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笺沈左相(1156年) 宋 · 苏籀
伏念堂号昭文,曩渎光尘之末至;
班联布武,叨从表著之卑微。
仰高弥隆,挹深罔测。
矜顾幸承于谈麈,夤缘宗慕于德门。
眇兮后来,不与抠衣之数;
蕞尔前躅,犹是扫扉之人。
干二仪寅亮之司,走九服具瞻之地。
恭惟𡾰嵼崇崛,岳岳兮那可涯;
炜烨光辉,炳炳其罔弗烛。
如天有斗,人所测以稽疑;
若岁逢春,物应时而华茂。
日者潜伏荒野,未遑奉《淇澳》之章;
遐屏殊方,不获献沙堤之颂。
恭惟圣天子畴咨嘉注,考慎佑贤。
珍策良畴,不落落而必合;
崇论闳议,即语语而见知。
昨者趣负鼎之装,赴追车之诏,奏封虚伫,帝席屡前。
神比天同,利断金而莫间;
乾刚坤易,石投水之何难?
瞩柬穆清,尊奖元辅。
卓然凤举,荣寤龙颜。
乃畏天法祖之鸿猷,述尧纂禹之英概。
功利宣布,诏意溥合于朝佥;
弼谐寅恭,典册欢腾于民听。
窃惟仆射昭文相公生知先觉,自得资深,媚兹一人,诞敷四事。
禀《易》之精微洁静,遵《诗》之广博易良。
十二阳秋,洞开衡鉴;
二十八宿,罗列胸膺。
邻国相窥,赖叔向无敌对;
党友咸赞,谓臧孙真圣贤。
千载一时,九德咸事。
国是定循于艾猎,民心切望于诸梁。
端挺冲深,清嶷渊懿。
熟复详计,调揉弥缝。
号令美新,非复前日;
纲条肃振,皆倚公诚。
唐建中八百之除,克谐素蕴;
汉平津期年而变,宁不裕然?
考大隆至治之由,乃持正不私之绩。
究多方之疾患,警庶务之弛张。
革敝蠲烦,而励精之实昭;
激浊扬清,而廉直之道启。
主善协一,维清缉熙。
迩者纪翟辂之归法宫,圣德超逾于载籍;
搦金管而书伟绩,信史比大于《春秋》。
实以睿佐明,不胶漆而固;
以道致主,陋管、葛之卑。
故内而百辟所仪刑,外而庶邦之宗仿。
籀粗疏潦倒,寒悴陆湛。
乐休明附义之隆,被教育登堂之旧。
因此禀咨之际,聊陈毗赞之词。
恳丐圣朝,详味则哲。
前修贵德而尊士,上臣以人而事君。
仁义礼乐,相求者不隔于显严;
操术方略,可采者不问于雠党。
本之以汇进之声望,假之以引类之公明。
取器业忠良,岂先代而求士?
探词意覈实,乃今时而藉才。
酌其可而揣其长,度其宜而责其效。
发明无倦,课试不轻。
圭璋昭焕于汩湮,栋干咨嗟于胜任。
驽蹇钝质,甄藻旌酬。
书缄安事于常仪,德輶誓祈于爱助。
归附之切,造次罔敷。
笺陈知院(1158年2月) 宋 · 苏籀
伏以赵武长弭兵之聘会,信重春秋;
孙宏魁亲策之甲科,厌服髦俊。
摅真才而称职,创贤业而竞时。
岳岳吁谟,堂堂伟绩。
该四科乎阙里,联二八于虞廷。
若鸢飞鱼跃之穹卑,无逃昭察;
被桂郁兰芬之薰染,孰不欣陪!
致景山学海之徒,皆希颜慕蔺之意。
仰跂墙仞,瞻系声华。
傥择其区区之图,亦犹用九九之术。
比义与道,相求不间夫显严;
畴曩甄评,流品衷怀于诱掖。
罄拳鞠之戴属,蕴悃款之忱忠,激昂之姿,谢绝何可?
