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赵概乞致仕第二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七十而还君事,盖有不得谢者焉。以卿之耆明秉哲,参论乎庙堂,以维持乎巍巍之业者,乃必欲抗其高躅而去耶?虽将自佚乎绂冕之外,其如士大夫之议朕何?所乞宜不允。
赐文武百寮富弼以下上尊号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古之帝王,未有美号。尝以火食教民者,则曰燧人氏;取牺牲以为庖厨者,则曰庖牺氏;始耕以粒食者,则曰神农氏。至于有熊氏、高辛氏、高阳氏,则皆以所兴之地名之。唐尧、虞舜、大禹,虽都帝王之位,而天下直斥之而已,又何尝取尊美之称以冠其上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以孔子而不敢当仁圣之目,而公卿百执事乃猥以「奉元宪道文武仁孝」之号而加于予,予何德以堪之?夫皇者,君也,大也;帝者,配德于天地者也。合是二义而兼有之,盖已尝缺然自愧,况又欲加隆于此者乎?其亟罢议,毋以虚名浼予也。所请宜不允。
第三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奉元所以体天,宪道所以稽古,文以起制度,武以消奸轨。仁者泽含四海而不殊,孝者光大祖宗之业而日新。今天之方艰,变怪屡出,谓之奉元,可乎?聪明未属,动而缪戾,谓之宪道,可乎?礼乐衰缺而不完,则文之所致者陋。边陲桀慢而屡警,则武之所制者狭。生灵憔悴而祖宗之业不加焉,则仁孝之实将安所施?号者,功之表也。其功茂者,其号美。惟予之所施如此,尚何敢冒乎功茂之称哉?虽欲强之,天下其将谓予何?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灾异之未息,政治之未明,黎元之未乂,此朕嗛嗛而不遑。公卿庶尹、藩卫之臣、蛮夷老耋乃日伏大庭,厥角稽颡,章五上而不止,必欲致朕以徽称。群言之迫,安能固拒!夫有其实、有其名,君子享之。名浮而实不充,君子以为耻。惟尔二三股肱洎内外列辟同心协德,共济大治。人事缉于下则天道叶于上,朝廷修饬则诸道顺轨,元元之众咸得蒙福,俾予袭其名而安其实,岂不休哉?所请宜不允。
赐文武百寮请皇帝听乐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昔者子夏既除,予之琴,抚之而不成声,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子张既除,予之琴,抚之而成声,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然则二子者均于得礼,而子夏有哀心焉,故孔子谓孟献子加于人一等,是子夏之未忘哀,不犹愈于子张乎?朕之宅忧三年,甫毕馀日,永念圣考之爱,虽终天而犹存,岂可朝释纤缟,暮奏金石?巨创未夷,已临燕衎,是诚何心哉?必欲行礼,则孟献子设而不乐,朕将有取焉。所请宜不允。
第二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昔尧之崩而舜思之,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盖未之忘也。《礼》曰:「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朕之失先帝三年矣,周旋于其居,则先帝之宫阙在焉;于其出,则先帝之都邑在焉。左右视听之间,皆先帝之旧也。累累焉,茧茧焉,何尝不悽怆以惊怀,徘徊而揽涕!而四时忽焉,不知缟素之已终。哀痛未尽,思慕未衰,而遽欲撞万石之钟,列九成之奏,以娱心悦耳为乐乎?兹朕之所不忍也。重烦群公之言,深用愧腆。所请宜不允(《郧溪集》卷九。)。
矣:原无,据张校补。
第三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王之执忧,不以贰事,而宗室之诸老暨于胜衣而朝者,咸以书闻,觊王之还职以董正属籍,正有以表仪而仰法焉,则奚独予一人强欲夺王之哀乎?且践膺茂册,以慰兄弟渠渠之意。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新除参知政事唐介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古之君子愿乎仕者,非谓绂冕之足以美乎服,舆马之足以侈乎御也,盖欲行其志焉耳。朕选卿于众,以参论国政,质之群言而皆合,断之朕心而不疑,乃命以位,畴能间之,是亦欲行卿之志耳。胡为冲执,拜言而请辞,兹岂明朕之意而务行古君子之愿哉?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参知政事赵抃唐介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之斋明祗栗,大享帝于圜丘,维是二三股肱之老,相成熙事。天人歆德,休光下集,而锡予之福,如阜如陵。兹岂朕之专飨哉?是亦二三股肱之老有以共之也。为俎之惠,犹贵乎及下,若是者尚何辞焉?
