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骤寒吟 南宋 · 范成大
九月奇寒前未闻,巷南巷北无行人。
冥凌尽用大冬手,肯为岁华留小春。
阴风吹雨作冰屑,驼裘如铁绵裘折。
可怜篱下木芙蓉,不独宜霜更宜雪。
重阳后半月天气温丽忽变奇寒晦日大雪乡人御冬之计多未办(1186年9月) 南宋 · 范成大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铓。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
重送伯卿(1187年) 南宋 · 范成大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
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
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吓猿鹤。
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
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
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
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
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
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
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1187年) 南宋 · 范成大
昔人重远行,供帐饯出祖。
矧今燕嘉宾,宜有赠行语。
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联翩二百言,字字劝稽古。
戒之书鱼蠹,勉以云鹏举。
作霖要实用,洗兵嫌不武。
诸生承意气,脱迹蜕农圃。
明年一声雷,幽蛰起平楚。
班行入鹓鹭,榜贴缀龙虎。
回头谢府公,公言非漫与。
府公亦庙廊,来莅琼林俎。
千载吴趋行,愁绝白纻舞。
我闻有此作,病卧嗟未睹。
今晨梅驿动,副墨到衡宇。
调高瑟音希,芒寒剑光吐。
谁云鹿鸣废,正赖广微补。
当年群玉会,方贺肃飙羽。
倡酬久寂寞,邂逅相劳苦。
世故万浮云,交情一旧雨。
谁当将诗坛,君实东道主。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其一 (1187年3月16日) 南宋 · 范成大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
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
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
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
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其二 (1187年3月16日)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
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
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其三 (1187年3月16日)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
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
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
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
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秋雷叹(1187年) 南宋 · 范成大
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谷。
汰哉丰隆无藉在,政用此时鸣孛辘
向来夏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
讼风未憖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
我虽閒寂忝祠史,家请官供尚仓粟。
尘甑贫交满目前,卒岁将何救枵腹。
但愿吴侬言不验,共割黄云炊白玉。
天人远近叵戏论,裨灶安能尸祸福。
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1187年) 南宋 · 范成大
杏园耆旧如晨星,白头相对眼故青。
奉常礼乐照东蜀,十年清名留汉廷。
蜀人减估天恩厚,高议清阴犹记否。
迩来闻道更蠲除,此段始终君一手。
归见岷峨无愧词,父老笑迎还叹咨。
贾生未可去宣室,屯膏一州谁谓宜。
魏阙江湖关出处,招头不用催鸣橹。
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
寿栎东斋午坐 南宋 · 范成大
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
残叶飐疏雨,孤花侧凄风。
北窗午睡起,一笑万事空。
无人共此意,莎阶咽微蛩。
同年杨廷秀秘监接伴北道道中走寄见怀之什次韵答之(1189年) 南宋 · 范成大
昨遣长须迓诗老,人言已过阊门了。
梅边肠断傍寒溪,诗老官忙应未知。
何时真访山中许,已办竹深留客处。
只恐归程官更忙,天驺催上沙堤去。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一 冬舂行(1189年) 南宋 · 范成大
余归石湖,往来田家,得岁暮十事,俋其语各赋一诗,以识土风,号《村田乐府》。其一《冬舂行》,腊日舂米为一岁计,多聚杵臼,尽腊中毕事,藏之土瓦仓中,经年不坏,谓之冬舂米。其二《灯市行》,风俗尤竞上元,一月前已卖原作买,据明本、黄本改灯,谓之灯市。价贵者数人聚博,胜则得之,喧盛不减灯市。其三《祭灶词》,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其说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其四《口数粥行》,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豆粥本正月望日祭门故事,流传为此。其五《爆竹行》,此他郡所同,而吴中特盛,恶鬼盖畏此声。古以岁朝,而吴以二十五夜。其六《烧火盆行》,爆竹之夕,人家各又于门首燃薪满盆,无贫富皆尔,谓之相暖热。其七《照田蚕行》,与烧火盆同日,村落则以秃帚若麻䕸竹枝辈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然遍野,以祈丝谷。其八《分岁词》,除夜祭其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其九《卖痴呆词》,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云卖汝痴卖汝呆。世传吴人多呆,故儿辈讳之,欲贾其馀,益可笑。其十《打灰堆词》,除夜将晓,鸡且鸣,婢获持杖击粪壤致词,以祈利市,谓之打灰堆。此本彭蠡清洪君庙中如愿故事,惟吴下至今不废云。
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其二 灯市行(1189年)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
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閒也向城中看。
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
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其三 祭灶词(1189年)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其四 口数粥行(1189年)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大杓轑铛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馀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其五 爆竹行(1189年)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埽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其六 烧火盆行(1189年)
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
大家薪乾胜豆䕸,小家带叶烧生柴。
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格磔。
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
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
将迎阳艳作好春,政要火盆生煖热。
其七 照田蚕行(1189年)
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
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
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
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其八 分岁词(1189年)
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
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馀即分岁
地炉火软苍朮香,饤盘果饵如蜂房。
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
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撚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其九 卖痴呆词(1189年)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馀。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捓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