听歌飏于鸿美,俾宣吐于刍荛。
或者其淟陋狂狷,乐附于宽明博大。
亟蒙冒于英重,未悉屏于幽遐。
大冶大钧,熟测裁成之运;
小夫小智,岂无一篑之堪?
恭惟枢密相公本兴王之道,蹑先哲之踪,懿醇禀天,沈机建事。
讨邺侯之坟籍,草曼倩之简书。
志大弥纶,酬九重之亲遇;
识优讲画,协同德而赞襄。
天骄重第一之人,世议誉知十之学。
云间阔步,尘外清标。
仁宅理窟以渊源,心匠智囊其警拔。
帷幄言词密勿,樽俎资略研几。
岂特文儒所宗,可谓柄臣之杰。
忠规雅算,胜气雄风,将相之所倚毗,勋阀必将久大。
籀枵虚羸惫,朴野龙钟。
投耒延陵之皋,敛板巨源之鉴。
峨弁已成乎俗韵,曳裾来叩于德闳。
当代之龙津在兹,借势之鸿毛欲起。
盖矜愚诲短,实祈高位之慈;
求善度材,是谓上臣之体。
顾铅驽之无取,或桑榆之可收。
顾观东閤之宾,庶荷晚涂之幸。
钦戴成颂,敷述汗颜。
笺汤右相(1157年6月) 宋 · 苏籀
伏审妙柬圣知,参酌民誉;
符梦叶卜,选众与能。
眷巍峨负鼎之英,倚卓尔济川之杰。
天同神比,乾健坤从。
爰立丕图,集贤宠陟。
右揆崇重,百辟由仪;
诏纶诞宣,群听惊喜。
恭惟元圣之作,自得忠智之臣。
以诚明典学,谈帝王之规;
以经术融明,演周孔之躅。
以庙社生灵为己任,以机筹资略为治功。
相须急而遇合难,弼亮劳而致化速。
厥初则干戈戢而疆埸靖,历久则礼乐兴而刑狱清。
将俾华夏之治,轶越汉唐而隆成周;
英乂之谈,微薄管、萧而荣当世。
执此道者,公其人哉!
绿发珥貂,跂其年则不可及;
青衫奏艺,度其才则弥以高。
籀俯伏下风,竦祈先觉。
尝获面台庭而汎扫,今荣观揆路以扬辉。
磊落兮可谓达人,精敏而无复滞思。
倾耳刿目,合气齐心。
赞元之册已行,迓衡之志何远!
士遭斯际,岂不愿谐?
嗟避地山泽之臞,睎上公药笼之物。
究观东閤,引望后尘。
略谈盛美之毫端,允超流俗之度外。
伏惟仆射相公抗浮云之志,养浩气之刚。
竦壑昂霄,拔出伦萃。
绝编汗简,洞澈根源。
高《过秦》、《喻蜀》之篇,富仙禁北都之制。
魏相好文景贾董之故实,姚崇举贞观房魏之便宜。
念天下未获之事,措置设施;
揽海内无穷之材,钩深引达。
奏御赞书之训,大辩英词;
夙夜宥府之谟,深图宏断。
练典常权变,号该洽而贯通;
或澄正改更,析群疑而警切。
便蕃显近,烜赫闲详。
外懋九功,内苞一德。
谈笑规随之际,雍容造化之工。
权衡效验于三阶,鼎鼐调燮于六气。
裁成聊发其素蕴,扶持有振于斯文。
再念籀晚托云庥,稍承风旨,借势岂云于借誉,附义愈亲于附贤。
钦同中外之所宗,致忘荣贱之殊等。
游上宰之门闼,皆明廷之孔鸾。
幸世隆平,逢年亨会。
区区旧习,老未弭忘;
龌龊小知,庶几一得。
更祈予进,乃获依投。
焦卷根芽,仰滂沱之霖雨;
尘埃冠剑,俟披拂于德风。
慕愿之衷,敷述罔罄。
笺判府张参政(1138年1月) 宋 · 苏籀
伏审判府参政大资荣分瑞节,作镇殿邦。
诏命肇新,舆颂归戴。
伏以任倚元老,日昃忠勤;
体貌宗工,均畀劳佚。
