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陈韡磨勘转朝议大夫制 南宋 · 洪咨夔
敕:虞陟明于考绩之馀,周诏赏于计治之后。
眷时法从,镇我陪都,适铨簿之程劳,宜赞书之锡宠。
具官某涵渟术业,震耀威名。
豹尾属车之严,告犹良切;
石头钟阜之胜,宣力惟勤。
积日组以课功,按岁成而进秩,虽高贤躅,不废彝章。
元祐之著定员,增重论思之望;
绍兴之付剧政,益坚控禦之图。
可。
端明殿学士广东经略知广州崔与之除参知政事加食邑四百户制 南宋 · 洪咨夔
敕:朕仰稽列圣,并建辅臣。
在乾德则除馀庆于荆南,就参国秉;
在绍兴则擢赵鼎于江右,入预政机。
肆嘉牧御之贤,久郁吁谟之望,讨论旧典,扬厉新纶。
具官某存心以事天,行义以达道,风节高乎一世,威名耸于四夷。
泛三峡而归,久适山林之乐;
越五岭而召,尚安水石之闲。
甫升书殿以赋祠,旋即里门而宅牧。
期释宵衣之虑,忘居昼锦之荣。
方飞鸮怀我好音,已肃登陴之谕;
迨急鹿铤而走险,竟伸负固之诛。
环扶胥黄木以怀生,极交阯苍梧而息警。
益深简在,可后仪图?
维汉化之虽更,尚唐纲之未振。
聚民献以为敉宁之本,每拊髀于才难;
开皇极以示会归之方,尤拂膺于道远。
畴可裨于大政,信无易于老成。
以叶群心,以熙庶务。
仍总提于邦典,兼申衍于邑租。
趣装而来,虚宁以待。
噫!
召公成南国之化,既茂著于民庸;
尚父起东海之滨,盍共扶于国势。
体予至意,究尔嘉猷。
可。
谢贾制置特荐启 南宋 · 洪咨夔
小单于之胆落,方集奇谋;
大都督之眼高,首荐下士。
试新刻黄金之印,署独衔碧玉之章。
同日驩传,一时盛事。
伏念某万无能役,一不敢欺。
满架插书,自矜邺侯之富;
举家食粥,谁念鲁公之贫?
风霜不贷而枝叶凋,岁月已老而根干在。
往来塞下,出入兵间。
车辚辚,马萧萧,每痛心于浪战;
田确确,牛㕰㕰,更揽涕于烦输。
两年之赏识固多,一旦之遭逢尤异。
蚁随磨转,雁逐阳飞。
趋幕折腰,甫识少陵之面;
上堂携手,已知鬷蔑之心。
听说剑于酒边,许推枰于灯下。
良由机契,遂以名闻。
兹盖恭遇某官贯穿古今,挥斥宇宙。
望长安于灞岸,一生忠义之心;
进雍丘于淮阴,百战功名之会。
用绍兴分道之典故,施庆历定边之规摹。
既绥靖于山东,且经营于河北。
筑台延士,思得良筹;
推毂进贤,不遗馀力。
爰俾摧颓之下走,亦蒙特达之殊知。
念图报之无它,惟纳忠之有益。
虎兕出于柙,曩尝失于防闲;
蛇龙放之菹,今盍思于区处!
势必知己而又知彼,权当在我而毋在人。
御众莫若宽平,制敌无如审重。
财散则民乃聚,食足则兵自强。
此皆已见于施行,务在更加于推广。
大孚众望,弘济中兴。
绘像云台,不愧胶东之传;
磨崖浯水,愿书元结之碑。
触突有诛,震惕退听。
秘书郎谢庙堂启 南宋 · 洪咨夔
虎落赋归,尚忆穷边之戍;
龙飞入奏,忽叨广内之除。
当明两作离之旦而兼收,与谓一为元之制而并下。
始终大造之力,俛仰平生之荣。
窃以汉九种一百三家,录严中秘;
唐四部二十万卷,藏富弘文。
迨熙朝之煟兴,严列馆之鼎峙。
上搜禹穴,下采虞初。
登其庭者,道山日月之最华;
读其书者,瀛洲风露之亦饱。
乃若秩美职清之选,莫非见殚闻洽之材。
如某者识字亡奇,用心徒苦。
日斜牛背,惯从袯襫之耕;
月暗马头,间问兜牟之役。
莫府剑山之外,丽谯涪水之滨,粗了官痴,不改书癖。
伊川绝学,已匠之不存;
清献高风,尚苍头之可语。
心折百牢之客路,眼穿万里之亲闱。
第期西崦之还,乃作东华之梦。
周章拜命,勃窣趋朝。
天近五云,甫候紫宸之对;
地清群玉,忽陪碧阆之游。
左思于此而赋三都,世南由是而擅五绝。
历观作者,深愧斯文。
兹盖恭遇某官定大计如隆兴,开皇极如元祐。
收召久闲之耆艾,韩、吕朋来;
登崇未显之畯良,晁、张辈出。
谓今奎壁之府,自昔豫章之林,国以储材,士焉养望。
遂下采于兔褐,亦俾乘于鹿车。
某敢不澡雪精神于征尘没没之馀,收歛身心于夜气摇摇之后?
