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何异
宝唐堤记 宋 · 何异
宝唐,崇仁水源之所自出也,载于乐侍郎史《寰宇记》,近世洪内翰迈赋短歌,亦曰「他年从子兮,一苇航乎宝唐」。
旧隶崇仁,今为乐安、永丰分界。
余尝委所亲穷其源而问之。
一山高入云际,回环崷崒,其中良田广袤,浮图氏择占胜处,亦有居民数十耕凿生聚,自成一川。
导馀水以出山,则层崖峭峡,奔湍而下。
半峡有巨石横卧,激浪如山,迅霆飞雪,俱骇视听,是名炮石滩。
怒涛势不可遏,泻入碧潭,是名石库。
旁又一石相合,至宝唐凹而聚焉。
溪始浚发弥望,过宝唐源而溪始安流。
自是迤逦而东凡一百二十馀里,合支流远近者五,曰西宁、曰芙蓉、曰巴源、曰杯山、曰罗山,凡一山之水支派再三见者不数焉。
相与舒徐入境,洄旋于崇山之邑治,而溪始平且阔。
如倦如歇,如喜如舞,如爱恋其所,西不见其来,东不见其去,际天一碧,澄湛千古。
阴阳家谓其洋洋悠悠,行欲留而我顾,信而有證。
下流至于严陀同流,会巴水一百二十馀里,则又滩稠竹节,与上流合。
然则邑治实宝唐气脉之中齐也。
先是,邑治相直,驾舟为梁,随水高下,通岸之南。
由月湖以至水尾,横堤数百丈,人家棋布,两岸相映如画。
适际庆元庚申,水与檐齐,稍东一带前既濒溪,后又萦带池沼,他水捷出,腹背受敌,尺瓦寸椽,蔑有存者。
堤岸大半摧毁,地盘浸亦沮洳,稍闇即疑有魑魅,夜莫敢行。
邑政度非所甚急也,率曰柰何。
县大夫会稽潘君方到官,一见喟然曰:「此如美丈夫,眉目秀整,而满面疮痏,甚可惜也」。
布政少定,计费于蠹耗之馀,取材于他山之近,铢积寸累,念念不休。
将半年而工役兴,又一年而形模具。
时久不雨,水落岸出,穷其底而筑焉。
基既坚,而一石四尺,横纵层砌于其上,今其高已五七尺矣。
民始惊叹,亦多辇石负土,阴出力以为之助。
岸分高下,则旧路也,有翟氏者昔建桥,今甃路。
高则民居,旧从官赁,今悉取以还官,辟为通衢,车可以方轨,马可以并驰,榉柳菀以成行。
余适归自都城,见闻生喜,随所留街路出力铺砌。
桥牙中出,登岸少南,又以周马帅虎所作三字横榜于亭楣之上。
其后为小驿舍,南窗照水,钩帘晚香,来者得以休焉,亦景物之一助也。
夫意出于人所不及,而识者可以占为政之不茍。
张乖崖守金陵,问过客好官员,而得张晞颜。
萍乡之政无他事也,徒以入境则桥岸葺理,田莱垦辟,野无惰农,市无喧争,静夜则更鼓分明,以此验其大者,必可观焉。
即与论荐于朝,晞颜后亦通显。
今潘君政术近民,家至问疾,留意学校,士知归向,躬督陂堰,岁获有秋,至于庭无滞讼,狱无滥囚,皆显显在人耳目。
兹役特其形见于喟然之末者。
丛谭画地,有公论在焉,会有乖崖公访于过客者矣。
是堤也,几案县宇,襟带学宫,清淑郁积,宜士宜民。
君每谓其大者当有魁奇之彦,师友圣贤,立德立功,措世康庄,为国柱石,应黄州之谶;
其次则以文章瑞世,光焰传远,若衮衮俱不尽者;
又其次则秋赋春选,每科加多,堰合之符有待焉;
其下则家给人足,贫富相资,礼逊兴行,讼狱销弭。
余谓四者固所愿矣,然君之所谓下则俗之所谓上品也。
夫使闾里宁一,岁事尝登,则可以省鞭扑,可以广惠爱,可以安教养,君亦简尽无事而高卧于琴堂之上矣。
敬酹溪神,请以是为筑堤之报。
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