治理优于重寄,资秩艳于清华。
未酬帷幄注瞩之隆,嗣有鼎铉绝伦之遇。
恭惟判府参政大资道侔夔稷,学贯典坟。
鹢路鹏程,魁浚上俊髦之首;
天台凤阁,冠朝中秀彦之班。
周《雅》老成之典刑,鲁《语》述作而信古。
毗屏弼谐之量,献替弥缝之才。
补衮心精,贰公绩著。
勋业更祈于大受,经筵密侍于清光。
出处卷舒,百辟宗其模楷;
蕃宣屏翰,列郡竦其规绳。
鱼符之问鼎来,欢呼之声相属。
岂图畿甸,有此遭逢。
籀侨籍小生,边堠宾佐,愿慕谈王之风旨,奉同乡校之民瞻。
吏士浃和,郊关相庆,辄当敛板于下道,庶几企伫于前旌。
龙坂睎高,竿牍曷展!
笺陈参政(长卿) 宋 · 苏籀
伏审光膺诏策,延贰台司,命布幅员,誉洽朝野。
伏惟庆慰。
窃以往谐邦柄,卓哉注意之贤;
参秉国成,允矣济时之杰。
副代工之三事,必赉钜儒;
择圣教之中庸,莫非至道。
泥运钧而俾乂,石投水以罔艰。
同符《虞典》以咨俞,合契周家于盛际。
恭惟参政皇图极挚,圣奥思融。
斟酌研几,照微虑远;
笼罩当世,度宏识优。
阅机务輗軏而敏详,诵典故渊源而弗厌。
出入金华之闼,从容玉笋之班。
称职当官,陪銮扈跸。
绝域缔好之辩,邻壤绥怀;
常伯铨综之精,台阁宠剧。
曩者区区外转,去严密迩联;
汲汲本朝,复鉴裁重任。
须赖新画,柬记旧劳。
岩瞻觖于小知,佥议期于大受。
调燮中和有体,咨度正始高风。
揽听清门,进读裨益。
有言有绩,无党无偏。
处心存忠恕之怀,除吏廓思皇之量。
赞教化而美风俗,兴礼乐而弭兵戎。
方且钟鼎勒铭,表勋阀之显赫;
麒麟图绘,著辅佐之隆平。
术业范世之全人,率履稽古之能躅。
远猷明著,盛美鲜侪。
妄祈洪钧,僭越愚分。
尪孱朽惫,险阻长涂;
乏劣孤穷,攀跻无计。
居二浙七旬之叟,惮九江三峡之行。
敢萌叨窃之心,实欲便私之计。
愿徙寘于近地,轸老病而恫矜。
觊沐生成之慈,庶脱颠沛之患。
故称贺之末简,陈悃款之鄙情。
惭蕞尔兮鲰生,仰伟哉乎造物。
意念倾吐,笔牍荒芜,颂向之归,敷输奚既。
贺王枢密启(1158年2月) 宋 · 苏籀
伏审荣膺中诏,进任西枢,凡预晤游,概有光幸。
窃以中兴开廓贤路,体貌迩僚,变化鹏鲲,驾驭龙虎。
骋麟骥于大路,翔鸾鸿于紫霄。
嘉注奋庸之俊髦,咨诹考慎之详谛。
殚一心以体国,申公议而得君。
启沃智辩之哲谋,揆揣几微之图虑。
赞赞夙夜之忠笃,明明覈实之圣知。
恭惟枢密相公清警昭融,冲裕高特。
学推绅笏,道著岩廊,蕴拔萃之姿,副异常之奖。
睿慈柬向,儒效辑成。
倚马仙掖之赞书,批凤淮南之视草;
密勿兼官于起部,清切儤直于右垣。
裁定朝章,演润国纪。
金銮密旨,蔚瑞世之典彝;
玉清讨论,信代天之喉舌。
委紫枢提著述之柄,任黄阁主文艺之盟。
奏篇机鉴于帝谟,封章缉熙于王度。
斗杓掌武,无竞惟人;
鼎饪用和,非贤弗乂。
正始之闻博备,太平之基愈隆。
越石偶遭于晏婴,淳髡遂服乎邹忌。
筋骨翱、愈,源本轲、雄。
揄扬甄藻以英明,咀噍经济之能事。
珍策重计,懿画肤功;
