,误玷选除。
寖膺宠数之过优,每愧器能之弗称。
顷缘移使,方属整兵。
峙乃糗粮,偶无饷馈之乏;
于彼原隰,与有驰驱之劳。
盖职分之当然,顾事为之安在。
骤叨增秩,罙惧罔功。
此盖伏遇某官威格华夷,志存庙社。
愤凶徒之窃发,出妙略以请行。
运筹帷幄之中,既空蚁聚;
还师衽席之上,爰振虎臣。
遂轸念输将之勤,亦联名庆赐之列。
某敢不恪遵乃职,图称所知。
庶以奉法循理之心,可为推贤与能之报。
代贺翁中丞改知杭州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拜恩中道,更镇近藩。
凡属统临,交深欣畏。
恭以某官才推英杰,德懋中和。
亲逢圣主之知,自致风云之会。
紫荷持橐,久参帷幄之谋;
白简飞章,悉正朝廷之体。
顷被天纶之渥,暂分昼锦之荣。
克殄寇攘,用苏疲瘵。
作军谋帅,方加贲于殊功;
视邦选侯,遂改临于大屏。
定见赐环之亟,靡容开府之淹。
归践庙堂,下泽寰海。
某缪当支郡,行托馀庥。
顾惟慰幸之多,岂在等伦之后。
代贺胡提刑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光被帝纶,宠更使节。
威声所底,乐诵惟均。
恭以某官雅望镇浮,周才应变。
所至可纪,有前古吏师之风;
无施不宜,皆一时国论所倚。
比奉凝旒之对,式符侧席之求。
嘉谋适陈,明命已出。
轺车一乘,盖欲重持斧之权;
细札十行,恐遂趣赐环之召。
顾惟晼晚,辱在庇庥。
行拜旌旗之光,敢修竿牍之礼。
欣幸之剧,倍万常情。
代贺张舍人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拜恩宸陛,进直掖垣。
休命播腾,舆情欣属。
伏惟某官气盖一世,心雄万夫。
焕星斗之文,追配作者;
起雷霆之誉,蔚为闻人。
有连中八科之名,无纷乱诸事之诮。
蚤从麟阁,尽读未见之书;
旋列螭坳,更著不刊之典。
盖善为训诰誓命之烦悉,必能道德意志虑之精微。
果被显除,遂居华选。
靖共一节,共识傅昭之古风;
通达百为,当问崔琳之今事。
嗣观纶綍之出,趣预庙堂之游。
某蚤辱论交,兹闻得位。
上以赞朝廷之喜,下预有乡闾之荣。
代贺韩舍人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近奉制函,遂登辞掖。
人望所属,士论为荣。
伏惟某官诸儒楷模,三代豪杰。
扬雄于蜀,本著书成后世之名;
马周入关,因抗章言天下之事。
褒语一下,英声四驰。
盖不为世俗无用之文,则已识公辅有为之器。
其间流落,公言谓何;
及此选除,上意决矣。
然以辞令赞书之任,而付讨论润色之才,此优为之,何足道者。
一时制作,孰能居苏、贾之先;
他日设施,自当在常、杨之上。
某预游滋久,闻命甚休。
眷江湖之一麾,阻门阑之三贺,忻欢素志,倍蓰常情。
代贺宣抚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告廷明命,复位元枢。
嗣开莫府之严,遽舍安车之佚。
事关国体,喜动民情。
窃以镇抚四夷为上公之任,典护诸将乃元帅之权。
去就之閒,重轻所系。
故师连西海,彊卫公之一行;
而寇警朔方,赖长平之复出。
勋盟既固,史牒用光。
恭惟某官位冠宗工,望隆元老。
摅尊主庇民之志,成开疆辟土之功。
鹰扬四方,鹗立一世。
威棱远憺,顾草木之皆知;
忠列具存,宜藜藿之不采。
顷缘振旅,因欲奉身。
上心虽悯于独贤,舆论已知其复用。
