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刘子翚宋 1101 — 1147
次韵士特赠别 宋 · 刘子翚
五言律诗
客舍愁分袂,梅花小雪前。
夜看牛渚月,春别剡溪船。
丽句光行色,悲歌惨别筵。
后期相约处,双阙五云天。
有感三首(一作项安世诗) 其三 宋 · 刘子翚
五言律诗
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自注:事具郭璞书。),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鹿鸣燕诗送诸进士 宋 · 刘子翚
七言律诗
讲艺欣闻暂息兵,槐花秋晚诏群英。
胡尘不隔蟾宫路,镜水初题雁塔名。
礼盛邦侯开宴豆,道隆乡老萃簪缨。
更期妙手皆穿的,荐士吴僚亦与荣。
书事 宋 · 刘子翚
七言律诗
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朱乔年同傅茂元见访 宋 · 刘子翚
七言律诗
校书兰台昔名士,怀□(四库本补望字)会稽今望郎。
忽惊风采照户牖,便觉肺腑流冰霜。
手谈逼剥屡争局,眼食咍台时对床。
山林情话政可乐,只恐云路双雕翔。
山阴作 宋 · 刘子翚
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
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
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所欣。
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
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
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
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
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
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
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
醉歌赠金元白 宋 · 刘子翚
南游会稽今十年,重来风物皆依然。
一时冠盖零落尽,故人独老空江边。
西陵仓曹实冗散,出无车马众所怜。
江亭曳履偶识面,凛凛瘦骨馀双颧。
谈兵自是一敌国,屡荐不用宁非天。
胸中跧伏万貔虎,静若女子容娟娟。
我家光禄新出塞,群彦入幕君宜先。
自言衰发已种种,岂复有意仍腾骞。
强饭廉颇思故国,据鞍马援忘华颠。
只今左臂虽小病,尚想揽辔能周旋。
兴来且酌杯中酒,边庭消息君知否。
经天太一位临坎(四库本作临坎位),干戈丧乱已经久。
南关兵败上将戮,太原城破群胡守。
呜呼国步危若此,每惜壮士时难偶。
猝嗟未是真英雄,纶巾羽扇聊从容。
何当矍铄渡河去,一洗塞北烟尘空。
云际赠施子 宋 · 刘子翚
惊沙惨淡连云起,曳杖悲歌行复止。
春城是处闻鼓鼙,好风依旧开桃李。
对花惆怅忽逢君,把酒无欢如啜水。
六年丧乱两相见,世路艰难嗟若此。
江边盗贼真游魂,挟虏声援图并吞。
金陵失守数骑入,会稽移跸千官奔。
只今州县多阻绝,消息时听行路说。
百川背海欲西流,八柱支天愁更折。
苻坚陈乱丘山摧,夜闻鹤唳犹惊猜。
莫轻赤壁一炬火,曹瞒气焰随飞灰。
功名邂逅有快意,岂在今日无人哉。
天方稔祸秘豪杰,故遣君辈多沈埋。
亦知兴衰运有极,天时一半因人力。
男儿遇事不作难,看君赤手排荆棘。
⑴ 原作四,据四库本改
士特赠笔 宋 · 刘子翚
