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度正南宋 1167 — 1235
跋申请释奠礼 南宋 · 度正
正少时入乡校,见孔子南面,颜、孟位其左,西向北上,处处皆然,意其于《礼经》当如此耳。
及见《挥麈录》所载,以为孟子本位于右,自王安石升配位于颜子之下而居于孟子之上,故退孟子于左而列于颜子之次。
其后罢去安石,有司但撤安石之像,不复正孟子之位,故颜、孟俱位于左耳。
窃尝以蔡京、蔡卞虽怀奸挟邪,黩乱典礼,靡所不至,然亦必不敢颠倒错谬如是之甚。
今观晦庵先生所申请释奠之礼,乃知国朝祀仪正位居中,配位居东西向,或有两位止为一列,盖古人尚右,以右为重,无位于左者。
政和更修新仪,则配位南向西上,然亦不位于右。
况绍兴以来复仍其故,颜、孟居左为一列乃其旧章,而《挥麈录》所载皆好事者强为之说,而非其实耳。
正窃惟圣宋受命,五星集奎,实开文明之运,盖自太祖皇帝首制《文宣王赞》,官其四十四世孙宜以为曲阜簿,而亲谒于庙者二;
太宗褒封宜为文宣公,而亲谒于庙者三;
真宗幸曲阜谒庙展拜,又亲制赞,又幸孔林,降舆乘马,至其墓次设奠再拜;
神宗诏以孟子配食;
徽宗诏绘子思列于从祀;
高宗中兴,又亲制赞文,至七十二贤亦皆自为之。
其所以作兴斯文之意,盖无所不用其极。
是以三百馀年之间真儒间出,而洙泗不传之学于是复传于世。
然配享从祀之位、释奠释菜之日与夫器币之数、登降之节、所以颁之天下、行之郡邑者,乃或有所未定。
至吾先生述而修之,补其遗阙,正其疑误,然后坦然明白,可举而行,岂百世之典礼亦有所待而后成欤?
惜乎奉常未及施行,权奸用事,伪学之论起,有司顾望,抑而不宣,世之爱礼者深惜之。
吾友罗坚甫传之笃志于斯,适从先生之子得之以归,分教阳安,始仿其制而为之器,其馀亦皆考焉以从,既又刻之版以贻同志,可谓知所本矣。
然先生此书亦有未备者。
绍兴初,故侍讲文定胡公尝谓,康节、明道、伊川、横渠著书立言,发明圣人之学,有大功于名教,乞下礼官讨论封爵,载在祀典,以诏后学。
乾道中,故太学录魏公亦谓安石学术不正,误天下国家,乞黜安石而升濂溪、二程、横渠,皆未及行。
今先生既未暇及此,而庙位次序列安石于末而无所议,若将以为当然者。
然其申请第一事,固已先乞明载安石降在从祀指挥,而礼寺已为备录龟山之章。
龟山之章拔本塞源,已极其情状,今故揭之而无所讳,则其意亦将有望于后之君子改而正之矣。
恐或者不达乎此,遂以庙位次序为已经先生之手而无复可议,故复及之,览者其详焉。
嘉定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门人山阳度正谨书。
补修汉故荆州刺史度侯之碑 南宋 · 度正
① 案此碑字法甚古,多难解,今就其有可考据者改正,馀仍其旧。
君讳尚,字博平,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
熊严之后仕楚,奕世掌位,统国法度。
秦兼天下,遂失厥官,子孙因以其官为氏,代居山阳湖陆
君蕴泰和之纯质,秉黄中之正性,智含渊薮,仁隆春暖,义高秋云,行洁冰霜。
慷慨壮厉,临事明敏,有文武才略。
通《京氏易》、《古文尚书》。
事母至孝,在家必闻,休誉固已著矣。
及其典牧,必招振贤才,抽拔幽逸,选召所任,极当世之秀士。
养民有道,为吏清洁;
为政严峻,发摘奸非,人谓神明。
进善爱人,坐以待旦;