果承温诏,再抚全师。
盖边陲无折箠之劳,则宗社有覆盂之势。
虏谓吾父,当厌难于阶楹;
人歌我公,即还师于衽席。
斯言可必,万口所同。
某辱在播钧,喜闻推毂。
徒以一麾而出守,莫陪十乘之启行。
抃跃私情,倍百常品。
代贺太宰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告廷垣制,正位冢司。
百辟具瞻,万邦胥庆。
窃以历观论相之重,深识守文之难。
终宁考之图功,时方绍复;
条先帝之故事,自足施行。
乃登用于旧人,以付畀于大政。
务饬治体,不求智名。
恭惟某官盛德庇民,殊勋冠世。
蚤收四海之问望,更练三朝之典章。
上所注怀,从甘盘之旧学;
国有决议,咨方叔之壮犹。
直道事君,正色率下。
备受大臣之体貌,绰有故旧之风流。
衮职既虚,岩瞻弥峻。
遂定金瓯之卜,首居玉铉之联。
华夏系心,方资霖雨之泽;
󲦤绅属目,共仰中台之明。
某托命洪钧,庇身支郡。
逖想云龙之会,阻陪凫藻之欢。
抃跃之私,名言莫既。
代贺少宰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读命路朝,正仪揆席。
真儒登用,庶类昭苏,天下幸甚。
窃以圣贤之相逢,本由天地之交泰。
为时而降,非人所能。
选于众而举皋陶,虽曰畴咨之命;
审厥象而得傅说,是为帝赉之祥。
自昔传闻,于身亲见。
恭惟某官柱石王室,股肱帝躬。
身系朝廷之重轻,心关宗社之休戚。
开拓万里,成超今冠古之功;
绥宁四方,致尊主庇民之业。
道洽政治,谟明弼谐。
使邦朋之寖消,识国是之素定,遂符梦卜,进总机衡。
必将尽行平日之言,然后散为天下之福。
转鸿钧之一气,时适纯熙;
安泰山而四维,邦其永固。
某叨分郡寄,逖听除音。
外与驩谣,庆云龙之会;
中怀美荫,贺燕雀之私。
抃蹈既深,输写奚既。
代颍州王待制谢执政启 宋 · 沈与求
驰驿再期,偶逃吏议;
分符千里,又玷国恩。
控畿甸之上游,即溪湖之胜践。
过客稀少,绝厨传将迎之劳;
居民雅驯,无讼牒剸裁之冗。
筋骸就佚,颜面兴惭。
伏念某奋身孤平,逢世熙洽。
偶缘奔走之薄效,遂阶侍从之荣班。
然最下之考累书,当有馀责;
而至愚之虑已试,实无他肠。
仰荷庙堂之知,俾参禁密之籍。
未收绩用,更以名闻。
付之牧养之权,遂此便安之愿。
此盖伏遇某官佐佑真主,师保群黎。
明德茂勋,已济登三王之治;
深谋至计,更成一六合之风。
旁求心膂之臣,出守股肱之郡。
有如庸懦,亦冒选除。
某敢不勉励夙宵,恪修职业。
期称责成之政,庶遵画诺之规。
代贺右丞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宠拜制函,进登政席。
四方引领,百辟倾心。
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学赡儒宗,才高王佐。
昔在隐约,公辅之望已隆;
久于禁严,神圣之知益简。
岂惟擅燕许之大笔,居常罄稷契之忠言。
天日下临,风云交会。
议已驰于域外,礼遂绝于坐间。
立太平之基,方播钧以成万物;
开众正之路,将筑馆以待群材。
自省微生,窃叨大化。
怀守臣之绂,坐阅岁时;
扫相国之门,动形梦寐。
依归抃跃,倍百等夷。
为户部叶尚书回诸路使者启 宋 · 沈与求
比者误膺诏綍,叨总计庭。
蓄藏刓弊之馀,九征多阙;
调度经常之外,百费交兴。
揣绵薄以奚堪,冒宠荣而更惧。
岂谓某官过持谦柄,远贲庆函。