师律将符,韬钤熟讲;
官箴士范,衡石精明。
详味渥恩,允旌盛美。
籀罢更川峡之戍,即安琳馆之祠。
近传好音,下风惊喜。
附词林之根蒂,托钧量之帡幪。
缪陈截截之言,难写依依之意。
笺贺参政 宋 · 苏籀
伏审光膺诏册,擢翊柄司。
备鼎饪之燮调,际风云之感会。
宠蹈庙廷之右地,谐弼岩廊而爽邦。
奉惟庆慰。
恭以参政某官殿内无双,士类钦戴。
镐京辟雍之行艺,岷峨缝掖之人英。
一闻叠知十之洽淹,五行累数万之闳览。
按经籍之成效,体时运之适宜,斟酌裁量,激昂慷慨。
老成如周《雅》所谓,调一载孙卿之言。
青锁敷陈,启迪回天之辩;
金华纳诲,该详绍祖之规。
鍊达发明,论万机之理致;
宣慈雅正,孚百辟之禀承。
倚委宗工,扶持国是。
嘉猷副宸心之惬可,珍策先众议而廓开。
识文武之远图,谙戎氓之情伪。
算多每强于人意,樽前能折乎敌冲。
作股肱忠智之尤,为社稷公诚之镇。
莫匪皇王之迹,研畅周、孔所怀。
岂特如仁之前修,宜号兴王之圣辅。
蚤日辞繁而避地,每祈嗜静而投闲。
肖彦先望伟于儒宗,似季真道素而文翰。
有识拟方乎先哲,非常卓尔而迈伦。
极其所建之高明,孰测殊勋而茂绩。
将底至治,展尽异才。
一德丕同,千载符契。
籀卑屑不佞,论思老勤。
鹪鹩体微,衒鬻非称;
骥騄名泯,疏野招尤。
敢忘畴曩之知,倾膝酬接;
必冀扶摇之助,脱骖见收。
顽矿须假于炉锤,焦槁终借于河海。
愿见鲁卫之士,斋祓丘樊之姿。
冠剑尘埃,简牍萤爝。
奋飞骥尾,拭目阶符。
笺陈仆射(1159年9月) 宋 · 苏籀
伏审光奉册书,进跻宰席。
显近详试,协赞虔恭。
盖心膂坚而股肱良,由陛廉远而堂皇峻。
覆金甄之褒表,加玉铉之利亨。
先志定于当阳,洽言佥于首正。
造膝吁谟之湛审,爰立庆会之非常。
概有识知,符同竦贺。
恭惟本朝虚伫以图赞邦治理,褒锡于□瑞世真贤。
忠智揆策而执权,睿文前席而向纳。
上下相须而相济,圣彦相值而相求。
不紊乎枢轴纪纲之条,密勿乎章程课覈之训。
坐论对时之务,柄揭援拯之方。
苏海内之倒悬,次第六奇秘计;
削中原之左衽,雍容九合肤功。
料敌伐谋,应机全仗异士;
攀云附翼,同寅莫匪钜才。
生民将乐于华胥,羽卫伫归于洛汴。
持衡尺熙乎帝载,俨端委代于天工。
致主愈谐,庇人弥夥。
伏惟集贤仆射相公毓粹元精,禀灵神岳,间出挺生于拔萃,渊懿自得乎时中。
光明显融,调一新美。
该典籍理世之具,纂庙朝循道之规。
兼四科而有光,论万机而至悉。
可以应无穷之资略,故允出益办之弥纶。
谐弼裁成,风采号令,等魏弱公之学识,切李文饶之虑图。
潜心王体之缉熙,尽节国是而翊亮。
优优措置之标的,矫矫决果之蓍龟。
同舆辀车,若左右手。
接士藻鉴,故应任耇而迩英;
及物恩波,何胜数计而周度。
钩致俊伟,备患折冲。
驯扰遐荒,櫜弓却马。
宁壹太平之业,运用文武而成。
鄙庸俯伏于下风,仁杰宜在于高位。
跂闻宠陟,稍欲激昂。
想广博之甄评,宣自公之元化。
道义不隔于富贵,旱旸借润于滂霖。
大度高风,窥较岂易?
