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贺浙东常帅(懋) 南宋 · 陈著
出纶西垣,作镇东辅。
顷辞紫界,顿开苏月之明;
今拥碧幢,还占蓬云之近。
列城刮目,吾道增光。
恭惟某官根本华嵩,精神冰雪。
范景仁无心之为勇,见谓至诚;
张忠献有志乎济时,足当重任。
惟源流于古蜀,尤磊落于今人。
越其缥组以来,深矣缙绅之望。
豸冠执法,绰有祖风;
豹尾陪班,光昭先德。
为第一人才之选,实二三执政之阶。
岂不能拜稷、契于岩廊,而偶欲借龚、黄于畿甸。
上久不见,屡兴宣室之思;
吾今召君,孰谓淮阳之薄。
重为帝乡而轸念,必得儒臣而践更。
谓左右冯翊之攸关,于内外重轻乎何间。
乃颁宠命,匪曰迂途。
共传前日之福星,复领东方之帅节。
指秦望以为实地,压伏吏饕;
翻鉴湖以为恩波,存活民命。
以充大用,式副隆知。
某木之老心,山之癯骨。
中年入仕,书生气习之难除;
一日临民,世味酸咸之迥别。
况此古剡,异乎他邦。
闾阎疾苦之隐微,尽吾心而或获;
邸第豪强之凌轹,折以理而弗甘。
虽与鸿雁以苟安,或虞鬼蜮之窃发。
强饮清溪之水,独悲出岫之云。
然祸福无常,天地临之而奚恤;
依归有旧,春秋知我之难逢。
使公独为此来,造物一何其巧。
莫前驱而负弩,敢再拜以送书。
黄河一千年,窃自矜于会遇;
百里半九十,政有藉于扶持。
不尽贺忱,见于言外。
代侄济谢解启 南宋 · 陈著
诏谕二千石之良,选贤于众;
名登四七际之列,逊我者三。
共誇好事之重寻,自揆非才而深惧。
昔乡里于绍兴之举,以词赋得攻愧其人。
掌内外制则诸老汗颜,如陆内相;
坐政事堂则群奸局脊,如魏郑公。
中兴一代之伟儒,后学百年之好样。
必称乃选,岂无斯才?
如某者生而钝根,藐焉弱植。
何如谓士,固尝习圣贤之书;
无以为人,亦欲尽子弟之职。
谩观墙屋,敢冀科名?
况家庭之学未积深功,而乡曲之誉岂归晚进?
明有司期洪生之必得,吾小子误虫篆之见收。
得非平而不至于怪奇,或通乎理;
实而不流于浮诞,足信其心?
知而取之,庶乎可也。
纳豨苓于药笼之末,进昌歜于玉食之间,允出遭逢,敢云侥倖?
兹盖恭遇某官吾国元气,善类景星。
蓬莱瀛洲之天,快平分于风月;
蛟门虎蹲之地,烦坐镇于波涛。
何以假为,宜遂真拜。
趋韩、范功名之会,博观人才;
主欧、苏文字之盟,乐诱晚学。
棘闱严于革弊,藻鉴揭而无私。
乃使么庸,亦叨吹送。
某敢不矜持殊宠,激烈寸忱?
尚资于进身,遂接阶庭之步武;
则仕而为学,庶裨廊庙之经纶。
皈向芹芹,编靡草草。
与曾南金制机(钢) 南宋 · 陈著
某戊寅岁尝寄状,续走便回,乃谂奎璧高躔湖外,却辱东閤领下,此后虽知同一斋还越,而尺笺坐乏便,不暇裔上。
伏想近年以来,从秦烈焰之馀,存鲁灵光之旧。
近则泛镜湖,扁舟浩荡,远则入兰亭,樽酒夷犹,俛仰两间,感慨百世,悠悠然水流云来往也。
东閤颖拔华流,能世其家,夙所敬也。
尔来又非吴下比,恨不得一会见,以快老眼。
或传时异以来,僻隐屠苏,今已归筑于禹迹之左右否?