敦意爱之周旋,粲文辞之曲折。
光华所照,衰朽为惭。
念王室之孔艰,倚使台而甚重。
舟车并凑,方资指画之劳;
门宇相望,犹阻瞻承之便。
感铭徒切,敷叙曷殚。
代谢还任启 宋 · 沈与求
罪当遐弃,方解组以去官;
恩许终更,复旋舻而就事。
召惊魂于一夕九升之际,收涣汗于终朝三褫之馀。
喜动亲颜,宠孚民听。
荷旒扆廓乾坤之施,不求其初;
念门墙矜簪履之遗,乃至于此。
扪心惕若,揽涕潸然。
伏念某弱植易摇,驽筋难彊。
顷从使传,误被诏除。
延阁通班,假一麾于南国;
故乡在望,足三釜于北堂。
徒黾勉于夙宵,但糜捐于岁月。
盖投闲置散者分所当得,而拨烦剸剧者才岂能堪。
积此叨踰,至于汰罢。
上累藏疾纳污之德,中怀省愆念咎之疑。
或谓他肠,此所告者过也;
自怜孤迹,谁与改而正诸。
讵意台光下临,蔀居皆照,致膺申命,获返故栖。
此盖伏遇某官庄重镇时,高明拔俗。
英文敏识,本三代儒学之宗;
忠言嘉谋,亦一时国论所倚。
居然真辅相之器,绰有贤父兄之风。
民皆系心,上已注意。
殊庭澹漠,参九华妙会之先;
清禁凝严,列五阁英游之冠。
然犹吐握下士,寤寐招贤。
博收豪杰之才,共佐光华之旦。
就如艰拙,亦在记怜。
务尽掩于过差,使曲全于终始。
某敢不坚持一节,力报万分。
无它技能,愧承乏江海之上;
不相背负,誓托命炉锤之间。
感激罙深,喻言曷既。
贺除留守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赐环亟下,信节遄归。
饬燕馆以留居,御朝端而趣对。
身关国体,想忘跋履之劳;
德享天心,宜拥福釐之集。
恭惟某官朝廷硕辅,社稷宗臣。
以皋夔之才,逢尧舜之主。
引君当道,蚤输密勿之忠;
措世太平,已底经纶之绩。
勋铭具在,纪律毕张。
聿从真馆之游,乃托介藩之任。
申伯之居南国,虽赖蕃宣;
周公之咏东山,终还左右。
及此介圭之觐,实符仄席之求。
谅展辰犹,数膺昼接。
然以素望之所属,必惟旧人之是图。
伫秉国均,转洪钧之一气;
益熙帝载,平泰阶之六符。
载念微生,尝叨异顾。
与燕雀而同贺,庶桃李之垂阴。
问候中书启 宋 · 沈与求
伏念某猥以微生,叨从末宦。
效九九之技,夐若江湖之滨;
瞻两两之符,恍然云汉之表。
顾门墙之弥峻,致竿牍之罕通。
引领云劳,倾心则壹。
恭惟谋谟帝所,劢相王家。
顺迎六气之和,茂拥三灵之祐。
伏以某官夙钟间气,亲际昌辰。
遂以非常之才,助成无竞之烈。
发挥一德,使邦朋之寖消;
感槩百为,由国是之先定。
及此精神之会,应于寤寐之求。
天眷孔昭,民瞻允属。
据百僚之上,已知体貌之崇;
居三事之先,即俟仪形之正。
上以副一人之意,下以慰四海之心。
更乞深念宗祊,加护寝餗,某卑情无任祝颂虔切之至。
贺漕使加职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显膺微数,宠进崇资。
凡托庇庥,举深欣属。
恭以某官存心甚远,养气至刚。
亮节端诚,实表仪于当世;
危言鲠论,皆根本于生民。
不图近功,可赞大事。
愤愚民之冒昧,连狡寇之猖狂。
爰饬使轺,式严师律。
九攻九拒,多自于指踪;
万举万全,岂容其假息。
至于转饷,曾不乏供。
果消南顾之忧,遂躐西清之秩。
策勋方茂,第赏惟新。
观赐札之系传,知召环之狎至。
退惟陋质,叨沐馀光,承命之初,为喜益倍。
谢荐举启 宋 · 沈与求
课功无状,偶逃大吏之谴诃;
进秩有阶,忽冒上臣之荐籍。
过形褒字,加贲沈踪。
顾塞责之靡遑,唯衔恩而独至。