赐皇伯集庆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宗谔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览缙绅之议,越绋而郊,亦既右飨,锡之神策,嘉与伯父、叔父均釐于下。此上帝列祖之赐,朕承而恭授之,又曷足以抗辞哉?所辞宜不允。
赐皇弟岐王颢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升禋合祭,谒款天神,推其福贶,被之四极,垂绅在次,罔不均休。而况予之介弟,爵为真王,朝践之献,实陪祀事,宜锡恩章,以答雍肃。尚可谦畏,抗言弗处?往即钦拜,庸体朕之至意。所辞宜不允。
赐曹佾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遵列祖之遗业,三岁而郊,霈其天泽,繇庙廷而薄四海。而予之元舅,出陪清跸,入上严奏,宜有嘉命,以均神贶。发于朕志,孚告在庙,涣乎如汗,其不可反已。虽欲行意,讵得从乎?所辞宜不允。
赐宗谔辞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祭之有泽者,为政之术也。下而甲吏守门之贱,犹且及之,况夫雍肃藩戚之臣,委绥结绶,祗事以助祭者耶?故兹孚命,所以均神明之贶,曷为累言而恳避?《诗》不云乎:「烈文辟公,锡之祉福」。尔其亟受之无辞。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岐王颢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古之大祭,归脤膰于兄弟之国,所以示亲亲之意而同神灵之祚。朕既荐璧嘉坛,上帝锡之纯嘏,岂敢专飨,宜与兄弟共有之。乃欲恳避而为辞爵之高,是非古之为祭而厚骨肉之义也。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曹佾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以眇躬,获荐黍稷,报功于上帝而侑以烈祖。天人顾飨,福禄来介,故嘉与士大夫共拜神灵之赐,则褒章显号,积重而均及者,非有私元舅也。其为朕倡率士大夫,往即拜之。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参知政事赵概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古之尚齿七十者,君问则席,所以尊耆哲而风孝悌。卿以宽懿敦实之姿,佐金鼎以调元气,其齿则老矣,其神明之外发者,岂有衰哉!朕初履祚,方且布席以咨国政,需大化之隆洽,然后议其去,顾不美欤?所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宗朴辞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朕之初莅祚,丰恩下浃,涵蒙乎万物,而独伯父有所不及,兹岂笃亲兴仁之义哉?衮衣金钺,登拜已晚,乃复引章,虽三揖而未进。往宜钦践,以祗奉先王之祀。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枢密使文彦博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懋官懋赏,古今之通谊。卿以纯忠首国,共济于艰虞之辰,定策禁中,义贯乎金石,大业一定,若泰山之四维。是用进拜上公,以称厥德,奚为自疑,露章引避?昔舜命皋夔,一辞而止,卿乃五辞矣,亦可以已乎?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赐新除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彰德军节度使宗朴第一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封植戚藩,以强王室,此古治世之成法。伯父天属之尊,恂恂谨礼,乐善而不厌,是宜有师钺之雄、鼎席之拜。孚号朝发,恳章暮辞。伯父其承之,以光显我亲亲之爱。所辞宜不允。
赐新除守司徒兼侍中充淮南节度使判相州韩琦辞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郑獬
省表,具知。卿既还两镇节,朕已歉然不满于怀,而又以司徒辞,遂将洁身而去耶?古之三公,无其人则阙。今有人矣,奚为而阙乎?卿趣受印,归荣故乡,无俾天下议朕,谓于定策元老有所薄焉。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