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强至北宋 1022 — 1076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上巳会兴庆池 北宋 · 强至
五言律诗
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
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
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
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⑴ 自注:杜工部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句。
送紫微沈舍人守越州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翁子怀章未足多,会稽归日已蹉跎。
舍人绿发垂金印,院吏朱衫导玉珂。
去国忠心倾斗极,过乡喜气压江波。
君王许便双亲养,奈渴黄麻紫诰何。
即席依韵奉和司徒侍中上巳会许公亭二首 其二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三春乐事揖兰亭,驻旆名园敞绣扃。
酒盏绿深须露白,花梢红少已多青。
宾裾特盛人间会,公衮能忘物外形。
化笔暂归诗句里,清风一诵醉还醒。
王广渊郎中挽诗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暮归紫陌尚鸣珂,夜哭逡巡接浩歌(自注:暮归高歌,已而大哭。)
渐老为郎逾蕴藉,平生从仕亦蹉跎。
笙沉缑岭空乘鹤,书绝山阴欲换鹅。
日落九原车马散,悲风更向白杨多(以上《祠部集》卷一○)
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 北宋 · 强至
定交初何年,昔齿会稽学。
君壮我尚少,道复先我觉。
子时于众人,百鸟一鸑鷟。
学官程诸生,题品或义卓。
众方缩手顾,君笔已一捉。
落纸千馀言,浑如玉出璞。
辞场或鼓行,无敢犯锋槊。
有时谈遗经,圣贤在口角。
愤疾异说妄,摘抉三传駮。
语气清不休,旱天冽雷雹。
南北俄乖张,同时去师幄。
未几会京国,君羽正濯濯。
以文试有司,好古拙雕琢。
一失太常第,闻子继屯剥。
翠铩累在毛,龟剔衅由壳。
古人亦忧患,千载名愈卓。
予虽缀小官,夙志负山岳。
簿领但戕性,禄粟不周啄。
再命作陋邑,举动尤龌龊。
(同治本作旅)巢子何所,距我幸非邈。
寄诗冬为期,当遂笑一握。
待将得丧理,同付尊酒浊。
⑴ 原作金,据活字本改
谢越州知府待制状 北宋 · 强至
蚤听诸公之论,窃亲盛德之光,位貌间殊,情礼疏绝。
怵自进之无路,第仰高之有年。
遽被上台之符,俾论会府之秀。
虽殚愚效,何裨劝驾之勤;
比讫事经,方适拜尘之愿。
而大贤不自贵重,一介亦加采收,以至燕俎将恩,饯壶申贶。
退铭盛遇,增剧丹悰。
伏惟讼缿昼空,道环天粹。
恭以某官器函刚实,才贯几深。
允蹈古人之直清,喜言当世之利疚。
旋跻延阁之秘,自结严宸之知。
东南请麾,已谐均役之志;
旦夕被诏,亟对登庸之休。
四海共依,孤生非佞。
上越州知府待制状 北宋 · 强至
伏审就膺细札,移殿巨邦,已即便辰,荣开尊府,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量函简厚,识贯几深,自结主知,历纾贤业。
总东南之大计,蚤懋肤功;
畅左右之伟谋,尚稽宠拜。
向露台于黼扆,获均佚于芜城,风绩愈凝,岁课连最。
思匡微俗,旋易名藩。
虽买巨怀章,归惊于守邸;
而望之为郡,雅在于本朝。
行对诏函,进调台鼎。
俛惟寒士之目,素出大贤之门,恩纪未酬,愚衷曷谕。
回越州通判曾学士书 北宋 · 强至
适怀清范,遽获盛笺,粲然辞意之形,宛尔声颜之接。
会稽请去,暂虚严助之直庐;
宣室归来,行对汉文之前席。
炎威寖剧,时祉载蕃。
回越州通判曾学士书 北宋 · 强至
居留少暇,衰病相仍,缺驰书舍之音,增企儒林之范。
远纡荣问,备戢高情。
矧术业之表时,号文章之贯古。
优游法从,润色辰猷。
兹茂器之所宜,非别车之可屈。
行祗严召,倍冀珍颐。
回越州通判曾学士书 北宋 · 强至
二气交泰,百家寖亨,茂对岁端,亶应时祉。
恭以某官学探圣际,文醇古初。
颉颃严涂,久积士林之望;
徘徊别乘,尚深贤器之藏。
年籥更新,召函垂至。
首纡庆问,倍戢感悰。
汤阴县思贤堂记(熙宁三年四月) 北宋 · 强至
龙图阁直学士会稽陆公,尝为令汤阴。
公去爱留,久而民思,思公不得见,辄寓其情于物。
凡过公昔所居堂,必徘徊想像,若有所恋而不能去。
今令张渐伯,因民之所慕,榜其堂曰「思贤」。
去年公解常山帅节,移镇全蜀,过故治邑,邑民欢呼焚香,夹道争拜马首。
噫,公之不为邑久矣,虽有馀风遗爱在民耳目,其欢迎而望拜者,未必尽当时之人,犹喜公若是;
使其人尽尝亲被公惠,与其方去邑之时,其喜若思,宜如何也?
公为诗以道邑民之勤,渐伯并刊诸石。
始公能以善政使民思,今渐伯能名堂以慰民之所以思。
民之思止于迹,渐伯能思公所以为贤而履其实。
茍去而他日过此,安知不能使汤阴人如望陆公于前日也。
陆公字介夫,名诜。
熙宁三年四月初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