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谢枋得宋末元初 1226 — 1289
赠卜者魏易斋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七言律诗
伯阳曾著易参同,尽夺阴阳造化功
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
先生救世心良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⑴ 伯阳:即魏伯阳,东汉炼丹术家,自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他借《周易》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著有《参同契》三卷,为后世道家所宗。
⑵ 易参同:即《周易参同契》,道家书名,东汉魏伯阳撰,为道家系统地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
⑶ 尽夺阴阳造化功 丛刊本「尽夺」倒文。
代干杜按察追索书板启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布衣命薄,忘绣梓之群书;
丝辔威行,还青毡之旧物。
谁诰季孙之赏盗,亲逢鲁国之真儒。
吾有二天,公如十日。
切以万形有弊,长存道义之名;
千古在前,难泯诗书之泽。
微若书生之议论,上关天运之文明。
秦火无遗,不焚御府之六籍;
蜀寇已惨,尚留石室之九经。
未闻孔孟之徒,不胜蹠蹻之焰。
造化必能为之主,神明亦自有其人。
伏念某才愧雕龙,学几刻鹄。
诸老文章之印,颇有传成;
三代金石之碑,亦尝编集。
奈五穷之难送,慨万卷之空蟠。
忍寻活计于锥刀,宁问生涯于梓匠。
简无编竹,似有益于国人;
书既同文,愿广传之天下。
岂期狗鼠,尤甚豺狼。
众怜三箧之尽亡,彼得五车而自喜。
赎以金而不许,毁于椟则可忧。
凡为攘窃之民,恃有逋逃之主。
仲涂印昌黎之集,自知不免于贫;
唐僧失《兰亭》之文,恐抱无涯之戚。
不逢大造,何有馀生。
南山之判一传,符泽之奸大窘。
汉除廉吏,盗牛即日而来归;
鲁有素王,窃玉踰时而书得。
两载怀亡弓之恨,一朝喜去珠之还。
缅想西蜀之先贤,起敬舍遗之有道。
物皆吐气,恨无数十辈之使君;
士尽欢颜,愿见千万间之广厦。
当日未酬于素志,老天必启其后人。
此盖伏遇某官草堂嫡孙,阙里先觉。
襟怀洒落,光风霁月之无边;
志虑清明,秋水长天之相眏。
自揽辔登车之后,有溯川独航之心。
贞观岂无谋谟,孰若如晦之善断;
庆历固多按察,独称杜杞之长才。
不惟山岳之动摇,自觉乾坤之轩豁。
蛮夷不变,吴当受罚于《春秋》;
文献足徵,宋或可言于殷礼。
凡一予一夺之际,皆众好众恶之公。
治鉴可垂之无穷,儒家各传之不朽。
幸斯文之未丧,知我其天;
喜吾道之将行,以公为命。
感激辞短,皈依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