古心奇韵,取予无方。
驰神闬闳,引脰符照,倾颂之素,敷叙曷殚。
笺贺参政 宋 · 苏籀
伏以刍荛孱短,蝉衮穹崇。
注仰仪刑,系向先觉。
扫阍自幸,进阶敢祈!
听人物子将之评,由基命中;
揆国势中立为范,师旷审声。
崇论克谐于赞襄,珍策发明而挺出。
品裁则哲,藻鉴拔才。
矧兹衰屏之踪,辱在矜瞩之末。
积岁希风而慕义,兹辰怀刺而抠衣。
缪输管简之诚,少道乡曲之契。
恭惟参政丈稽典学之经纬,蕴忠智以研几。
功业逐日以新,遐裔率服;
道义得君之实,操履昭明。
诲迪溢于封章,謇谔著于台阁。
断金至利,渊衷协同;
正笏稽疑,具瞻弼亮。
绛帐知旧,并位烟霄;
黉省交朋,擢升班爵。
栋梁文囿,冠冕词林。
如艅艎载济于长川,若砺锷新硎于巨阙。
遐龄布算而全拥,多祉揲蓍而可占。
究宣燮理之方,更展升平之效;
弗鄙骥睎之驾,伫观羊角之风。
激励衰疲,稍宽窘促。
均馀光于曲照,化瘠卤为丰穰。
僭冒荐闻,卑薄愧惧。
笺周枢密(1160年7月) 宋 · 苏籀
伏以瑞世儒师,贡无矿黄金之璞;
宗工内相,嘉起草白玉之堂。
擅美标奇,密勿自结于荣遇;
开怀前席,从容褒倚而奋庸。
向者词令铿鍧,耀辉华于日月;
乃今枢机俨恪,契感会于风云。
巩固太平之基,弥纶掌武之柄。
多算却敌,全策宪邦。
奖王室于尊强,训戎容于果毅。
窃以拯天下之急者,宜仗哲谋奇士;
广圣时之教者,必擢宏博蓺人。
镠琳圭璋,皆万乘之器使;
股肱笔舌,惟九重之柬求。
进陪论道之司,欣慕得贤之颂。
恭惟枢密同知雅邃清韵,殊特轶材。
饫读典籍而逾五车,不出樽俎而见千里。
辞科中隽,文苑乐推。
贯道理而养其渊源,窥阃奥而不见畛域。
用意远迈,典故该明。
若褚、马入閤而陈谟,如高、崔应问而白事。
专对见苏卿之节,甄综齐卢毓之平。
化率百僚而表庶民,威振五兵而遵七德。
敷资略智辩之杰,付竹帛丹青之传。
奖鉴人伦,作成品藻。
门阑诱掖,海县仪刑。
籀念岩跂龙津,幸海纳槐府。
奋祠馆之蕞质,渎庙堂之具瞻。
自揣头颅,只合躬耕于陇亩;
扶持门户,不忍遐弃于箕裘。
顾丘壑之芸樵,睎江海之膏润。
愿垂渥泽,所藉涓流。
敝帚荒言之粗,骇鹿华轩之峻。
珍颂之切,裁染奚殚。
迎婺守周侍郎启(1161年) 宋 · 苏籀
伏审命移江介,宠镇辅畿。
歌股肱之良,风声洋溢;
见节旄之美,道路荣华。
窃以图旧念兹,清衷遴选,重寄亲擢,褒嘉出纶。
汲汲共理求瘼之功,优优中和乐职之颂。
朝佥竦其挺特,士庶慕而归依。
曩者恭惟知府某官侍郎蕴道艺之端诚,际德音之延纳。
