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张侃南宋
甬东 南宋 · 张侃
七言律诗
侵晨风雨闇城楼,渺渺蒲帆海尽头。
远景暂烦双目送,清游不负此生谋。
半杯绿蚁冲寒色,几个白鸥分客愁。
相近梅开迟雪舞,肯容兴尽剡溪舟。
题剡溪图 南宋 · 张侃
五言绝句
欲识诗清处,须来天尽头。
可人一溪雪,催我上扁舟。
禹庙 南宋 · 张侃
五言绝句
当时计水功,直为万世利。
梅梁破浪归,底事成儿戏。
村外寒食 南宋 · 张侃
七言绝句
八字桥边春水平,三家村里亦清明。
女郎鼓棹归来晚,却被风光赚一生。
府治辟镇越堂得坡翁诗石于草棘间 南宋 · 张侃
功名蚊成雷,文华珠媚川。
作意每中辍,要当付自然。
谁知蝇头表,不似诗句传。
鉴湖生光彩,坡翁真谪仙。
薄薄酒三首 其一 南宋 · 张侃
薄薄酒,解愁颜。
丑丑妇,胜居鳏。
但有粗缯大布包裹了,争羡危冠华服伛偻趋朝班。
就令真封定远侯,何如生入玉门关。
苏秦富贵却输负郭二顷,管叔兄弟恨不茅屋三间。
张公厚葬保首领,嵇康养生诛市阛。
亡羊未易较臧谷,争地适足誇触蛮。
锦衣未暖沐猴败,仙舟无耗鲍鱼还。
狂谋正使鬼笑,薄命岂坐天悭。
不须乞镜湖三百里,不须买莲峰一半山。
穷达忧乐付与三万六千日,但恐一生辛苦不若一生閒。
拽碑叹 南宋 · 张侃
上虞溪湖十四处,昔日是田纳官赋。
逢秋民间欠灌溉,县官作文告后土。
民间以田浚溪湖,田上官赋却抱输。
闲时潴水旱时用,纵未全熟无全逋。
古来人心平似砥,今来人心薄于纸。
不念平人输赋苦,情愿自为悠久计。
大臣奏事怡天颜,以民为基古已然。
况乃民间推己有,明知食是民之天。
此事传来犹未久,为雨为云翻覆手。
拽碑使平命工磨,别镌奇文垂不朽。
鬼神诃护屹不移,至今碑上光陆离。
噫嘻人心不如石,使我叹息重叹息。
采蕺歌 南宋 · 张侃
采蕺采蕺蕺渐绿,蕺山昨夜雨沾足。
越女提篮入市中,论价不止金与玉。
开时花似荞麦花,亦能蔓生走长蛇。
龙肝凤髓久无味,却寻野蔌新矜誇。
声名在世多相忌,最厌薰莸同一器。
我歌采蕺非虚辞,采蕺歌中有深意。
多稼亭 南宋 · 张侃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上齐仓使论白马湖土劄子 南宋 · 张侃
某窃详白马湖系上虞、馀姚两县溉田植利。
湖之南边,别有一湖,名曰夏盖。
淳熙中,创置北岸斗门二所,尚存。
支流盖白马,地势稍高;
夏盖地势就下,支流相接,步亩最多。
夏盖又管三十六所水沟,正隶两县,民田非夏盖之水不足以沾濡,夏盖非白马之水不足以旁及。
是以两县人户,水利所争,必并白马而言之。
渔蒲湖,即白马异名也。
上虞陂湖,昔之为田者一十四所,管米四千馀斛,夏盖乃居其半。
今若再许人户承佃,则是抱纳之家不被水利,重围之田未免起催。
纵不起催,计田若干,递年桩管,脩筑海塘坍损去处,顾亦可行。
既是修塘久例可照,若从此请,租入反添,无补事功,徒为民害。
止因顽民冒法,相其浮土,插以柳枝,少俟沃茂,映带左右,因而成田。
更相仿效,利归于己,税不输官。
交论互陈,至今未已。
向使湖可成田,不当既成而复废;
储米修塘,不当既废而方举。
朝省画降,使台榜示,宪司公据,皆所以立国家根本之道,为民间经久之计也。
贰卿陈公谓府帅夕郎傅公曰:「曩岁越境大旱,嵊县、诸暨赤地数百里,独上虞大熟,馀姚次之,又以其馀及旁邑」。
观此则白马、夏盖两湖潴水验矣。
前人创置斗门,规模甚远,斗门两边,岸石尚固。
精加脩治,闸板启闭,水势瀰漫,日渐月渍,自难耕垦。
或遇旱沴,只依古规,两县人户先后灌溉。
其闸门扃锁,乞照本县西溪湖例,仍严立罪赏,俾顽民知所畏避,不敢再犯。
庶几湖不成田,人无争势,两县蒙惠,岂浅浅哉!
某负丞数月,推究弊端,辄陈一得之愚,仰玷高明之听。
倘辱采择,见之施行,不胜幸甚。
伏候台旨。
按:先是,馀姚县人户状乞上件湖土充海堤仓。
乾元寺诗壁记(嘉定十七年三月) 南宋 · 张侃
乾元寺在邑之前溪北岸。
嘉祐中,受业僧妙圆刻大士像,奉事弥谨,遇雨旸祷辄有验。
又日与仙人游,即所居名曰似贤堂,杂端刘公述作三大字揭焉。
中更兵燹,扁额不存,曾孙岑再书而刻之,额两边细书「初,此地齐茂林修行」。
实绍兴十祀夏六月壬子也,去杂端书额时甲子一周。
予寓居邑西,闻寺有似贤堂,寻访旧址,则已为他僧寝室矣。
每拊扁额,叹继者之难其人。
嘉定癸未,予自常之金台解组归舍。
寺僧师寿、了隐来曰:「明公前日所拊扁额,未足以见妙圆为何等僧。
今得诗碑四,陷于忏堂东庑壁间,愿求数语记岁月」。
予曰:「太守钱公、通守宋公、邑令王公虽未详出处,诵其诗,则知赠妙圆也。
杂端刘公直道清节,照映一世。
有孙同邹道乡子侄肄习此堂,今废不存,文人思士为之扼腕。
昔孙何未第,游徐州观音院,其后陈无己记净佛殿,且曰:『物有盛衰,人有向背』。
向非孙公曾游,无己未必有此语,予于是亦云」。
师寿、了隐收拾旧碑,以幸好事者之观。
览钱公诗题作「西院竹轩」,即似贤堂尔。
堂后旧有竹。
诗中又有所谓「颇闻灵泉象缺月」,当是游石壁山,因并及之。
嘉定十七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