故人满东南,生死存亡无从可问,独执事相去为近,而书讯犹若是阔绝,苍苍者天,岂初志哉!
某今年已七十,眼昏齿疏,待尽未尽,妻啼儿号,虽欲恝然,而未能忘情。
长儿深,是黄东发以其侄女妻之,两穷相遇,犹在妻家,未得取归。
次儿润女,已许东发长孙,而无以遣。
次儿瀹,次洵,皆执事与台嫂所熟识者。
馀皆绕膝蚩蚩,但曰饭饭,不知有栗枣可觅也。
去年常乱道八句,其况味大略尽见于此,「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终日书声清屋气」云云,聊发一笑。
兹闻汪甥与春为越上行,特令晋拜,面说别后苦事,盖欲笔之纸,而眼花不能究所言也。
荆妇领儿女七子附拜意尊眷上下。
与张师道书 南宋 · 陈著
某比儿深、沆繇席间归来,拜真翰,劳苦耄境者,至感激。
古道在云天上,而精采灿灿,皆玉堂风月,何以称爱?
某恃厚予少恳:某旧令剡溪,得一贤士赵文炳,家有源流,文学茂异,闻丁卯漕荐,实附骥尾,以是别头收第,归而坐远阙。
今而职乡教,善满,为进进计,欲一晋谒,恐无因见讶,分羽言为先。
某夙敬其人,敢以予洁,请试薄叩之,当有金石声。
或置之夹袋,其庶乎。
干渎负罪。
代吴禔入赘戴请期启 南宋 · 陈著
生男有室,虽以壮而为期;
制礼缘情,早成婚而亦可。
自念夫妻之既老,要观子妇之相宜。
幸以联盟,敬庸亲迎。
及时以进,后兰亭修禊之辰;
不日于归,播桃实有蕡之咏。
将伸奠雁,先趣临鸾。
代董时迁定蒋氏劄 南宋 · 陈著
某揆辰红绣园林,绿茸郊野。
恭惟亲家养誉里闾,怡神丘壑,百神森卫,尊候起居纳福。
某泽毫雪茧,奏记于典签氏,惠徼鉴在。
某切惟箕峰扈前,修岭拥后,君子长者攸宅焉。
况对此春和景明,傍花随柳,政得昔人前川之乐。
何物阴阳,或敢窥闯?
鼎茵等祝,奚容进熟?
某获联越荫,同采泮芹,第风南枝北,不得以时簪盍,高山仰止,岂不夙夜?
讵意斯今以蒹葭而倚玉树,非幸而何!
某仰惟亲家桂种阶庭,以清门径。
耆英集上,共推齿德之素尊;
安乐窝中,最羡风尘之不到。
滔滔彼俗,卓卓此贤。
但经济之有需,恐老成之难遁。
榜登龙虎,年将望魁谱之占;
梦叶熊罴,时盍应帅垣之聘。
某拭目。
某末绪卑微,不强人意,华宗赫奕,藉在人耳,相望不翅霄壤。
有如英嗣令女兰姿婉娩,葆育深闺,自宜相攸佳偶;
而某男某既匪琼环瑜珥,妻侄汝朝,辄效柯议,俾缀姻盟。
高明何见,遽肯屑红丝之爱,印赤绳之缘。
百年之好,一旦而谐,某实过望。
某问名莫重初敬,非币帛则不交也。
菲然贽仪,介于副楮,是特藉茅之遗意,惟忠信是采。
某睇三神山,溯五云阁,霞裾缥缈,紫气缤纷。
剡溪委驱,执鞭以从。
跋兰亭帖 南宋 · 陈著
《兰亭记》善本既殉昭陵,其流传于天下后世者,乃复烂熳如是,前贤辩之者甚多,姑置诸勿论,至如乡先生攻愧楼公博古而有精鉴,亦不敢妄实是非其间,余则又安能一见而决其真哉?