登禁严而极台阁,演圣籍而侍扆帷。
封章感达于穆清,礼乐饫陈于奇论。
自诡一麾之佚,曲留三节之期。
准的列城之师,光辉九牧之誉。
盖乡党健讼,何烦繁露之《春秋》;
课督稽违,暂屈次公之精力。
摅智能高妙之政,推公明岂弟之诚。
籀忝预侨人,钦跂公望。
田畴务穑之隙,溪堂请益之初,钦庇乃情,敷叙曷究。
笺判部汪侍郎(1161年) 宋 · 苏籀
伏审祗膺上柬,擢贰天官。
畴咨右贤,入从禁涂之橐;
倚瞩华选,钦传谐训之辞。
甄鉴俊良,朝绅钜荫。
蕞尔瞻依之下客,镇于旧治之名邦。
奉双鲤以裁缄,歌棫朴而称庆。
恭惟判部侍郎英嶷清懿之望,绝纶茂异之资。
抱器识股肱之才,炳光辉魁躔之冠。
章奏处画,倾省寺而慕崇;
修述建明,翕词林之跂向。
曩者召还秘府,谈言居易之俦;
兼职儒宫,介节亢宗之比。
得靖密之风以在位,敦警敏之虑以取名。
中外展措世之休功,论辩著戴君之至分。
方将致太平之尽美,补大化以燮调,台阁吁谟,国家深策。
准的毗益于邦政,经纶究观于日新。
乃术高于稽古揣摩之多,智出于审官拘挛之表。
岂惟铨管之有叙,必致淘汰之知人。
量推多士之先,艺盖大廷之右。
何止挥紫宸之翰,亦将参岩庙之图。
某冗龊凡流,夙侨属部,偶合一词之善,遂蒙温厚之颜。
以道相求,非萌心于禄利;
引经相质,期析喻于知闻。
欣承省上之初,开慰时机之会。
笺陈左揆(1161年3月) 宋 · 苏籀
伏审丕显休命,超任元台。
亲宠冠于百僚,宰制通于四海。
诞传涣号,盈溢欢声。
窃以三公赖于全人,二柄萃于一品。
惟当宁御世之具,代天为工;
惟大臣体道之诚,与上协契。
其施教正俗,俾比屋向道而回心;
其顿纪正纲,必全策察微而烛远。
提持万务之凑,独斡一毂之枢。
悠久无疆,遐迩丛仰。
恭惟左揆仆射相公渊怀卓玮,峻范清崇,端本适时,长虑却顾。
负耸壑昂霄之器,若造舟成厦之资。
挟邓仲华之文明,兼宋广平之风度。
励精凝弼,罄忧勤之百为;
宥密岩廊,孚始终之一节。
在璿玑而均四气,负鼎饪而和庶官。
穆如景风,霈若时泽。
课覈精于致理,绩效著于佥言。
黼扆之注倚敦隆,弥纶之志气刚健。
消祲沴之灾患,赖雄俊之修攘。
荒裔来王,祗惮坐筹之真相;
多方允乂,咸归维石之具瞻。
舒缓佩绅,浑同文轨。
平宁六合之责塞,图任积贤之功昭。
化驰如神,风行无外。
籀伏念时数偶合,视尺璧为至轻;
炉锤首当,嗟顽矿之必化。
笺杨参政(1161年3月) 宋 · 苏籀
伏审举任中宸,参毗大政。
通吴蜀之中外,鼓命令而怿欣。
在于下风,孰不竦庆?
