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吴淑北宋 947 — 1002
月赋 北宋 · 吴淑
惟彼阴灵,三五阙而三五盈。
流素彩而冰静,湛寒光而雪凝。
顾兔腾精而夜逸,蟾蜍绚彩以宵惊。
容仙桂之托植,仰天星而助明。
乍喜哉生,还欣始明,经八日而光就,历三月而时成。
吕锜射之而占姓,阚泽梦之而见名。
若夫西郊坎坛,秋分夕祭,类在水,故应于潮;
义在阴,故符于礼。
取象后妃,视义卿士,故以为上天之使,人君之姊。
瞻瑞彩于重轮,共清光于千里。
尔其游西园之飞盖,骋东鄙之妍词。
会稽爱庭中之景,陆机揽堂上之辉。
圆光似扇,素魄如圭。
同盛衰于蛤蟹,等盈阙于珠龟。
晕合而汉围未解,影圆而虏骑初来。
若乃珥戴为瑞,朏魄示冲,为地之理,作阴之宗。
降祥符于汉室,通吉梦于吴宫。
睹爪牙而为咎,见侧匿而为凶。
观其素景流天,方辉入户,妇顺茍或不修,王后为之击鼓。
物惟徐孺之说,窟见扬雄之赋。
弥关山而布影,入廊栊而积素。
厥御兮维何,望舒兮纤阿。
垂蔼蔼之澄辉,弄穆穆之金波;
闻感精之女狄,传窃药之嫦娥。
皎兮丽天,昭然离毕。
应鱼脑而无差,验阶蓂而靡失。
亦有画芦灰而晕缺,捧阴燧而津流。
捣闻白兔,喘见吴牛。
乍认蛾眉,遥惊玉钩。
得不荐鸣琴而灭华烛,玩清质之悠悠。
雷赋 北宋 · 吴淑
夫动万物者,莫疾乎雷者也。
若夫虩虩方来,虺虺未已,挺出万物,震惊百里。
既明罚而敕法,亦惊远而惧迩。
若夫名之天鼓,主以轩星,验雊雉之先觉,知玉虎之晨鸣。
君子所以作乐崇德,折狱致刑,敬天之怒,虽夜必兴者也,尔其天地大骇,阴阳相薄,或入夜推车,或先时奋铎。
至夫地中为《复》,泽中则《随》,纳大麓兮弗迷,在南山而殷其。
徒闻盖酱之为忌,岂容掩耳而先知。
隐尔发声,轰然急激,或以歌梁子之引,或以破高禖之石。
则有蔡顺环冢,樊重置室,会稽曾击于羊群,临贺尝观于斧迹。
既为长子,还喻人君。
观繇尝闻于《噬嗑》,考象亦著于经纶。
撞八荒千里之鼓,为折冲拒难之臣。
亦有食飞鱼而不惧,服嘉荣而靡畏;
去不祥而弗荫,指石室而云避。
至其成于积风,起自金门,伤王裒之绕墓,嘉竺弥之伏坟。
太初焦衣而自若,诸葛倚柱而无闻。
亦云其声出地,其形连鼓,击东海之菑丘,感齐台之庶女。
至于碎滕放之石枕,震王导之柏树。
既观作解,还闻奋豫。
禀精已闻于黄帝,感气仍传于子路,仰乎一震之威,无忘恐惧。
秋赋 北宋 · 吴淑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溽暑阑而清商至,鸿雁来而玄鸟归。
月下清吟,赏袁宏之自适;
吴中归思,伏张翰之知机。
尔其缩内在时,貙膢是祭。
其事言,其性义。
藏帝藉于神仓,命乐正而习吹。
敕司爟而行火令,歌《豳诗》以迎寒气。
白露斯○,寒蝉则鸣;
络纬悲啼,蟋蟀宵征。
于是行肃杀,务收成,既决狱而断刑,亦选将而厉兵。
尔其天地始肃,鹰隼方击,青女降霜,司裘率职。
见一叶而可知,观万物之成实。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当乘《兑》而执矩,推《巽》废而《离》休。
见斗杓之西指,识大火之斯流。
若其取柞楢之火,树槐柘之木,寿星既见于南极,日驭亦行于西陆。