然予尝谓字画末也,所难没者惟其人。
世更大乱,故家文献存者几希,浮屠氏友林乃独袖此以示。
悲夫,此未足奇也。
友林知有王右军字画可敬,而又使余笔其后,是知我辈尚足为物外人所爱慕,而世变不能为之轩轾,斯其奇矣,斯其有感于此记之外矣。
悲夫!
壬午良月望陈某书。
书金坛汤宰书 南宋 · 陈著
金坛汤宰名维祺,号复斋,宋德祐末宰嵊县,甚有政绩。
既而天下大乱,辟于晦溪单祥卿家,亦尝到家间数宿。
今别十七年,而六年书方到,虽继于癸巳收书后一日复其书,又未知何日可达也,为之惘然。
跋古营萧节斋所藏三画帖 其三 夏圭山水 南宋 · 陈著
古画以山水为最,唐以后或有其存,而未必皆真。
天地间,川流山峙,千态万状,固自开辟以至今日,苟有见焉,孰此为古?
顾欲从破缯败楮,摸索其髣髴,山川能几何哉!
世方趋于耳目之新,方溺于货利,自非洒然自得、超然自拔,谁复事此?
是则方见其可敬,而不见其为僻也。
节斋萧公有山水一轴,曰:「此夏圭之笔,子以为何如」?
余于此未达,独能以前所自信者复。
因又进而曰:「后日有诏趣入,发十洲三岛间,而江而湖,而长淮大河,见其漫漶奔放,汹风涛而舞蛟龙也;
由会稽而嵩,而岱,而太行,见其绵亘起伏,干云霄而络星辰也。
以行记唫囊,收拾光景,时一披阅,眼界万里,尽在是矣,岂不大快」?
公为之一笑卷画。
四明陈某。
参前亭记 南宋 · 陈著
襄贲丁君济尹奉化,以学校为第一义,葺旧营新,倥偬问顾。
学前有池,池之中可亭,藏脩者可游息。
然学宫渐完,邑之士协相居多,此役又将谁赖?
壬辰四月朔,揖而谋诸长明善斋汪日宾。
诺而退,经工饬材,是月己卯亭成,扁以「参前」,尹意则有在也。
人之为学,所学何事?
亦惟言必有物,行必有常,而忠信笃敬为本。
吾夫子告子张以此,且申以「参前」之语。
今余于诸生,宫以居之,又为此亭,盖欲其优游涵泳,乐其所以学,然虚閒之地,虚则易放,閒则易怠,因摘二字以警。
子张为圣门高弟,犹书诸绅,诸生自视子张为何如?
登斯亭也,翼翼然若常在目,庶乎久而安,安而化,不自其在忠信笃敬之中,而言行为有成。
否则妄而已,如扁何!
彼南山泻翠,平野输秀,风清日美,莲净植而芹藻香,天高地下,鸢之飞,鱼之跃,各有适。
不物于物,何见非理,何著非情?
亦足以畅吾心而融吾性。
若山阴之叙情,零陵之燕好,云龙山人之鼓琴放鹤,则非名亭本意。
诸生领已,进而曰:「昔子张书绅,止于一己。
此以名亭,则与诸生共。
所以表章夫子之训,淑后学大矣。
敢以记请」。
尹退然不自居,曰:「于余奚记?
为特承余之心者是可嘉,盍有以劝后」。
时著因贺成适至,辱使之书。
辞以耄,不获,姑笔其实,使来者知尹之用心。
而用力又有若而人,将有以日葺为事,而斯亭为学者助,百世一日也。
具官陈著记。
奉化县洞真观记 南宋 · 陈著
道家者流,自老、庄氏。
儒而托以自逸,今之世为多,里中卢竹溪其一也。
竹溪以声律学荐于漕,以簿领职试于乡,青云路方拾级。
时适多故,尘埃箠楚中,与疏散性不相宜,谢而退。
余夙有连,他日会间,自言:「人生能几,天下事奚既?
苟不勇拔,尚欲何为?