丕钦进贤之礼,咨嗟理世之图。
明良相求,鱼水合契。
所以答斯民之望,固当先寰海而忧。
礼貌之嘉注特殊,佥同之推予卓绝。
以其得十而举一,殆非小能而大知。
吁谟萃于清衷,绝识明乎毕睹。
适时之杰,舍我而谁?
恭惟参政六事之贵,夏官纳言;
万人之英,春闱举首。
内庭书命之云委,台阁拨剧之鼎新。
百篇奏御而副忧勤,十策发挥而破疑滞。
公正如白居易,笃实如郑文明。
喜筹算而敦简编,规绳管、葛;
探索丘而稽经律,根蒂孟、荀。
深乎帷幄之言,至矣樽俎之画!
弥纶庙论,弼佑国钧。
机柄得人,猷为济治。
方且燮理至和之气,扶持大化之源;
毗厚太平之基,振起偷薄之俗。
蕴怀建事,其巧妙而功多;
酌古制今,必天同而神比。
钟禀岷峨之灵秀,肇新旌节之闬闳。
由危科而寤睿文,夙有故事;
居复门而升二府,亦若前修。
谦恭愈崇,静密不伐。
文武之宗慕弥固,才节之齐量无涯。
何止于咸乂军民,殆将以永安夷夏。
致缉熙光明之效,皆谟明弼亮之谐。
籀琐琐卑凡,拳拳倾向,藉乡枌而瞻几杖,蒙顾接而先品流。
幸待次而侨居,政屏身而退伏。
霖雨之渥无间,权衡之审愿遵。
长铗每弹,竿牍小智。
欣属之切,敷叙奚殚。
迎知郡吴侍郎启(1163年) 宋 · 苏籀
伏审诏音新渥,使符旧邦。
天台鉴裁,奉方隅之殊柬;
地官剧柄,虚畿辅而辍贤。
声敷道涂,欣溢邻壤。
跂想旌旟之色,扫洒甘棠之阴。
恭惟知府待制侍郎懿实光辉,淳诚暇裕,渊邃士林之标矩,雍容国器之圭璋。
论议建明,适宸衷之虚伫;
枉直献替,钦柱下之威棱。
登高揽辔之澄清,启沃前席之谐允。
酌王度而裁国制,斡运变通;
调军赋而节货泉,鍊详取予。
究穆清之重委,无中外之密疏。
听子渊宣布之谣,流次公岂弟之政。
期召节之何远,奉奏计于片时。
籀夙蒙庇于云霞,久偃伏于风范。
心诚素依于惠爱,气合渴愿于趋承。
引领贵阍,缪裁讷启。
龙坂可登之际,毛颖无画以陈。
迎丁侍郎启(1164年) 宋 · 苏籀
伏审出纶遴选,剖竹颁符,辍奖倚之贵涂,畀股肱之上郡。
簪绅爱戴,道路光华。
凡在荫庥,孰不敛衽?
伏以知府侍郎某官懋颙卬之膴仕,彰瑰玮之清能。
黼扆亲除,眷渥蕃宣之显拜;
台阁名品,参联上列之英躔。
例持橐而横经,亦分忧而剸剧。
精覈详谛之老手,该广允切之周才。
惇仁民驭吏之条,懋正躬公听之政。
旄节部伍,谈笑而齐肃;
朱墨移檄,纷错而有伦。
声实轩腾,何止徐、陈之辈;
谟画渊懿,超出龚、黄之前。
籀慕乐事贤,耕稼封部,弗因刀笔之末伎,曷表景仰之衷情?
