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司封题蓬莱阁 北宋 · 沈绅
七言律诗
三山对峙海中央(自注:旧志:蓬莱山正偶会稽。),高阁新题紫翠房。
玉铉相君颁瑞地,金貂仙子挂冠乡。
云随步武鳌头稳,风满中裾鹤背凉。
吸尽流霞不知醉,直须乘月据胡床。
按:《会稽掇英集》卷一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二 北宋 · 沈绅
七言律诗
千兵督府占楼居,刻锁君门一夕虚。
为厌承明新递直,却探禹穴旧藏书。
家头鼓角闻初近,座上湖山画不如。
一道政清貔虎肃,四星密拱紫微车(《续会稽掇英集》卷三)。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北宋 · 沈绅
天街雨歇槐飞花,镇东新府腰青緺。
晓排阊阖辞玉皇,肃斋先过文德衙。
赤墀再拜升东涂,赭袍前对明朱霞。
公行早为上所器,恩言褒宠何光华。
翰林紫微文章公,欢然惜去宴头加。
东堂西府争落笔,诗艳万丈灵星槎。
行周四方心尚壮,劲气晚节开胡沙。
东南便乡久思归,翠岩白水得地嘉。
秋风鲈鱼正鲜肥,旗鼓满城看过家。
吾乡禹功有馀烈,旧俗质厚民不哗。
比年天时苦荒札,大资公已勤栉爬。
行当下车镇清和,仁贤相继自足夸。
蓬莱到日望三山,海波浸眼穷天涯。
酒浓诗豪真乐都,莫为画船留若耶。
公才甚高宜大用,归来禁鼓听新挝。
题寒亭山壁① 北宋 · 沈绅
① 《金石补正》注:治平四年十月甲子作诗,晋陵蒋颖叔同游。
元子此始来,大暑生冻骨。
名亭阳崖角,高文犹仿佛。
我行冰雪天,噤语揖风物。
银江走碧涨,九疑抱云窟。
它年名不磨,至者戒无忽。
按:清陆增祥《金石补正》卷一○三
无为洞铭 北宋 · 沈绅
四言诗
南行江华,出游九疑。
恭款有虞,乃登无为。
庄严佛宫,清泠玉池。
兹余盘桓,白云相随。
□□沈绅。
皇宋治平四年十月十七日。
山阴县朱储石斗门记 北宋 · 沈绅
朝廷方修天下水职,乃命知山阴、会稽二县事者提举鉴湖。嘉祐三年五月,赞善大夫李侯茂先既至山阴,尽得湖之所宜,与其尉试校书郎翁君仲通,始以石治朱储斗门八间,覆以行阁,中为之亭,以即二县塘北之水。东西距江百有十五里,总一十五乡,溉田三千一百十九顷有奇。昔之为者木,久磨齧,启闭甚艰。众既不能力,当政者复失其原,每岁调民筑遏,以茍利。骚然烦费无纪,而水旱未尝不为之戚。大夫之治,如平一身之疹,必先宁其心,而针砭以辅之,诚良民医也。故邑老助教虞元昱、率门长季文用、周文宠,愿发赀以听命效力,唯恐在后。遂择天章寺元耸相与募财,属之成功。明年秋,众以其成,请书于绅而为之辞曰:越比北东,两山东湖。杰石中蹲,澌流于江。噤木植门,自古邦侯。淫霏虐阳,时其畜施。衣食其腴,丰公逮私。岁卒无虞,酣酣笑歌。木腐不支,筑疆以劳。孰究孰惟,民夷有来。大夫至止,手摩百疾。始而眺视,徐迹本末。校书嘉闻,胥抃奏勤。汗肌骭涂,莫我告烦。唯虞、季、周,倡勇莫遏。唯耸群悦,赀来云委。乃砻于山,壁削林立。隃时门完,芘有宁宇。沸川阗郊,万夫聚观。勿忧勿恫,繇吾二君。材美工坚,曷日之单智经其初,仁以绍承。司命尔民,敢告后贤。绅将为之记,考其言于勾践,曰:宗庙社稷,在湖之中。乃知后汉太守马臻初筑塘而大兴民利也。自尔沿湖水门众矣。今广陵、曹娥,是皆故道,而朱储特为宏大。及观地志与乡先生赵万宗石记,则谓贞元中观察使皇甫政所造。此特纪一时之功尔。后景德二年,大理丞段棐为县修之,其记存焉。繇汉以来且千岁,惟政、棐二人名表于世而人不忘。至大夫,始建不朽之绩,宜悉其论次,章示来代,以慰吾民之思。是冬十二月丙戌谨记。