俯仰宇宙,仍姓名,存衣冠,无官府之及,有山林之适,惟入道其庶乎」。
岁丙戌,授处士号。
越明年,劄差提举绍兴千秋鸿禧观。
乃度地虚白观之北,筑屋焚脩。
像殿中严,法堂后蔽,廊序左右翼以抱,而馆其西以休息,而门其南以出入。
四周而宽,百需者备。
己丑秋讫工,给观额曰「洞真」,住持从的派直下,他不与焉。
入田若干亩为常住,公供若干亩为袭传世业,见之榜据甚悉。
观于境为胜,佳山秀野,青溪绿树,挟阴晴寒暑,为无穷光景。
梵钟寺鼓,渔榔牧笛,风往来之,与吟啸琴棋声,清交物表。
亦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余因谓:「由儒入道,非俗子比。
身计外,亦有不慊于心否乎?
厥先所培植、所委属者,何一举而化归九泉下?
将有若敖氏之鬼。
且老、庄立言,虽于儒有未契,而妻若子孙则自如。
至于弃家绝人伦,此彼所谓虚,为道家者之流弊也。
子于此当何如」?
矍然而拱曰:「吾有子二,某携以嗣吾教,某留以嗣吾宗,事亦既审处,正为此惧,然岂期至于此哉」?
余闻其所言,为之三叹,故为书其入道建观之始末,并及其本意云。
竹溪名震龙,字致远,年七十有一。
具官陈著记。
天寿保国接待院记 南宋 · 陈著
佛氏教今为最盛。
明素多甲刹,而次第创建者,星罗棋布,联络诸山气脉,以便其徒之居之游,为无穷地。
天寿保国接待院住持大逵,其一也。
大逵,越之上虞人,俗姓竺,受业于里中澄然院,来明挂单万寿寺。
初,其家拨水田五十亩资其行。
积之久,有筑庵志。
周游至鄞塘,得王姓屋数十楹并基地一十二亩,面势爽豁,山川平远,为香火道场可矣。
听所欲售直以酬,乃扁曰「积庆」。
像诸佛,起三浮图,近远归向,凡百祈求萃焉。
因所自有之资,推而广之,为田三百七十亩有奇,内舍一百亩入万寿助经用,馀则为本院直下子孙、甲乙住持接待往来之计。
既而大逵上其事僧录司,而总统所,总统所从所请,而改今额,其有公文作證。
吁!
天下事,其用力也一则立,二则跲;
其计虑也密则周,疏则慊。
大逵自祝发不以己自挟,即志于创建,而竟其成。
不忘所本,即乐于施舍,而无难色。
以若所为,日以恢拓其事,正未可量,是可记已。
书来以记属,曰:「大逵本儒家子而从释,斯请也幸勿辞」。
余亦感其言外之意,乃为书其概。
耕云亭铭 南宋 · 陈著
耕云亭,余友孙凝德夫所筑也,书来言其故:「氏裔清州扬云岭下,东汉末始祖长官公游会稽,庵居四明白云山傍,奉扬云里之神以庙,死且葬庵为寺,子孙蔓延到今。
诗书发身,簪缨擅一乡。
寺之南、庙之东有麓宽平,因庐焉,瞰流而亭,扁以『耕云』。
云以识厥先之遗,耕则在我。
敢以铭属」。
余谓天地之气,形而为人,其始皆有所爱。
氏一身而至于百千万人,一家而至于四方万里,势也。
久而昧其所自出者有之,知而不暇问者有之,其有幸其有可迹睹、而使之目接而心怀者能几何人哉!
长官之业虽失其谱,而有白云寺扬云岭庙,千馀载犹在。
后之人不问久近,霜露之感无所于寄,亦惟笃云之旧,则生生气脉,与云俱流,又将自此亭始。
耕云之义不渊乎?