群鸟由其养羞,司矢以之献箙。
诏司马而治兵,命輶轩而采俗。
若夫寅饯纳日,盛德在金。
吟啸成群,感李陵于塞上;
应接不暇,劳子敬于山阴。
可以修城郭,可以谨门闾。
汉彻淋池之神物,穆满羽陵之蠹书。
望高丘之云,潜通吉梦;
会雕房之弈,自叶祥符。
及夫草木黄落,蛰虫坏户。
见神龙之潜渊,识䌽囊之盛露。
至若金气方劲,清风戒寒。
严霜举侯文之职,飞蝉集朱异之冠。
露始滋于园菊,风已败于丛兰。
则有鹰祭鸟而无差,豺祭兽而靡失。
西宫之钟既撞,萧丘之火自息。
露凝冷以凄清,蝉含风而萧瑟。
若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菊有黄华,云见群羊;
木叶微脱,绿草芸黄。
肃清景于素节,循时令于白藏。
若乃云汉灵匹,见于七夕。
阮巷矜绨锦之衣,魏宫怆琉璃之笔。
或张云锦之帷,或履玄琼之舄。
道武则参合分祥,汉帝则猗兰告吉。
层城嬉戏,开襟缝适。
西母则青鸟傍侍,窦后则神光照室。
亦有针穿七孔,灯燃九微。
命五龙之驾,临百子之池。
登舜山而骋望,侍玄圃以裁诗。
晋宣曝书而迫遽,郝隆晒腹而逶迤;
陶安骑龙而遐骛,子乔乘鹤而难追。
若其重阳令辰,时惟九日。
落孟嘉之帽,传长房之术。
白衣王弘之遗,黄菊魏文之锡。
登高飙而为乐,指戏马而爰出。
三隥则山简登跻,九井则仲文游陟。
耽灵运之吟思,讽谢瞻之诗笔。
晋则执经以明道,齐则讲武以应祥。
斯九日之盛集,见前贤之轨迹。
山赋 北宋 · 吴淑
夫山者,宣也,宣气生万物者也。
尔其天孙日观,终南太一,蓬莱九气,昆崙五色,天台赤城,龙门积石。
访至道于崆峒,识神人于姑射。
江郎之一子还家,林虑之双童不食。
节彼南山,始于一拳。
庋悬之祭,配林是先。
故梁为晋望,岷实江源。
耸香炉之秀出,抗射的之高悬。
至若触石吐云,含泽布气。
鸣陈仓之宝鸡,翔淳于之白雉。
既含情于度木,亦游心于覆篑,登宛委而得书,出器车而表瑞。
黄帝之游具茨,夏王之登会计。
尔其探禹穴,纪秦功,或形标九子,或礼视三公。
著屐尝闻于灵运,朽壤曾询于伯宗。
至若汶为天井,岐为地乳,维应桐柏,毕连鸟鼠。
嘉无恤之临代,美仲尼之小鲁。
或形类冠帻,或状同枹鼓。
感叱驭之忠臣,识捣衣之玉女。
县圃尝留于穆满,疏属曾拘于贰负。
则有石帆孤出,砥柱分流。
巨灵之擘太华,共工之触不周。
秦望则金简玉书,灵秘之所潜隐;
罗浮则璿房琼室,神仙之所嬉游。
又闻嬴政曾驱,愚公欲徙。
觌修羊于华阴,见王乔于缑氏。
指阙远属于牛头,积甲遥齐于熊耳。
至有群玉册府,昆崙下都,洞台灊霍,员峤、方壶。
觞百神者帝台,迎四皓者高车。
及夫瞻挂鹤之悠扬,望盘龙之宛转。
闻苏门之清啸,访酉阳之逸典。
咏于言之饮宿,纪云亭之封禅。
亦有兰岩唳鹤,金华叱羊,再成三袭,朝阳夕阳。
桂阳话石,吴宫采香。
凛冽而风门激吹,晶荧而火井扬光。
若其戴石为砠,多草为岵。
摘天柱之仙桃,采华容之云母,寻谢敷之紫石,访桓温之白纻,骇娲宫之台榭,识仇池之楼橹。
亦有乌龙、白骑,紫盖、青泥,羊肠、鸟翮,马鞍、牛脾。
猿门耸拔,雁塞逶迤。
仙翁种玉,烈女磨笄。
言听蔡诞,约信安期。
见祝融之降崇,闻鸑鷟之鸣岐。
复闻马援壶头,羊公岘首。
挹少室之玉膏,饮洞庭之美酒。
又若望朝霞于赤岸,祀黄石于谷城。
虽阳岐之能买,岂北邙之可平?