白石岩记 北宋 · 沈绅
永嘉北走百里,岩曰白石者,世得十二真君升真之地。吁,可怪也!长圭峨峨,拔地拄天,势之壮也。谽谺邃深,脩楹复厦,其容广也。霰霏乳滴,玲珑漂激,泉高下也。连山培塿,海日夜出,骇众观也。葩华缛鲜,霜露刻削,殊四时也。啸猿唳鹤,烟云散聚,朝复暮也。昔予以从事往焉,其间闻而见者若是。岩下有径,即谢康乐行田赋诗之所。由径而趋岩,必越山脊,循危磴,升降盘折,而后能至。向之守岩者,尝疏李少和遗事,求为刻辞,拒之益劲,旷年不答,心甚赧之。今假守于州,其徒造门,复申前言,则予莫能已也。予闻,至道间天子无事,有言少和筑室于岩,善辟谷,得摄生之术。召对便殿,访以治国修身之要,竟不夺其志,赐金以遂其归。自是,白石之名益暴于世。好事者相踵以往,往则欲忘其归。盖乐其清迥旷绝,异于耳目之所混混,有发人高明之思焉。予既嘉二子之谋永兹岩之传,窃又自喜他日勒名岩石,不随世而磨灭,故详记之。尚书屯田员外郎、会稽沈绅,嘉祐五年九月十一日丁酉记。
越帅沈公生祠堂记 北宋 · 沈绅
上在御之四十年,揆古监观,熙神无为,委成庶工,克慎付畀。眷是会稽,大屏东部,整齐师纪,坐以抚安,宜得严诸侯。嘉祐六年十二月己未,始命右正言、知制诰吴兴沈公遘以府事。公尝以文学相先天下,名重一时。陟降外内,发舒辉光,众实伟之。既至府,思将大起其政,以当上意。甫留神明,洞见底里,所迎立剖,疾甚破竹。乃占属僚,分董曹事;乃简燕游,辑完疲羸。有无赖三人,乡邑魁蠹,公拉而黥之,远迩肃观。自尔户弛禁,横猾惴栗,一方风动,屹然岳立。公方材育群士,遂大治学校,新其宫居而尊劝焉。朝廷初以起居舍人进公。公恳让者再,以纾父谴。及是七年七月壬子,优诏褒加,迁于江都。凡邦之耆耋、荐绅、秀民、缁黄、列校,惜公之行,以谓撤大厦而暴之途,夺慈母而绝其乳,欢言呶呶,逮无攸依。相与画公仪形,揭于永福佛寺,以虔慕詹;从而铺其治行,属绅叙次,光明世闻。绅迹公为政,本乎爱民,才六七月而人皆爱之不忘。人知爱公,而不知朝廷迁公于迩,且将施之大政矣。虽深其思,与古异矣。若汉之中兴,郡国良政,增赐金爵,使民尚久其惠。公卿缺,则选所表以进用。今夫民得良政而朝夕去之,失其所安,宜乎?越民思公,无复已时。夫以僖公善于鲁人,彼能请命于周,史克为之颂。其声章章,不泯于兹。今公之行,二者既不克获,使绅不得以鄙陋固避,奉纪盛烈,以慰邦人于万斯年。是岁八月壬午,尚书都官员外郎沈绅谨记。
浯溪题名 北宋 · 沈绅
湖南转运判官、屯田郎中沈绅,治平四年孟春丙子,访浯溪元次山故居,读《中兴颂》、《中堂》、《右堂》三铭。璿、琬侍行。
侯官凤池山题名(熙宁三年十一月) 北宋 · 沈绅
提点刑狱沈绅招转运使张徽、知州事程师孟、转运判官湛俞游凤池、贤沙,会于安国。熙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