铭曰:
四明之山,两云之间。
是卜是筑,岂其馀閒。
追惟先德,如苗斯植。
千载之下,云其遗迹。
彼㺄者流,朝夕之谋,不田馀地,不耕奚秋。
顾瞻左右,绳绳其后,谁与本根,而今其有。
非云而云,非耕而耕,茍不自力,有如此亭。
吴伯立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吴氏居越之新昌之叠石,初自延陵徙,世潜德,厥后秀发。
讳直,字伯立,自号桂山者,与余有连。
咸淳癸酉秋,子耀曳衰走京师,泣以告:孤不孝,先君殁已九年,有故,迟负土,事至今日。
距家百举武,名西园,命龟食,将以十有一月甲申奉其柩窆,敢白以状:曾祖汝能,祖邦伟,父灏,桂山其仲子也。
方直凝重,本于天禀。
奉亲孝,事兄敬、训饬子弟,必先行义。
居无妄嬉笑,常如父师左右。
日用应接,进不竭蹶,退不施劳,条理自粲。
常留滞浙右,兄弟析财于家,归而一不问。
独于祖宗坟墓时节展望,属其族若宗相与善守。
告语良苦,辄垂涕洟。
至有三百年之梧槚,藉以不犯柯叶,过者皆知源流远焉。
后宝庆间,邑宰托经界,规益赋额,君叹曰:「吾乡不堪命矣」。
倡诉不遗馀力。
事寖,田里以安。
素不交外事,及为义,则又勇决过人。
学文于迂斋楼先生,多交名胜,议论有根据。
词藻化捷,尤长于赋,意味隽永,音节均谐,一时辈行推重。
潘公迟圭秋闱,鉴裁精明,投预宾荐,佥谓得人。
上礼部,乃受黜。
入太学,未几遭母丧,毁瘠,风乘之痹,卧阅十馀载,终于咸淳乙丑闰月甲寅,得年六十有七。
娶澧教拙庵王公之季女。
男四:灼,后其父四年卒;
煌、耀、士衡。
女一,适进士宋士特。
孙男五:扬祖、振祖、拯祖、授祖、鉴孙。
孙女三,俱幼。
余读其状既,耀再拜曰:「远日薄孤,不能从君子乞一言诏来世,后死何以见先君于地下?
敢以铭请」。
余辞,请益固。
乃为之铭曰:
身之臧,家之乡。
文之昌,州而庠。
止或尼之命靡常,栽者培之方来长。
张正甫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兰亭王先生开讲帐,淑后进,笥集走千里,丛颖化捷,文会为一时最盛。
凡秀于列,相先后登名入官,类有以自见于世。
虽余不敏,晚亦侥倖。
张君正甫,众所敬许,乃独偃蹇不达。
余适归自行朝,其三子曳衰踵门,恸既告曰:「吾父与子为知心交,死矣,葬有日,敢以铭请」。
呜呼,余忍铭正甫乎!
然不得辞。
君讳锴,正甫其字也。
生于嘉定四年十二月己卯。
曾祖某,祖某,父某,世居奉川之高峰。
君立身不随,用心近古。
平居声色不形,意所欲为,条理自密。
出而宗族而乡党,一以和相接。
遇有违义,勃然若己失,起而正之,惟恐不及。
群从间罹死诬事,焰甚火烈,无亲疏皆辟易远避,君则勇不顾身,执理排解,闻者叹服,以为难能。
里有遗藏金者万计,辄以属之,君俛而唾去:「此物何为至于我」?
清风到今凛凛。
家本仅给,食苦于乏,常如有馀者。
自奉素薄,惟延师教子弟,设醴致馈,久益勤以厚。
诏岁进取之人,置登云课社,相与新美,其财气劳费有不暇问。
君长于赋,视物为体,劲丽婉约,各中其则。
丞相西涧叶公见所作,每以远大期。
试于泮宫,多占首选。
郡博士欲屈致为职事重,笑谓:「阶以行志,自有分内科目在,安用此为」?