恭惟高明,不见疵谪。
笺越帅吴侍郎(1164年) 宋 · 苏籀
伏审光奉纶旨,妙柬镇东。
显拜惟新,柄兼文武。
俞咨荣奖,器倚功能。
权均九牧之雄,任总十连之要。
建旟植棨,列城遵听于禀承;
飞檄颁条,庶政恪祈于抚御。
励禁闼之精采,诧嘉褒于盛时。
恭惟知府安抚殿撰端靖先勤,慈良凝重。
天台司会,物望穹隆;
华殿论思,章奏臻美。
礼律国侨之详允,考课次公之精明。
重临馀刃之何劳,亟去众情之怀暌。
会稽曳笔,将庶瘼之尽蠲;
驲使赐环,必三公之遄召。
蕴抱岩廊之矩范,眷注弥纶之设施。
理体当然,舆谈共属。
伏念籀耕耘代禄,造请承颜。
渌水红蕖,不图幸会;
象筹韬略,误寘空疏。
祗悚轩墀,诹度职局,更睎上术之提掖,愿殚下走之揣摩。
阅礼乐而敦诗书,巍峨大帅之威惠;
秉刀笔而缚绳尺,琐尾宾寮之讲求。
归慕忱诚,造次无斁。
迎喻提举启(1164年) 宋 · 苏籀
言念昨者际晤标表,悚承謦音,实未容请益而质疑,又未许升堂而望室。
留落顽薄,邂逅邈暌。
慕文儒博约之规,平生咏叹;
展部使公参之礼,今者幸遭。
眇镇东油幕之僚,拜记室泥缄之禀。
尘埃俗状,玷渎高明。
通下走之微情,惭古人之三语。
恭惟提举郎中端敏聪哲,士林所宗;
恢廓公廉,朝佥允洽。
课绩权衡于邦计,学艺冠冕于时流。
铜盐之干浩穰,朝廷之知倚办。
任分台察,事重按廉。
咨访度诹,致精力乎五善;
稽遵庇覈,察殿最于六条。
岂弟布宣,优游有裕。
攀援交态,纳卑吏之凫趋;
徐听召音,伫名贤之虎变。
籀附山仰德,补隙寒官。
受任权舆于代更,卑飞上赖于宽政。
亲近门闼,佩服训言,向慕之诚,敷述奚既。
笺绍兴帅陈左揆(1164年6月) 宋 · 苏籀
伏审诏恩倚重,时推良弼之名高;
镇拊仰成,众附爰立之望允。
声华甚耀,控督维雄。
屏毗王室之忠勤,表率海隅之政理。
颁行旨意,振激干能。
屯营训齐,闾里咸乂。
不忝陶钧之赐,将蒙调一之宜。
伏惟判府少保安抚大观文相公精邃诚明,公正慈惠。
伟度当朝之柱石,妙略应物之权衡。
经纶崇、璟之才,该贯孟、扬之业。
笃尊主赞邦之画,慰倾耳拭目之俦。
柬注弥深,寄委特渥。
冠先九牧之方伯,不晚三吏之赞元。
宣化承流,素同心德;
纠奸旌善,虔遵律文。
纲条整顿乎藩州,课最优隆于江国。
霖雨即霈,但舆论之不伸;
薤水风流,实吏戎之欣幸。
颂旧德尊贤之诰,歌乐职宣布之诗。
念僚属景仰诚心,顾追锋未谐迅召。
亲依提诲,奉行教条。
仰戴钦崇,荷戢欣竦。
跋摹连昌宫辞(绍兴元年十月)(1131年10月) 宋 · 苏籀
伯祖东坡先生尝为《易传》,以真书发扬伏羲、西伯之旨。
岭海草书,老笔精劲,自云不愧二王。
遭乱后,家藏书帖散失略尽。
尚明所摹《连昌宫辞》,顿还伯英旧观,而过于贺拔恕数倍矣。
书虽哲人细事,心慕手追如此,其大者鲜不深造,故余三叹而屡嘉也。
绍兴改元十月日,苏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