竹里汲泉而煮茗,花边挹露以研朱。
端日将临,首献三元之颂;
盛时亲见,尚赓七德之歌。
生日回启(癸巳) 南宋 · 洪咨夔
九年谪之赋,不暇问天;
十月交之诗,犹记堕地。
方拥山阴之雪,忽披沁水之春。
酝藉不凡,机杼自别。
以彼富贵荣华之梦,开此风流散诞之怀。
意气重于断金,音调谐于佩玉。
醉唤卢仝之赤脚,强为我歌;
笑摩杜老之白头,莫当君赐。
其为感著,未易名言。
贺黄尚书除内翰启 南宋 · 洪咨夔
冠班宪部,演诰銮坡。
丹笔参平,旧识佩声之鸣玉;
朱衣引对,新催烛影之摇金。
纶綍一传,簪绅胥抃。
恭惟某官名高晁、董,器重皋、夔。
文章为一代所宗,独全三光五岳之气;
学问自六经而出,不数诸子百家之书。
蚤仪持橐之班,妙简凝旒之眷。
深得己重物轻之理,坐观彼消此长之机。
谓国命纷纷,岂不欲缨冠而救!
而世情落落,曾未若善刃而藏。
忽逢天日之明,复见岫云之出。
访书禹穴,弭节蓬莱。
虽士夫望季子之来归,而父老爱鲁侯之燕喜。
趣正爽鸠之位,仍趋金马之庐。
花暖步砖,柳迷归院。
妙写坦明之制,还追浑噩之风。
得禁中颇、牧于方来,置柱后惠、文于不用。
溯紫霄而直上,方枕斗魁;
指黄阁以夷登,即成霖雨。
某久迷鹅眼,远睇鳌头。
扶杖往观,相与听后元之诏令;
如茅斯拔,愿言作《庆历》之歌诗。
贺曾仓使启 南宋 · 洪咨夔
恭审词纶涣宠,庾节升华。
鸣履而上星辰,夙仰望郎之宿;
衣绣而立霄汉,耸观肤使之风。
民皆欢声,物有生意。
恭惟某官学问正大,典型老成。
袭南丰之箕裘,宜益大于数世之后;
传东莱之衣钵,早推高于诸公之间。
建安卓荦之才名,正始风流之人物。
翛然自得,澹若无营。
利足餂人,竞嗜刀头之蜜;
术能医国,独藏《肘后》之方。
一敛武于粉闱,久寄情于绿野。
手弄鉴湖之明月,胸吞禹穴之晴云。
琴本无弦,句常有眼。
固可傲造物于静中之地,然岂置苍生于度外之时?
夙驾起家,薄言问俗。
乃眷江东之故国,方移河内之穷民。
夺路殍于乌鸢,虽识仁人之志;
空窖藏于雀鼠,奈多黠吏之奸。
惟能正一道之利权,斯可寿群生之命脉。
皇华揽辔,姑驰四牡之闲闲;
禁角鸣鞘,即扈六飞之耳耳。
某虫冰见解,萤雪生涯。
岁月消磨,影堕群飞之末;
襟期倾倒,气衰再鼓之馀。
独冷自甘,一寒谁念!