窃以圣人以学而成俗,是为教化之原;
儒者以道而得民,非若簿书之比。
故于州县之职,莫先庠序之联。
虽列处侯邦,第使视曹于幕府;
而选从帝学,更令通籍于桥门。
至烦一代之宗师,并举四方之寒畯。
号曰吾属,收为己知。
然而泮水泛居,或类河中之木;
需章典奏,必蒐席上之珍。
宜得魁垒轩昂之才,加以疏通该洽之识。
名实四达,言行两纯。
使之无遗,庶云有补。
如某者天资昏懵,人品羁单。
少也读书,徒粗知于为己;
长而干禄,盖苟求于及亲。
以应俗多老生之常谈,而经世乏古人之大节。
长恐没齿,分为散材。
乃沾黄甲之恩,渐免白丁之役。
及补郡吏,复居校官。
设施皆熟于平时,游处既多于暇日。
稍寻黄巷,转授青衿。
必有我师,虽欲从其善者;
此非子座,岂待请而避之。
迹未至于颠隮,心已惭于忝冒。
方期斥去,遽辱名闻。
此盖伏遇某官提衡九流,推毂多士,小德役大德,每蹈孟轲之言;
先知觉后知,将成伊尹之志。
遂以丹霄之定价,勉兹白社之寒生。
不间庸愚,亦加采录。
顾矜怜之若此,叹报效之云何。
某敢不增所未长,鞭其不及。
驽马十驾,庶申伏枥之悲;
敝帚千金,终发扫门之喜。
谢运使差权知县事启(1115年) 宋 · 沈与求
恭承邮报,俾摄县章。
调宓令之琴,焉知政理;
拥毛生之檄,聊遂亲谋。
蒙幸有馀,包羞无所。
伏念某嵚𡼭可笑,约结亡奇。
懵学难成,顾短檠而自愧;
薄游寡偶,抚长铗以谁怜。
栖迟太学之十年,窃取奉常之一第。
尚须官次,伏处乡邦。
谁是馈浆之人,空馀乞米之帖。
兹因弭节,方获曳裾。
擢于田里之中,寘在门墙之末。
公移远逮,就假一雷之封;
疾置惊传,亲著五云之字。
顾惟凡琐,乃尔遭逢。
此盖某官远业济时,高风励俗。
裕民足国,已操邦计之赢;
谪德量能,更欲人材之当。
故令散吏,辄补旷官。
某敢不勉尽所长,以待乃事。
体一日葺居之戒,宁惮小劳;
臻五月报政之期,庶收微效。
问候运使启 宋 · 沈与求
向自扬舲督府,引襋行台。
滥从俎豆之间,数奉圭璋之表。
朅来敝邑,阻拜前尘。
缅惟规略之馀,休有神明之相。
恭以某官望隆当世,行配古人。
才地有馀,虽多多而倚办;
辞源无极,犹戛戛以知难。
言皆合于上心,动必关于国体。
暂屈经纶之手,遂恢富足之原。
言听计行,实逢千载之会;
家给人足,更迈九年之储。
柄用可期,师瞻已峻。
更乞上为宗祏,加护寝兴。
某下情无任祈向依归之至。
新令远迎状 宋 · 沈与求
伏审某官比膺芝綍,屈领铜章。
调宓令之琴,行观美政;
整王乔之舄,共仰仙风。
退念飘蓬之馀,空怀扬秕之惧。
承颜之幸,翘足以须。
贺毛给事启 宋 · 沈与求
伏审温纶亟下,大旆遄归。
腾闻四方,耸动群听。
窃以殿中献纳之地,是为门下论駮之司。
非风节梗槩,则不足以典枢机;
非论议该通,则不足以承顾问。
故扬雄于汉,擢先待诏之联;
而李藩在唐,望隆批敕之手。
得人如此,视古庶几。
恭惟某官学为儒宗,才配人杰。
持心耿介,压嵩岱而不移;
蕴量恢闳,包沧溟而无际。
炳文章之光焰,极师友之渊源。
名盖一时,用先诸老。
徐坚真舍人样,蚤擅中朝;
望之实宰相才,聊从外补。
席方及煖,政已报成。
紫泥俄见于赐环,青琐复参于持橐。
想金瓯之久覆,指玉铉以旋登。
公论所期,斯言可必。
某缪从末路,景仰英风。
兹闻明命之颁,弥激懦衷之喜。
榆枌斥鴳,敢知鹏运之高;
庭户飞蝇,但欲骥程之远。
依归抃跃,倍百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