陈音以之而立号,张嵊因之而得名。
云气或成于宫阙,风雨曾避于崤陵。
已夫少室登仙之台,句曲华阳之洞。
燕然勒名,祁连作冢。
或功伐攸彰,或灵仙所重。
若过之而身热,经之而头痛,徒为患于蛮貊,而无资于财用。
按:《事类赋》卷七
箭赋 北宋 · 吴淑
若夫勾越之簳,会稽之美,宝东房之垂竹,藏陈庭之楛矢。
耿恭傅毒,郎基剪纸,飞卫见困于甘蝇,由基擅能于吕锜。
尔其夏服、忘归之已作,三镰、八法之既修,舍之如被,束之其搜。
中肩兮夹脰,贯毂兮汰辀。
或回船而受敌,或缘水以相求。
则有鲁庄仆姑,鸿超綦卫,关羽中之而刮骨,项羽叱之而坠地。
至于飞凫电影,毒铁焦铜。
取董泽而宁既,采蒲台而欲空。
或有蓬桑共施,彤玈并锡,圉人既见于浴马,汉将方惊于射石,或以勉由也之学,或以比史鱼之直。
喻随人而侯景能言,譬弦上而陈琳见释。
至夫威号天策,神名续长,射丁侯而则病,异函人之恐伤。
鲁连之下聊城,安于之备晋阳。
先驱既为于无忌,居守仍闻于宁庄。
亦有高禖祈子,夏官献箙,玩彼鹘尾,重兹金镞。
李陵兵尽而徒手,隗嚣势穷而发屋。
张侯既言于贯肘,显达更欣于拔目。
白猿拥树以长号,神女衔冤而昼哭。
剪蒿楛以无馀,伐淇园而未足。
至其丽龟以献,策马言归,纷然雨集,欻尔虻飞。
中楯瓦以犹劲,穿杨叶以无亏。
饮石梁而已绝,定天山而更奇。
斯圣人剡木之利,亘万古而申威。
剑赋 北宋 · 吴淑
昔雷焕既得丰城之宝剑,致其一于张华。
且言曰:「自葛卢发金,蚩尤造始,竭楚铁之利,涸齐金之美。
淬以清波,敛之越砥。
晔若流星,湛如照水。
斯乃羊头精利,水心灵秘。
七彩九华之饰,龟文龙藻之丽。
阳文阴缦之奇,紫电白虹之异。
虽曰一人之敌,且应八方之气。
故三贤所以受赐,而君子所以自卫也」。
茂先见之,矍然而惊曰:「此盖邪溪之粹,赤堇之精。
倾秦去吴之异,五山六合之英。
纯钧、湛卢之器,豪曹、巨阙之名。
掩三乡而擅价,敌千户以腾声。
定光既闻于太申,照胆仍传于武丁。
兵动则飞,月蚀而成。
顾此神物,终当合并。
然则薛烛之鉴,欧冶之作,桃氏靡差于广狭,质氏尤工于洒削。
越女击猿之妙,莒子试人之虐。
至于采牛头之铁,获汲郡之铜,利能切玉,铭闻刜钟。
既镇山而沈水,亦断犀而截鸿。
佩北斗之寒星,伐南山之茂松。
咏宋玉之词,倚于天外;
登王乔之墓,停在空中。