不图采藻之乐,遽托憩棠之阴。
俗客不来,刮目对芝山之晓;
儿童相约,归心咏沂水之春。
于潜洪氏谱系图序(宝庆二年六月) 南宋 · 洪咨夔
洪姓有两出,一避唐孝敬帝及本朝宣祖讳,易弘为洪;
一伏羲、神农间,共工以水德伯九州,其子勾龙为后土后裔,封于共,为共氏,汉末避仇益水为洪。
吾宗共伯之胄也,聚族天目下,以东洪名其村,无虑六七十家。
耆旧相传,始祖自四明挈家奉母来,今西庄下担墓犹亡恙。
每岁除家祀所谓渡江祖,席地用古礼,而所徙岁月漫不可考。
然自始祖至于今不翅十五六世,一世三十年,当是唐中叶徙居于潜谷口矣。
洪望燉煌郡,其散见于纂记,多占籍东南。
吴庐江太守矩,宣城人;
唐集贤学士孝昌,舒城人;
翰林学士侃,仕南汉;
参知政事昌杲,仕南唐。
《升元宗谱》一侍御、三尚书,则鄱阳三洪之远祖也。
得姓以来,鄱阳为鼎盛。
而在潜之洪,四五百年间种德蓺善,源深流长,曾未有显者,岂闻崖仙之风,以肥遁为高欤?
抑名山大川,英淑之气有待而发,蓄云闭霆,然后大沛厥施欤?
绍兴己酉,裔孙珏首考世系,派别为图,藏于家。
其后斌又采之,为祖宗讳第图,讫于己卯。
去今六十八年,支叶益蕃,不可无纪。
余自郎曹罢归,地偏日永,因汇粹而续之。
凡力田以肥家,从戎以世宦,读书为文以名场屋,皆仓监公长子仁朗之传,吾所祖也,故详。
仁蕴之后,数传而遂微,故老不存,旧闻放失,未免间阙文,以俟质访夫能言其祖。
郯子见师,不识其先,籍谈取诮。
肖貌于两间者,不可不知世系之所自出。
知所自出则知根干华叶,同此一气,自叶流根,不容间断。
春秋烝尝,以序昭穆,而谨终追远之意存;
岁时会聚,以亲族党,而乖争陵犯之风息。
朝夕讲磨修饬,求为善人君子之归,而无忝于尔祖,此图盖亦风教之助云。
宝庆丙戌六月庚寅,十五世孙某序。
进高宗选宗子故事 南宋 · 洪咨夔
绍兴元年六月辛巳,上虞县丞娄寅亮上书言宗社大计,欲望于伯字行下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
上大叹寤。
戊子,上谕大臣曰:「昨令广选艺祖之后宗子,二三岁者得四五人,资相皆非歧嶷。
且令归家,俟其至泉南选之」。
臣恭考高宗皇帝诞圣于大观丁亥,即位于建炎丁未,至娄寅亮上书之岁,圣寿方二十有五,万世无疆之计大矣哉!
洞霄宫施田记 南宋 · 洪咨夔
洞霄距行阙三舍而近,翠华临幸,旧德典领,廷緌寺貂,禜祷旁午,望出璇台珍馆之右。
星冠羽衣,来游来处,常不翅数百千指。
九霞八景,晴霏湿翠,朝揽夕挹,充然有得。
而主其徒者每皇皇,惧无鞅数众之弗克赡。
唐中叶,尝赐观庄田一所,国初钱氏籍以归有司。
祥符中,赐仁和田十有五顷,除其租。
政和中,易赐膏田千亩。
逮绍兴创通明殿于宫之东偏,又岁有常饩,以给斋祭。
列圣涵育之恩至矣。
赐田中更多故,仅存硗瘠,岁入不足支数月。
都监宫事龚大明语其徒王思明、王大年:「前是住山潘君三华尚能斥橐装买曹桥田以继粟,吾徒可坐睨?
宽乡上腴,大家腐陈,丐彼有馀,辅吾不足,庶几我畴我耕,我庾我积,以裕我后之人」。
怡声劝相,坚力经度,其志卒以酬。
畏垒既攘,姑射且熟,鼓腹升平,稽首万寿,欲与是山相为无穷。
来谂予为记。
夫道行乎天地之间,日用饮食,何者非道?
先王以是生养天下,一夫授田百亩,于耜筑场有其时,纠笠赵镈有其具,坚好颖栗舂揄释烝有其成,墙屋有桑,疆畎有果蓏,栅有鸡豚,沼有鱼鳖,身勤于所养,心安于所止,一毫无待于人,此王道所以为盛也。
世降道裂,始有食非其力者。
浮屠氏幻而辩,能撼人以祸福,塍陌绮错,钵巾云趍,所至皆是。
而为老氏之学者,大氐以清净无为为宗,须于人者狭,故其庐聚不能十佛之一。
虽名山藏室,大洞殊庭,号称海内之望,亦往往微常产以自殖,其教然也。
于其教清净无为之中而能谋长以殖其众,可不谓难乎?