及宾兴,有司校艺,异见者角抑,班待补生,上庠复不利,君于此知有命矣。
家左右佳山水,手植花木映带,老耕陆公为扁其室曰「梅垣」。
君不善饮,而善饮于客。
客至,菜酒留连,必尽欢而去。
隽永间,中光写为诗满卷,卷首又大书「非礼勿为」四字,以诏诸后观。
其所乐所存,有未易量,而忽感痹疾。
江西仓使黄国史震知君理学有诣,虚临汝堂长以聘,时以病不克行,终以不起。
娶陆氏,大师陶山之裔,曹娥监镇之女,生于嘉定三年十二月甲戌。
孝事舅姑,于君甚宜。
自随有田庐券,谋诸君曰:「将以与吾君之后资事奉」。
君犁然当其心,即卷而复之。
相成以义如此,亦可敬也夫。
生三男某、某。
二女子,长适同邑董继宗,次适鄞之陆愈。
氏以咸淳九年二月卒,葬于方家衕之原。
君之卒后一年,德祐改元六月己未也,将以二年正月癸酉合葬。
铭曰:
业信于友,而啬于名;
善称于乡,而尼其行。
维天之命,维心之亨。
维后之人,尚笃其成!
陈次贾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古之观人以实,不徒名也。
科目兴艳于名,而实斯病,观者感焉。
余今而得陈君策次贾,科目所不能笼,其争出我门下,皆当世大老,亦可敬也夫。
君早悟,授业于刘忠公汉弼,经兼赋,眇场屋子。
试辄遇衡文者以时见黜,人为茹屈,而不自芥蒂,志益广,气益昌。
世学如尤公煜,忠孝如赵公葵,器量如二吴公渊、潜,相从二十年。
嗣而李公曾伯,姚公希得,马公光祖,更任西北寄,类虚宾席,引以自重。
草檄飞书,赞筹决计,芒咢不露,声闻自休。
回顾俯仰局促,皇皇焉竞琐琐,大有径庭。
若其由西事论功授武级,积阶至训武郎,历仕居多,非其本意,略而不述。
君平生襟宇,夷旷洒落,出则江淮荆蜀,何胜不擅?
归而于其里,面山结屋,扁曰「不碍云山」,自号南墅。
天景参会,笔力化捷,片语只字落纸,好事者手之惟恐后。
眼空天下,不以狭我乡曲。
交际间无贵贱耄稚,各得其欢心。
晚从江阃辟,长议论。
未几以病殁。
生庆元庚申,至咸淳甲戌,得年七十有五。
是年旅榇东还,八月庚申封于上管双溪之阡。
其先自剡徙上虞。
曾祖升,祖原,父大享,世隐于药。
娶徐、赵、贝氏,皆先卒。
子男二:长自,次特立。
孙男六人:似翁、印翁、文翁、兴翁、桂翁。
孙女六。
余知君者也,死而葬且久,其子自书来,曰:「自不孝之,父墓未铭,非子谁属」?
呜呼!
予于其死、其葬,年耄道阻,废礼莫赎。
今于请铭而辞,如知生之义何?