亦有改此缦缨,铸为农器。
或刻汉平之名,或镌魏武之字。
庄子之说赵文,张陵之呵梁冀,七见阑子之弄,六闻卫绾之赐。
不可跃大冶而自衒,唯宜绝重甲而称利。
寒暑兼华,坚柔异制。
斯希代之神兵,佩服之巨丽也」。
于是并华阴之土遗之而为诗曰:「赤霄与步光,辟闾兼墨阳。
楚子问风胡,吴国得干将。
嬴秦佩鹿卢,虎丘葬鱼肠。
陆贾百金重,高皇三尺长。
魏传飞景制,汉应大横祥。
佩牛化已远,守路德弥臧。
及寝尝贻怒,倚户旧传方。
白帝号大泽,朱云请尚方。
虞公求不已,宣帝意难忘」。
雷焕继而和之曰:「季札尝心许,杨修曾见思。
昭王投五岳,文命藏会稽。
穫稻宁同劂,摄履讵如锥。
白首尝被指,血流俄见挥。
朱虚一何壮,项庄徒尔为。
铄身有所就,代形那可追。
属镂既受赐,杜邮方见贻。
隽生佩櫑具,韩卒得棠溪。
骑士徒公赐,黑卵竟无亏。
刻舟愚已甚,斩蛟勇可奇。
新都椎美玉,冯石受文犀。
雷公为发鼓,丰隆方奋椎。
万辟虽云就,千金持赠谁」?
张华见之,懑然心伏。
绎精理之沉邃,玩惊采之繁缛。
客有挹此馀风,过乎三复,千载神交,敢扬末曲,乃系之而为歌曰:「管涔辉五色,《周官》列三制。
已服甘蔗工,俄惊水精坠。
陇西专断割,河内增歔欷。
周瑜尝秉持,陶君方鍜治。
已荷孟尝恩,复感方诸赐。
延平终化去,武库俄焚弃。
聊此续阳春,顾惭妍唱丽」。
鹤赋 北宋 · 吴淑
伊羽族之宗长,有胎化之仙禽。
群鸾凤以遐骛,薄云汉而高并。
既禀精于金火,亦受气于阳阴。
若乃引员吭,抗纤趾,动商陵之悲操,舞晋平之清徵。
翔集既闻于介象,感召复传于萧史。
陶侃之墓头吊客,周穆之军中君子。
至若集兰岩而顾步,止金穴而回翔。
岂复畏鹑鶠之罗网,诚以知天地之圆方。
亦有饮巨蒐之献,玩昆崙之舞,田饶比之而去鲁,庄辛喻之而说楚。
自西北而遥集,邈江海而遐举,辞吴市而喧阗,出雷门而轩翥。
孟氏周王之饮,岱宗汉帝之坛。
缑山识王乔之至,辽东见丁令之还。
又若鸣必戒露,白非日浴。
或驭于江夏之楼,或饴以潭皋之粟。
观其瘦头露眼,丰毛疏肉,既凤翼而龟背,亦燕膺而鳖腹。
宣王见诲于闻天,王莽传方于渍谷。
至若比凫胫而为长,匪鸡群而可乱。
赋闻鲍昭之美,诗播齐高之善,羊公既讶于不舞,庾域尝惊于忽见。
鸣九皋而寥唳,出华亭而倩练。
游卫国而乘轩,向耶溪而取箭。
固一举而千里,岂耳目之近玩者乎?