倾财竭己,解释怨结,拯救危急
令闻弥崇,晖光日新,可谓盛德者已。
初奉岁计,拜郎中,除上虞长,玄化潜洞,百姓昭明。
擢任书佐,待以不凡。
表孝女墓,候隐儒门,优贤章善,远近奇之。
迁文安令。
遇时疾疫,谷贵人饥,开仓廪,咸蒙其济
凡历数县,恩信并宣,令行禁止。
以从父忧去官。
更举孝廉,为右校令。
是时南蛮蠢动,擢拜荆州刺史。
躬率部曲,劳逸与俱。
广募蛮夷,明设购赏。
进军奋击,遂大破之,降者数万。
馀党犹盛,复激励士众,乘其愤踊,径赴贼屯,歼彼凶丑,殊俗宾服,远人用绥。
封右乡侯,迁辽东太守
旬月之间,秽貉宁辑。
会杨贼畔于南鄙,乘征戍忿恚,相与为乱,攻陷桂阳,焚烧郡县,众遂至数万,转攻零陵。
乃命将幽冀、黎阳、乌桓步骑,且发郡兵,并势讨击(以范晔《汉书》本传修入。),遂拜中郎将。
料敌制胜,威谋合神。
持重优于营平,深入则轻冠军;
抚士渥于李广,御众则逾寇恂。
清明之德,海内称之。
宣力勤虑,不矜不伐,与士卒同滋味,必达井办幕然后饮舍。
惠以厚下,说以犯难。
是故所征辄克,师徒无顿,奔命首尾,人畏威烈,穷追远讨,削平多垒,寇阻以清。
桂阳之役,斩首献馘者三千五百级(以范晔《汉书》本传论赞参修。)
狂寇殄殪,干戈载戢,走马以粪。
朝贪厥重,复拜荆州刺史,以故秩居。
册书慰荐,因赐钱百万馀,人各有差,以劳定功。
申命旧邦,人习其政,不言而治。
年五十,延熹九年卒于官。
南国之人莫不悲伤之(以范晔《汉书》修入。),荆域号慕,虽周人之思召伯弗此踰也。
于是吏感《清庙》之颂,叹《祈父》之诗,乃相与琢辞于石曰:于惟我侯,允懿允明。
文武是该,克忠克贞。
粤初发藻,在彼上虞。
迈种厥德,惟怀永图。
爰施有政,政在养民。
彰善瘅恶,辉光日新。
帝咨四岳,乃命徂征。
恢我王略,大寇以清。
民所赖矣,匪禄是荣。
无言不雠,帝扬厥声。
俾作侯服,往抚于荆。
抚荆惟何,南夏是经。
芒芒南夏,千里而遐。
蠢兹戎丑,叫呼纷呶。
我侯载来,德威并加。
式遏寇虐,人斯无哗。
育我鸡犬,长我桑麻,辑我疆土,宁我邦家(以《汉纪》、《汉书》参修。)
截彼海外,绩莫匪嘉。
天生我侯,实为民望。
心乎其爱,四方是仰。
如何不永,遽尔沦丧!
嗟嗟我侯,颖异瑰奇。
辅以学问,贯以书诗。
为民父母,有惠有慈。
有勋有劳,有猷有为。
为而不怠,至理怡兮。
行而不息,美行驰兮。
用而不匮,实德施兮(以《续汉书》修入。)
没而不朽,芳烈遗兮。
⑴ 此一字当作周。或作楚,楚未必能专置掌度之官,他书无可考正,故阙之。
⑵ 以《西京杂记》、《元和姓纂》、赵明诚《天下碑录跋语》修入。案:「山阳湖陆」,原本脱「山」字,今据《汉书》本传增入。
⑶ 《续汉书》曰:尚少丧父,事母至孝,通《京氏易》、《古文尚书》,为吏洁清,有文武才略。
⑷ 以谢承《汉书》及《陶渊明集》录八厨参修。
⑸ 以《曹娥碑》、谢承《汉书》、袁宏《汉纪》附传、范晔《汉书》列传参修。
⑹ 以袁宏《汉纪》附传、范晔《汉书》列传、洪氏《隶释》修入。
⑺ 案:迁辽东太守,据《汉书》作桂阳太守,与此异,谨识于此。
⑻ 案:杨贼《汉书》作「桂阳贼胡兰等」,与此异,谨识于此。
⑼ 按「勤虑」原本误作「勤肤」,今据《汉书》改正。
⑽ 以范晔《汉书·寇恂传》及本传论及《陶渊明集》录八厨参修。
⑾ 以陶渊明《录》、谢承、袁宏《纪》、范晔《书》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