乃铭。
铭曰:
不拘拘于售名,而名之归也谁争。
不屑屑于行志,而志之得也自亨。
傲睨乎轩冕之艳,游戏乎翰墨之清。
擅光景而消息,寄湖海以死生。
有下马于双溪之茔,请观斯铭。
胡应之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剡素多贤,余得友忠介唐公为深。
公死矣,尚友其高弟胡君应之。
今又死,其子师纯乞铭其墓,义不得以耄辞。
君讳泰来,应之其字也,世居越之剡溪。
曾祖某,祖某,父某。
君生于绍定戊子,早悟卓立。
时忠介公古道自任,师表后进,君执经受业,以明善诚身为本,相与劘切。
又有毛君振、王君涛、屠君高诸贤,故所诣者粹。
事亲则笃,学以养其志,正家则自治,为妻子先。
静默谨重,闻义则跃然以兴,人皆赖之。
质直寡语,心有所契,生死患难如一。
平居若与世忘,天下事于胸中自了了。
君之王姑适太师王卫公,实生二子:长某公,以元老位辨章;
次华甫,为时(阙)监司。
不以亲戚卑行视君,款密敬信,有法家拂士之益。
乡达御史俞公浙意气相求,出流俗外。
国史黄公震见之曰「古君子也」,逢人称道不离口。
里友倪(名阙)先父死,贫而病,无以葬,君走京师主忠介公,身任其办而后已。
盖所学非徒体而无用者,比使其得志,儒者之效当有白于世,而一荐不第,命也。
然立其在我,推以与人,于名教未为无补。
吾夫子所谓「是亦为政」,其殆庶乎。
晚年及见师纯等克世其学,山林菽水足以自乐。
识者急亲典刑,相先礼聘,避堂以舍。
既而病痹还家,至丙申仲冬癸未终于正寝,得年六十有七。
娶屠,继吴。
子男三:师纯、师正、师晦。
女一,适某公从子楫。
孙男:浚、浦、津。
明年仲春庚寅,诸子奉柩葬于方山之诗庭。
铭曰:
学得之师,信乎君子。
行修之家,行于乡里。
亦既荐名,卒穷以死。
死而不忘,子济其美。
我为之病,呜呼无愧。
江阴教授史君妻陆氏墓志铭 南宋 · 陈著
吾里史蒙卿景正,端士也。
他日为其妻求墓铭,辞至七八,请益哀,不觉为之三叹。
《关雎》化远,《内则》安在?
间能自信力行,彼流俗不讶则讪,于是难其人。
今如氏而有克相其夫,其可书也已。
氏讳德正,字适道。
曾祖恕,将仕郎。
祖增,迪功郎、吉州吉水县尉,赠朝议大夫。
父合,朝议大夫、将作监、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其故尚书左丞楚国公佃之次子、淮浙发运使、赠少师,自越之山阴徙鄞。
氏,宜人林氏嫡出也。
童龀能读书,了大义,以名阀素风,婉娩自则。
父母钟爱之,心不与凡子。
独善坊子弟森秀,景正早擢世科,方议婚,挟声利艳耀者总总,手挥之去。
有以氏之女德为言,意独契。
既而请盟,匠监公亦喜而曰:「可为吾德婿矣」。
岁己巳,归于史氏。
进而盥馈,动中仪节,见者咸许其知礼。
姑太硕人在堂,适所则下气怡声,以畅其敬。
凡所服,非手出不敢慢,奉姑以悦。
时姒妇高氏,为敏虑公家女,夙以帅礼闻,乐与氏相观为善,亦益自饬厉,四时洁蠲,凡事必身先之,毋敢敌偶。
从夫以正为顺,朝暮摄衣必庄,馀二十载如一日。
御媵侍未尝片语丑诋,闺闱自肃。
视诸子嫡庶无间,慈爱之中,诲督行焉。
延典刑士为师,如事尊章,愈久愈笃。
门多古道交,曰:「是有益于吾夫若子者」。
留连燕遇,安而忘劳。
推而宗族,而亲党,及流离于此土地,贫无以生,死无以敛且葬,不以力之有无,先入其心,必济而后已。
善藏其用,以成其夫之贤,于妇道得之矣。
中遭时艰,僦隐东湖,感疾归故里,就医勿瘳,自知不可为,语其夫曰:「不及终事吾姑吾母矣!
教诸子谨,毋辱先」。
语讫而殁,庚寅八月二十九日也,得年四十有一。
子男六:壁孙、孙、坒孙、台孙、𡍮孙、延年。
延年生月不育。
女五:伯拴,适奉郎、天台叶揆翁。
仲忱,适金华潘世演。
次幼亡。
次二尚幼。
有故,某岁某月某日始克葬于阳台乡之穆岭。
呜呼!
氏与景正倡随之义,可谓相宜。
永诀何时,略无儿女态,唯以养姑与母与教子为嘱。
生前之心,身后之遗,有大于此者乎?