书成痴,传成癖,平生识字真无益。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管城雅贶情虽重,感此艰难拙于用。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儿饮马镜湖边,不逢汉兵胡自止。
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
长星吐彗南扫北,转祸为福须乘时。
虎头心事不能已,劝君勿弄毛锥子。
柳源观瀑戏明仲 宋 · 刘子翚
山横晓色中,线路穷崎岖。
何年贯日虹,飘然堕秋虚。
晴晖发灿烂,阴飙助倾输。
淙深粉雪沸,注险龙蛇趋。
平生浩荡胸,对此聊一舒。
苍苍古澄潭,彷佛幽灵居。
奇观付豪逸,馀润分膏腴。
来游今七贤,贱迹欣与俱。
扶筇却轩轾,坐石安氍毹。
壁阴生小寒,赏澹乐有馀。
诗魔久已降,幽事复起予。
为言玉堂人,五字不可无。
⑴ 原作荡浩,据四库本、李本乙
⑵ 原作闰,据四库本改
处士刘公墓表(绍兴十五年十一月) 宋 · 刘子翚
刘公居建之潭溪九世,馀二百年矣。
其初京兆万年县人,唐僖宗时有为将军者,岁久名逸。
五季乱,子讳庸者南游猎较于此,爱其形胜,因家焉。
今推为始祖,以其近而可考也。
皇考忠显公曩使关中,尝访京兆刘氏,仅有存者某,杂著谱牒诸书。
刘氏,陶唐系也,自元王交封楚居彭城,支派最衍,今九大族并出元王之后。
唐史讥言刘悉出彭城,非也。
京兆刘氏乃九族之一,周有石州刺史懿,隋有上柱国韶,唐史有民部尚书文静。
自文静子树义而下,未详其继。
惟我始祖之居潭溪也,荡拓焚拂,以启山林,二世而庐室完,三世而田畴辟。
庸生光位,光位生玉,玉生文广,文广生朝议公太素。
于是崇礼文,笃经术,谨游从,厚风化,是载是循,久而弗怠,识者知其后之必大也。
公讳民觉,字莘材,朝议次子也,恪绍前脩,浓薰泛挹,早自知名。
正奉游学,时普宁暨夫人老矣,公常留侍,以故不遑科举之事。
夫人年九十六而卒,公始终孝养,敬不弛颜。
既葬,结茅罄哀,乡评尚之,耋老聚而请曰:「非公孰为吾党指南」?
公据师席二十馀年,毓英导秀,多所成就。
忠显之守会稽长乐也,尝迎公就养。
二郡江山,大有佳处,公从羽流衲子逍遥物外。
时忠显公欲请于朝官之,公曰:「衰朽那复有此意,若欲亢宗,则夫二子在」。
盖其恬旷自适,世网莫之能撄也。
公为人淳朴谦厚,温温然常以和畀人,人皆乐亲之。
内蕴虽深,若不叩击,似不能言者。
绍兴改元,寇作,里中骚动,公时已卧疾,扶舆适上饶慈氏寺,以其年十一月十五日卒,享年八十四。
公娶吴氏,司业著之妹也。
二子:曰韢曰䪐,皆将仕郎,忠显公貤爵,遵前志也。
一女,适进士吴敏脩。
孙男子翇、子、子翌。
以绍兴三年八月乙巳归葬于寿口之原。
吴氏后公十二年卒,享年八十一。
又三年乙丑十一月乙酉合葬焉。
寿口、潭溪皆在崇安县开耀乡云。
毕事,叔父命某为文表墓,姑纪其实以晓方来,非敢私亲而侈也。
辞曰:
谷变陵迁,山摧石泐。
死而不朽兮,潭溪老人居此室。
熊氏令人陆氏孺人墓表(绍兴二年) 宋 · 刘子翚
建炎己酉岁,余兄侍郎从戎川陕,时余嫂熊氏已婴病。
明年冬十一月十一日卒,侍郎书来曰:「闻汝嫂讣,弥剧伤悼。
曩常忧其疾也,属吾在行,不得视其棺殓,故以是为恨也,吾归而葬之,慰夫亡者」。
又明年春三月二十七日,余室陆氏病卒。
侍郎书来曰:「国事未济,怀恩则亏义,弃成则失武,一集吾私,二疵深矣,何以归乎。
时方艰虞,涂殡非策,汝嫂汝妇可共茔窀穸,相地惟吉,涓日惟良,送终之礼惟尽,则犹吾归也」。
于是葬于建州拱辰山开善寺之东原。
熊氏建州建阳人,故朝奉郎安行之女也,慈懿知书,年二十为侍郎之配。
生二男五女,长男珙,承务郎,女恩娘尚幼,馀皆早亡。
封令人,享年三十六。
以绍兴二年十月十七日葬。
陆氏家越州,左丞佃之孙,奉直大夫寘之女,谦淑能琴,年十八归余,生一女,失之。
享年二十四。
先熊氏六十二日而葬。
毕事,复于侍郎兄,仍刻文以表之。
辞曰:
熊氏居左,陆氏居右。
异穴同丘,辞诏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