雁赋 北宋 · 吴淑
邕邕鸣雁,顺时翱翔。
东海申歌于汉武,睢阳见养于梁王。
贺秦缪之得士,悲虞固而随丧。
或曰驾鹅,亦称足蹼。
既闻其维索饰布,亦同乎三帛五玉。
可以饲秕,不宜食粟。
若乃入梁州而逾塞,过高柳而知门,应季冬而北向,候白露而来宾。
献伯杨而听政,谏梁君之杀人。
今有明行列之次,辨长幼之纪,见杀远殊于山木,入用近同于士雉。
表女子之得时,唯大夫而为贽。
从风后先,随阳飞止。
礼既傲于太守,色不存于夫子。
若其遇明月而双坠,集河西而五色,入上虞而治田,在南康而浮石。
翔于广泽,常避缴而衔芦;
来自穷边,亦传书而系帛。
象赋 北宋 · 吴淑
南方之美者,梁山之犀象焉。
周澄上言,可洗之而疗疾;
苍舒有智,亦秤之而刻船。
则有束刃于鼻,系燧于尾。
虽质大于牛,而目不逾狶。
初一乳而三年,卒焚身而以齿。
若乃放于荆山之阳,养之皋泽之中,虽禀精于瑶光,终见制于越童。
至若出伊水之长洲,生乾陀之异域,胆随月转,鼻为口役。
遇师子而必奔,顾脱牙而尚惜。
见皮而泣,争鼻而食。
临刑既闻于泣血,丧雌亦致于连洏。
出九真与日南,耕苍梧及会稽。
入彼梦思,既见灾于张茂;
俾之率舞,亦归功于贺齐。
竹赋 北宋 · 吴淑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二妃泣之于苍梧,千户封之于渭川,伶伦采之于嶰谷,蔡邕识之于高迁,长房得之而代形,离娄服之而成仙。
则有出共谷,植山阳,《书》称箘簬,《易》美苍筤。
或杀之而作简,或插之而引羊。
可以钻火,不能得水。
白虎有汉室之祥,由梧有吴都之美。
或束之而作刑,或伐之而为矢。
穆天子乐池之上,梁孝王兔园之里。
并州乘马,葛陂化龙。
或象道而仪天,或防露而来风。
及夫伐淇园,焚申池,迎刃则晋臣喻胜,钓竿则卫女思归。
赵襄剖之而有朱书,女子破之而得婴儿。
衙空䈏实,孤管孙枝,繁兹鄠杜,积彼檀溪。
覆缇幕而候律,加栝羽而达犀。
复有蓬山浮筠之干,罗浮钟龙之种。
伯珍书叶以勤学,天生削端而示勇。
至于传名嚣水,擅美岑华,博望见之于大夏,张荐植之于永嘉。
又若六岁成町,三年为竿,魏武用之以作甲,汉祖以之而为冠。
复有袁公刺之于处女,子猷号之为此君。
或集凤而成实,或比礼而有筠。
云华之孝,既照夜而忽茂;
孟宗之泣,亦方冬而复新。
瓜赋 北宋 · 吴淑
伊甘瓜之珍果,熟朱夏之芳时。
布密叶之繁茂,引长蔓之逶迤。
既落蒂以离母,可解烦而疗饥。
浮以清泉,幂以纤絺。
玄骭、素腕,羊髓、龙蹄。
空同四劫以方实,会稽五色而称奇。
曾参已骇于乌集,孙钟俄惊于鹄飞。
梁武有任昉之悼,太宗有如晦之悲。
冰谷花红,燉煌味美,甘号蜜筒,芳称桂髓。
杞包见《易》,絺巾著《礼》。
夫差得之于近道,郭祚奉之于太子。
验物变于化鱼,远嫌疑于纳履。
摘之而岂堪抱蔓,啖之而唯宜渍水。
守有舆父之虫,祭有上环之义。
尔其玩兹菶菶,怜此绵绵,耀青门之朝日,洗玉井之寒泉。
桑虞剪棘以资盗,原平却水而溉田。
伟辞饷之翁仲,美自给之施延。
若夫名擅三芝,香浮七夕,《戴礼》摽时,《汉官》载职。
植戊辰之日,垂星汉之文。
见仙人之博戏,识徐光之幻术。
嘉其三蔓,恶兹两鼻。
戍葵丘而未代,隐东陵而自佚。