吾知其当有后矣。
铭曰:
维德之懿,维夫之视。
维夫之贤,是信于外。
淑哉夫人,生于名门。
嫔于君子,独善之孙。
乐于相成,亦孔之懋。
胡不偕老,而短于寿。
而有以长,夫又奚伤。
其安其藏,山明水香。
祭知饶州唐忠介公文 南宋 · 陈著
① 名震,字子华,一字景实,越之嵊县人。
维宋德祐元年岁次乙亥,七月庚午朔,越二十有二日辛卯,契生某致祭于故判府节制待制忠介唐公之灵曰:呜呼,公得其死矣!
呜呼,公得其死矣!
人莫难于死,死于封疆,则忠在社稷,义塞天地,可以作一时之忠烈,劝万世之臣子。
公之平生,此学此志。
方番阳之弄印,诏起公于田里,不以我为不肖,谋出处之大致。
我赞公以必行,公以时而强起。
时内子之卧病,亦奚暇于疗视,舆病登舟,以至于兰溪之涘,便信西来,苦语竟纸。
曾此书之几日,而以其讣至。
祸患忽其相仍,汹四郊之多垒,氛涨而越江,凛孤城之如坠。
彼哉奸权,借以杀士。
痛呼天而杳邈,并要区而俱弃。
忍一旅之弗援,靳一节而弗异。
爱莫助之,我有痛哭而已。
犹遗书而靡倦,以坚守而自誓,从容就义,一语真可对越无愧。
彼望风窦降者,岂其人类?
况难兄之相从,竟同尽而无贰。
是又可以去,可以不去,而义死于此。
世方澜倒而波颓,乃有如此之同气。
公今从真、杲地下游,吾侪之茍延旦暮者未知所底。
胡怪诞恣睢,尚欲肆其诋毁,是不知世间之羞耻。
幸二孤之有托,庶无憾之后世。
倘我死之或迟,尚维持其一二。
兴言至斯,有不尽意。
翩然双旐,惨其跋履,行道之人,欷歔流涕。
矧我异姓兄弟之情,当何如其痛泪。
遮道哭公,几若相避。
缄词渡江,茫茫云水。
建里域三石祠上梁文(甲申九月初一日戊子) 南宋 · 陈著
幽则有鬼神,久托丛祠之奉;
易之以宫室,盍新严毅之居。
大为规模,永镇田里。
我三石庙灵感大王,精气所会,妙用无方。
茅渚以西,桕溪以东,提封疆而甚广;
茭塘之南,石邱之北,得形胜以独全。
仕宦者腾达鞭靴,农桑者登盈丝谷。
商贾之交易以货,工技之四驰以能。
是皆阴藉于扶持,不可明言其信向。
载瞻庙宇,多历年华。
左拄右撑,凛欲压羞毛之俎;
旁穿上漏,几莫容丽牲之碑。
鸠集众谋,龟正吉向。
天关地轴,新开之面势弥良;
月斧云斤,巧斲之手段争进。
如斯飞,如斯翼;
美哉奂,美哉轮。
庶位貌之妥安,免风雨之凌震。
今兹一举,可以千秋。
灵皇皇兮既降,本依人而来舍。
祭洋洋乎如在,当饮福之充庭。
某等梓匠者流,朋梁斯举,辄陈善颂,仰渎神听。
抛梁东,山捧羲轮上碧空。
此是阳和开动处,嵩溪日日受仁风。
抛梁西,一水从来古剡溪。
清气分归书比屋,馀波流入稻千畦。
抛梁南,平野苍烟山翠岚。
景色绝佳分万状,豁开门户大包含。
抛梁北,万叠云峰屏拥屋。
坐收气脉做阴功,安静和平无尽福。
抛梁上,栋宇轩明神气旺。
敕封次第下云霄,慰满乡民翘首望。
抛梁下,一日数里枌榆社。
神歆堂上有肥牲,灵应门前无过马。
伏愿上梁之后,铁柱擎天,璇题绚日,箫鼓春秋之燕享,香烛朝夕之洁蠲,和气薰蒸,生意拍塞。
官府有条有理,绝狐号䲡舞之嚣;
乡闾相友相扶,同犬吠鸡鸣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