虽然,乐与饵过客,止道澹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而用之不可既,尔师之说然也。
继今不以口体为心害,宜有进乎澹而无味者。
余家天目之阳,去天柱为近,间当分半席叩之。
施者生有祈,死有荐,其姓氏亩石,附见碑阴云。
提举俞太中行状(绍定四年) 南宋 · 洪咨夔
公讳灏,字商卿。
其先晋公子食采俞豆亭,以为氏。
典午永嘉中,歙人纵为征西大将军。
干叶扶疏,或显或微。
唐末昱有迹于朝。
昱生稠,自江南宦吴越,为睦州刺史。
中奉,刺史五世孙也。
世居杭为著姓,太中娶于吴兴之乌程,因徙家焉。
公幼敏悟,吐辞辄不凡。
既冠,挹浙漕举,材名郁起,大家贵公子竞延致为师。
登绍熙癸丑乙科,授吴县尉。
秩满,辟户部犒赏武康酒库,以格知宁国府宣城县。
未上,辟知盱眙军招信县,逾年改辟镇江都统司主管机宜文字。
嘉定初元,充淮东安抚司参议官。
二年,知临安府城南左厢公事。
未上,监行在都进奏院,兼添差淮东安抚司参议官。
三年,知安丰军。
六年,知常德府。
七年,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寻主管冲佑观。
十二年,辟淮东安抚司参议官,不就,主管崇禧观,提举千秋鸿禧观。
宝庆二年,引年致其事。
先是,随军策应,守禦暴露,屡特褒转,积阶至中大夫,爵钱塘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东朝大庆,尊礼高年,以孙晦封太中大夫。
初任警捕筦榷,职守外无一辞自鬻,当路爱其廉而文,交推挽不遗力。
试邑极边,谓攻守以人心为本,首发刍粟振穷乏,家妪摩之,甚得民和。
王师骤起趋泗,随军转运使仓卒无措,约公共议。
公言:「敝邑已备夫马、千囊米以俟」。
使者大喜,薄暮促行,迟明悉办,因叹服曰:「非公几败事」。
招抚司调兵,道出招信境,二河深广,非浮梁莫济。
辰巳间檄,至申欲渡,具材有素,先期而集。
邑阻敌境仅一水,北界数千人拿舟坌至,邑人大恐。
公谓彼饥民欲就食耳,亦安知非尝试我者,使谕之曰:「汝等皆中原遗黎,慕义而来,然须申明上司方敢受,可令徒长至邑议之」。
已而桀黠者十辈来,劳之肴醑,潜遣戍兵驱其徒出境,歘惊疑溃去。
十辈者返岸,亡其众,踉蹡而逃。
自是知邑有备,莫敢窥。
宣抚丘公崇闻其静定有谋,檄使禀议,一见大器赏,所陈数策即施行。
留幕下数月,闻虏且南寇,以盱眙毕守再遇孤立,命摄倅助之。
还未数日,虏果袭淮阴,围山阳,毕被旨策应解围甚亟。
公谓:「将军去此,虏必引兵压吾境,不去,如方命何」?
毕决计启行,挽公与俱,屯于云山。
谍报日急,公料虏必深入窥采石,请回军守石梁河以遏其锋。
骑𡏖涨天,人情汹汹,戎服行伍中,意气激壮如平时。
毕每笑语公:「吾不料书生亦有此胆也」。
时毕威名暴振,招抚深忌之,多掣肘。
公走枢府,力陈利害,乃命毕节制两淮军马,亟回守六合。
虏果分兵捣虚,不得入,相距逾月而遁。
毕寻以都统兼知扬州,念非公无与共济国事,辟置机幕,进参谋议,边计郡政悉委之区处。
救脱机于矢石之间,回震暴于砧斧之下,心平理明,军民悦服。
留军中五阅岁,以亲老归省。
胡海弄兵,复繇奏邸参幕议。
公熟识淮人情伪,招纳荡平,计画居多。
馀党有来降者,帅以久抗王师诛之。
公谓此皆一时迫胁,非本心,元恶既殄,来者即良民也,极力救护,全活甚众,仍各给据使归农。
帅怒其咈己,同列咸为危之,公曰:「死生命也,委顺而已」。
卒欢好如初。
朝廷以佐平淮寇有劳,擢守六安。
陛辞,论严边备、清流品甚切。
