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史纶北宋
新建抚州州学记(庆历五年三月) 北宋 · 史纶
日月灿乎天,草木丽乎地,皆文之象也。
仁义忠孝、礼乐制度,经于家邦,是曰人文。
威容辉光,品式典常,炳然而风流郁矣,而体存圣人。
于是蓄之于事业,发之为教化,是彝是训,蜪明蜪昌。
自胄子至黔首,由中都达天下,而学校之制职此兴焉。
尧舜三代,罔不率备。
汉去秦虐,儒道复振。
方楙首善,肇于京师,而后郡国贤守相或于治所置学,所以厚风俗而广教育也。
我国家大业底定,洪基益固,四圣相受,一于文治,而郡国之学,与古侔盛。
临川自晋之东为名郡,于江之南为善地,闾里陶化,贤俊间出。
本朝以来,登辅相者有之,取科甲者有之。
士人熙熙,乐于名教。
然而因仍旧贯,黉舍未辟,良家子弟肄习儒业,无讲问之所。
庆历三年冬十月,主客正郎马公寻罢岭表漕计,求领兹郡。
亦既得请,溯江西来,视事之三日,延进群士,因访以民之疾苦,政之阙失,首得其事,良用怃然。
率吁众谋,将议兴作,则郡民有高赀者连比二十五人执谍于庭,愿出己财以佐经费。
公乃诺之,命理掾谢镇、决曹掾张彦博参掌其事。
先是郡城东偏介通衢有夫子庙焉,庙之背有隙地,轮广馀百丈。
由是因其面势,度其缔构,乃鳀乃平,乃筑乃基,召工市材,命匠督绳。
山木骈至,风斤争运,不累日而千指皆作,未逾月而百楹咸树。
前为堂以安讲席,却有奥以宅师位。
脩廊股引,高砃箕张。
室庐周环,窗牖虚豁。
主职有次,井灶有备。
功过半矣,而马公受诏移淮南均输,能事未毕,儒者兴睵。
十有二月,度支正郎王公周解印长沙,来典郡契。
受署翌日,躬谒先圣,亲目乃事,询而悦之,亟召攸司,严其讫力。
陶旊焉谨于盖覆,门扉焉顺于启闭。
以涂以塈,以丹以閕。
旬浃于再,儒宫焕然。
初是马公驿奏于朝,乞以州学为额。
继是俞旨遽降,新榜斯揭。
王公又以居学之职不得无人,奏乞以临川主簿杨伯华充本学教授。
未几,中诏垂允,即以四年仲秋告诸生入新学,行释菜之礼,英才会集,肃肃雍雍。
旋而教授官升堂序进,发箧就坐,探寻论难,锵锵楚楚。
见之者若入卫国,觉君子之多;
趋之者若游阙里,惊缝掖之盛。
自非著诚风化,留意儒术,何能致是哉!
噫,政系于贤也久矣,无其人则废,有其人则举。
即学也,马公倡之于前,王公踵之于后,良能合契,道义交畅。
大《易》之以懿文德,《鲁颂》之思乐泮水,稽之遗美,无是过也。
伟乎哉!
抚之诸生弦诵于是,歌盳先王之道于是,正其言于是,成其行于是,涵养薰陶,蒸蒸日上,处则为彦士,出则为名臣。
是则二太守之德也,曷几乎息哉?
兹事也,纶与交代田曹副郎槐公京悉关预之,虑其泯没,故备志始未云。
时大宋庆历五年三月望日,通判史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