则有黄若金箱,甘逾蜜房,内醲外伟,少瓣多瓤。
堂中蝇集,塞外狐藏。
至于镇郑灼之心,并皋陶之色。
褚雅种之而给人,子良资之而馈客。
别有供祀事于秋夏,表异名于瓞瓝。
灵种尝见于洞台,绛实亦闻于南岳。
重王罴之纯俭,嗟士安之未学。
复闻狸头、女臂之状,羊骹、虎掌之名。
步骘昼勤于四体,宋就夜灌于邻亭,焦华感黄冠之异,史棱记凉殿之徵。
亦闻报以匹帛,主于织女。
葛玄隆冬而待宾,宋琼季秋而遗母。
讥杨愔以言貌,感灵珍于朝暮。
或以忧死而远逃,或以断根而见怒。
不食方叹于仲尼,止渴尝同于齐武。
伟东野之甘珍,亦何伤于蒂苦。
鱼赋 北宋 · 吴淑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多且旨。
若夫鲂鱼赪尾,王室如燬。
或逢秋而忆鲈,或当春而荐鲔。
大盈一车,广闻千里。
尔乃昭帝之养昆明,任子之蹲会稽。
鄙奉车之不足,美弦章之见辞。
加美名于孔鲤,献有馀于仲尼。
陶朱则养之而富,龙阳则弃之而悲。
忧在脱渊,乐宜在藻。
形备丙丁,用称鲜薧。
宿沙善渔,詹何能钓。
考信及于中孚,美于牣于灵沼。
则有形侔刀剑,价贵牛羊。
化舒姑之泉,归青田之仓。
或钓于渭,或观于棠。
掣三牵两,析缕分芒。
夜飞尝骇于文鳐,陵处亦惊于龙鲤。
纬书载其虎衔,时令标其獭祭。
别有姜诗双鲤,杨震三鳣。
或买之而啖茹,或得之而忘筌。
跃武王之舟,入仲御之船。
琴高初见于涿水,务光始返于卢川。
获灵符者涓子,寄丹书者葛玄。
庄周比之于贷粟,淳于笑之于祝田。
鳝则似蛇,鳛闻有翼。
陈嚣遗之于窃盗,王弘致之于亲识。
林邑陵云,昆明刻石。
入羽渊而遽化,厌武昌而不食。
乞伏买之而尽放,王固祝之而不得。
释小传单父之政,贡大见王龚之德。
亦闻谢允致鲤,左慈化鲈,专诸奉炙,陈胜置书。
入舟豫知其解甲,有录则比于负图。
周发曾传于嗜鲍,汉彻尝闻于得珠。
既自适于濠梁,亦相忘于江湖。
片则王馀,双称比目。
或坠眼而为珠,或燃膏而作烛。
祭而获应者周平,悬以示廉者羊续。
鲋惟宜暑,鯈可忘忧。
长闻横海,大记吞舟。
或七日而逢尾,或一斤而千头。
幸通水而相致,无乾谷而见求。
亦有梁水之鲂,洞庭之鲋。
应王祥之剖冰,感蔡仲之庐墓。
楚国悟之而为治,越王养之而致富。
又有感王延之孝,资陆政之养。
内药则戏于汤中,涂血则行于水上。
若其喷水为云,吐气成风。
介象钓之于殿前,王肃羹之于洛中。
或蝼蚁之所制,岂蹄涔之见容。
出丙穴而赴水,度禹门而化龙。
或义不及宾,或功称微禹。
必芳其饵,乃先于俎。
既见射而流血,亦高飞而乘雨。
尔其金齑、玉脍,青鲈、碧鳞。
有负函盛水之嗜,有当乳辍网之仁。
复闻杜孝置筒而寄归,张昭结网以供膳。
吴隐嫌其用意,公仪辞其争献。
效双角于元海,革阳乔于子贱。
鲸死而彗星乃出,鳄去而潮人无患。
茍耕田而可种,奚临河而见羡。
若乃林邑变铁,流渊出琼,懒妇羞闻于𬵔类,水君可骇于人形。
既得书而加饭。
亦通梦而延龄。
烹之则忌其屡扰,致之则嫌其至清。
取泽戒竭,察渊恶明。
斯足以验人事、制国经,岂徒诵《毛诗》之《九罭》,观天文之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