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彭椿年南宋
黄岩兴善寺记(淳熙三年十月) 南宋 · 彭椿年
黄岩县东南三里,有山曰九峰,林木邃茂,岩壑环峙。
盖自韶国师度土奠基,而澄观老启宇聚徒,是为兴善院焉。
二百馀年,徒弟住持以奉香火。
至宣和间,魔寇抢攘,焚荡一空。
既而草创,讫无成就。
绍兴之初,始更为禅。
不五年间,三易主僧,莫能起废。
士俗悯焉,遂请于郡,去禅归律,复命讲人主之,自此稍稍归乡。
绍兴戊寅之春,法席既虚,讲人文异退食□兴,归于故里,律行精谨,教观通明,嗣承天□□證悟之学,邦人素所钦信。
于是檀越车轸与邑民咸曰可为兴善得人矣,乃疏名请于郡侯沈公,公从其请。
文异道心既坚,缘力允契,远近乡慕,事功响合,乃捐己得施利,仍率众力首架溪梁,覆以亭宇,清流下瞰,林峦倒景,而气象已宏矣。
至于三门两庑,云堂塔院,转轮之藏,香积之风,咸建而新之。
惟释迦殿工力未就,会绍兴壬午之秋,震风拔木,咸施巨材,不二年而轮奂灿然。
又得同衣惠深倾衣钵募有缘,严饰佛像,悉已具备。
淳熙改元,春事告兴,雨泽愆期。
邑大夫孙公默祷观音,即有感格,乃谓其民曰:「临安有上竺,绍兴有圆通,丹丘有白塔,皆菩萨显应之地。
黄岩虽大邑,未闻有之。
惟兴善溪山明秀,可建道场」。
乃审天竺梵相而造饬之,命文异建殿以更奉之,而兴善遂永千古。
而文异二十年住山劳绩,不虚捐矣。
宋淳熙三年十月六日。
按:光绪《黄岩县志》卷三七,光绪三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