郡经兵烬,一意劳集,建治宇黉舍,葺军营,井井有端绪。
未几,以太中忧去,边氓共惜之。
守武陵,以简静称。
随领庾节,取予中度,未数月引疾去,自是绝念荣进矣。
丘公寿隽帅维扬,以公先世老宾客,欲罗致自助,掉头谢去,卜筑西湖之九里松。
出门数百步,即买舟任所之,会意处竟日忘返。
每举酒望孤山而酹曰:「湖山政为我辈设也」。
如是者几二十年,湖旁居人以老仙目之。
晚喜观释氏书。
疾革,屏药饵弗御,索笔大书偈语而逝,绍定四年四月朔前三日也,享年八十有六。
娶范氏,赠令人;
继高氏,封硕人。
二子:长逊,次修职郎、楚州录事参军丙,皆先卒。
女三人,适进士倪良能、芮燮,秉义郎、前监嘉兴府赡军酒库沈吉甫。
孙三人:晦,从事郎、监嘉兴府比较务;
昕、㬇业进士。
公遇郊,先任犹子而后孙,人推其义。
性亮直不苟合,而接物必以情,待姻党有恩。
退然若不胜衣,而精神充满,志气奋厉,不为死生祸福所移。
其驱驰疆埸,出入莫府,料敌制胜多破的。
开禧乙丑开边有萌芽,一唱万和,功在漏刻。
张公岩位政府,密引公筹之。
公为言轻脱寡谋之人若可喜不可信,燕人赵良嗣、平州张觉,往辙可鉴,力陈之。
张公然其说,后悉验,识虑深远矣。
文流出胸臆,摆落陈言,诗有晚唐风致,词妙处迫秦、晏。
客或扣其旧作,辄太息言:「未第时,姜、潘诸故人相与泛苕霅,登垂虹,放浪烟波风露间,更倡递酬,以得句相夸。
尚夜深被酒胆壮,拍手啸歌,鱼龙起舞。
今无复此乐矣,尚何言哉」!
侄孙松得公诗百篇,锓为《青松居士集》,馀蒐录未竟。
诸孙将以其年十二月癸酉,葬公于钱塘县定山乡排山坞之原。
某视公为乡执,谨叙其业履以告太史氏。
钟惠叔哀辞 南宋 · 洪咨夔
惠叔临安人,讳应侨,与余内同母;
余仲女,其子阜妇也。
君蚤敏悟绝人,读书日千言。
场屋屡见头角,气盛心勇,风进帆驶。
得前辈格言,题满屋壁,坐卧与对。
伊洛诸老书,多隐括为歌诗,时时自讽咏。
以苦志得奇疾,每发辄神游六虚,骖辔鸾鹄,与浮丘安期相后先。
寤则索酒轰引,耳热浩歌,吸呼月露,以荡胸中之峥嵘,几豪矣。
而操行纯白,与人交,无贵贱皆尽情。
奉重闱,惟恐少撄其和,丧母过哀,悴以死,年止四十有五,吾党共惜之。
余败官寄庐西廛,期与君周旋作暖热。
至未几,君舍之去,可胜欷哉!
葬有日,为赋哀辞,相柩繂,且以塞余内余女之悲。
其词曰:
凡托形于溟涬兮,藐起灭于一沤。
前乎名世之既往兮,后方来而未休。
来者不我接兮,往者不我留。
譬草木苟吾臭味兮,揽而祛以写忧。
便儇嵚巇之纷前兮,岿斯人之好修。
凝乎其觚而不坚兮,澹乎其靓而不浮。
素忠信以为绚兮,粻诗书以为羞。
索珊瑚于海若兮,采夜光于昆丘。
默会心其跃如兮,独起舞而长讴。
乐得朋而讲习兮,瓮未蛆其已篘。
暖涧兮泉浏,凄巘兮云幽。
松矫矫兮雪明,柳濯濯兮烟柔。
君其兰亭、竹溪人物之俦耶,胡思𤭏神放而莫收!
若士耸身八景之上兮,禦寇泠风而跨九州。
排赫戏以超遥,挟鸿濛与夷犹。
頫人寰而隘之,不翅蚁垤蜂牖、蠛蠓而蜉蝣也。
径御母于少广之庭,谒帝于碧瑶之楼。
世之寿者未必薰兮,夭者未必莸。
蒹葭老于霜露兮,胡梧桐之不能秋!
岂魂气聚散之靡常兮,听推还而斡流。
抑百鬼常瞰乎高明兮,三彭甘心乎尔仇。
不然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兮,蹇彼苍尚奚尤!
薄寒兮梅窝,嫩凉兮荷洲。
伫立以望兮君不来,有酒不乐兮谓我何求!
呜呼天乎,何夺吾良之亟兮,孰论心乎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